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為鼠年,今天是農曆正月十二,民間傳說,這天是老鼠娶親娶媳婦兒的日子,也有的說是老鼠的生日。在老鼠節這天,老百姓們都針對老鼠想出各種各樣的辦法,比如有「捏老鼠嘴、嚼老鼠眼、燒老鼠洞、吵老鼠耳、藏剪刀、收舊鞋、搭燈棚」等。當然,也是中國傳統農曆節日之一。
這個節日和老鼠密切相關,自古以來,我國是農業大國,尤其在過去饑荒年代,老百姓把糧食看得比命還重要,最根本的財產就是糧食。而老鼠卻是偷吃糧食的小偷,因為老鼠尖利的牙齒,強悍的繁殖能力,鼠患一直是困擾農民的重要問題。所以古代圍繞著老鼠創造了很多說法,正月十二的民俗活動也大多是圍繞老鼠進行的。
說到正月十二有哪些習俗,相信很多人聽說過,但並不了解,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在正月十二早上,婦女們就開始進行「打旮旯」的活動,拍打家裡所有可能藏老鼠的地方,一邊敲打一邊唱著希望今年降生的老鼠都是瞎子的歌謠:「打、打、打旮旯,十個老鼠九個瞎,留下一個撥眼的,眼裡長個蘿蔔花!」早上太陽還未升起來,各家各戶的大媽、大嬸們就帶著孩子們嘴裡一邊念叨著,一邊手拿著木棍敲打著可能藏老鼠的地方,土坑的坑洞裡、牆角的老鼠洞裡、牆根的磚縫裡、木櫃底下的布鞋裡、牲畜棚裡、柴房裡、廁所裡……凡是屋子裡旮旯都要敲打個遍。
早飯過後,婦女姑娘們要把家裡的剪刀都藏起來,因為剪刀開合會發出「咔喳」聲像老鼠咬東西的聲音,把剪刀藏起來,寓意今後一年裡都聽不到「咔喳咔喳」老鼠嗑東西的聲音。因此就有了「藏剪刀」習俗之說。
收舊鞋是因為老鼠喜歡在破爛的鞋裡搭窩,所以大家把不穿的舊鞋集合起來燒掉,寓意著將老鼠一窩端。除此之外,這一天家裡還要包餃子吃,還要把餃子包成老鼠的樣子,捏合餃子的時候也就代表「捏老鼠嘴」,把老鼠嘴捏死,家裡今年就沒有老鼠。
接下來就是開始搭燈棚,為元宵節看花燈做準備。民間俗稱「十二搭燈棚」,意思是元宵節將近,村莊中的管事人從這一天開始就要召集能工巧匠和青壯年準備花燈,做元宵賞燈的各種準備工作。有童謠云:「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燈。」
雖然人們過元宵節一般是從正月十四開始,會持續三天時間,然後到正月十六結束,但在農村傳統習俗中,關於元宵節的前期準備活動卻往往從正月初十前後就開始了,因為到了這會兒人們基本上已走完親戚拜完年,但農忙季節還沒有正式開始,仍是處於很濃的過年氛圍中,而且還有幾天就元宵節了,也是傳統節日中的大節,往往會有很多前期民俗活動。
例如敲鑼打鼓、扭秧歌、舞獅舞龍以及趕大集置辦元宵節期間的燈籠、蠟燭、元宵或湯圓等,而在農村老話中,便有了「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燈」的說法,也就是從正月十一開始,就開始準備慶祝元宵佳節了,直到過完元宵節後,基本上也就過完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