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齡密送毛澤東5萬美元,是怎麼回事

2021-01-08 上遊新聞

宋慶齡知道,毛澤東既然來信要求,那一定是急需這筆錢,於是,她將自己賴以為生的孫中山逝世撫恤金全部取出,又將自己唯一的一處寓所——莫利愛路寓所典押了出去,這才湊夠了5萬美元(約19萬法幣)寄給中共中央。一生看淡金錢的宋慶齡甚至自始至終沒有告訴中共,這筆錢是她自己湊出來的,也從來沒有提出歸還。

長徵開始後,宋慶齡一方面密切關注紅軍的消息,另一方面多方尋求力量,支持中共和工農紅軍的革命活動。那一時期,宋慶齡在上海團結了一大批外國友人,1934年到1936年,在宋慶齡指引下,她與這些外國友人一起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有力地支持了紅軍。

「一定要保證這兩個人的安全」

1935年6月,遵照中共中央的決定,陳雲離開長徵隊伍,從四川經重慶輾轉來到上海,他此行的目的是恢復國統區的地下組織並設法與共產國際取得聯繫。然而,此時的上海形勢險惡,中央上海局連遭破壞,一時工作難以展開,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建議陳雲儘快趕赴蘇聯。但是,如何才能在國民黨特務的眼皮底下安全地把陳雲送上往蘇聯的輪船呢?這個重任最後還是落在了宋慶齡的肩上。

1935年8月的一天,宋慶齡把美國醫生馬海德約到自己的寓所,告訴他:「明天晚上有兩位非常重要的朋友去莫斯科,麻煩你親自開車送他們上船。」宋慶齡還反覆叮囑,一定要保證這兩個人的安全。第二天傍晚,馬海德穿著時髦的西服,開著一輛天藍色的福特轎車來到約定地點,按照宋慶齡事先交代的暗號,他順利與兩位穿著西裝的中年男子接上了頭。雖然一路上關卡重重,但是馬海德美國人的身份成了暢行無阻的「護照」,他一直將二人送到船上安頓好才告辭下船,直到輪船起錨,馬海德才長出了一口氣,駕車離開碼頭。


宋慶齡(左三)與馬海德(右一)以及解放區救濟總會人員

剛回到診所,馬海德就接到了宋慶齡打來的感謝電話,稱讚他做了件好事。然而,一向謹慎的宋慶齡始終沒有告訴他這兩個人是誰,直到許多年後,馬海德才知道其中一個就是大名鼎鼎的陳雲。

其實馬海德所發揮的作用,不止是「保鏢」。那時紅軍缺醫少藥,宋慶齡常常以馬海德的診所為掩護,委託他購買大量的醫療器材和藥品支持紅軍。他的診所還常常被作為中共地下黨秘密聯絡和開會的場所。1936年,馬海德在宋慶齡安排下與斯諾一起去往陝北,並最終在那裡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路易·艾黎是另一位宋慶齡信任的外國友人。長徵途中,中央與上海地下黨組織失去了聯繫,馮雪峰來到上海後,試圖建立電臺,恢復聯繫。不料機器功率太小,始終無法收到回音。情急之下,馮雪峰只好請宋慶齡幫忙,宋慶齡不僅幫忙弄到了一臺大功率的收發報機,為了安全起見,她還將這個秘密電臺安置在了路易·艾黎私人寓所的頂樓。為了防止電臺功率過大引起特務的注意,艾黎的室友電氣工程師甘普霖繞過電錶,將電臺的電源直接接在了主線上,這樣即便有人發現異常,也僅僅當作是電器「漏電」。正是通過這個電臺,宋慶齡與長徵中的紅軍保持著聯繫,並常常為他們送去支援。艾黎曾回憶,一次,宋慶齡親自到滬東取了一箱手槍和子彈,她十分自然地把箱子放在人力車上自己的腳前。雖然一路上巡捕檢查得很嚴,但所有的哨卡在攔停宋慶齡的座車後,只要她揚一揚自己的名片,便不敢阻攔,趕緊放行。最後,這一箱軍火順利地轉交給了紅軍。

宋慶齡與路易·艾黎

宋慶齡密送毛澤東5萬美元

中央紅軍到達陝北後,宋慶齡繼續支持紅軍,共同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努力。1936年1月,宋慶齡委託董健吾赴陝北革命根據地,將一封重要信件交給中共中央領導人,向中共中央傳遞了國民黨要求與中共談判、重建國共合作關係的重要信息。她還致信中共中央,對紅軍的抗日東徵表示擁護。

