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臟被凍到停止,卻依舊能夠復活,它是最抗凍的生物嗎?

2020-05-19 科學宇宙探索者

相信在很多人看來,無論對於什麼生物來說,環境的溫度都是需要控制在一定範圍內的,太高或者太低都會讓生命無法持續進行,而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外太空的星球無法適合生命發展。在地球上,人類以及很多的生物基本都生活在亞熱帶地區,即便是在熱帶地區也會有不少的動植物在那生長,但只有極少的生物可以生長在寒冷的極地地區,由此可見,相對於炎熱來說,寒冷是更加不適合生存的。

內臟被凍到停止,卻依舊能夠復活,它是最抗凍的生物嗎?

即便在相同的一個地方,由於季節的變化,一年下來,溫度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到了冬天,寒冷也會如期而至。像人類這樣的高級動物自然是不會害怕冬天的,大不了就多穿點。雖然自然界中的動物不會通過穿衣服來保暖,但是它們也都有自己的方式,比如說進行冬眠,或者依靠自身外表那一層厚厚的皮毛等等。然而也有些生物似乎根本就不怕冷,既沒有能用來保暖的皮毛,也不會找個洞穴將自己藏起來。而是依舊將自己裸露在寒風中,並且依舊過得瀟灑,到底是什麼生物擁有這麼令人羨慕的體質呢?

內臟被凍到停止,卻依舊能夠復活,它是最抗凍的生物嗎?

水熊蟲是一種分布範圍非常廣泛的,人的肉眼看不見的一種緩步動物。在寒冷的天氣中,它們會將自己縮成圓桶形,然後慢慢地脫水並且進入一個相當於休眠的狀態。在這個世界上,水熊蟲的抗寒能力可以說是很強了,但是依舊有比這還抗寒的,那就是阿拉斯加樹蛙。

內臟被凍到停止,卻依舊能夠復活,它是最抗凍的生物嗎?

阿拉斯加樹蛙的抗寒韌性體現在,它們直到被凍成「冰棍」前都不會自動選擇去休眠的。一般來說心臟對於一條生命來說是極其重要的,一旦心臟停止跳動超過一定時間之後就無法再次跳動起來,而且這個時間都是很短暫的。然而阿拉斯加樹蛙要是被凍到心臟停止之後,卻能再次恢復過來。

內臟被凍到停止,卻依舊能夠復活,它是最抗凍的生物嗎?

在寒冷的天氣中,當所有的動物都找地方躲起來的時候,有著特殊體質的阿拉斯加樹蛙可以說是非常不怕死地在森林中自由行動,甚至是在零下六十多度的時候。不過一旦樹蛙不小心被冰冷的水滴碰到了,身體便會被結冰了,之後樹蛙就會成為一個青蛙形狀的「冰棍」。

按道理說,這種情況下的生物,其內臟應該都被完全凍住了,包括心臟。然而已經被冰住了的阿拉斯加樹蛙卻會在天氣轉暖的時候像只是冬眠了一場一樣,恢復過來,變得和之前一樣有活力,真的讓人不得不佩服它們強大的抗寒能力。

內臟被凍到停止,卻依舊能夠復活,它是最抗凍的生物嗎?

