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飼養斑馬魚?

2021-01-14 吉印

別名藍條魚、花條魚。原產於印度和孟加拉國。 斑馬魚的體長4 ~ 6釐米,體呈紡錘形,顏色很漂亮。背部為橄欖色,體兩側為深藍色條紋,中間雜有金色或銀色的線條,花紋和動物斑馬的條紋相似,追逐起來,恰似一群斑馬奔馳,故此得斑馬魚之美稱。 斑馬魚品種較多,常見的有大斑馬、珍珠斑馬和閃電斑馬等。大斑馬魚體長可達到12釐米,是一般斑馬魚的1倍。珍珠斑馬魚身體上布滿珍珠斑點,而沒有藍色條紋。閃電斑馬魚較普通斑馬龜豔麗多彩,遊動時魚體閃出多種色彩,格外討人喜歡。 斑馬魚的飼養水溫20℃ ~ 25℃ ,酸鹼度為中性。耐寒能力較雖,在10℃左右仍能生存。喜食動物性餌料,適合與其他熱帶魚品種混箱飼養。 斑馬魚雌雄性鑑別較容易。雄性體型細長,顏色略深,條紋較為顯著;雌魚身體肥胖,顏色稍淡,尤其在性成熟後,腹部肥大。 斑馬魚的繁殖能力很強,產卵數量大,孵化率較高,而且產卵周期短。繁殖水溫25℃ ~ 26℃,pH值6.5 ~ 7.5℃。 斑馬魚(brachydaniorrerio)原產於印度、孟加拉等國,屬鯉科。是一種亞熱帶淡水觀賞經濟魚類,成魚體長大約5cm,呈黃褐色,體表從頭到尾覆蓋著水平方向的藍紫色條紋,故又稱藍條魚。雄性皮膚偏檸檬色,雌性皮膚偏銀灰色,鰭條寬大,發達,外觀十分美麗。  

繁殖特性:4月齡性成熟,5月齡體成熟,繁殖周期短,一般7天左右,一年四季都可產卵,產卵可達300~1000粒,成活率高。40日齡即可上市,市場價每條1元左右,成本低,養殖效益較顯著,是一種短、平、快的淡水觀賞經濟魚類。

     

斑馬魚除了具有經濟、觀賞價值外,由於體小、卵大、卵徑1~1.5mm,繁殖周轉快,目前已成為研究脊椎動物(包括靈長類)胚胎發育及對外界環境變化,如紫外線、重金屬鹽類、農藥、工業汙水、放射性物質等對人類影響的良好研究材料;是一種極好的實驗模式魚;是取代青蛙、果蠅、小白鼠等作為研究對象的優良試驗材料;其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人工繁殖方法介紹如下:      

1 親魚培育 :飼餵親魚的目的是為了獲得高質量的受精卵。飼餵親魚用的飼料有活性飼料和配合飼料兩種,所飼配合飼料蛋白質應大於40%,粗脂肪大於3.5%,水分低於4%,鈣0.9%~1.6%,磷0.8%~1.4%,並添加適量對性腺發育有作用的物質,如ve、va、vd、微量元素鋅等,每天飼餵1~2次。繁殖季節,每周可增加投餵2~3次枝角類、橈足類,豐年蟲或開水燙過並研碎的小魚、小蝦等鮮活飼料。

在飼餵時應注意:

①自來水預先存放2~3天。

②水質ph調到6.5~7.5。

③水的ph7~8。      


2 性別鑑定: 首先看皮膚,偏銀灰色的為雌性,偏檸檬色的為雄性。其次性成熟的雌魚體形豐滿,腹部膨大、鬆軟,仰腹可見有明顯的卵巢輪廓,手摸富有彈性。雄性斑馬魚腹部扁平,身材顯得修長。      


3 受精 :將親魚公、母分開飼餵2~3天(相互之間能夠看到,可在飼養箱中加一玻璃隔板,將公、母分開)繁殖時將公、母按1~2∶1比例放入產卵池中進行產卵受精。斑馬魚一般凌晨產卵,為防止親魚吞噬魚卵,可用網孔2~3mm的網將親魚限制在產卵池的上半部活動,以防止親魚吞吃魚卵。每條雌魚可產卵300~1000粒。   