此時的紅軍和根據地面臨著不少困難,尤其是在經濟方面,而宋慶齡則是竭盡全力提供幫助。紅軍東徵中繳獲了大量山西銀行發行的鈔票,必須將這些鈔票兌換成中央銀行的紙幣才能使用。宋慶齡將這個任務交給了路易·艾黎,他帶著這筆巨款來到太原,以華洋義賑會委員的身份分別找了三家錢莊將這些帶著彈孔和血汙的鈔票換成了整整齊齊的中央銀行紙幣。回到上海後,艾黎將這筆錢交給了宋慶齡。宋慶齡自己將錢款湊足了1萬元,但是,這筆錢如何寄出去又成了問題。這時,宋慶齡想到了「銀行家」章乃器,最終她說服章乃器冒著巨大的風險將這筆錢電匯給了身在西安擔任張學良參謀的劉鼎,後來這筆錢在西安事變中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另一次,毛澤東突然致信宋慶齡,希望通過她向宋子文借一筆錢。然而,此時的宋慶齡與宋子文早已分道揚鑣。宋慶齡知道,毛澤東既然來信要求,那一定是急需這筆錢,於是,她將自己賴以為生的孫中山逝世撫恤金全部取出,又將自己唯一的一處寓所——莫利愛路寓所典押了出去,這才湊夠了5萬美元(約19萬法幣)寄給中共中央。一生看淡金錢的宋慶齡甚至自始至終沒有告訴中共,這筆錢是她自己湊出來的,也從來沒有提出歸還。直到若干年後的「潘漢年冤案」,這件事才因機緣巧合浮出了水面。

毛澤東與宋慶齡

正是為了表達對宋慶齡的感激之情,1936年3月,林伯渠致信宋慶齡:「正值紅軍東進抗日之時,忽奉到先生珍貴慰勞品,萬眾欣喜騰歡。『九一八』事變後,蘇維埃政府即宣布對日作戰。形格勢禁,未遂所懷,不得已繞道二萬五千裡,訪問了瑤、苗、蠻、番藏、回諸民族;憑弔了石達開殉義之遺墟;跨過了亙古不化之雪山和千裡無人之草地,達到預定地點,開始直接向日作戰之神聖民族革命戰爭。國魂猶在,華族不亡……此因又可為先生告慰者也。」

數月之後,就在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師的前夕,毛澤東再次致信宋慶齡,代表中共中央表達了深深的敬意:「1927年後,真能繼續孫中山先生革命救國之精神的,只有先生與我們的同志們。」