看到這裡是不是都認識到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了?大自然的包容性如此之強,相信還會有更多的奇特之事,大伙兒如果知道的也可以留言分享哦。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抗凍的動物,身上沒有皮毛,卻越凍越強壯
    世界上最抗凍的動物,身上沒有皮毛,卻越凍越強壯我們都知道在地球上會有這四季的變化,生活能夠生活在地球上,也不是只需要簡單的進化,而是需要適應自然環境,很多動物和生物在冬天的時候都要想盡辦法保暖,但是卻有一種最抗凍的動物,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這種世界上最抗凍的動物。
  • 最抗凍的生物,室外零下30度不冬眠,多次「凍死」也能復活
    審核-小文談到冬天,大部分人都會想到「寒風凜冽」「天寒地凍」「寒冷刺骨」等成語,且在我國北方,冬季基本都在零下20攝氏度到零下30攝氏度之間。而最北部的漠河一帶,最低氣溫可以達到零下四五十度,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溫度,可以說是滴水成冰。
  • 實力「抗凍」!Leader空調突破正常工作範圍,-22℃依舊制熱!
    在這樣的環境下,無人機已經停止運行,手機也被凍關機。按照目前空調器的國家標準規定,正常的環境溫度範圍是-7℃到43℃,在這個範圍之外,一般空調製熱製冷都會受影響。  不過,即使環境嚴寒, Leader空調卻依然能正常運行。在視頻中,達人也揭秘了Leader空調能夠保持運行的原因,得益於機器設備的抗凍能力。
  • 北美現一神秘樹蛙,冬天被冰凍上,心臟停止跳動,春天能解凍復活
    只要溫度開始降到零度以下,一旦阿拉斯加樹蛙觸摸到一個冰晶或者一點凍地,它就開始自動結冰。 到了春暖花開的春天,一堆堆乾枯發脆的落葉中,一些凍成冰棍的阿拉斯加樹蛙慢慢甦醒過來了,剛剛還是「殭屍」,這會兒就生龍活虎了。
  • 人體冷凍不就是凍一塊肉麼?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相信可以復活?
    這可是個不太好的消息,所以詹姆士·貝德福德真可能做了小白鼠了,白花了錢不說,復活估計是沒希望了!當然置換體液必須保證血液不凝固,因此在死亡後這兩件是最重要的事情,處理完之後,用什麼方式來冷凍?當然是廉價的液氮啦,各個機構技術上並不全都一致,但這兩個人體處理流程是少不了的。哪種體液置換液體比較好?
  • 渾身結冰、心跳停止,還能活3個月,沒有毛皮的蛙類靠什麼抗凍?
    只需要在零下十幾度的環境裡待上一個月,就給你一生也花不完的財富,條件是不能吃東西和穿衣服,這樣的買賣你願意做嗎?今天要說的抗凍小能手,不是極地那些毛茸茸又有厚厚脂肪的傢伙,而是看起來一點都不耐寒的蛙類。
  • 世界上唯一凍不死的動物是北極熊嗎?不!是極地冰蟲
    它們可能是世界上最不怕冷的動物。在冰川地區刺骨的寒溫下,其他動物幾乎被凍成冰棒,甚至連細胞都凍得「嘰嘰」作響。然而這種寒冷的溫度對於極地冰蟲來說卻是最舒服的生活環境。冰蟲不僅抗凍還耐餓。它們害怕陽光,所以一般在下午4點以後才會出現,寒冷刺骨的晚上是它們到在冰川表層活動的高峰期,到了早上,它們就會潛入到十幾米深的冰層下面躲起來
  • 7000萬年前化石中疑現「恐龍DNA」,恐龍真的能夠復活嗎?
    化石DNA的模式,這比上面說的猛獁象保存完好的細胞來進行克隆或者復活還要困難,所以真的能夠復活恐龍嗎?基本是不可能的,大家暫時不要做「恐龍復活」的夢想,畢竟這隻算得上一個基礎性的說明。這不僅是如今的科學界難以達到,更重要的是在復活遠古生物的爭議性也特別大。
  • 未來我們通過最新科學技術能將滅絕的生物復活嗎?
    未來我們通過最新科學技術能將滅絕的生物復活嗎? (詭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新浪科技:國外媒體報導,還記得動畫片《冰河時代》中滑稽可愛的猛獁以及叫做迭戈的劍齒虎嗎?你喜歡在現實生活中看到這些遠古物種嗎?可惜的是,它們已滅絕消失,未來我們通過最新科學技術能將滅絕的生物復活嗎?
  • 身體最不抗凍部位:耳朵高票當選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冰凍天在南京街頭採訪,你身體的哪個部位最不抗凍? 見習記者 呂彥霖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蔡蘊琦街頭小調查耳朵、腿、腳是最感到冷的部位如此「凍人」的天氣突襲南方,令許多人倍感不適。一方面是對於溫度驟降的不適應,另一方面則是對低溫感到不舒適。
