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長沙9月6日電 來自湖南安鄉的吳伯今年67歲,八年前他終日躲在自己的房間,幾乎斷絕了與外界的所有聯繫,僅靠家人提供的一日三餐維持生存,到底是什麼讓這位本該安享晚年的老人足不出戶、不敢見人呢?原來全因他那張「綠巨人」一般大的臉龐。
49歲那年,他的下頜骨處突然長了一個綠豆大小的成釉細胞瘤,由於腫塊位於口腔內部,不痛不癢,考慮到家庭經濟原因,吳伯也就任其自然發展,沒想到腫塊越來越大,十年時間已發展大拳頭大小,更讓人痛苦的是,腫塊導致內部牙齒全部鬆動,嚴重影響了進食,下巴有一處皮膚也發生了潰爛。
無奈之下,吳伯來到了湖南省腫瘤醫院,頭頸外二科主任喻建軍詳細檢查後,診斷為下頜骨巨大成釉細胞瘤伴癌變。由於腫塊巨大,必須實施下頜骨全切加游離腓骨瓣修復。
「這個手術難度在於下頜骨病變侵犯範圍廣泛,只有右側升支部分是正常,其餘部分都被腫塊侵佔,無法根據病變的頜骨來確定修復後正常頜骨的正確位置。」喻建軍介紹。最終,喻建軍教授團隊藉助數位化外科技術來實現定位的,將吳伯的腫塊全部切除乾淨並進行了完美修復。
近日,術後八年的吳伯再次來到該院複查,他的臉龐早已完全恢復,幾乎看不出他曾經有過那麼一張可怕的臉。
湖南省腫瘤醫院頭頸外科成立近50年,已發展成擁有3個病室130餘張床位的頭頸腫瘤外科。每年完成4000餘臺頭頸腫瘤手術,在口腔頜面腫瘤、耳鼻咽喉腫瘤及甲狀腺外科方面都已達到國內先進行列,在口腔癌根治及相關修復重建病例手術數,已位居全國前列。
據湖南省腫瘤醫院院長肖亞洲介紹,目前,在口腔頜面腫瘤缺損修複方面,該院早已開展數位化外科技術輔助下的上、下頜骨重建及頭頸部軟組織的各類組織瓣修復。每年游離組織瓣手術例數均保持在800臺左右,皮瓣存活率在96%以上,處於國內先進水平,其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在手術切除腫瘤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恢復患者的外形及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及生存信心。(彭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