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地方上權力最大的官職是什麼?這四個官職,想必大家都很熟

2021-01-21 一品歷史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的一個封建王朝,歷任皇帝都有其高超的政治能力。為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分化大臣權利,防止權臣篡位,清朝建立了一套有別於前朝的管制體系。清朝官制分中央官職和地方官職,地方官職沿襲明制,大致分省、府、縣三級,以此設置的總督、巡撫、布政使、按察使便構成了清朝地方行政的四大官職。

  總督,通常指一個國家的某片相對自主的區域中實際或名義上的最高行政長官。清朝對總督的全稱是「總督某某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統轄一省或數省行政、經濟及軍事,尊稱為「督憲」、「制臺」等,官階為正二品,全國九名。總督軍權民政兼管,側重於軍事。

  巡撫的全稱是「巡撫某某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節制各鎮、兼理糧餉」,是巡視各地的軍政、民政的大臣,以「巡行天下,撫軍按民」而名,又稱「撫臺」。清朝巡撫主管一省軍政、民政,側重於民政。

  從上面看,總督和巡撫的職權分別不大,工作上或有交叉重疊,督撫都是由中央政府派出的官員,先期總督是正二品,巡撫是從二品,但總督巡撫都有加銜,所以二者的實際品秩要看加銜,一般總督加尚書銜,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巡撫加侍郎銜,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前者是從一品,後者是正三品,這樣看來,總督和巡撫之間沒有隸屬關係,只有官位的大小之分。在當時,河南省因無總督,而號稱巡撫首選,而四川則是唯一一個有總督而無巡撫的省份。

  總督和巡撫難較地位的高下,但布政使和按察使則都屬於巡撫的副手。布政使又稱藩臺,是巡撫的第一副手,從二品,專管一省的民政、田賦、戶籍,說白點,布政使主要的工作就是搞錢。按察使則是巡撫的第二助手,又稱臬臺,正三品,主管一個省範圍內的刑法之事。雖然從權利上來看布政使權利大,但按察使掌管司法,是可以彈劾布政使的。

  清朝地方官行政是整個封建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深刻蘊含著傳統又呈現了時代性的鮮明特徵。各級地方官衙之權位雖有大小、輕重之別,但並非絕對機械的下級服從上級,尤其是督撫司道之間。朝廷設置的地方各級官衙的權責,既有使之逐級督責的功能,又有使之互相監督制約的機制。總督雖然為地方最高長官,但闔省重大事情還須與巡撫、布、按二司以及學政商議決定。有些民政、財政、司法方面的事情,布按二司尚需請示中央有關部門。而清朝獨有的密折制度恰好使地方重要官員可繞過上級和同級上奏皇帝,起到了一定製約作用,地方上大員的相互牽制、監督,防止了督撫擅權,使皇帝耳聰目明,。

  「督撫分寄,層層督責,互相牽制,一準乎上」這些無一不顯示了封建王朝專制集權的本性。但是這些特性也導致了官治的腐敗和行政的低效,成為了清代最終走向衰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清史稿》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相關焦點

