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講故事—成語故事—「一舉兩得」的故事

2020-12-04 燕兒姐說事

文/燕兒姐

春秋時期,魯國的卞莊子和鄰居館豎子領了一幫人,拿著刀、劍、棍、棒上山打老虎。

突然,幾聲短促的呼嘯,震動了山林。在一個開闊的山坳裡,一大一小兩隻吊眼白額老虎怒目相視,一副要決鬥的架勢。旁邊還橫臥著一頭牛,一動也不動,顯然已經死了。

卞莊子拔刀在手,就要衝上去,館豎子連忙制止了他。

「為什麼」卞莊子有些不解。

「請看」館豎子不緊不慢的說:「眼下兩隻老虎都是一副兇狠的樣子,為了爭吃這頭牛,一定會發生爭鬥,兩虎相爭,必有一傷。有可能大老虎被小老虎咬傷,小老虎被大老虎咬死,到時候我們只需打死一隻老虎,就相當於消滅了兩隻老虎,這不是一舉兩得嗎?」

卞莊子不住的點頭,稱讚館豎子的聰明。

兩隻老虎果然打起來了。你撲我剪、你踢我咬,只一袋煙的功夫,小老虎就被大老虎咬死了,同時大老虎也受了重傷,有氣無力的躺在地上喘粗氣。

卞莊子帶人衝下山坳,三下兩下就把大老虎打死了。

卞莊子叫村裡人抬著兩隻死老虎,高高興興地回村子去了。

釋義

一舉兩得——舉:做事。得:得到。意思是做一件事情,得到兩種收穫。

相關焦點

  • 一個成語,一段故事,觀光君講故事之顧名思義
    一個成語,一段故事,觀光君講故事之顧名思義 2020-08-10 14: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凱叔講故事】成語故事都是4個字嗎?不一定哦
    孩子能獲得什麼1了解成語的結構體系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多為詞組或短句,每個成語代表一個故事或者典故。我們比較常見的成語多數為4個字,也有3字、4字以上的成語,有的成語甚至是分成兩部分,中間有逗號隔開。例如今天講的「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故事就是7字成語;「鑿壁偷光」、「為虎作倀」、「伯樂相馬」為四字成語;「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就是分為兩部分,中間逗號隔開的成語。這些故事在《凱叔365夜》裡都有講過,喜歡都可以搜索收聽。
  • 【凱叔講故事】難題面前怎麼辦?這個成語故事,讓孩子學會重新審視...
    《自相矛盾》故事簡介楚國時期,有一兵器商打造了一批鋒利無比的矛和一批堅韌無比的盾。一天,管軍用品的官員司馬就找上門來,想見識一下他的矛和盾。兵器商就開始給司馬介紹起他的矛和盾多厲害,堪稱全天下最尖銳的矛和最結實的盾。
  • 美國孩子「講」中國成語故事 雙語演繹添新趣
    美國孩子「講」中國成語故事 雙語演繹添新趣 2018-08-18{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明陽   中新社北京8月18日電 (記者 應妮)一出由10名美國學生用中英雙語全新演繹的美國版《成語魔方
  • 「守株待兔」是成語故事還是寓言故事
    課文是一篇文言文,全文只有39個字,故事通過宋耕者「因釋其耒而守株」,最後「身為宋國笑。」從而讓學生明白兔子撞死在樹樁上是一件極偶然的事情,不能作為必然事件,從而懂得對意外的收穫不要存有僥倖心理,要想有收穫,必須付出勞動。故事內容學生大部分聽過、讀過,作為文言文更簡潔精煉。最近有同學問,「守株待兔」是成語故事還是寓言故事呢?成語故事和寓言故事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這裡給大家來說一說。
  • 燜燜媽媽講故事
    親愛的寶貝兒們,大家好 我是燜燜媽媽 今天又來給大家講故事了 今天要給小朋友們講的故事,叫《吹牛的青蛙》。
  • 動畫故事 | 成語故事之畫蛇添足
    歡迎來到小太陽人故事樂園。多聽有古籍記載的成語故事,將幫助寶貝了解歷史,增強對成語的理解和記憶。今天晚上,小太陽人就要為寶貝們帶來「畫蛇添足」這則成語故事。故事發生在我國古代的楚國,有一家人剛拜祭過祖宗,他們想把祭祀用的一壺酒拿給幫忙辦事的人喝,想知道後來發生了什麼事情嗎?那就快快點擊下方視頻,來看今晚的動畫故事吧!
  • 晨曦媽媽講故事——傳播愛與希望
    小時候每到晚上總喜歡躺在床上,撒嬌地說著「媽媽,媽媽,講故事……」,就算媽媽這天講的又是《小紅帽》,還是會充滿期待的聽完。每次講到故事裡的大灰狼時,自己就捂緊被子,生怕大灰狼進來…… 隨著自己的兩個孩子先後出生,我也成了一位全職媽媽,兩個孩子都特別的喜歡聽故事,雖然他們有著五歲的年齡差,但只要是媽媽講的故事,兩個孩子總能聽的津津有味,聽完還不忘讚美媽媽講的故事好聽!
  • 成語故事-指鹿為馬
    指鹿為馬的故事示例東床已招佳婿,何似以羊易牛;西鄰縱有責言,終難指鹿為馬。(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七)上期成語故事-望梅止渴輕輕鬆鬆學成語讓孩子愛上學習每一個成語背後,都有一個寓意深遠的故事,蘊涵著豐富的智慧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 小豬溜溜講故事
