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的各國軍人,蘇軍狙神瓦西裡的原型,飢餓垂死的日本兵!

2021-01-10 騰訊網

東線戰場:在德國佔領波蘭期間,德軍士兵對波蘭士兵進行搜查,拿走他們身上所攜帶的物品。

東線戰場:史達林格勒戰役中的蘇軍狙擊手瓦西裡·扎伊採夫和他的戰友,在二戰期間,憑藉著手中的莫辛納甘擊斃了約400名德軍士兵,在電影《兵臨城下》中,便是根據他為原型而改編的蘇聯衛國戰電影。

西歐戰場:一支德軍傘兵部隊被美軍所俘虜,美軍士兵給他們每人發了一個口袋,要求他們交出身上所攜帶的物品,他們將被關押在美軍設立的戰俘營,一直到二戰結束後才會被釋放回國。

西歐戰場:盟軍對德進行大反攻,在諾曼第登陸戰結束之後,美軍士兵在一個法國村莊裡與當地居民把酒言歡。

太平洋戰場:在紐幾內亞群島被澳大利亞軍隊俘虜的日軍士兵,在發現這名日軍士兵的時候,這名日軍士兵已經因為飢餓在垂死的邊緣,肌肉因為飢餓發生了嚴重的萎縮,目光也極其呆滯,澳士兵拿給他一塊餅乾。

太平洋戰場:裡琉島戰役,美軍佔領了日本軍隊的軍用機場,士兵在檢查被摧毀的日軍坦克,在該場戰役中,美軍因為燥熱病而傷亡慘重。

中國戰場:中國士兵在查看繳獲的戰利品日本旗,勝利後大家都非常開心。

中國戰場:一群整裝待命的中國軍人,為了民族存亡,每一位浴血奮戰在抗日戰場上的都是英雄!

