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和14日,初一男生小文(化名)連續兩天被班主任體罰,終被踢得左手腕骨裂,回家養傷。
兩天後,一名生物課女老師哭著請辭,因為小文不守課堂紀律的程度超出了容忍範圍。
對於頑劣的學生,女老師選擇了放棄,班主任則以暴制暴——這是(註:北京)回龍觀新龍學校、一所打工子弟學校老師的兩個極端的做法。
目前,體罰學生的班主任已被停職,昌平區教委也介入了。專家稱,體罰事件暴露了打工子弟學校的隱憂。
學生接連兩天遭體罰
3月16日下午,在昌平區七裡渠南村一間陰暗的平房內,14歲的小文坐在床邊,身子不動,但眼眸不安,轉來轉去。他的左手正纏著繃帶,右臉頰一道5釐米長的血痕清晰可見。
這些外傷是3月13日和3月14日被他的班主任打出來的。至於原因,他說是上課搗亂和欺負同學,但他不是故意的。
3月13日上午,回龍觀新龍學校初一年級的生物課上,小文和同學沒有聽講,而是說話做小動作。科任老師張宇把他叫出教室訓斥,讓他在全班同學面前保證以後不在上課時擾亂課堂秩序。
這時,小文的班主任高戰科走了過來,問明情況後,擰著小文的耳朵將他拉到牆角,隨後連踹他屁股幾腳。高戰科踹最後一腳的時候,小文沒立住,一頭撞到牆上,臉頰磕出血。
之後,小文被允許回教室,高戰科則回辦公室給他家長打電話。
下午1點半,小文的父親趕到學校,聽完情況介紹後,火得抽了小文一耳光,又踹了幾腳。當時,校長宗寶平也在場。他當著家長面嚴厲批評了高戰科,警告高不可以再對學生動手。
但校長的警告第二天就落空了。
3月14日下午1點,小文在飲水機處喝水時不小心把杯子弄倒,胳膊全溼了,於是甩胳膊去水。當時,小文旁邊還站了別的同學,他卻不管不顧,以致弄溼他人的衣服,後來還朝黑板上甩。這一幕剛好被高戰科看到。
高戰科質問他為什麼朝同學和黑板甩水。「我又不是故意的!」小文說完就被高戰科拽出了教室,隨後被踢了幾腳。被踢的時候,小文躲閃著,結果手腕被踢到,「啊」的一聲大叫,他疼得蹲下身。
校長聞訊趕來,把小文送到附近的龍禧醫院。第二天,小文轉到積水潭醫院。經診斷,小文左側手腕處骨裂,患處需固定治療,但不用住院。
當晚,校長領著高戰科到小文家道歉,並協商醫藥費事宜。直到昨天,小文一直在家養傷,沒有返校上課。
班主任被令停職悔過
作為處罰,高戰科目前已被學校撤銷班主任一職,留校察看並予以記過處分。此事同時上報了昌平區教委,區教委責令他寫檢查。
「後悔嗎?」記者問高戰科。
「我知道這樣做不對,但這孩子淘得沒邊兒了,真的沒辦法了!」
高戰科不到30歲,一個多月前剛從河北來到回龍觀新龍學校。「沒想到他這麼難管。」他說,到北京教學一個多月來,小文是班上最棘手的學生。小文不僅不愛學習,每次考試都是倒數幾名,上課還喜歡講話,打擾老師正常教學。為此,他多次勸說,可小文屢教不改,他實在氣不過才動手打學生。
至於為何有違校長訓誡,連續兩天對同一學生動粗,高戰科說,第一次打小文後,他反思了自己的行為,作為老師,言傳身教,不該以暴制暴做不好的表率。但第二天,當他看到小文欺負同學,把水甩到別人身上後一下子火就上來了,「當時也沒想到用其它辦法,就上去踢他了。可我是好心,希望他能記住,把精力放在學習上。」
高戰科說,也許是打工子弟的緣故,小文的父母忙於生計,疏於管束,以致小文性格散漫,不懂得尊敬老師和同學。
他還記得3月13日把小文父親叫來學校時,小文父親正忙著生意,結果見面時間從上午拖到下午。「都不容易啊,但希望做家長的能明白一點,孩子要從小教,否則就毀了。」
一女老師負氣辭職
小文被打傷兩天後,他的生物課老師張宇辭職離開了學校。
張宇是半個月前來到這所學校的,是該校僅有的兩名具有本科學歷的老師之一。
據其它老師回憶,3月14日中午,她回宿舍後一直哭,問也不說,飯也不吃,最後其它老師把飯給她打回來才吃了一點。吃飯時,張宇哭著說要走,因為小文經常上課搗亂,她氣得受不了。此前,張宇曾不止一次向其它老師抱怨,說這裡的孩子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她覺得很失望。
「張老師平時對我們特別好,總是把筆記給大家抄得很全,誰有不會的地方,她總是耐心地講解,一遍不行就兩遍,直到我們吃透。」幾名張宇教過的學生哭著對記者說,他們捨不得張宇走。
