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早就聽說各地駐京辦餐廳正宗死啦,於是,編輯部決定,從這周開始,把北京的駐京辦餐廳都吃!個!遍!一個都不放過那種!
點妹兒作為編輯部頭號吃貨,首當其衝決定做第一個試吃員,試吃的餐廳,必然是四川駐京辦餐廳啦,畢竟四川人嘛~
吃過不少北京的川菜館,目前還真沒有特別能打動我的館子,唯一一個,是我跟身邊人推薦了無數次的張媽媽特色川味館,因為推薦的次數太多,導致有人以為張媽媽是我親戚開的,局面一時間有些尷尬,從那以後,我就不再推薦了。
出發之前,我默默祈禱,希望川辦餐廳真如傳聞中那般美味,帶著如此美好的期待,我出發了。
哦等下,先說明一下,四川駐京辦事處有兩個,老川辦在建國門,這次點點要去的是新川辦,在分鐘寺。
交通倒是十分便利,地鐵10號線,分鐘寺站下,D口出來,正對面就離著個川辦的指示牌↓
順便說一句,這兒似乎還是朝陽和豐臺的交界處,這個發現真是令我感到驚喜,突然謀生出一種想要尋遍北京各區縣交界處的大膽想法,嘻嘻~
從川辦門口進入,發現川辦和我想像的駐京辦不一樣,之前去過湖北大廈、陝西大廈等,都是獨棟的大樓,嘿,四川駐京辦還真不一樣,在一個園林裡,環境清幽,現在正值春天,萬物復甦,走在園內,活生生有種江南園林的感覺,作為一個四川人,看到如此與眾不同的川辦,真想唱一句「我們不一樣……」
園林太大,找不到餐廳,問了下路過的清潔大叔,大叔用標準的川普給我指了路,「啷個,你直走,過了小橋,前面路號樓就是餐廳……」後來吃飯、逛了一圈,才發現,這裡頭四川人真是多呢,仿佛回到了家鄉~
餐廳門口有四川特產展示櫃
裡頭的東西是可售賣的↑
餐廳門口的小黑板上寫著每天的特色推薦↑
本身過去得晚,找到餐廳,已經13:30,整個餐廳裡只剩下一桌人,前臺妹子長得真是好看,我一進去就上來問我幾個人,引我入座後,又找服務員幫我點菜,乖得很。
入座後,觀察了一圈環境,整體很國企範兒,但又覺得哪裡有些不一樣,大概是覺得燈有點民國範兒吧↓
窗戶是大落地窗,坐在窗邊,能看到外面的風景,很舒服。
開始點菜,翻了會兒菜單,真是看到什麼都想吃↓
不過,我只有一個人,再怎麼吃也不能吃太多,於是簡單點了三個菜,一個是朝思暮想的涼拌折耳根,一個是朝思暮想的重慶辣子雞,再一個算主食,湯圓,最後要了碗米飯。
上菜之前我想,再怎麼說,憑我這個食量,一兩個菜肯定能光碟,沒想到,折耳根上來我就懵了,這分量也太大了吧!涼拌折耳根一盤頂大部分川菜館的三盤,辣子雞一盤頂其他館子兩盤,米飯和湯圓倒是常規~
接下來,就開始吃了。
折耳根↓
一說自己愛吃折耳根,那傢伙,周圍一堆人投來異樣的目光,那玩意兒一股腥味你竟然吃得下去?嘿,我不僅吃得下去,我從小吃到大,簡直愛到痴狂!
從小我就有個娛樂活動,下午沒事兒的時候,背著小背簍,到田埂上去挖折耳根,一根根肥肥胖胖,葉子綠油油,回來清洗乾淨,用家裡自製的胡海椒麵兒一拌,配著米飯吃,能吃三碗飯!
好多外地的朋友沒吃過正宗的折耳根,以為折耳根就是平常吃到的那種偏白色的根,其實不是,正宗的四川折耳根,就是有葉子的,衝著這一點,川辦就沒讓我失望,據說這些食材,全是從四川當地運過來的,難怪說,吃起來就跟老家的沒差,棒!
重慶辣子雞↓
在重慶待的時間長,愛吃辣子雞和尖椒雞,雖然一盤辣子雞或尖椒雞上來,大部分都是辣椒,但吃著是真的爽,辣得舒服。
川辦的重慶辣子雞用料十足,但雞肉應該裹了粉,吃起來沒有赤裸裸的雞肉直觀、帶勁,這是我唯一覺得美中不足的地方,當然,味道上還是非常地道的。
幾個北京叔叔阿姨從我旁邊走過,一陣嘖嘖,「這辣椒」,我當場就跟他們說這不辣,恨不得叫他們坐下嘗嘗,真正的四川辣椒,其實真的不辣,就是有那麼個味道。
湯圓↓
湯圓味道常規,吃起來舒服。
其實類似湯圓、冰粉這樣的食物,在四川算是佐味甜品了,吃飯覺得辣,就吃一口辣椒,來一口甜品,中和一下,細細推敲,也算種講究了呢。
好了,川辦這次就吃到這裡,雖然沒點幾個菜,但不妨礙我給出對川辦餐廳的判斷,無論從交通、環境、服務態度,還是菜品本身的品質、口感等角度去看,川辦都是非常值得一吃的,去吧,不會叫你失望的!
而我,已經想好了下次去吃川辦的菜單——涼拌豬耳朵、缽缽雞、成都冒菜、冰粉、糯米排骨……
文|點點
圖|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