相關焦點

  • 各國領袖對二戰各國戰鬥力的評價:中國最持久,義大利菜如雞
    二戰全稱:第二次世界大戰,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開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結束,歷時14年。以中美英蘇法為首的同盟國最終戰勝了德日意組成的邪惡軸心國。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5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
  • 二戰大片《兵臨城下》裡,瓦西裡和科寧斯上校到底誰的槍法準?
    李三萬摘要:二戰大片《兵臨城下》裡,是以史達林格勒戰役為背景,主要是講蘇聯和德國的王牌狙擊手對決的故事,那麼,瓦西裡和科寧斯上校到底誰的槍法準?二戰大片《兵臨城下》裡,是以史達林格勒戰役為背景,主要是講蘇聯和德國的王牌狙擊手對決的故事,那麼,瓦西裡和科寧斯上校到底誰的槍法準?
  • 二戰中的荒唐裝甲兵,騎在坦克炮管上指揮戰鬥的日本裝甲兵
    如果談起二戰中的裝甲兵,估計很多人想到的都是德國裝甲兵,畢竟德國裝甲兵個個都點了精英升級,總是能以一敵十,在坦克戰中橫掃敵人。可以說,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單兵素質最佳的裝甲兵就在德國,也是軸心國的地面戰擔當。那麼有最好的,就一定會有最差的了。
  • 蘇軍有一種戰術,德軍畏懼不已,狙擊手是此戰術的標配
    蘇聯雖然最擅長人海戰術,但在巷戰上也讓德軍吃夠了苦頭,這就是在史達林格勒保衛戰中。保盧斯率德國最精銳的第六集團軍與蘇軍戰鬥力平平的第六十二和六十四集團軍作戰,展開激烈巷戰,街道,樓房甚至工廠,到處都是作戰地點。
  • 二戰期間,日軍為何不敢與蘇軍拼刺刀?專家:裝備不允許
    日式刺刀術也被稱為銃劍術,明治維新時日本政府還專門請外國人教授西洋劍術和拼刺,並且與日本的傳統劍術相融合,加上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影響,平時訓練中對士兵的要求極其嚴苛,因此,日軍的刺刀術才有非常大的威力。在二戰時期,日本生產近700支刺刀,僅僅從刺刀的生產數量上就可以看出日本當年對其的熱愛程度。
  • 二戰中日本到底死了多少人?權威機構給出詳細數字
    ,那麼日本在戰爭中到底死了多少人? 中國在二戰中遭受了巨大的戰爭傷害,無論是民眾的傷亡,還是經濟損失,都是極其慘重的,對於挑起戰爭的日本自然是非常痛恨的,出於民族感情,當然希望日本鬼子死的越多越好,但是作為研究歷史,卻一定要注重客觀真實。
  • 傳說中的瓦西裡——《兵臨城下》
    這是根據二戰真實事件改編的,不愧為狙擊片鼻祖。緊張的氣氛從影片的第一個鏡頭貫穿至片尾。從瓦西裡一踏上戰場開始,直至一槍擊斃德國狙擊教導員的那一刻,他的性命都是別在腰上的,而我的心也一直是揪著的。 劇本的成功改編是這部電影的靈魂。
  • 二戰蘇聯的狙擊英雄!神出鬼沒令納粹忌憚,軍官都不敢佩戴肩章
    在二戰中,就湧現了很多的王牌狙擊手。而瓦西裡·扎伊採夫作為全球十大狙擊手之一,不管在蘇聯還是現在的俄羅斯,他都無人不知無人不曉。1915年3月23日,瓦西裡出生於俄羅斯奧倫堡省的一個普通家庭,從小他就經常跟著父親和哥哥去山上打獵,這樣的生活既鍛鍊了瓦西裡的身體,也教會了他如何悄悄隱蔽起來,可以說瓦西裡很早就具備了狙擊手的基本素質。
  • 西伯利亞的日本兵:被逼與哥薩克人比刀,死後成為「柴火」燒鍋爐
    一位曾在關東軍退伍軍人(小正龍三郎)應對HNK訪談時那樣說:我那時候在滿洲國「新京」(長春)出任關東軍司令部警備兵的職位,聽見蘇聯紅軍即將攻擊的信息後,司令部早已變成空殼子,高級別名將所有提早遷移,只剩餘一些年青的下屬軍人守留。8月9日,蘇聯紅軍宣布啟動了攻擊,沒多久便進攻來到新京,全部兵士都被規定去當作「肉彈」,用人狼大戰摧毀蘇軍的裝甲戰車。
  • 二戰各國士兵吃什麼?美軍午餐肉罐頭,日本牛肉罐頭,八路軍呢?
    導語:二戰各國士兵吃什麼?美軍有午餐肉罐頭,日本有牛肉罐頭,那八路軍呢?軍人一直以來都是讓人敬佩的存在,他們以自己的身軀保衛著國家,每當國家需要的時候,他們都會第一時間衝刺在前,再苦再累的事情他們都幹過。現在是和平時代,軍人雖然依舊刻苦訓練,但是和從前的軍人比起來好了太多。
  • 這名日本兵把二戰拖到了1974年,後來成為了富豪還拒絕天皇召見
