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書生與鬼媒人

2021-01-09 文史集眾地

故事

唐代有名的進士段何,在小的時候曾訂過一門親事。但後來因家境衰落,婚約的事情暫時擱下,段何便下定決心,要考取功名再作打算。

但那位女子,卻沒等到段何出頭那天,不久竟得病死了。

從此,段何就更加鐵了心,誓要考取功名,光復家業。

太和八年的夏天,他不幸得了重病,躺在床上經過數月,才稍稍有所好轉。

一日,段何在家中讀書,忽然感到一陣頭暈目眩,隨即他倚靠在桌子上小歇一會。

正恍惚間,一男子從他住所的門隙中穿入。

那人衣著隨意,高高地站立在段何跟前,盯著他說,「都病成這樣了,還不趕緊娶一房妻子,倘若侍奉的僕人也得了病,你卻忽然去世了,要怎麼辦?」

雖說那人好心好意,但段何也清楚,那人不過是個趁虛而入的鬼物罷了。

於是他道,「我不過是個貧寒的讀書人,哪裡夠得著婚娶。」

那人又說,「請讓我替你做媒,如今正好有一位人家女子,容貌品德也還過得去,親屬人脈也頗廣,自然是有資財的,不用勞煩你準備聘禮。」

段何又推辭說,「尚未成名,還不能婚娶。」

那人又說,「沒有聘禮也不要緊,這就給你說媒去。」說完,就自顧自走了。

過了一會,那人又來,說,「到了!」

這時,一架四人抬的,用金子做的車轎從門口穿過,穩穩地停放在堂前。隨從的有兩位青衣侍女,都是絕色的美女。

另外,有壯漢把貴重的嫁妝放置在階梯的前面。

隨即,那人再次進去勸說段何,「你看,我替你迎良家女子來,也不是為你那一點聘禮,就是真心想為你好,這樣做有什麼不妥嗎?」

段何聽了,只覺得厭惡,又加上睏倦,就回到床上睡覺,不理他。

那人又勸,「就是沒有要娶的意思,去看一眼又能怎樣?」

縱是那人再熬費口舌,段何也沒有搭理的意思。

沒有辦法,大概等了一頓飯的功夫,那人只好把車轎引出門去。

臨走前,車中人用紅色的書箋,題詩一首,放在段何的桌上,上面寫著,「樂廣清羸經幾年?奼娘相託不用錢。輕盈妙質歸何處?惆悵碧樓紅玉田。」

自此以後,段何的疾病就日漸消退了。

申明:故事改編自《太平廣記》,請不要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喜歡此類民間故事的朋友,不妨添加關注,點讚收藏,將定期為大家更新有趣的故事內容。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鬼媒人
    民間故事:鬼媒人信陽書生沈亭章,家中極貧,三十三歲還沒娶妻。他雖然穿著件生員袍,但讀書讀到父母雙亡,也還沒考上一個秀才,實在頗為痛苦。但沈亭章毫不氣餒,他說我考不上秀才,主要還是自己才學不足,絕不是考場黑暗,讀書人只要堅持下去,今後中進士也不在話下。如果哪家女子瞧上我,嫁過來給我做飯洗衣,將來必定是可以享受榮華富貴。
  • 民間故事:書生喝酒回家,卻感覺身子越來越重,一條野狗幫了他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57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今天給大家講一篇發生在古代的一則民間小故事。看過這則民間小故事,希望大夥都能明白故事背後的寓意。閒話不多言,咱這就開講這則民間小故事:話說在古時候的某村子裡,住著一個書生。這書生名叫李生,是一個心善之人。一日,李生前去鎮子上賣書畫。
  • 民間故事:書生夜夢解大手,半仙解夢拍大腿,這是好兆頭
    民間故事生動有趣,大家都愛聽,今天就給大家說一段,講的是先生解夢鬧笑話的故事。話說有個書生,一晚做了幾個夢,心裡不踏實,認為是上天的暗示預兆。於是找到當地有名的先生,周半仙,求他解惑。書生開口說道:「先生呀,我昨晚做了幾個夢,麻煩你算算,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 民間故事:秀才行夜路拾取鬼主財物,險喪命