  • 除了總督之外,歷朝歷代還有哪些官職是屬於地方上權力最大的?
    同時自唐太宗之後隨著唐朝的領土被慢慢擴大,唐朝就在一些新佔領的地區設立了「都護府」或「都督府」這一機構,如安西、北庭、昆陵、蒙池等都護府,亦如汴州、齊州、兗州、魏州等都督府。而都護府的都護和都督府的都督就也是地方上權力最大的官職。當然其中由於大都護府和大都督府的大都護和大都督在唐朝是由親王遙領的。所以實際上在這些地方權力最大的官職就是大都護府的副大都護和大都督府的長史。
  • 清朝有一個地方官職叫「布政使」,這究竟是個什麼官
    說起清朝的地方官制,相信大家應該對總督和巡撫這兩個官職最為熟悉,這兩個官職都是在地方管理上職位最高的。總督在清朝是統管一省或兩三省的軍政職務,也就是在他所管轄的一個省或者兩三個省的範圍內,所有的事務都是總督說了算。巡撫則是一省最高行政長官,執掌一省軍民政務。
  • 總督、將軍、總兵都能統領千軍萬馬,誰的官職最大?看完長知識了
    不過,相信各位讀者對古代的一些官職大小並不十分清楚。尤其是一些名字相近的官職,譬如知府、巡撫,又或是總督、總兵、提督、都統等,更是一頭霧水。今天,筆者就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幾個古代容易搞混的官職。
  • 秦漢官職與清代官職對照表
    這也是中國古代實行千年以上的官吏定級制度。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年),魏孝文帝推行漢化改革,將原有九品中正制改為每品正、從二級,正四品以下(含正四品),每品再分上、下兩階,一共三十階,秩石制才逐漸退出中華北方王朝。而南方諸朝則始終沿用秩石制,直到隋開皇八年(589年),隋軍渡江滅陳,統一中國,在南方行九品三十階,定官吏級別,這才徹底將秩石制移除於歷史長河之中。
  • 聊一聊漢朝中央與地方的官職(文官)
    漢朝在我國歷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知名度也非常高,尤其是東漢末年那群雄紛爭的局面,令人感慨無限,但今天,我們不說漢朝的社會情況,而是帶著大家聊一聊看一看漢朝中央與地方的官職,供大家了解。總的來說,這是加強皇權,削弱相權的過程首先我們來說中央,自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之後仿照秦朝設立了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作為百官之首。九卿是指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九個機構,九卿職權不同,太常掌宗廟事,一般不參加具體的行政事務,是九卿之首。
  • 中國歷史上,權力最大的地方官是哪一個?一旦上位後堪比皇帝
    ——《增廣賢文》各位讀者大家好,又到了每日的答疑篇。前幾天一位讀者私信我,說她在看清宮劇的時候經常聽到兩廣總督,直隸總督相關的詞語,他們的官職到底大不大?大清王朝地方官編制以總督和巡撫為最高,巡撫又是一省之長,他們到底以什麼樣的關係著稱?上下級?誰的職位更大一點?地方官的權力哪個又是最大呢?
  • 清朝的將軍、都統、提督、總兵都是什麼官職?
    但若會同奏事,則列名於總督之前,以示尊崇,但就實際權力來說還是總督與巡撫的權力大。其中伊犁將軍比較特殊,為正一品武官,統轄地域很是遼闊,軍隊也眾多,受其節制的官員也相當多,在駐防將軍中權力差不多是最大的,1884年新疆建省後,伊犁將軍權力受到壓縮,只負責伊犁和塔爾巴哈臺的防務和軍政。
  • 清朝的「布政使」,究竟是個什麼職務,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
    清順治年間,順治皇帝廢黜「巡按制」,施行「督撫制」,總督和巡撫的權力才開始逐漸確立和穩固,成為朝廷管理地方政府的主要官職。總督,執掌一省或數省行政、經濟、軍事,基本相當於建國初期的地區書記;巡撫,乃係一省最高行政長官,執掌一省軍民政務。
  • 高考古代文化常識彙編12|地方行政區和地方官職
    古代官職是學習文常繞不開的部分,古代官職的情況,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員的職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況也不盡相同。大體可分為中央官職和地方官職兩大類。今天小編分享的是地方行政區和地方官職,會把古代地理、政治結合一起,大家記得收藏喔。中國古代地方制度可分為分封制、郡縣制、州郡制、道路制、行省制五個時期。其制度既相互繼承,又各有發展。
  • 三國志戰略版官職排行 同盟官職權限
    三國志戰略版建國後有哪些官職?三國志戰略版官職排名榜是怎麼樣的?同盟官職都有什麼權限?很多玩家由於第一次玩,所以對於遊戲中的官職系統可能還不太了解。話不多說,下面,就隨琵琶網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三國志戰略版建國後有哪些官職?   目前遊戲中當玩家所在的同盟建國之後將會有12個官職。
