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中海東岸的猶地亞山上,有一座據今約5000千年左右的古城,它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共同的聖地,這就是聖地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古稱,耶布期。據傳,約公元前11世紀時,以色列人在西奈山與上帝立約,將希伯來人的傳統宗教發展為具有統一信仰和禮儀的民族宗教。此後以色列人進入了迦南,約公元前993年建立了以色列王國,並在耶路撒冷建立了聖殿。公元前933年,以色列王國分裂為南部的猶太和北部的以色列兩國。這一時期,猶太教形成,因此猶太教認為耶和華把這塊地方,賜給了猶太人的祖先。
耶路撒冷聖殿山是猶太教徒最重要的一處聖地,保護著聖所的那座著名的大殿是希律一世於公元前37年在由所羅門建造的第一神殿的廢墟上重新建立的。希律神殿被古羅馬提圖斯軍團毀於公元70年其遺址僅為一段12高的基礎牆,通常以,哭牆聞名於世。神殿被毀記錄了猶太民族歷史上最痛苦的一頁。此後千百年,來直到如今,經常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猶太人來次嚎哭,以寄託其故國之思,哭牆被猶太人視為信仰和團結的象徵。
據《聖經》記載,基督耶穌誕生在耶路撒冷南郊的小鎮伯利恆,後來耶穌在耶路撒冷及其附近傳教時,被猶太當局釘死在城外的十子架上,據說耶穌受難後3天後復活,40天後升天。公元335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的母親海倫娜在耶穌墓地建造了一座聖墓教堂,後來被命名為,復活教堂,因此基督教將耶路撒冷奉為基督教的聖地。
從外面看,復活教堂是一個整體的建築,但裡面缺分為三個大教堂和幾個小教堂,教堂內豎立釘死耶穌十子架的石頭,被一個巨大的玻璃罩保護著。每年復活節時,成千上萬的基督教徒從世界各地趕來,與當地的基督教徒一起在這裡舉行盛大的紀念活動。
另據伊斯蘭教的《古蘭經》記載,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在52歲時的一個夜晚,被天使從夢中喚醒,從麥加來到耶路撒冷,他踏著一塊巖石登上七重天,接受神的啟示後,在黎明趕回麥加。此後耶路撒冷也成為了伊斯蘭教的聖地之一。
被猶太教聖殿佔用的那塊高聳的臺地被穆斯林認作為,莊嚴的聖地。公元636年,耶路撒冷被哈裡發歐麥爾攻佔,他的繼承人阿卜杜拉·馬利克在那塊遺址上建起了一座八角形的清真寺,以遮蓋被認為是先知穆罕默德夢境中的那塊巖石,這也是該建築又被稱為,巖石圓頂清真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