    二戰時日本的無賴是出了名的,將本國利益建立在鄰國的痛苦之上,越臨近戰敗卻越發瘋狂,燒殺劫掠殘害無辜,手段殘忍令人髮指。然而,就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停戰」後,各戰場上的日軍卻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有些日軍部隊非但沒有放下武器,反而負隅頑抗。
  • 二戰電影《兵臨城下》中的性感女主角蕾切爾·薇茲
    在經典二戰電影《兵臨城下》(Enemy at the Gates,2001),女主角塔妮亞的出現使得狙擊手瓦西裡和他的搭檔丹尼洛夫之間的關係變得微妙起來,兩個人都愛上了這位性感的蘇軍女軍官。當然最後還是瓦西裡近水樓臺先得月贏得了塔尼亞的芳心,兩人甚至在防空洞中發生了極其親密的關係。丹尼洛夫得知這一消息後,非常消極難過,差點一度和瓦西裡鬧翻,但最後還是理智戰勝情感,他選擇讓自己成為德軍狙擊教官的目標,用自己的性命幫助瓦西裡消滅了這個頑固的老對手!
  • 《兵臨城下》:美國出品,法國導演,看蘇聯如何取得二戰勝利
    故事還沒結束,醬油們都領盒飯以後還沒掛掉的瓦西裡開始了自己的表演,與他躲在同一個地方的二等政委丹尼洛夫本來要射殺不遠處的德國軍官。可惜他只是個筆桿子,再三猶豫以後他將槍交給了瓦西裡,這時候放哨的德國士兵已經發現了他們,正在拿著槍走來。千鈞一髮的時刻,瓦西裡開槍、射擊、開槍、射擊重複五次,對面應聲倒下五個德國人,包括正在投彈準備炸死丹尼洛夫與瓦西裡的德國兵。
  • 二戰時期騎兵為何是「夕陽兵種」?德國步兵輕鬆粉碎蘇軍集團衝鋒
    但是要注意,常設師團中只有第3、第6、第11、第20師團直到1945年還保留著騎兵聯隊,其他師團都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後將騎兵聯隊改制為「搜索聯隊」。其實原因很簡單,二戰時期的騎兵已經接近夕陽兵種,日軍騎兵在華北平原欺負火力貧弱、彈藥匱乏的八路軍還湊和,但是在正面戰場面對機槍、衝鋒鎗、迫擊炮裝備數量較多,並且彈藥也較為充足的中央軍,如果擺開了陣勢打那基本就是送人頭的。
  • 揭秘二戰蘇德兩軍王牌狙擊手間長達4天的獵殺較量
    2001年,由英國曼德雷公司製作、美國派拉蒙公司發行、耗資8000萬美元的影片《決戰中的較量》(又 譯《兵臨城下》)在當年的柏林電影節上一炮打響,隨即在全球熱映、票房成績驕人,並掀起了一股"二戰片熱潮"。該片情節的主線是史達林格勒戰役中蘇軍神槍 手瓦西裡與號稱"德軍第一狙擊手"的柯尼格少校之間進行的一場殊死較量。
  • 德國投降時,90萬德軍突然逃亡,二戰歐洲最後一戰是蘇軍大追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歐洲的戰事先於亞洲結束,日本在1945年8月15日投降,而納粹德國在5月就宣告滅亡。德國的正式投降是在柏林之戰後,無力回天的納粹高層集體自殺,德國軍隊已經失去指揮,國內也無兵可戰。 1945年5月8日,在柏林城的殘垣斷壁之中,德軍的最高統帥凱特爾向蘇軍投降。
  • 二戰時德國的各個盟友國:日本匈牙利最強,義大利堪稱「豬隊友」
    在那場幾乎席捲全世界的二戰中,以納粹德國為首的法西斯國家,主動挑起戰火,給很多國家的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由於德國將主要戰場放在歐洲,對我國並未造成太多實質性的傷害,因此在我國很多人的印象中,德國更像是一種法西斯國家的精神領袖,只聞其聲不見其人。
  • 二戰蘇聯大片《兵臨城下》,我純潔的一刻,遠勝你邪惡的一生!
    《兵臨城下》作為歐美經典戰爭電影,改編自蘇聯同名小說,其內容描寫了二戰時期,蘇聯紅軍狙擊手瓦西裡的戰鬥故事。他與德軍狙擊手的對峙與戰鬥成為了曠世經典,同時也反映出史達林格勒戰役的殘酷。兩次連續的世界大戰極大的縮短了世界各國文化交流的進程,讓世界各國彼此認識了解,但同時也給全人類造成了巨大沉痛的傷害,這種傷害的餘毒甚至持續到了今天。
  • 臺灣有座寺廟,裡面供奉著日本二戰士兵,每天都會播放日本國歌
    ——馬克思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711字,閱讀約2分鐘中國臺灣省的一座寺廟裡供奉著一位日本飛行員。這位將軍名叫杉浦茂豐,二戰時的日本飛行員,原本與臺灣沒有任何關係。臺灣方面給出的為什麼要崇拜日本軍人的理由非常奇怪。所謂飛虎將軍。杉浦茂豐早年在日本接受訓練,被派往臺灣擔任戰鬥機飛行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