4 人工孵化 :受精結束後獲得的受精卵要及時撈出,剔除異物,將眼觀有白色小斑點、畸形異常卵去除。然後將受精卵移入培養箱中進行孵化,溫度為25~28℃,溫差不能夠超過0.5℃。這期間可在解剖鏡下觀察胚胎的發育狀況,大約經過2天孵化,小魚就可出膜,剛出膜的魚苗遊泳能力低,靜臥於水底。  

 

  孵化時應注意:①虹吸出產卵池底的受精卵時要用直徑1cm左右的皮軟管,如果用硬質的吸管,有可對受精卵造成損傷。②孵化用水、清洗用水,水質要好,水溫相差不宜過大,要保持相對恆定,對受精卵來說,劇烈的溫度變化會引起胚胎死亡。③孵化期間每天要及時清除敗育卵,勤換水。     


5 加強飼養管理 防病治病 : 剛孵出的仔魚呈淡黃色,在解剖鏡下可見到跳動的心臟,流動的血液,腹部有一很大的、未吸收的卵黃囊。頭2~3天仔魚靜臥於水底,此時不需要飼喂。注意及時將卵膜和白色的死卵撈出,每天更換新水,將魚苗置於溫室內,溫度為25℃(可放在空調房間內)。3~4日齡時仔魚可自由遊泳(平遊)並開始覓食,此時可用絹網取少許蛋黃在水中輕輕地攪動,至水微呈淡黃色。適當加餵鈣素母片、複方vb液、土黴素等,以提高魚苗的成活率。餵要少量多餐,日餵3~4次。7~10日齡時加餵草履蟲,啤酒酵母等,3周齡投餵滷蟲的無節幼體,並逐漸添餵配合飼料。在飼餵過程中要注意水質的變化,勤換水,少餵勤添,以確保魚苗健康生長。  斑馬魚孵化期間病害較少。不乾淨水質可引起纖毛蟲等原生動物侵襲孵化卵,降低孵化率。導致死亡的主要因素還是高溫和畸形卵引起的發育失敗,只有通過合理控制孵化溫度並及時清除畸形卵,才能有效提高孵化率



