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兒女不孝順,跟教育關係很大,犯了這3忌,註定養出白眼狼

2020-11-25 騰訊網

中國有句俗話叫做百善孝為先,可見中國人將孝道看的是多麼的重要,很多家長辛辛苦苦一輩子,將孩子養大成人,為的就是自己能在晚年的時候也能過上好的生活,但是現實中卻有一部分孩子長大之後,卻變成了白眼狼,對自己的父母是不聞不問

親戚家的一個叔叔,妻子因為早年生病去世,留下一兒一女,他外出打工辛辛苦苦將孩子撫養長大,女兒嫁人了,生下他和兒子,兒子不想在家裡待著,選擇去外地工作,逢年過節也不回家一趟,對於這個父親和這個家庭,好像沒有一點點留戀的意思。

他的父親還在家裡每天去幹活準備攢錢給孩子買房子,兒女都不在身邊,不免每天覺得非常寂寞,無聊的時候就來我們家裡坐坐,尤其是過年的時候,一家人團聚的時刻,他自己一個人孤孤單單。

有次急性腦梗需要住院,兒子也只是給了3000塊錢,連回來看看都沒有。我覺得他過得真是可悲又可憐,孩子對於父親沒有盡到一點點孝道。

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在孩子小時候家長對於他們的教育,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對的話,那麼很有可能就會養出一個白眼狼的孩子。

父母的哪些行為會讓孩子不孝順自己呢?

1.喜歡打罵孩子

有的家長堅信棍棒底下出孝子,就是這種錯誤的思想,一直延續到現在,所以有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習慣性地開始用棍棒教育,覺得這樣孩子下次就不會犯錯。

但是這樣會給孩子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他們在這個家庭裡面過的也會非常的壓抑,對父母也會比較怨恨,所以在長大之後自然也就不會孝順父母了。

2.差別對待

在以前有重男輕女的思想,家裡的父母一般對於男孩子都會比較重視,對於另外的一個孩子,就會不管他們,長期在精神上面對孩子冷暴力,在物質上面也短缺。

這樣的父母,在教育的過程中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孩子會非常的怨恨父母,而且不知道感恩,所以不孝順父母也是理所當然。

3.過於寵溺孩子

有的家長對於自己的孩子特別的寵溺,孩子已經很大了,依然把孩子當成寶寶來撫養,衣來張口,飯來伸手。

這樣的家庭環境教育出的孩子,會以自我為中心,成年後成為'巨嬰'禍害社會。甚至連基本的生活能力都沒有,更不用說贍養父母,不懂得感恩,自然不會孝順父母。

除了這些,我認為父母在小時候對於孩子的關愛太少,陪伴不夠,親子關係逐漸淡化,也是造成這樣的原因之一。

大部分中國式父母往往只知道關注孩子的知識教育,卻忘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感恩。就像北大弒母案的吳謝宇,殺害辛辛苦苦培養自己二十年的母親,這樣看來再高的學歷又有什麼用!莎士比亞在《李爾王》中說:不知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齒更痛噬人心。

要想養出一個懂得孝順的孩子,父母在教育上一定要注意這幾點:

1.做最好的榜樣

能給孩子一個好榜樣的作用自然也能起到一個壞榜樣的作用。在家裡,如果大人懂得關愛孝順老人的話,那麼受大人的影響,孩子也會跟著孝順父母,這樣,孩子良好的品格也就會養成。

2.讓孩子知道尊重

這些"白眼狼"式的孩子,歸根結底是自己根本不懂得尊卑和長幼之分,父母在他們小的時候根本沒有給予他們這樣的教育,對於父母,在他們面前沒有權威,所以,父母在教育的時候必須要讓孩子知道作為他們的父母,自己必須是有一定威嚴的。和孩子,要先做好父母,再做好朋友。

3.讓孩子學會獨立

父母陪伴孩子的也就是短短幾十年,後幾十年的路還是需要孩子自己去走,所以,在合適的年齡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嘗試自己獨立,這樣孩子以後在社會上能更好的立足,也不會一直依賴父母成為啃老族。

父母的教育對孩子是十分重要的,錯誤的教育方法就會讓孩子變成一個不懂得感恩的白眼狼,中國的"孝道"文化至今傳承幾千年也是跟一個家庭的教育方式及家風有密切關係的,所以,父母一定要審視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是正確的。

你覺得在教育孩子關於"孝"這個問題上還可以怎麼做?