  • 歷史上的「上柱國」到底是什麼官職
    經常看電視劇的同學們有時會聽到古代歷史上有這麼一個官職,叫「上柱國」。僅從字面上看,這個官職的名字的確很會讓人把它和丞相、宰相聯繫起來。但事實上,上柱國這個官職並沒有想像中那麼拉風,但是職位也確實不低。
  • 《大秦賦》中,李斯的長史,蒙恬的郎中,都是什麼官職呢?
    那麼,問題來了,《大秦賦》中,李斯的長史,蒙恬的郎中,都是什麼官職呢? 一 首先,在古裝歷史劇《大秦賦》中,有些官職大家應該比較熟悉,比如呂不韋擔任的丞相(相邦)這一官職,大家都知道這是百官之首。再比如蒙驁的上將軍,可以和三國時期的大將軍相提並論。不過,就李斯擔任的長史和蒙恬擔任的郎中,很多人可能就不太熟悉了。
  • 一篇文章讓你看懂三國演義的官職,漢末官職詳解
    原創|忐忑五千年 圖片|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我們看三國演義或者三國類小說的時候經常被裡邊亂七八糟的官職搞得頭昏腦漲,那麼東漢的官職是怎麼設置的呢?官職的大小和從屬又是怎麼定義的?今天小編就和大家掰一掰東漢和三國時期的官職。文官漢朝官制非常的豐富,經常改來改去,整體氛圍西漢官制和東漢官制,有中央官制,也有地方官制。
  • 「執金吾」是什麼的官職,以至於成為劉秀早年的人生目標?
    原標題:「執金吾」是什麼的官職,以至於成為劉秀早年的人生目標?在中國歷史上的開國皇帝中,東漢的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算是一個「另類」。相比較其他從小就「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開國皇帝,劉秀早年的人生理想只是「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顯得比較「沒有志氣」。
  • 《水滸傳》好漢們當過的官職,在現代相當於什麼職位?官都不小
    《水滸傳》的108將中,有許多將領曾經都在北宋朝廷做過官,例如開篇魯達就擔任渭州提轄,武松因為景陽岡打虎被封為陽穀縣都頭等。那麼這些官職,在現代相當於什麼職務呢?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這個問題。宋朝官職有正從之分,又有一品到九品,一共是18個等級。
  • 升官進爵權傾朝野,《風月幻想》官職系統解析
    升官進爵權傾朝野,《風月幻想》官職系統解析 來源:www.18183.com作者:阿姆斯特朗雷時間:2020-08-18 分享到: 由晁圖網絡自主研發的至美唐風策略卡牌手遊《風月幻想》將於10月與大家見面。
  • 漢朝最可怕的官職,百官們都不敢對抗,小孩聽到都能嚇哭
    明朝的的錦衣衛指揮使、東西廠的廠公,清朝時的九門提督,都是被家長用來嚇唬小孩子的存在。這些官職職權都比較大,相對而言也就很恐怖,那麼漢朝時期有沒有這麼可怕的官職呢?有。這個官職甚至比明朝的錦衣衛還要可怕,下可以抓市井小賊,上可以抄三公的家,這個官職就是司隸校尉,這是個什麼樣的官職呢?下面我們就細細說來。大家都知道漢朝之時,天下分十三刺史部,而每一個部都有一位刺史。
  • 對應何官職
    漢代官制,在中央設立三公九卿,在地方設立郡縣長官。漢武帝時期,又將刺史制度化,在全國設立十三州,每州派一名刺史對當地地方官進行監督。刺史起初只是監察官員,但隨著它與地方的聯繫加深,終於變成州的軍政長官,所以漢代地方官制也因此變成州郡縣三級。與官職對應的是俸祿制。
  • 麒麟蜀夢戰報47,魏蜀吳三國勢力的官職分配情況,蜀漢姜維當權!
    玩《三國志11》之麒麟蜀夢假想劇本戰報47,截至公元268年4月,魏蜀吳三國勢力的官職分配大數據情況分析。截至公元268年4月,魏蜀吳三國勢力的官職分配大數據情況,曹魏政權數據如下:曹魏文職:丞相羊祜、中書令裴秀、御史中丞荀勖、執金吾邵悌、少府王祥、秘書令張華、侍中辛憲英、留府長史張緝、太學博士賈充、謁者僕射王韜、黃門侍郎辛敞、太史令王業;曹魏武職:鎮東將軍王濬、安東將軍唐彬、安南將軍怎樣文鴦、安西將軍胡烈、安北將軍陳騫、左將軍周旨、右將軍王渾、前將軍文虎、後將軍楊濟、軍師將軍石苞、安國將軍楊肇
  • 唐宋八大家:以官職來排位,孰高孰低?官職相當於今天的什麼職位
    說起到唐宋八大家,大家自然就會想到他們在文學領域的成就,而且還會想到那些我們所熟知的詩篇。因為他們的作品很多都成為了我們曾經的噩夢,有的曾經讓我們挑燈夜戰,有的甚至讓我們高考為難。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人都是文學頂尖大師,而且還是抱團出現的大師。關於他們的傳說我們已經聽了太多,關於他們文學上的高低,歷史上也似乎有了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