  • 美最新醫療技術:可使停止呼吸24小時患者再復活
    美國醫師表示,尖端醫學研究將使死亡不久的患者死而復生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目前,美國資深醫師薩姆-帕尼亞(Sam Parnia)博士稱,先進的醫療技術不久將使死者「死而復生」,使停止呼吸的患者死亡24小時之後仍能復活。
  • 【覺醒探索】42,000年前冰河時期凍結的蠕蟲已經被科學家們「復活」,為人類的低溫冷凍帶來了希望
    「多細胞生物長期存活的能力」。 這兩個標本都發現於西伯利亞的雅庫特地區,該地區是俄羅斯最冷的地區將抗凍化合物注入人體,以防止細胞受損。 旨在推動醫學科學能夠進步到讓病人「復活」。人體冷凍目前只能在人被宣布合法死亡後才能進行。 理想情況下,在心臟停止後兩分鐘內開始人體冷凍,冷凍過程不超過15分鐘。 身體必須用冰包包裹,並注入化學物質以減少血液凝固。
  • 它被譽為地表最強生物,科學家想盡辦法都無法殺死它
    前天,五雲車跟大家聊了聊這個星球上最兇狠的貓,卻又萌到讓人不得不將它當成表情包。今天,來跟大家一起認識一下這個地球上生命力最頑強的生物。先來看看這隻最強生物的長相,它們沒有幼年期,一出生就有50微米,最大的可以長到1.4毫米。
  • 盤點透明生物:內臟都被「看透」的神奇存在
    自然界充滿各種奇特的生物,例如:玻璃貓魚、幽靈蝦,它們的身體呈現半透明或者全透明狀,甚至一些透明生物可看清內臟器官。圖中是玻璃蛙,它是瞻星蛙科生物,其透明皮膚可讓人們看到它的心臟,甚至內臟器官和蛙卵都一清二楚。
  • 10大最神秘的野外生物:第7能復活,第1被譽為「吸血鬼」
    可愛,毛茸茸,或者可怕,這是我們正常看待地球上大部分動物的反應,但是在這個世界上有一些生物卻是如此的獨特,這會讓你以為它們是從童話或幻想中跳出來的怪物。大家好,今天將會給您介紹10種幾乎是神話般的動物,而它們確實存在於野外之中,如果你想知道傳說中吸血的超級眼鏡蛇是否真的存在,我想你一定會觀看到最後一刻並揭開謎團。那麼,你準備好看看它們長什麼模樣了嗎?
  • 「凍壞啦」 身體最不抗凍部位是啥:耳朵高票當選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冰凍天在南京街頭採訪,你身體的哪個部位最不抗凍?  街頭小調查  耳朵、腿、腳是最感到冷的部位  如此「凍人」的天氣突襲南方,令許多人倍感不適。一方面是對於溫度驟降的不適應,另一方面則是對低溫感到不舒適。7日一大早,剛出門的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就明顯感受到冰凍和6日不是一個量級,雖然裹著厚厚的羽絨服,風卻直往衣服裡鑽。
  • 圖集:科學家最想復活的遠古滅絕生物
    據英國媒體1月8日報導,雕齒獸、穴居人、劍齒虎、猛獁象、巨型地懶等是科學家們心目中最想「復活」的遠古滅絕生物。而這些生物中,猛獁象復活的可能性最大。科學家們稱,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讓這些生物都「重回人間」也只是時間問題。
  • 盤點曾被宣告滅絕而又重新復活的生物,它比大熊貓還要珍貴
    在地球山存在著許許多多的物種,無論是遠古時期還是現如今,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物種滅絕,在我們的世界觀中認為,既然已經滅絕了就很難再生了,那麼事實真的是如此嗎?相信大家都知道一個事實,被滅絕的物種我們只能夠通過化石來觀察,現在我們要盤點的不是化石,而是那些曾被宣告滅絕而又重新復活的生物。
  • 4.2萬年前溺亡的小馬駒在凍土層被發現,我們能否復活它?
    科學家首先從B羊中取出一個體細胞,利用生物技術將細胞中的細胞核取出來備用。再從A羊中取出一個卵細胞,再將卵細胞中的細胞核取出丟棄。利用一定的手段,將B羊的細胞核挪到A羊的卵細胞中,此時該細胞就會形成一枚受精卵,再將這枚受精卵移植到C羊的體內,經過足月懷胎之後,小羊多莉就這樣被克隆出來了。
  • 既能復活猛獁象,又能復活貓王,科學家們的起死回生術有多神奇?
    在韓國、日本和美國,三個獨立的研究團隊正在爭相復活冰河世紀最具標誌性的野獸,即猛獁象。已滅絕的白氏斑馬,長相類似斑馬,只有頭部和肩膀上有條紋02 復活的動物和滅絕前一樣嗎?有些研究項目使用「回交育種法」。例如,白氏斑馬和現存的斑馬屬於同類物種。因此,科學家選擇了看起來最像白氏斑馬的斑馬讓其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