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蜜蜂蜇人後會死,馬蜂卻不會?

2020-08-26 萌兜聽寵說

蜂類會蜇人這是一般人的常識,有許多人也知道蜜蜂蜇人之後自己也會死,但是其實並非所有的蜜蜂都會蜇人,也並非所有的蜂類蜇人之後都會死,比如馬蜂就可以毫無顧忌的攻擊其它生物,不用擔心自己會死。

其實蜂類的刺就是它們的產卵管,蜜蜂的工蜂是雌性,不過其產卵管退化成了有倒鉤的模樣,當蜜蜂工蜂的刺刺入人體皮膚時,其倒鉤就會使刺留在人體內,而毒腺和部分內臟也會隨之被拉出,持續注入蜂毒使人產生疼痛的感覺,而內臟被拉出的蜜蜂自然就活不了了,不過工蜂的刺也並非只能用一次,如果是刺在甲殼類動物身上,其刺還可以原位拔出,但是刺在有彈性的人類皮膚上就不行了。只能說都是人類皮膚太有彈性惹的禍(開個玩笑)。

上面也說了,蜂類的刺是其產卵管,那沒有產卵管的雄蜂自然就沒有刺了,雄蜂不僅沒有刺,而且也不會採蜜,完全靠其他工蜂養活,所以除了特定的繁殖季節,蜂巢中很少出現雄蜂,而且雄蜂在交配後陰脛折斷,很快就會死去。所以我們才會產生蜜蜂都有刺的錯覺。那麼蜂王也是雌蜂,蜂王有沒有刺呢?當然有了,蜂王就是用它產卵的,但是說實話,它們基本不用去蜇人,一群蜜蜂裡有一隻蜂王,少數雄蜂,和眾多工蜂組成,大部分時間,蜂王都是呆在蜂巢內,只有在有危險或者遷徙時才會離巢,幾乎沒有機會去蜇人。就算有危險時,工蜂也會出動,壓根就不需要蜂王出手。而且蜂王是不會輕易出刺的,只在與其他蜂王爭鬥時才會使用蜂刺,進行「王者之戰」。

而馬蜂的刺可以重複利用,是因為它們的刺上沒有倒鉤,這可能也是馬蜂攻擊性比較強的原因,因為自己不用付出代價,馬蜂會對靠近它們蜂巢的生物主動發動攻擊,這個距離一般是20米,但是安全起見建議你遠離馬蜂窩200米以上,而蜜蜂的攻擊是以自身的生命為代價的,所以沒有受到確實的威脅時不會主動攻擊。

