舟山新城保億風景沁園養狗擾民的事情才剛剛過去不久,黑色小蟲子叮腳的困擾出現了。
被這種小蟲叮咬的後果,就是大片的紅疙瘩和撓心撓肺的奇癢。
小區27幢居民顧女士說,家裡能洗的都洗了,可睡在床上到第二天一早,腿上就滿是包,賣房子的心思都有了。
這種黑色小蟲子叮人,是很多居民親歷過的,但不認識是什麼蟲子,有人猜測這是聞名已久、不曾見面的「跳蚤」。
黑色小蟲成群結隊上高樓
顧女士的家在三樓,那幢房子位於小區的中心位置,樓下綠地草木茂盛。
「家裡平時打掃得挺乾淨,可是從上星期開始,我丈夫的小腿上出現了紅疙瘩。」顧女士說,「看起來是晚上被蟲咬的。」
起初顧女士一家以為是家裡有蚊子,也沒太在意。但是隨後就發現,這種紅疙瘩與蚊子咬的腫塊不同,不僅奇癢難忍,而且很難消退。「我姐姐來了我家一趟,小腿上也出現了同樣的紅疙瘩。 」顧女士說,之後一家人開始緊急打掃除蟲。
顧女士將床上的蓆子、被子清洗晾曬。正在洗蓆子的時候,她發現了罪魁禍首——一隻黑色的小蟲叮在她身上。
「蟲子被我當場捏死了。本以為『兇手』被抓住,就能夠安心了。 」顧女士說,沒想到次日又出現了被蟲叮咬的現象。顯然,這黑色小蟲子可不是「單兵作戰」,而是成群結隊上了高樓。
業主群裡求助鄰居懷疑是跳蚤
「怎麼辦?腿上都是紅疙瘩,癢死了。塗點什麼好? 」顧女士說,「越撓越癢,皮都快撓破,晚上也睡不好,提心弔膽。 」
顧女士將滿是紅疙瘩的小腿拍照發到了小區業主群裡,有鄰居看到後,也表示自己遇到類似情況。大家開始探討並出謀劃策。顧女士說,塗了花露水還是癢。有鄰居建議塗點白花油,也有鄰居建議塗點薄荷膏。但這都是治標不治本,黑色小蟲的「陰影」依然存在。
接近90後的顧女士從來沒見過這樣的黑色小蟲子。她大概描述了一下蟲子的特徵,芝麻大小,背部有點凸起。這時候業主群裡有年長的鄰居說,大概是跳蚤。
有業主說用雷達噴霧劑除一除,也有鄰居建議讓物業去相關部門找找專用的藥。
小區流浪貓狗或是小蟲「攜帶者」
之後,顧女士給小區物業打了電話,向他們求助。
物業負責人王女士說,他們先派了保安去查看蟲子,但是現場沒有發現,不能確定具體用什麼藥劑來防治。另外,這些蟲子到底怎麼來的,還需找出根源。
住在同一幢的鄰居說,樓下有一家人,養了5條狗,平時招引了不少流浪貓狗進小區,這些小蟲可能是流浪貓狗攜帶的。
「貓狗平時就在草坪上打滾,跳蚤保不準就是從這些流浪貓狗身上掉下來的。到了地面之後自己繁衍出小跳蚤來。」鄰居們說。
隨後,物業的衛生保潔人員告知整個樓道業主要噴灑農藥治理蟲害,也到顧女士家裡裡外外噴灑了一遍。
昨天,顧女士向記者反映,物業上門把堆積在樓道口好幾個月的一堆雜物清理乾淨,又打了藥。現在情況好了,沒有發現有小蟲子也沒再咬起紅色疙瘩。
連結
對付跳蚤的「七種武器」
記者上網查詢了近來關於跳蚤的一些新聞報導,發現這幾個月非常頻繁。
原來跳蚤是小型、無翅、善跳躍的寄生性昆蟲(雌、雄都吸血,不像蚊子只是雌蚊子吸血),成蟲通常生活在哺乳類身上,少數在鳥類。
跳蚤通常跳上宿主後就不再離開,兩天後就可開始排卵。
對於過敏性人群,跳蚤咬後可能導致一些皮膚病的發生,尤其在夏季,家裡有貓狗等寵物的,如果寵物不乾淨就會滋生跳蚤等寄生蟲,咬過人體後易導致季節性溼疹。
1.如果被咬了,可以塗些花露水、風油精或肥皂水,都有止癢消炎效果。
2.如果你養了寵物則首先需要做好寵物的衛生。如果遇到貓狗之類最好離遠點。
3.注意家裡的衛生。還可以在牆邊噴些消毒藥水。噴之前注意看使用說明及注意事項。避免自己受到傷害。
4.貼身衣物拿去煮,大件衣物、蓆子用開水燙,然後在陽光下暴曬。
5.殺蟲劑:一般建議用公共衛生用藥「立威跳蚤藥」噴床板,宿舍地面,角落。
6.最關鍵的一步:10%的硫軟膏,藥店有賣,均勻塗在身上、蓆子上,連續幾天,不要怕弄髒衣服。硫軟膏裡的硫對人無害,並且只有接觸人皮膚表面才能發揮最大作用,通殺一切體表寄生蟲。平常用硫磺皂洗澡。
7.買點激素類藥物,比如醋酸地塞米松,塗在被咬的包上。防止你睡著的時候不由自主地亂抓,把皮膚抓破感染。此類低效激素外用,安全係數很高,用個兩三周都沒問題,不過一般3天左右你的包就會消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