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芳是家裡的老大,她還有一個弟弟,但弟弟結婚比她早,原本婚後姐弟兩相處的還是很融洽的,可就在芳芳的媽媽去世後,這一切都開始發生了變化。
芳芳說:自從弟弟結婚以後,我就感覺弟妹看我挺不舒服,她經常在我媽面前說我壞話,而且都是一些芝麻大點的小事,為了不讓媽媽擔心,我也就沒有放在心上。直到最近,我和老公為了能讓孩子上學方便一點,就打算買個學區房,可由於手裡的資金還差一些,就打算問弟弟借一點,然後手裡寬鬆了就還他。
可還沒有等到弟弟說話,弟妹便摔門而走,事後嘴上說不是生我們的氣,但我也心知肚明。大概就是因為這件事情,我們兩家開始變得不是很親,由於母親的支撐,每年過節為我們都還是會回家看看的,直到母親過世以後,我幾乎都沒怎麼和弟弟聯繫過,大家都各有各的家庭,再加上弟媳對我的態度,矛盾隨時都可能再激化。
你們有沒有明顯感覺到,兄弟姐妹各自結婚以後,你們之間的關係或多或少都有著明顯的變化,畢竟大家都有自己的小家庭。也只是父母健在的時候,大家關係才會親近一些,如:過年過節聚一下,可一旦父母不在以後,不管之前關係再好的兄弟姐妹,也都會因為不聯繫而導致感情變淡,關係也會越來越疏遠。
在現實生活中,這種現象並不少見,到底是什麼導致了這些原因了,主要有以下3點,我覺得看完會很扎心。
1. 父母維繫著兄弟姐妹的關係
在小的時候依稀記得爸媽說過,趁現在我們還在,你們兄弟姐妹之間還可以多聚一聚,可等到我們不在以後,你們就會發現這個家也就散了,你們不可能再像現在這樣親近了。當時我們都不以為然,天真的覺得一家人就是一家人,好好的為什麼會散呢?
而當我們長大成家後才發現,想起父母當年說的話,我才感覺是多麼悲傷和無奈。只有父母在的時候,即便是兄弟姐妹都已成家立業,父母都是維繫家的紐帶和橋梁,然而當父母不在了,我們這個家也就散了,即便之間還有聯繫,關係也只是如同親戚一般了。
2. 因為各自的發展,兄弟姐妹有了差距
相信大家都知道,人的五根手指各有長短,然而兄弟姐妹之間,各自的發展也各有好壞,在大家都沒有成家之前,兄弟姐妹們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所以家庭條件也是一樣的,然而當結婚之後,這種差距就會變得十分明顯。
條件好的,可能看不上條件差的,而條件差的,自然也不想去巴結條件好的,可能因為這些外在條件,導致兄弟姐妹之間誰看誰也不爽,等到時間一長,感情自然就疏遠了。
其實我認為不管兄弟姐妹間發展如何,我們之間的親情依然長存,即便你發展得再好,也不應該忘記自己家裡的人,在平時大家不忙的時候,多抽一些時間去和他們溝通,這樣感情應該也能夠得到回升。
3. 成家之後,各有各的家庭
人世間最珍貴的東西無非就是兄弟姐妹之間的親情了,也是父母贈給我們最寶貴的東西,不得不說,我們在生活中有兄弟姐妹是一件多麼快樂的事。
小的時候我們可以一起吃東西,一起去上學,一起分享各自的喜悅,但在我們成家立業之後,這種快樂再也不會擁有了。由於我們各自有了各自的小家,再加上生活和工作中的瑣事,讓我們不能夠聚集在一起,時間一久,雙方的關心就會越來越少。
畢竟每個人都是以自己的家庭為重,但不管怎麼樣,兄弟姐妹間的感情會永遠會留存,這也是我們親情之間的一個「紐帶」。
情感寄語:
一個家庭中最重要的角色肯定是父母了,因為他們的存在,我們家庭才擁有了溫暖,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殆。趁父母還健在,我們都應該多花點時間去陪伴他們,好好的聯絡我們的親情,畢竟有父母的地方才叫家,好好去珍惜當下的時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