宋慶齡(中)與鄧穎超、廖夢醒出席上海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28周年大會

1949年6月30日,在上海舉行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28周年大會上,宋慶齡用詩一樣的語言抒發著自己激動的心情:歡迎我們的領導者一一這誕生在上海、生長在江西的叢山裡、在二萬五千裡長徵的艱難困苦中百鍊成鋼、在農村的泥土裡成熟的領導者。向中國共產黨致敬!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宋慶齡問陳賡帶多少兵,陳答20萬,宋慶齡:怎麼不如四期的林彪
    「師母」宋慶齡 陳賡在1924年5月就考入了黃埔軍校第一期,在校期間,他以優異的成績和出色的表現廣獲認可,並與蔣先雲、賀衷寒並稱「黃埔三傑」
  • 宋慶齡對「西安事變」態度的微妙變化
    「西安事變」發生的當晚,時為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宋慶齡姐夫的孔祥熙,來見宋慶齡,請她在一件擬好了的譴責張學良犯上的聲明上聯署籤字,宋慶齡當即斷然拒絕,並說:「張學良做得對,如果我處在他的地位,也會這樣做,只是我會做得更甚於此。」   然而,第二天(12月13日),宋慶齡對事變的態度,卻發生了180度的轉變。
  • 100年前的今天 孫中山宋慶齡入住莫利愛路寓所……
    據李麗介紹,在香山路7號,孫中山第一次會見了中國共產黨代表,李大釗、向警予、林伯渠等都曾來這裡拜訪孫中山,毛澤東在國民黨上海執行部任職期間,還到孫中山寓所參與組織紀念孫中山就任非常大總統三周年慶祝集會,並留下了合影。據英國檔案顯示,一大代表李漢俊是這裡的「常客」,孫中山先生是他「最重要的朋友」。  1920年11月,共產國際使者維經斯基,經陳獨秀介紹來此拜訪孫中山。
  • 那張毛澤東戴八角帽的照片背後的故事
    人們至今不會忘記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拍的那幅毛澤東身穿紅軍藍灰軍衣,頭戴紅星八角帽,神採奕奕的站在延安窯洞門口的照片,這張照片像燎原之火,將毛澤東和中國工農紅軍的形象傳遍了全世界。埃德加·斯諾,1905年出生於美國密蘇裡州堪薩斯城的一個貧困家庭裡。當過農民、鐵路工人和印刷學徒。
  • 中流擊水浪遏飛舟--毛澤東詩詞中的「長江情結」
    1956年5月,毛澤東離開北京南下前,剛剛作完著名的《論十大關係》的報告。這次南下,毛澤東先是到了廣州,隨後從廣州北返。5月30日那天,他在長沙暢遊了湘江,旋即到了武漢。還在廣州的時候,他就提出了要在武漢遊長江的計劃,還派人先期去武漢測試水情。  情系長江「驚神曲」  毛澤東情系長江,已經好多年了。
  • 宋慶齡在莫利愛路寓所展覽開展
    、宋慶齡與宋美齡的合影原照、宋慶齡親筆籤名保存的宋美齡、宋子文等人的結婚照,抗戰期間保留的俞大維贈送炮彈殼花瓶等,均在這次展覽中引起觀眾關注。   他們在莫利愛路居住的那段時間中,宋慶齡細緻入微地照顧孫中山的生活,陪他買書讀書。展覽中,還有一本孫中山題贈給宋慶齡的書《中國的發展》,扉頁上他用英文寫道:「贈我的妻子Rosamonde孫逸仙1920年4月12日」。在生活中,宋慶齡盡心協助孫中山著書立說,當他的得力助手,在他所有的重大革命活動中,始終追隨左右,堅定支持。不論生活、學習、工作,宋慶齡都是孫中山精誠無間的相伴者。
  • 劉強東事件又起波瀾,索賠5萬美元,京東也被列為被告
    劉強東事件又起波瀾,索賠5萬美元,京東也被列為被告。而近日確有消息稱早前指控劉強東性侵的女大學生已正式起訴他並要求賠償5萬美元並將京東也列為了被告。具體原因好像是因為強迫女方發生關係和毆打女方因此這件事情引起了很高的熱度而劉強東這邊也並沒有表態所以網上引起了很多的議論。而網友們在看到這個消息後有表示相信東哥是無辜的並稱這個案件不是已經結案了現在怎麼又起訴了東哥一定是被人整了吧。
  • 看毛澤東的血肉性格
    毛澤東這幾天心情愉快,與容國團奪回一項世界冠軍不無關係。恰好國內外沒什麼大事,高興了,他也玩幾下桌球。  那天下午,毛澤東在院子裡散步,我們三個值副班的衛士打桌球。毛澤東看見了,便走進來參加:「我也來玩玩小球吧。」  平心而論,我球藝雖然差,若認真較量,未必會輸給毛澤東。可是,我怎麼好意思贏他老人家呢?便規規矩矩把球送過主席那邊。
  • 闢謠交易5萬監控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具體事件經過
    闢謠交易5萬監控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具體事件經過針對1月起第三方支付個人交易5萬、轉帳20萬以上或受可疑監控的消息,支付寶方面闢謠稱,這個5萬的信息是謠言,請大家不要驚慌。日前,有媒體報導稱,明年1月1日起,央行關於非銀支付機構開展大額交易報告的新規施行,支付寶、微信支付這些帳戶5萬元以上的大額交易要上報了。對此,今日支付寶官微闢謠稱,這個5萬的信息是謠言,請大家不要驚慌。