    溜溜是一個愛聽故事的豬寶寶。這天晚上,他又纏著媽媽講《青蛙王子》的故事了。豬媽媽說:「寶貝兒,媽媽已經給你講了好多故事啦。今晚,你給媽媽講故事,好嗎?」溜溜想了想,就點頭同意了。他轉著眼珠,繪聲繪色地講了起來:「在很久很久以前……」可溜溜說完了這句,就不說話了。
  • 胸有成竹這個成語都聽過,但講的是什麼故事?在哪發生的知道麼
    中國的語言博大精深,產生了很多耳熟能詳的成語和諺語,這些共同匯聚成燦爛的中華文化和文明。但有些成語,比如望梅止渴、胸有成竹講的是什麼故事?又在哪發生的?知道麼?其實,提起胸有成竹這個成語,那還真有一段耐人尋味的故事。胸有成竹這句成語出自陝西漢中洋縣。
  • 中華成語故事《破鏡重圓》
    【成語】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是我們中華民族獨有的一種語言形式,一般以四字成語居多,當然也有五字成語、七字成語、以及七字以上的成語,每個成語都濃縮了一段光輝的歷史,每段歷史都珍藏著一個真實感人的故事。
  • 故事小主播|徐鼎雯:是誰在門外(愛聽故事,也愛講故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愛讀童書媽媽小莉,ID:xiaolijianggus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愛讀童書媽媽小莉。畢業於播音專業,和三個娃一起讀了2000多本繪本。在她的公眾號裡(ID:xiaolijianggushi),每天都會更新一個故事音頻,分享育兒故事,已經吸引了百萬媽媽關注。小莉點評這是鼎雯小朋友第一次給小主播投來自己的作品,這個故事講得很不錯,雖然講的時候有一點點小緊張,但整個故事聽下來覺得很生動,也挺有感染力。鼎雯小朋友平時不僅很喜歡聽故事,也喜歡自己講故事,是小莉阿姨的忠實小粉絲!
  • 成語故事:揠苗助長
    【成語】:揠苗助長 【拼音】:yà miáo zhù zhǎng 【解釋】: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長。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於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 會講道理的爸媽很多,會講故事的卻很少
    我看到留言一個媽媽分享的方法特別有趣,她提到了「用講故事的方法,幫助孩子積累抵抗恐懼的力量。」萌芽說的這個具象化的方法我很喜歡。一張繪製「故事是怎麼影響我們大腦的」的腦圖,來源flicker故事一直都在我們的身邊,從成語、寓言到童話,無時無刻都在發生。
  • 《故事思維》教你學會講六種故事,並掌握七項講故事的技巧
    《故事思維》這本書將會告訴我們,一個好故事總能打動人心裡最柔軟的部分,用講故事的方法去與別人溝通,你將事半功倍,這就是故事思維。而要掌握故事思維,你需要學會講六種故事,並掌握七項講故事的技巧。從上邊的介紹,或許你已經聽出來了,所謂故事思維,其實是一種與人溝通的方法,通過故事的方式,把你的觀點或主張表達給對方,讓對方接受。
  • 故事小主播|唐子衿:迷路的小鴨子(講故事真好聽)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愛讀童書媽媽小莉,ID:xiaolijianggus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愛讀童書媽媽小莉。畢業於播音專業,和三個娃一起讀了2000多本繪本。在她的公眾號裡(ID:xiaolijianggushi),每天都會更新一個故事音頻,分享育兒故事,已經吸引了百萬媽媽關注。小莉點評子衿小朋友講的故事真是非常好聽啊,很生動很活潑,很有感染力,小朋友們一定要聽聽她講的這個故事哦!她和媽媽一起錄了十幾遍,才錄了這個故事,也是付出了不少努力。
  • 「媽媽,洗腳,我也給你講小鴨子的故事」
    突然想起來小時候看到的一個廣告媽媽,洗腳「媽媽,洗腳,我也給你講小鴨子的故事」特別是那捧著水盆 搖搖晃晃走來的一抹身影水洋洋灑灑的溢出來但是 那稚嫩的聲音卻一下子揪住了你的心小時候會想:小鴨子的故事?小鴨子的故事會是什麼樣的?是像醜小鴨那樣蛻變成白天鵝的故事?還是說普通的鴨子的故事?
  • 小蝸牛講故事
    兒童故事NEW﹀﹀﹀小蝸牛圖圖一家生活在一顆高大的樹木上。每天都開開心心的。圖圖有個很好的朋友,是喜鵲多多。每天多多都會從自己家飛到圖圖家和它一起玩。講一些自己在飛行中遇見的趣事。每次都逗的圖圖哈哈大笑。
  • 成語故事:蜀犬吠日
    該成語現常比喻少見多怪。 近義詞:少見多怪、孤陋寡聞、遼東之豕 反義詞:見怪不怪 // 成語故事 // 成語出自唐·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屈子賦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