相關焦點

  • 孩子有這3種表現,說明已經開始嫌棄父母了,不糾正會養出白眼狼
    老話常說:「生孩子難,養孩子更難」,相比之下,我覺得教育孩子才是最考驗家長的問題,在育兒的過程中,家長不能打、不能罵,而且孩子還會在不經意間養成很多不好的性格和習慣。
  • 不孝順的孩子,從小就喜歡說這「3句話」,家長避免養出白眼狼
    可兩位老人身上帶的錢不夠,也沒有帶手機,便跟孫子說下次再來買。然而牛牛不高興了,臉色陰沉地說了句:"你們這兩個老不死的,有什麼用?"爺爺奶奶聽到後繼續哄孫子,把娃帶回家去了。回到家的牛牛一直發脾氣,飯也不肯好好吃,直到爸爸回家都還在生氣。這時奶奶在哄牛牛吃飯,他無論怎麼哄都不肯吃,嘴裡還說一些難聽的話,後面不耐煩了還爆出一句粗口。
  • 子女不孝早能看出徵兆,並非只因溺愛,幾種教育易養出「白眼狼」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盡孝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老的時候,子女能夠常回家看看,一起吃飯、聊天,陪伴自己度過空虛的晚年時光,可是如今不孝子女越來越多,多數父母也開始不再指望養娃防老,專家認為跟父母的教育脫不開關係。
  • 養出白眼狼別怪孩子!幼兒期已經有「跡象」
    別悄悄養了白眼狼還不知情。有一次,我帶孩子在外吃麵。鄰桌有一位爺爺帶著胖嘟嘟的孫子吃麵。老人六七十歲,頭髮花白,小孩6,7歲的樣子。爺爺上廁所時,服務員剛好把牛肉麵端到爺孫倆的桌子,小男孩一邊扭頭瞟著廁所的方向,一邊偷偷地把爺爺碗裡的牛肉片,全部夾進了嘴裡。
  • 這幾種父母,累死也難養出孝順的孩子?有時還真不能全怪孩子
    現實中孩子不孝順、不贍養父母的例子太多太多,不少老人整日以淚洗面,哭訴自己辛苦幾十年,卻養出一個「白眼狼」,或許我們會習慣性地將道德的天平傾向老人,然而仔細想想,孩子之所以如此,離不開父母的教育,先來看一個例子——畸形的愛毀了孩子,斷送了自己幸福的晚生活案例:有一對老夫妻中年得子,簡直對兒子視若珍寶,從小到大對他百依百順,不管自己遭多大罪、吃多少苦,都要將最好的東西竭盡所能地給兒子
  • 夫妻姻緣,兒女因緣的真相,都逃不過這四種關係
    覺得從這副對聯中無論是看自己,還是看眾生,都能深深了解到這副對聯中蘊藏的人生哲學。對聯上寫的是:夫妻是緣,善緣、惡緣,無緣不合。兒女是債,欠債、還債,有債方來。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夫妻相遇相識相愛皆由因緣所致,相濡以沫,白頭偕老的夫妻是善緣,若婚姻生活散漫,婚後感情粗糙惡劣的夫妻,則是惡緣。
  • 父母有這「3個特徵」,晚年多半不被子女孝順,孤獨又悽涼
    但也有一些老人並不被子女當作「寶貝」,主要是因為他們在為人父母方面,做得實在太差。案例鄰居家中就有這樣一個老人,在老人搬來之前,鄰居家裡每天都是其樂融融的。但是老人來了之後,鄰居家裡每天都能聽到爭吵聲。有時候下班或是遛彎遇到這個老人時,老人也表現得非常不自在,總是對身邊人指指點點。
  • 兩個兒子不給養老,68歲老太哭訴:我養了兩個白眼狼!
    網友「獨上西樓」講述了發生在他老家的一件事,這件事讓很多人唏噓不已。2張阿婆今年68歲,她有兩個兒子,現如今她患上了重病,生活不能自理,可是她的兩個兒子都不給她養老,她被送到養老院,張阿婆傷心欲絕,她哭訴:「我養了兩個白眼狼!」張阿婆生活在蘇北地區,當地「重男輕女」的思想比較嚴重,有些家庭為了要兒子一連生了六七個孩子,這種情況在當地很普遍。
  • 從孩子角度解析《桃姐》:最好的孝順,能勝過血緣關係的羈絆
    現在社會出現很多這樣的例子,就是孩子並沒有好好的去孝順自己的父母,沒有給予父母安定的晚年生活,沒有讓父母享受天倫之樂,有的孩子甚至會去虐待自己的父母,讓自己的父母在老年的時候還要遭受到自己兒女的毒打,甚至還要去撫養自己的兒女。現在社會很多子女對眼父母是很不孝順的,甚至是違背了孝之道,對父母沒有盡到作為一個子女的責任。
  • 養狗4大禁忌需注意,第1「忌胖」,第2「忌剃毛」,第3許多人都犯
    養狗4大禁忌需注意,第1「忌胖」,第2「忌剃毛」,第3許多人都犯現在很大一部分的人都會選擇養一隻寵物狗給家中增添幾分歡樂,狗狗也在這個過程中會對人類產生感情,現在也有很多關於人類和狗狗之間親情的電影,這些感人的電影也讓更多的人加入到了養狗的隊伍中
  • 「白眼狼」的孩子都有3個表現,記住這幾個原則!娃自然懂得感恩