相關焦點

  • 斑馬魚飼養難?那是你不會!看看大神玩家如何飼養斑馬魚的吧!
    新手畢竟在那之前沒有接觸過養魚,如果一開始就讓它養那些飼養起來難度很高的魚,結果自然會是非常的慘澹的,那就是一缸的死魚!所以,大家在剛開始養魚時,最好選擇一些適應能力比較強,比較廉價而且還好飼養的魚來進行飼養,斑馬魚就是其中一種。
  • 斑馬魚的飼養
    斑馬魚可以分為普通斑馬魚和大型斑馬魚,我們一般飼養的斑馬魚屬於最普通的品種,而其中的紅斑馬魚原產於孟加拉國等地,是很美麗的一種熱帶魚,身上布有斑紋,身體顏色為紅色,紅斑馬魚怎麼養其實很簡單,只要準備合適的環境並且按時餵食就好。
  • 鬥魚和孔雀、斑馬魚容易飼養,比它們更容易飼養的魚兒有很多
    它們就是斑馬魚、孔雀魚和鬥魚,也是魚店裡最為常見的三種小型觀賞魚,可以說只要是飼養熱帶魚,我們可以沒有飼養過銀龍魚或者地圖魚,但是沒有飼養過上述這三種小型魚的魚友,幾乎是不多見的,除非是我們飼養冷水魚。一、是不是斑馬魚就很容易飼養,其他觀賞魚就沒有和斑馬魚一樣的嗎?
  • 養魚的技巧,斑馬魚與珍珠斑馬魚,飼養方法和注意事項
    在長鰭和紗尾斑馬魚的後代中,偶爾可以看到鰭正常的原始物種。背部為橄欖綠色,身體上均勻分布有多條藍色和黃色縱向條紋,延伸至尾鰭,臀鰭上也有相同的平行條紋,「斑馬」之名由此而來。除了雄魚的身體顏色是檸檬黃和雌魚的身體顏色是銀灰色之外,兩性的外貌非常相似。在繁殖期間,雌魚的腹部是圓的,而雄魚仍然很瘦。斑馬魚是最理想的生態水族箱中的點綴種類,性喜成群遊動在水的上層。
  • 斑馬魚能養多大?我們在飼養斑馬魚時需要注意什麼?
    其實有關於魚能活多久這個問題,除了和魚自身體質有關係外,還和我們的飼養是有很大的關係的。就這麼來說吧,如果我們飼養的魚生病了,而我們卻沒有注意,那這個魚有可能連幾個月都活不到就死了。而且大家應該知道,一個良好的心態對於壽命來說有延長的作用。而我們要使用什麼樣的方法來讓魚保持良好的心態呢?其實這個十分簡單,我們只要不驚嚇到它們,用心的飼養就可以了。
  • 小星說寵物:如何養好斑馬魚
    一、生活特徵1、品種:斑馬魚它長4-6CM,最大的斑馬魚可以長到8CM,身形稍微的偏扁。它的背部是橄欖色的從他的尾巴到頭部布滿了藍色的條紋。斑馬魚在溫度在15---40度的環境裡面都可以生存,他喜歡在水上層活動,餵食也不是很挑剔,可以給他餵各種魚食,對飼養條件也比較低。3、繁殖習性:他是一種卵生的魚類,他在4月份的時候就可以進入性成熟期,在六個月大時就可以繁殖了,它繁殖周期在10天左右,每年可以繁殖很多次,並且數量會比較多。
  • 斑馬魚
    斑馬魚性情溫和,小巧玲瓏,幾乎終日在水族箱中不停地遊動
  • 斑馬魚好養嗎?斑馬魚壽命多長
    斑馬魚的性格比較溫和,外型細長、好動,對於飼養要求不高,是比較容易飼養的魚類。斑馬魚的對於食物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天然的動植物和人工合成飼料都能滿足它的生長需求,最喜歡薄飼料和小魚蟲,還是個會主動搶食的主哦。
  • 斑馬魚繁殖
    現在飼養小型熱帶觀賞魚的越來越多,相對比時下的斑馬魚飼養就有很大的市場發展空間。
  • 新手玩家必備的斑馬魚繁殖指南
    今天我要分享給大家的內容是關於斑馬魚繁殖的一些細節及注意事項。在新手飼養觀賞魚的種類中,斑馬魚是僅次於孔雀魚的品種。相比於孔雀魚屬於降魚科類的卵胎生魚類,斑馬魚則是以徹頭徹尾的卵生孵化的繁殖方式。斑馬魚皮實好養,繁殖量巨大。
  • 斑馬魚怎麼養,教你3個技巧!
