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軍工發展的動向相當引人注目,只不過總給人一種動作緩慢的印象,但是在2020年印度突然間表現積極起來,從2020年9月1日,開始平均五天搞一次試射,而且幾乎每一次試射的意義都不算小。9月7日,為印度第一次進行高超音速武器試驗,自封全球第四名,9月22日和10月1日,印度進行了國產坦克炮射制導飛彈的試驗,也算是全球前幾名的成績了,還有遠程反潛飛彈,反輻射飛彈,戰術彈道飛彈,布拉莫斯改進型號,以及巡航飛彈試驗等。
讓人不禁想問,印度軍工井噴了嗎?到10月12日止,在42天內,一連搞9次試驗,印度密集試射多款新飛彈,類型應有盡有,這樣一個頻率,即便是軍工發達國家,也不敢保證可以保持如此的密度,自然讓人們對印度軍工實力要刮目相看了。
如果與以前對比的話,這樣的試射規模確實很大,似乎有特意安排的印記,那麼印度啥意思?如果從技術角度來說,這屬於意外撞期了,許多武器的實驗趕到了一起,實則有印度特意如此安排的意思,不止想展示一下,印度技術發展有多快速,更重要的,還是為了顯示一下自己有多大能力,有著示威之意!
可惜印度的這種思維方式並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主要在於所有試射的型號不能服役成通病。別看型號很多,但是他們都屬於技術測試,還處於測試階段,沒有一款敢說能夠馬上投入生產,還不是定型實驗,似乎有點遠水不解近渴了。比如:Rudram-1反輻射飛彈實驗,別看評價很高,有所謂的:以精確的精度擊中了輻射目標。該飛彈是強大的武器,可以有效地從較大的對峙距離抑制敵人的防空力量。實為這一款型號的第2次試射,距離最終的定型依然有著相當遠的距離。
印度的這幾個試驗確實有值得關注的地方,比如:遠程反潛飛彈,但是說技術到底有多麼先進還是一個問題,因為這種遠程反潛飛彈似乎是別人不搞的東西,屬於一個引得非議的事情。
不管怎麼說,這次印度的試射確實很頻繁,可惜沒有一款能服役僅能示威,由於缺乏實用性,並不能真正的嚇到別人呢,只能夠給自己打打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