馬蜂之所以危險不僅因為其針刺可重複利用,攻擊性強,還因為其蜂毒的毒性強,它的蜂毒毒性是蜜蜂毒性的五倍以上,五隻馬蜂所攜帶的蜂毒就可能置人於死地,當然,每個人對於蜂毒的抗性不同,所以承受的能力也不同,不過在遇到馬蜂窩時還是建議大家避而遠之。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蜜蜂蜇人後會死,馬蜂卻不會?
    蜂類會蜇人這是一般人的常識,有許多人也知道蜜蜂蜇人之後自己也會死,但是其實並非所有的蜜蜂都會蜇人,也並非所有的蜂類蜇人之後都會死,比如馬蜂就可以毫無顧忌的攻擊其它生物,不用擔心自己會死,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為什麼蜜蜂蜇人後自己會死亡?這到底是一種怎樣的生存策略?
    為什麼蜜蜂蜇人後自己會死亡?這到底是一種怎樣的生存策略? 說起蜜蜂,人們除了會想到它們的勤勞之外,提的最多的應該就是它們蜇人的防禦手段,但是我們也知道,蜜蜂在用毒針進攻完成之後,沒有多久就會死去,那麼為什麼蜜蜂會在蜇人之後死亡呢?
  • 為什麼蜜蜂蜇人就會死?
    蜜蜂的蜜很甜,在生活中人們往往在形容幸福的時候會說自己的生活幸福得像生活在蜜罐裡。但是蜜蜂除了會釀蜜之外,還會蜇人,因為這個原因,人們一般會對蜜蜂敬而遠之,那麼蜜蜂為什麼會蜇人呢?
  • 關於鹿和馬蜂的介紹
    馬蜂蜇人後不會死蜜蜂和馬蜂都會蜇人,特別是馬蜂,它追擊蜇人的威力不亞於一架小型戰鬥機,蜇人的程度比蜜蜂厲害多了。蜜蜂蜇人後會死去,許多人於是想當然地以為馬蜂蜇人後也會死去。其實,馬蜂跟蜜蜂不一樣,馬蜂蜇人後不會死。蜜蜂用來蜇人的蜇針是它的自衛「絕命鐧」,沒有別的用處。
  • 馬蜂為什麼不產蜜?
    馬蜂為什麼不產蜜?馬蜂和小蜜蜂一樣都是群居性昆蟲,蜂群的構成也是非常類似的,只是馬蜂通常用浸軟的似紙漿般的木漿造巢,蜂巢比較大,有的甚至可達100公斤。那麼如此大的馬蜂窩中有沒有蜂蜜呢?裡面的蜂蜜能不能吃呢?馬蜂和小蜜蜂不同,小蜜蜂是素食性昆蟲,以花為食。馬蜂是雜食偏肉食性的昆蟲,一般以植物的花蜜、果實以及鱗翅目的蛾、蝶的幼蟲為食。
  • 保潔員被蜇後暈厥 近期市中醫院每天接診馬蜂蜇人10多例
    被馬蜂蜇傷,輕者局部疼痛,重者生命有危險,甚至有人被馬蜂蜇死。  「每個人體質都不一樣,而且馬蜂毒素也有多有少,根據我們的大致統計,過敏體質的人被馬蜂蜇傷後,容易出現過敏性休克,概率有萬分之一。」陶主任說。  根據杭州市公安消防支隊提供數據,上個月消防受理居民捅馬蜂窩的接警記錄有1073起,最高峰一天能接到80個接警電話。
  • 為什麼蜜蜂在蜇人後自己會死亡?這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防禦機制?
    不幸被蜜蜂蟄中的我們可能會想,蜜蜂一定是大獲全勝,出了口惡氣凱旋歸去了吧,但事實是,它不久後就會死去。依靠毒刺成功擊退了敵人,自己不久後卻要喪命,這些蜜蜂簡直就是敢死隊!蜜蜂為什麼會有這種防禦機制,其中有什麼奧秘呢?
  • 同樣被蟄 蜜蜂馬蜂蜇傷處理方法不同
    &nbsp&nbsp&nbsp&nbsp逃離險境後,劉先生覺得頭部劇痛難忍,工友把他送到市立醫院急診外科。醫生檢查發現,他的兩隻耳朵後面均有明顯被蜇傷痕跡,已腫得老大,面部沒有被蜇傷。&nbsp&nbsp&nbsp&nbsp「被馬蜂蜇傷後,患處會出現紅腫,疼痛,瘙癢等症狀。
  • 蜜蜂蜇了人之後一定會死嗎?
    理論上會。因為螫針有倒生刺,不易拔出,當螫刺時,有時致腹部內臟器官隨之拔出,蜂亦死亡。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的蜜蜂蜇完人之後都會死!比如,昨晚我就遇到一隻蜇完人還活蹦亂跳的大蜜蜂。
  • 蜜蜂在蜇完人後,為什麼會馬上死去,西瓜視頻帶你了解
    小時候在農村,大多數小孩都會被馬蜂蜇,蟄完就只知道哭,然後帶著身上被蟄的大包,一邊哭,一邊回家。那個時候我們誰也不知道,蜜蜂在蟄完我們之後,它自己也很快就要死掉了。為什麼呢?因為蜜蜂為自保,會在受到驚嚇或者是威脅的時候,才會蜇人或者是其它的生物。而蜜蜂又大概分為三種:蜂王、工蜂和雄蜂。
  • 蜇人的馬蜂,你對它的了解有多少?