    此故事為民間故事改編。宋朝的時候,有個秀才叫王贇,一次走夜路時,撿到一支金釵,大喜,包好金釵回到了家,心想待明日去抵押掉,能換不少銀子,十分高興。書生熟睡至半夜,隱約腹痛,至三更難忍,家人沒有辦法,書生痛的滿地打滾,只雙腿跪地時稍可忍耐,家人連夜進城尋醫,郎中至,無解,開個治腹痛的藥方,飲不能治。一連三日,換了幾個郎中,都不愈,雙腿跪地至血氣不通浮腫。有鄰提醒或招致鬼怪,逐請一道士至,問曰,最近可有出門,有無意外之事。秀才答,前兩日夜路回家,拾一釵。
  • 民間故事:新婚之夜,新娘子一句話,新郎竟是被嚇得魂不附體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一篇靈異故事,蓋頭下的新娘。書生王林,今年已經到了成親的年紀了,雖說家庭不是太富裕,但是父母還是託了媒人,為其忙碌著。不過許是因為家境的緣故,一直倒是沒有合適的。書生王林靠著賣些字畫為生,貼補家用。夜晚,萬籟俱寂,王林早就熟睡了,不過此刻的他,卻是做了個夢。
  • 民間故事:冤鬼奇案
    #中國民間故事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人不是「人」而是鬼。林大人也被嚇了一跳,面如土色的咽了咽口水,但仔細一想:平生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況且自己一生為官清廉,難道這鬼是來伸冤的?想到這裡,林大人深呼吸了幾下,官腔說道:「下跪之鬼,可有冤情?若是有,且與本官一一道來。」
  • 民間故事:鬼童男
    民間故事:鬼童男。本文為《民間故事》之第243期,如果您喜歡看不妨給個關注。開場詩: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兒孫滿堂自然好,若是冤家莫聚頭!今天咱繼續講一故事。如開場詩所言,今天咱要講的這則民間故事便與「命裡無時莫強求」和「冤家」有關。之前筆者曾寫過兩篇發生在天津市區縣的民間小故事,故事說的自然也是這個理兒。
  • 民間風俗——為啥請媒人吃鯉魚
    媒人從到兩家登門說親開始,到相親、女到男家相門戶、代雙方送換庚帖、和男方一起去女方送彩禮、訂婚、娶親,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結婚之後,夫妻不合時,也要媒人負責調解。無媒不成婚,已成為中國的一種風俗。媒人有很多叫法,最早、最通用的叫法稱媒人。如《孔雀東南飛》中:「阿母白媒人:『貧殘有此女,始適還家門。』」再一種稱呼稱「紅娘」。
  • 民間故事:鬼燈籠之鬼媳婦饒命中集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短片鬼怪小說系列。作品名稱:《鬼燈籠》第二章原創作者:半杯水「傳」承文化底蘊,「說」出魅力故事。前文回顧:小文家中莫名其妙有座墳,原來是太爺爺所為,隨著墳一起的還有屋中那個鬼燈籠。這座墳裡的主人到底是誰?太爺爺又是如何鎮壓的,這一切和小文又有何關係?
  • 民間故事:鬼面人
    張洞之故作喜狀言道,我頗喜好神鬼之姿,日前恰巧從一個南方商人手中獲得一塊鬼面,正想贈與賢弟,你使使看如何?陸會聞言道,那樣實在是太好了。張洞之就捧出了術士給他的鬼面,陸會拿在手中,在仔細查看了面具的刻畫色藝之工後,稱讚道,如此技藝,著實令人驚嘆,然而上面需要時間和道具來完成,難以馬上為兄長展示,這實在是一種遺憾。張洞之安慰道,賢弟休要自責,待過幾日觀賞不遲。
  • 《聊齋志異》裡就有男狐狸精了,但《赤狐書生》的故事不太一樣
    狐妖或者狐仙故事幾乎是中國精怪文本當中產出最多的題材類別。 在最初期的文學創作中,狐狸大多具有神性色彩。比如《山海經》裡就有關於關於青丘神狐的描述,狐一旦擁有九條尾巴,便可獲得不死之身,乃祥瑞的象徵。直至今天大部分玄幻劇中,獲得九尾修煉成仙,依然是狐狸們的終極訴求,也算是有典可依。
