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整理 | 泉郡七怪
編輯 | @刺桐會
圖片 | @刺桐會
▼
在泉州城的東邊有一座小石橋,名叫登仙橋,橋邊綠水泓泓、草木蔥蔥,是一片風景優美而又略顯荒涼的地方。據說,這裡是神仙出沒之所,若有虔心的弟子立志成仙,可先於家中沐浴祈禱,在農曆的初一或十五夜,盤膝坐於橋邊的大石上,心中暗誦默禱,就會有神仙來引渡他脫卻凡塵,飛升而去。
傳說總是傳說,聽的人多是疑信參半,不敢妄求。但也有些貪圖長生不老、得道成仙的善男信女,屆期而往。果然,第二天,家裡人來尋找時,人皆渺無蹤影。於是,某某人升天的傳說也就越傳越玄,越說越奇。
卻說這個故事一直流傳,到了南宋初年泉州城內西街某巷頭開了個屠店,店主單身一人,姓裴,操著江淮一帶的口音。因為他為人豪爽,買賣公平,左鄰右舍都親熱地叫他裴屠戶。
裴屠戶孑然一身,在操業之餘,不免要操著鄉音哼幾支曲子解悶,但是大家聽慣的還是那首:
「好酒吃三杯,好花插一枝;
思量今古事,安樂是便宜。」
一天晚上,裴屠戶閒著洞與鄰居聊天。有一個鄰人對他講起了登仙橋升化的故事,正吹得
天花亂墜,神乎其神時,裴屠戶斷然說:「我不信有此等好事。」
「不信你去試試看。」鄰人笑道。
裴屠戶不再多言,只是笑笑。
到了初一晚上,裴屠戶懷揣著一支在幾天前就磨得雪亮的殺豬刀來到登仙橋。是夜,疏星稀落,四周一片黑暗,裴屠戶正等得焦躁,忽聽得草叢中「悉率」而響。他急轉眼一看,只見一隻巨蟒,眼如銅鈴,幽幽發著綠光,正急速向他奔來。
裴屠戶急抽出殺豬刀,屏氣而立。那巨蟒一接近裴屠戶,即張開血盆大口撲去。裴屠戶看得真切,不慌不忙地閃過,用盡全力照準巨蟒水桶粗的頜下就是一刀。巨蟒受此一驚,忍痛向草叢深處奔去,裴屠戶在後緊追不捨。
約略追了一個更次,不覺已到清源山上。那巨蟒見來者不善,匆匆鑽進它的巢穴——清源洞。裴屠戶見洞口狹小,深不見底,也就搬塊石頭,塞住洞口,自己坐在石洞口,盤算著等再作理會……
天明時,人們見登仙橋上血跡模糊成片,附近的草叢中也有斑斑血跡以及掉落成片的蛇鱗,至此才悄然大悟——原來所謂的「登仙」是蛇妖作祟!人們紛紛議論著,成群結隊循著血跡追蹤而去,直到清源山頂。只見裴屠戶兀然而坐,面目如生,只是身軀已經僵硬了。
眾人深感於裴屠戶為民除害的大義,為紀念他,就將他的肉身塑成泥像供奉在清源洞,並在洞口建一祠堂,稱為「裴仙祠」。而他曾經居住過的小巷,也就此被稱為「裴巷」。
(曾慶生著)
更多分享·閱讀原文
匯聚八方力量 推廣閩南文化
微信搜索·citong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