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聲音
@南陽衍派:許多村子都化解了,該解放思想了,或者兩個人當中一個人把戶口遷到外地不就得了。
@張燦琪:思想觀念要改變,祖訓要與時俱進。
@鳳舞商城王必榮:貌似這兩村的世仇最早結緣於一口井,發生過幾次《泉州府志》都有記載的大型械鬥。只是沒有想到這麼久遠的歷史竟然會影響兩個年輕人的愛情。
@好命在南安:可憐的有情人。
@linyangui:希望兩個村能破冰和解,有情人終成眷屬。
@華大李欣洋:仇恨不應該蔓延至下一代。
@啊諾不弱:現在都啥年代了,居然還有這等事!
@牙醫姐姐璇璇:思想不開通的人,與其說和別人較勁,其實是和自己過不去。吵架,敵對,是最浪費時間、人力、物力的傻事。
延伸閱讀
不通婚的n種原因
在國內,長期互不通婚的情況並不少見,原因各有不同。其中,最為典型的有嶽飛和秦檜的後代不通婚,陳三五娘故事相關的陳黃不通婚等。
宋朝秦檜害死嶽飛,兩姓據說也是千年不通婚。眾所周知,嶽飛墓墓門下有四個鐵鑄人像,反剪雙手,面墓而跪,即陷害嶽飛的秦檜、王氏(檜妻)、張俊等四人。
歷史恩怨:嶽秦不通婚
漳浦營裡鄭氏族譜裡有這樣一條記載:「我四德公父號文欽公隨達德公於石井,墓塋為海澄公黃梧掘毀焚揭,致成功切痛恨,幾屬苗裔誓勿與黃姓結好聯婚,如有故違定遭天譴。」這句話說的是,由於祖墳被黃梧掘毀焚揭,鄭成功痛恨到了咬牙切齒的地步,囑咐不要和黃姓通婚。
家族過節:鄭黃不通婚
有一些不通婚的例子據傳是由於不同姓,但以前屬同宗。泉州萬、魏相傳同宗,由陝西扶風郡遷徙而來,因有血緣關係,此前一直不得通婚,不過後來有所放開。
血緣因素:魏萬同宗不通婚
梁祝是一個家喻戶曉、悽楚動人的愛情故事。如今,在梁祝的故鄉,村子裡不唱梁祝戲,不放梁祝電影,梁、祝、馬三家不通婚,這個風俗的用意顯然是為了避免悲劇再次重演。當地也從不演梁祝戲,以免後人觸景傷情。
同樣,在泉州流傳著陳三五娘的故事,但也因此,陳黃兩姓不通婚。(記者 張素萍 許鈸鈸 實習生 許豔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