    我們經常在一些電視劇看到"大恩不言謝"、"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你是我的恩人,下輩子做牛做馬也難以償還。"這樣的場景,可見人們潛意識裡報恩的重要性。我們小時候學到的《烏鴉反哺》也是這個道理,何況人呢?很多人都說孩子長大不孝順,大都是家長慣縱的結果。這句話不容置的,畢竟人之初,性本善,年幼的孩子,還沒有形成明確的善惡觀念,隨時都會被周圍的事情所引導。
  • 子女不孝順,也許是父母在無形中做的榜樣
    「不樂意在這呆就滾,這樓沒你住的份,愛呆呆不呆滾。」一個孫女對爺爺奶奶說。當時我聽這話,心想這一般的父母不得把這女孩打個鼻青臉腫。但是女孩的父母泰然自若,該吃吃該喝喝,而兩個老人一邊陪著笑,一邊看著心愛的一把屎一把尿伺候大的孫女。看到這裡大家會想這兒子孫女是真不孝順啊,老人養了一窩白眼狼。
  • 什麼樣的父母容易養出白眼狼?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法能丟嗎?
    曾經我看到一些公知這麼說過,我國教育從古代就出了問題,什麼棍棒底下出孝子,那些都是一些糟粕,害人的糟粕,看看人家西方,從小對孩子鼓勵,哪怕做錯事,會舉例教育孩子,從來不打孩子。順便極力地誇耀西方的教育方式。
  • 佛說:情人、夫妻、兒女的因緣,都逃不過這四種關係
    緣分不散的,才結成了夫妻,組成了家庭。難怪佛說:愛情、夫妻、兒女的緣分的真相,都逃不過這四種關係:報恩、報恩、討債、還債。其實,不光親密關係如此,所有人與人之間的緣分皆如此。故而,無論是夫妻關係,還是親子關係,不要過於苛責,少些期待,多些關愛,如此,才能身心自得,福氣自來。03討債佛說,無緣不聚,無債不來,兒女之間,就是為前世的債務而來。蒲松齡在《聊齋》中就說了這樣一個故事。
  • 養兒是個白眼狼,悲傷
    觀察身邊的家庭,我發現很少有父母在我養你小上面失職,很少有孩子在我養你老上面盡職,這樣一種現象。特別是在這寒冷的冬季,盡職、失職的界限越發的分明。你看那坐在陽光下曬暖的老人,誰身上穿得乾乾淨淨,誰的脖子臉白白淨淨,誰家的孩子就孝順。
  • 李玫瑾坦言:「白眼狼」的孩子,從小就有苗頭,這3個特點藏不住
    李玫瑾坦言:「白眼狼」的孩子,從小就有苗頭,這3個特點藏不住有關孩子的教育的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家長們關注的地方,因為,大家都希望小孩將來可以有出息,懂事孝敬,以便讓小孩健康成長,家長願意傾盡所有,給孩子好的教育,最好的生活
  • 這種「新啃老」很流行,老年人卻不知情,反而常誇兒女「真孝順」
    孝順父母本身就是兒女應該做的事情,只不過,有些沒有責任的年輕人,擔心受到親戚朋友的指責,便學會一種很流行「啃老」方式,做足了表面功夫,但許多老人渾然不知,常在外面誇兒女很孝順。一種「新啃老」很流行,許多老人毫無察覺,還以為兒女很孝順小區裡的劉大爺是一名國企退休職工,兒子剛剛成婚不就後,老伴因病去世,但大爺沒有再找的打算,平日裡就在小區下下象棋,打發時間。
  • 張奶奶的晚年生活告訴我們:養個「白眼狼」兒子,是何等的痛苦
    張奶奶已經過世多年了,村裡的父老鄉親只要一提到張奶奶,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死了也享福了,還不如不養那個白眼狼(張奶奶的養子)。張奶奶和她老伴一輩子沒有自己的孩子,收養了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女兒很孝順,但是中年患重病過世,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讓她們老兩口難過了很多年,雖然還有幾個外孫,但是孩子們都沒成家,在外面讀書,一年也就回來幾次看看老人,給老人買衣服、買營養品,這也成了老人心中最大的安慰。
  • 超級幸福的三個生肖女,兒女孝順,老公寵愛,沒錢也很幸福
    超級幸福的三個生肖女,兒女孝順,老公寵愛,沒錢也很幸福十二生肖猴屬猴的女人腦子很靈活,面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相處方式,對待老公善解人意,體貼入微,很受老公寵愛。對待老人時,說話很得體,很有禮貌,也表現得很勤快,很受老人喜歡。
  • 有這6個特徵的狗狗不值得養,都是「白眼狼」,養不熟!
    但其實狗狗之中也有「白眼狼」,不太值得主人去養。寵主們要牢記有這6個特徵的狗狗都不值得養,幾乎都是「白眼狼」,養不熟!1、餵不熟的狗狗其實是很懂得感恩的動物,尤其是流浪狗,遇到好心人餵食時,待人非常熱情親切,會主動朝對方搖尾巴。餵了幾次後,狗狗就會徹底淪陷,變得超喜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