「又一個好老師走了。」學生李春苗說,在張宇之前還走過一個數學老師。這名老師姓魏。去年夏天,魏老師將8道數學題題解寫在黑板上,讓學生抄回家溫習。但下課鈴聲一響,學生就往外跑,魏老師一氣之下,又是打又是拽才拉回了7個學生。當年,魏老師就辭職了。
學校為此決定召開一次家長會,發出去400多份通知。為了促進學生和家長的交流,同時讓老師和家長互相理解,學校特意用DV拍下每個學生「最想說的一句心裡話」,準備在會上放給家長看。學生們也很開心,買來瓜子和花生招待父母。
考慮到學生家長都是打工一族,學校把開會時間延遲到晚7點,但如期到會的仍不到100名。沒來的家長給老師打電話請假,理由都是生意忙沒時間。
一名去年經歷此事的老師說,她還記得學生們在DV裡說的最多的一句心裡話是:「爸爸、媽媽,你們不要再打架了!」可惜到會的家長太少,大多數家長沒聽到孩子的真心話,不知道孩子們沒有安全感。
校長稱師資不濟難育才
校長宗寶平說,在打工子弟學校,老師和學生的流動非常頻繁。他手下的老師每月平均工資幾百元,沒有任何福利,也沒有職稱之類的名分,加上學生難教,很多老師堅持不到一學期就會離開。至今,學校還處於師資匱乏狀態,而且現任的老師學歷也不高。
「像張宇那樣的人才,沒想到最後是被調皮搗蛋的學生氣走的。」談到師生衝突,宗寶平說,張宇剛來學校時幹勁很足,每天都要備課到深夜,但後來情況變了,他發現張宇常偷偷地在辦公室哭。「我問她怎麼回事,她說被調皮的學生氣的。」
作為打工子弟學校的校長,宗寶平發現家長的流動性決定了他們的孩子無法受到穩定的教育,久而久之孩子們漸漸失去學習的興趣。「在我們學校,一個學生能堅持兩個學期已經算是長的了。」
如宗寶平所言,小文就是一個隨父母生意需要而到處轉學的孩子。小文父親說,孩子上了6年學,轉了3個學校,但他對小文很放心,「這孩子能管得住自己。」
在宗寶平和老師眼裡,有些孩子特別聰明,但又很調皮,如果不好好栽培可能會走歪,這是他們最擔心和最不忍心看到的結果。「在學校,我們會盡力教好他們,但出了學校就無能為力了。最不希望學校成為託兒所,沒有家長的支持,我們很難把孩子們培養成才。」
-專家說法
體罰事件暴露打工子弟學校體制隱憂
打工子弟學校老師體罰學生的事件頻繁見諸報端,根源是什麼?黃玉蓮說,因為他們有名沒分日久,忍不下去了,需要發洩。
黃玉蓮是北京市農民工子女教育協會昌平分會會長和昌平區政協委員。今年區兩會期間,她遞交了關於加大對打工子弟學校支持力度的提案,呼籲提高這些學校老師的待遇,多給他們培訓的機會。
「客觀存在的事實是,打工人員及其子女不可能穩定下來,只有將力度放到穩定教師隊伍上。隊伍穩定了,師資提高了,打工子弟上哪裡就學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黃玉蓮說,目前打工子弟學校之間陷入了爭奪生源的惡性競爭中。
她說,針對打工子弟家長往往只看價格,哪個學校收費少就把孩子往哪裡送的特點,一些學校把精力放在打價格戰上,減少老師薪酬。而有的打工子弟缺少父母管教,對老師不尊重,老師心理必然失衡。「老師也是人,容忍是有限度的,一旦容忍不下去就要發洩,師生衝突就發生了。」
「打工子弟學校的名分尚無定論,老師名分何立?」黃玉蓮認為,打工子弟學校改變窘狀有賴教改,相關制度確立了,校際間的惡性競爭、師生衝突等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編後
在北京城鄉接合地帶,生活著大約15萬名流動兒童,其中10萬人在學齡期。
這群孩子,生活在城市邊緣,他們比純粹的農村兒童更多地經歷了城市生活。
而這城市生活,在無法消除的城鄉壁壘下,並不純粹。
這群特殊的孩子就像山谷裡的野百合,天然無琢。
天然無琢,孰優孰憂?要看園丁下了多少工夫,剪去多少「野」的枝葉。
父母、老師都是園丁。如果他們不能以身作則,正確引導孩子認識自我,認識周圍,待時過境遷必悔之晚矣!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託起野百合的春天,需要父母和老師互扶互持,關鍵時刻切勿掣肘。(記者:肖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