    馬蜂螫後受螫皮膚立刻紅腫、疼痛,甚至出現瘀點和皮膚壞死;眼睛被螫時疼痛劇烈,流淚,紅腫,可以發生角膜潰瘍。全身症狀有頭暈、頭痛、嘔吐、腹痛、腹瀉、煩躁不安、血壓升高等,以上症狀一般在數小時至數天內消失;嚴重者可有嗜睡、全身水腫、少尿、昏迷、溶血、心肌炎、肝炎、急性腎功能衰竭和休克。部分對蜂毒過敏者可表現為蕁麻疹、過敏性休克等。
  • 大馬蜂蜇人 消防果斷「拿下」
    大馬蜂蜇人 消防果斷「拿下」 2020-11-19 18: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蜜蜂和馬蜂有什麼區別?不僅僅是外觀不同,其他區別也極為明顯!
    蜜蜂和馬蜂是野外最常見的兩種蜂類,但很多人卻不能準確將它們區分開來,甚至於不管什麼蜂都稱之為蜜蜂或馬蜂,事實上蜜蜂和馬蜂是完全不同的蜂類,尤其是被蜂蜇後兩者的處理方式截然不同!正在覓食的馬蜂2、食性不同蜜蜂和馬蜂的食性截然不同,其中蜜蜂是典型的素食性昆蟲,幾乎完全以植物的花粉和花蜜為食,在外界蜜源豐富時蜜蜂還能將花蜜釀製成蜂蜜並存儲在蜂巢中,而馬蜂則是典型的雜食性昆蟲,主要以蛾、
  • |胡蜂|蜜蜂|馬蜂|蜂巢|蟄傷|-健康界
    作為野外最常見的兩種蜂類,事實上蜜蜂和胡蜂是完全不同的蜂類,胡蜂俗稱馬蜂、黃蜂、地王蜂、黑腰蜂等,同蜜蜂的外觀區別明顯,體型上偏細和長,體色多為黑、黃、棕色相間或為單一色,腰部相對較為明顯,腹部光滑或具大小不同的刻點。
  • 四川攀枝花一男子被馬蜂蜇後出現休克 提醒:當季小心馬蜂蜇人!
    馬蜂兇猛,馬蜂蜇人可能危及生命。9月12日,紅星新聞從四川省攀枝花鹽邊縣公安局獲悉,2020年9月9日14時許,鹽邊縣公安局紅果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電話一端報警人焦急萬分:鹽邊縣紅果彝族鄉大槽村小槽組村民安某某因爺爺過世,在上山為老人辦理喪葬後事過程中,被馬蜂蜇傷後不省人事,有極大的生命危險,請求派出所出警救助。
  • 它是水中的「馬蜂」,會蜇人卻十分珍貴,卻人被當補品,快吃絕了
    生活在農村的人啊,不管是做哪一件事情,其實都是離不了土地的,所以說終其一生我們都是在和土地打交道,不過在農村的野外,我們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成熟與有些動物,甚至還會給人造成傷害,相信很多人都被馬蜂或者蛇給傷到過吧,不僅是這些東西,甚至在溪水裡邊,我們也能遇到一些傷害人的東西,而他呢很像是黃辣丁
  • 蜂王明明有螫針為什麼不會蜇人?蜂王戰鬥的時候螫針為什麼不會斷
    我們都知道,工蜂會蜇人是因為工蜂有螫針,但是在一個蜂群中有螫針的不光是工蜂,蜂王也是有螫針的,但是為什麼蜂王不會蜇人呢?而且蜂王通過戰鬥以後螫針也不會折斷,這是什麼原因呢?今天蜂部落就來向朋友們分享究竟蜂王的螫針與工蜂的螫針有什麼不同。
  • 馬蜂夏日也「瘋狂」 被蜇後該怎麼辦?
    馬蜂夏日也「瘋狂」 被蜇後該怎麼辦? 原標題:   「桑拿天」熱熱熱!馬蜂也開始「出動」了。據介紹,因患者們被馬蜂蜇傷後局部並未出現明顯壞死及出血,經抗過敏處理後,於當天康復出院。  馬蜂、蜜蜂傻傻分不清  處理方法各不同  謝志康醫生告訴記者,馬蜂與蜜蜂是最為常見的蜇人的蜂類。被蜇後首先要辨別是被蜜蜂還是馬蜂蜇傷,兩種蜂類蜇傷處理方法稍有不同。
  • 為什麼蜜蜂不會蜇養蜂人了
    大家都知道,養蜂人不怕蜜蜂,蜜蜂也不會蜇養蜂人。那為什麼蜜蜂不會蜇養蜂人了?其實蜜蜂並不是不會蜇養蜂人,很多新手養蜂人也經常被蜜蜂蜇的,這個還得從蜜蜂本身說起。今天我就代大家來了解一下,怎樣才不會被蜜蜂蜇。我們常見的蜜蜂有兩種,一種是意蜂也叫洋蜂,是國外引進的蜂種。
  • 大馬蜂蜇人疼嗎?與這種昆蟲比起來,馬蜂算不上什麼
    雖然事前做足了準備有時候還是免不了被馬蜂蜇滿臉包,那種疼痛感現在回想起來也是記憶猶新的,不知道各位網友有無這種經歷。不過跟今天的主角比起來,馬蜂蜇人的疼痛感就顯得不那麼恐怖了,它就是:子彈蟻。這種螞蟻之所以被人們稱為子彈蟻可不是浪得虛名的,被這種螞蟻叮咬後疼痛感就如同被子彈擊中一般,疼痛感十分強烈,子彈蟻在斯密特刺痛指數(Schmidt Sting Pain Index)上的得分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