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11:18:18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晚報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周小平 實習生 王子燁
提到「貓兒捕老鼠」,你是不是會以為它是遊戲呢?事實上,它是一個地名,位於城口的一座山峰。今天是大年初一,鼠年來到。重慶有多少鼠地名你知道嗎?25日,記者從市民政局獲悉,我市帶鼠的地名一共有18處,主要集中在開州、巫山、巫溪、奉節、城口、武隆等地。
「貓兒捕老鼠」
不是遊戲是地名
「貓兒捕老鼠」,它不是遊戲而是地名!在18處「鼠地名」中,最有趣的莫過於位於開州的「貓兒捕老鼠」。
「貓兒捕老鼠」地名怎麼來的?「根據所處地理位置得名,那是一座山,山從外形看起來就像貓兒在捕老鼠,後來逐漸有居民居住在那個地方,形成了居民點,慢慢就叫這個地名了。」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1951年在此建村,如今這裡是中柏村委會駐地,位於原白橋鄉政府駐地東南2.9千米。地處河谷臺地,海拔790米,這裡生產水稻、玉米、花生、蠶繭。
因山形似「貓兒捕老鼠」而得地名名稱,在巫溪,老鼠墩這個地名也因地形似老鼠而得名。據介紹,老鼠墩位於巫溪寧河街道東部,該山坡長254米,寬293米,面積0.65平方千米,總體呈東西走向,最高海拔430米。
老鼠窩、老鼠溝……
它們因老鼠出沒得名
老鼠窩、藥老鼠溝、老鼠祠堂……這些鼠地名因老鼠出沒得名。
藥老鼠溝位於巫溪花臺鄉龍坡村,距花臺鄉駐地直線距離1.26公裡。「1949年前,當地居民根據動物種類及地形地貌約定俗成。」當地民政工作人員介紹,因該溝曾有許多老鼠,村民用藥在此毒殺老鼠,所以叫藥老鼠溝,自得名一直沿用至今。
除了藥老鼠溝,在巫溪徐家鎮棗樹村還有「老鼠窩」的地名。據介紹,老鼠窩位於徐家鎮西北部,距徐家鎮駐地直線距離6.81公裡。此處地勢低洼,多老鼠,現有仍有村民居住於此。
與老鼠沒什麼關係
這些鼠地名得名源於蝙蝠
除了山形似老鼠而形成鼠地名,還有因老鼠出沒而得名鼠地名。在重慶城口等地,鼠地名得名卻是源自另外一種動物——蝙蝠。
在重慶方言中,有的把蝙蝠叫做鹽(簷)老鼠。所以,在城口修齊鎮內還出現了鹽老鼠洞的地名。「它位於天坑埡埡口上,該洞穴海拔1200米,長15米,寬2米,高1米,面積30平方米。」修齊鎮民政工作人員介紹,因為洞穴有蝙蝠(俗稱鹽老鼠)而得名,自得名後一直沿用至今。在方言中,蝙蝠的叫法也叫「(yan)老鼠」,於是,城口出現了「簷老鼠洞」、「簷老鼠包」等地名。其中,簷老鼠洞得名於清代,位於城口巴山鎮境內,此地有一山洞內有許多簷老鼠而得名。後因長期無人居住,已自然消失。簷老鼠包位於城口明通鎮境內,山包多簷老鼠出沒而得名。
相關新聞>>
12生肖,龍地名最多
今年是鼠年,不過從全市範圍來看,鼠地名並不多見。12生肖中的動物地名,最常見的卻是一種幻想中的神獸——龍。比如小龍坎、龍門浩、望龍門、龍頭寺、九龍坡等,僅重慶主城就有200多個帶龍的地名。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龍地名不僅在動物地名中是No.1,在重慶1000多個鎮街鄉地名中,也是出現頻率最高的。帶「龍」字的鎮街鄉82個,行政村711個,加起來有793個。主城加上鄉鎮村莊,帶龍的地名有上千個。
重慶為何這麼多龍?「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自古以來與龍相關的事物都深受人們喜愛,地名也不例外。」25日,從事地名文化研究的專家李正權告訴記者,這些「龍地名」,有的是因為民間傳說,有的是因為地形地貌或者古建築而得名。「比如小龍坎,從江北往南望,平頂山猶如一條龍。那山快到沙坪垻時,突然斷了,形成一個『坎』,於是就有了小龍坎這個地名。」李正權說。
重慶為何有這麼多動物地名?李正權告訴記者,重慶有山有水,多巖多石。山勢水勢變化多端,很可能就像某種動物了,巖與石更是有稜有角,更能夠附會成某種動物。從雞冠石、到鴨兒凼、鵝嶺、魚嘴、貓兒石、走馬、歇馬、虎峰、牛角沱、兔兒……這些大多都是重慶人「形象思維」的結果。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