  • 宋慶齡為何堅持收養給她帶來麻煩的養女?廖承志一句話說破天機
    ▲宋慶齡帶養女隋永清、隋永潔和陳毅夫婦一起接見西哈努克親王 然而,帶大一個孩子並不如想像的那樣簡單。看到「媽媽太太」受到眾人如此崇高的尊重,隋氏姐妹漸漸地也認為自己與眾不同。她們開始要求絲襪、捲髮器、手錶、修指甲工具等物件。這些東西在今天看來簡直算不上是一回事。
  • 毛澤東的24個驚人預言
    毛澤東1934年12月12日預言   我們不能去湘西鑽口袋   毛澤東是"口袋專家",歷來都是他布下"口袋"讓蔣介石去鑽,他怎麼可能去鑽蔣介石布下的"口袋"呢!劉伯承說:"當時,如果不是毛主席堅決主張改變方針,所剩三萬多紅軍的前途只有毀滅。"
  • 毛澤東為什麼偏愛梅花
    百忙之中,毛澤東總會抽空賞梅,他尤其喜歡在雪天賞梅。他曾說雪中賞梅能從中領略到梅花傲霜鬥雪、勁節挺立的風姿,還寫出了「梅花歡喜漫天雪,凍死蒼蠅未足奇」的詩句。 除了中南海,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居住時間最長的地方就是武漢東湖,東湖梅嶺一號是毛澤東在武漢的住所。毛澤東對這座以「梅」命名的客舍情有獨鍾。每次要去湖北的時候,他總要對身邊人說:到武漢去,還住梅嶺。
  • 宋美齡和宋慶齡的平行老照片
    宋慶齡、宋美齡,民國時期最引人注目的一對姐妹,一個嫁給了「國父」,一個嫁給了中華民國的總統。兩姐妹在同時代都有哪些經歷呢?一起看看......宋慶齡(左)和宋美齡(右)的青少年時代。
  • 孫中山宋慶齡結婚照真品首展(圖) -孫中山宋慶齡結婚照真品首展...
    賀佳穎現場圖片  據《新聞晚報》報導,頭戴一頂風致秀雅的寬簷女帽的宋慶齡,手持一根文明棍身著合體西服的孫中山,兩人站在一起,臉上是平和的表情。這樣一張在無數印刷品中看到過的孫中山、宋慶齡結婚照,你想親眼目睹真品嗎?
  • 抗美援朝:毛澤東一生最難決策
    這是毛澤東一生中最難作出的決策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半個月以前,中國共產黨剛剛召開了七屆三中全會。在這次全會上,毛澤東發表了《不要四面出擊》的講話,全會還決定,要在1950年裁減一部分軍隊。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誰能想到幾個月後,中國不但要出擊了,而且要出擊到國境線以外。
  • 「宋慶齡在莫利愛路寓所」開幕
    早報訊 為紀念宋慶齡誕辰120周年,上海孫中山故居紀念館舉辦「不朽的歲月——宋慶齡在莫利愛路寓所」展覽。該展覽從2月1日持續至4月10日。坐落於香山路7號(原莫利愛路29號)的孫中山故居是孫中山和宋慶齡一生中唯一一處共同的家。1918年,孫中山和宋慶齡在日本結婚後第三年,長期居無定所的孫中山偕妻子搬進這裡。
  • 毛澤東想照一張側臉相片懸掛在天安門城樓上?
    毛澤東標準像   本文摘自《毛澤東最後七年風雨路》,顧保孜著 杜修賢攝,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   攝影記者第一次走進毛澤東書房,他想起了拍攝標準像的往事。如今遊泳池裡再也不見毛澤東遊動的身影,成了一個名副其實可以供人休息的大廳。 新華社攝影記者杜修賢自從4月在人民大會堂拍攝毛澤東外事活動之後,不到一個月,再次接受拍攝毛澤東會見外賓的任務。   5月中旬,越南領導人秘密來華,先拜會周恩來,接著就要拜見毛澤東。   中央辦公廳決定拍攝此次活動的攝影記者還定杜修賢。
  • 宋慶齡說出了這個秘密
    後來,宋慶齡說出了真相:蘇俄無情!孫中山四年後下葬竟然和蘇聯有關係?是的。孫中山死前遺願,死後不願入土,世人瞻仰。由於當時蘇聯不願提供真正的遺體保存技術,導致孫先生遺體不保,無奈之下,宋慶齡決定將孫先生下葬入土。
  • 宋慶齡晚年不為人知的黃昏戀:相戀卻不能相愛,只能默默作罷
    即使是一國之母的「國母」宋慶齡也是如此。快樂的少年時光宋慶齡,近代中國最有特點的政治家,愛國主義者,共產主義革命家,偉大的孫中山先生的妻子,享有盛譽「國母」。宋耀如在宋慶齡小時候便教導她要誠實守信,誠信益人益己。宋慶齡將此奉為圭臬,當作自己的人生信條。有一次叔叔邀請宋慶齡有空去他家玩,小宋慶齡十分高興得很,樂意去他家玩,因為他們家有很多小鳥十分可愛,漂亮。
  • 那年今日 宋慶齡:政治與親情的碰撞,愛與恨的錯綜交織
    點擊標題下方「央廣新聞」即可訂閱微信號1981年5月29日20時18分,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