  • 民間故事:書生救蜈蚣,蜈蚣長大咬死蛇精救書生
    從前有個書生,他準備進京趕考,他隨身帶個書籃和一個小木箱,木箱裡裝的是一條蜈蚣。書生趕考帶書也就算了,還帶蜈蚣做什麼?原來書生小時候見到一條蜈蚣要被雞叨死了,就把雞趕跑把蜈蚣養在這個小木箱裡了。此後,書生不論到哪裡都帶著這個小木箱,他們倆好像一對朋友,一刻也不分離。
  • 民間故事:書生被冤枉,打入大牢,螻蛄救了書生一命
    南北朝時期,常州江陰縣有一個愛管閒事的書生叫石子然,那些不良的商販被石子然整怕了,因為石子然,自己的收益平白減少了二成,大家對石子然恨之入骨,可卻沒有好的辦法把石子然整死。石子然巧言善辯是出了名的,武功也是不凡,派出去好多打手,都被石子然廢了,誣陷石子然總是能被石子然脫身。
  • 民間故事:歷情劫靈蛇下山,書生吹牛遭打臉
    書生上前詢問得知,原來女子一家人在探親的路上被強盜打死只有她一人逃了出來流落到這裡。聽到這位美人如此悽苦的身世,書生頓時心生憐愛,表示願意幫助女子渡過難關。就這樣,這位絕世美人隨著書生一起回到了家。家中父母看到兒子帶回一個陌生女子後驚疑不定,忙上前詢問緣由。
  • 民間故事:七月十五了,說幾個民間傳說中常見的鬼玩玩兒!(一)
    聽朋友講,那大師跟他媽是這樣說的:「玉護身養人,碎了就是『歲歲』平安,是擋災了,你兒子應該是撞到找替身的鬼了,十字路口這種陰氣重的地方很容易聚集這種邪祟和孤魂野鬼,民間傳統親人如不方便到祖地去祭祀親人的,往往會在十字路口祭祀,因為只有在這種四通八達並且傳聞能溝通陰陽兩界的地方,故去的親人才會收到祭品。
  • 民間故事:煙友是只鬼
    那鬼察覺到自己被發現了,現出身形來,一身黑衣眼睛有點血絲,嘴中還吐出一團剛抽完的煙氣。  王安柱問道:「你是什麼鬼東西,竟然敢偷抽老漢的煙,你要抽就跟老漢說,偷偷摸摸的像什麼樣子。」  那鬼尷尬一笑道:「老丈恕罪,在下是一個菸鬼,上來是執行公務的,任務早就完成了,好不容易上來一趟,就想著到處走走看看,然後就聞到了煙氣,一時衝動就吸上了幾口。  王安柱嘆了一口氣說道:「你不介意的話,那就陪老漢說說話,煙管夠。」
  • 民間故事:書生娶妻,妻子總喜歡用繩子綁他,最終一隻羊解決問題
    更讓書生苦不堪言的是,這婆娘疑心病還重,總懷疑書生在外面勾三搭四,為此專門在書生腳上栓了根繩子,想起什麼事了,就猛拽繩子,喚書生過來。那老太太平日裡也看不慣書生媳婦兇狠跋扈的樣子,就給書生出了個主意。  兩人商量一致後,書生回到家裡,趁老婆睡著後,把腳上的繩子拴在了羊腿上,然後翻牆藏到了鄰居老太太家。  兇老婆睡醒後,拉動繩子找書生,結果繩子那頭蹦蹦躂躂跑來一隻山羊,嚇得兇老婆震驚不已,忙找鄰居老太太算卦,看看咋回事。
  • 民間故事:綠蜂化身綠衣女子,與書生纏綿
    清朝年間,書生小宋在醴泉寺讀書。一天夜裡,小宋正在誦讀,聽聞到窗外一個女子稱讚:「公子讀書好勤快啊。」小宋正疑心大晚上深山哪兒來的女子,她已經推門而入,稱讚道:「公子好用功啊。」只見她一襲綠衣長裙,生的美麗無比。小宋知道她不是人類,再三追問她住在哪裡。
  • 民間故事:一報還一報,蜈蚣救書生
    從前有個書生,他準備進京趕考,他隨身帶個書籃和一個小木箱,木箱裡裝的是一條蜈蚣。書生趕考帶書也就算了,還帶蜈蚣做什麼?原來書生小時候見到一條蜈蚣要被雞叨死了,就把雞趕跑把蜈蚣養在這個小木箱裡了。此後,書生不論到哪裡都帶著這個小木箱,他們倆好像一對朋友,一刻也不分離。
  • 《赤狐書生》裡,關於狐仙那些事兒
    首先來說說狐狸那些事兒,中國關於狐狸的記載很早很早,在《周易》和《山海經》裡就有,那時候的狐狸是鬼的坐騎,還有預言災難的功能。到了南北朝和唐代,狐狸「學會」的變身,還被賦予了操控人心的能力,傳說它們把人的骷髏頂在頭上,對著月亮拜幾百下,就能變成美男或美女。而到了明清時期,狐狸文化已經成體系化了,那時候遍地都是關於狐仙的各種傳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