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一過
仲冬時節正式開始
意味著接下來將會更冷
這個時候要是沒做好保暖工作
老寒腿恐怕要找上門了
一說到老寒腿
很多人都會認為這是老年病
但實際上它並不是「病」
而是一種症狀
是膝骨關節炎的一種症狀
對於「腿腳不太好」的人來說
最難熬的日子已經來了
可能有人就要猜測了
是不是保暖不到位凍著了
這麼想倒也有一些道理
畢竟受涼後腿痛確實是關節炎的表現之一
但實際上
寒冷並非是導致「老寒腿」的根本原因
◆什麼是膝骨關節炎◆
膝骨關節炎(KOA)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以膝關節軟骨退變、軟骨下骨硬化或囊性變、滑膜增生為主要特徵的慢性骨關節炎性疾病。其臨床表現為膝關節周圍疼痛(隱痛、輕度、中度、重度疼痛),爬樓梯時疼痛明顯,休息後可緩解,膝關節壓痛、活動受限、晨僵、摩擦音、滑膜腫脹、骨性膨大、「交鎖」感等,嚴重影響了關節功能,重者可出現殘廢或生活不能自理。
在所有退行性骨關節炎裡,膝關節炎的發病率最高,其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但國內外研究表明女性、肥胖、高齡、膝關節外傷史、居住環境潮溼陰暗、從事重體力勞動職業、長期站立工作及骨關節炎家族史等為膝骨關節炎的易發因素,所以膝骨關節炎不是凍出來的!
對於膝骨關節炎的診斷標準,目前國際上比較公認的是美國風溼病學會1995年制定的診斷標準;也可採用中華醫學會風溼病學分會2010年 《關節炎診斷及治療指南》 的診斷標準:
1、近1個月大多數時間有膝關節疼痛 ;
2、有骨摩擦音;
3、晨僵時間≤30 min;
4、年齡≥38歲;
5、有骨性大。
滿足1~4 條,或1、2、5條或1、4、5條者可診斷膝骨關節炎。
◆膝骨關節炎的功能鍛鍊◆
坐位練習
取坐位,身體保持自然放鬆,膝關節呈90°左右,緩慢伸直膝關節,髕骨和腳尖垂直向上,踝關節儘可能向頭部背伸,注意保持大腿不離開椅子,緩慢放下。
取坐位,做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訓練,雙腿伸直,膝蓋骨和腳尖垂直向上,膝蓋後方儘可能貼近地面。
仰臥位練習
取仰臥位,下肢交替屈曲,重點是足跟著床儘可能內收。
俯臥位練習
取俯臥位,兩側小腿交替進行後屈,足跟朝向臀部。
注意
循序漸進,在進行功能訓練的時候要根據個體病情特點,合理選擇訓練強度,建議在醫務人員指導下進行。
預防小妙招:
1、 減少膝關節的使用度,老年人更要減少爬山、爬樓等運動;
2、 避免關節受涼,必要時可以佩戴護膝來保護膝關節;
3、 肥胖者應注意限制飲食及控制體重等;
4、 運動時做好準備工作,拉伸放鬆肌肉。
參考文獻
趙梓龍, 張進寶. 膝骨關節炎康復治療的研究進展[J]. 風溼病與關節炎, 2019, 8(02):70-73.
王若旭, 郭豔幸, 郭珈宜, et al. 膝骨關節炎治療的研究進展[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9(74).
盧華琳, 陳紅, 葉曉春, et al. 膝關節功能鍛鍊操對膝骨關節炎患者的社區應用及康復護理[J]. 護士進修雜誌, 2010, 25(14):1306-1307.
編輯:石亞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