    ,性格好動靈巧,非常容易飼養。很多朋友覺得飼養斑馬魚水溫不是最關鍵的,小編這裡想說的是,想要寵物熱帶魚——斑馬魚的狀態好的話,最好還是要控制好你魚缸裡的水溫!飼養寵物斑馬魚,水溫最好不要低於18攝氏度,最高最好不要超過28攝氏度。在這個溫度區域裡的寵物斑馬魚,狀態是最好的!所以,大家在飼養寵物斑馬魚的時候最好還是把魚缸的溫度固定下來!第二,就是餵食了寵物斑馬魚屬於雜食性的魚類!最喜歡的食物還是動物性的飼料。
  • 斑馬魚怎麼養,教你3個技巧!
    斑馬魚,一種小型的熱帶魚,身體小巧而修長,體色靚麗而豐富,性格好動靈巧,非常容易飼養。小編身邊剛剛開始養寵物熱帶魚的朋友,我都是極力推薦先養斑馬魚的!雖然斑馬魚屬於寵物熱帶魚裡面對水溫要求不高,在18攝氏度一下的水域裡也能很好的存活。
  • 斑馬魚分子生物學研究——臺灣大葉大學
    使用循環過濾系統將不同基因種類,不同性別,不同年齡的魚分開飼養幼齡斑馬魚隔離飼養溫度斑馬魚生長適溫:28.5℃飼養水溫20~23℃,在水溫11~15℃時仍能生存,對水質的要求不高#2大葉大學,學習斑馬魚基因轉染技術
  • 斑馬魚,靈動精靈
    斑馬魚,又稱藍條魚,花條魚,原產於印度,孟加拉國,身長約4釐米。斑馬魚身體延長而略呈紡錘形,一個小而尖的頭,吻較短,全身布滿多條深藍色縱紋似斑馬一樣,由雪白色或金黃色縱紋相間排列。成群的在水族箱裡遊泳,就像斑馬在非洲大草原上疾馳一樣,故此有斑馬魚之稱。
  • 斑馬魚怎麼養的?如何分公母?其壽命有多長?
    斑馬魚因成群遊動時猶如奔馳於非洲草原的斑馬群,故此得斑馬魚之美稱。其常用於水質環境的監測,也是比較好養的一種魚。那麼斑馬魚究竟是怎麼養的?
  • 小型熱帶觀賞魚——斑馬魚
    名稱:斑馬魚飼養難度:容易原產地: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緬甸、尼泊爾的溪流環境要求:水溫22~24度,可耐低溫12度,對水質的酸鹼度和硬度沒有太大的要求。活動水層:中上層食性:可接受人工飼料附錄:藍色斑馬魚是斑馬魚的原始品種,身體延長而略呈紡錘形,頭小而稍尖,吻較短,全身布滿多條深藍色縱紋似斑馬,與銀白色或金黃色縱紋相間排列紋路比較有條理。在水族箱內成群遊動時猶如奔馳於非洲草原的斑馬群,故此得斑馬魚之美稱。
  • 顏色的喜好影響斑馬魚學習,斑馬魚
    結果表明,斑馬魚優先選擇綠色,而不是藍色;當附有獎勵時,馴化的魚選擇綠色而不是藍色。斑馬魚也偏愛紅色而不是綠色。來自一個野生種群的魚類既學習了兩種顏色,又反向學習了從綠色到紅色的知識,反之亦然。不論獎勵多少,來自另一種群的魚都顯示出對紅色的壓倒性偏好。馴養的魚沒有逆轉學習能力。
  • 斑馬魚隔三差五死亡,不但是斑馬魚,這個問題所有觀賞魚都存在
    以下是一位魚友關於飼養小型斑馬魚的問題,問題雖然不大,但是代表性卻很強,我們一起來看看問題到底在哪裡?在我們這裡的魚場,我經常看到這樣的問題出現,因為我們這裡不繁殖都是批發,魚店再從這些批發商手中拿貨,一個一米的魚缸裡飼養成千上萬條斑馬魚的小苗也很正常,而且這些小魚苗大部分時間根本不去投喂,不是說到了批發商手中不喂,而是在到批發商手中之前,這些小斑馬已經是肚子凹陷,長期缺食。
  • 漂亮斑紋 斑馬魚
    漂亮斑紋——斑馬魚斑馬魚(zebra fish),原產於印度、孟加拉國。斑馬魚丹(B. rerio),是淡水水族箱觀賞魚,原產於亞洲,體長約4公分(1.5吋),具暗藍與銀色縱條紋,蓑鮋屬魚類是海水水族箱觀賞魚,鰭棘有劇毒,體具色彩豐富的垂直條紋。有些種類稱為蓑鮋(lion-fish)或稱獅子魚、火雞魚。
  • 長鰭斑馬魚簡介
    遊泳速度長鰭斑馬魚性情溫和,小巧玲瓏,幾乎終日在水族箱中不停地遊動,它們還會群遊,遊動速度奇快,沒點技術還真的很難撈到。飼養長鰭斑馬魚易飼養,可與其他品種魚混養。在5-40℃均能存活,飼養適宜水溫範圍為23-30℃,對水質的要求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