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翻抽屜查違禁品,學生怒斥侵犯隱私,學校:不這麼管怎麼管?

2020-11-30 神鳥知訊民生匯

學生與老師之間總有說不完的話題。近日,湖南隆回縣一名學生在網上發帖稱,老師侵犯了學生的隱私,這引來了網友們褒貶不一的回應。

老師翻完抽屜又查房

據媒體5月21日報導,近日,湖南隆回縣一名學生在網上發帖稱,學校老師讓學生站在走廊上,直接翻學生抽屜搜違禁品,還趁學生上晚自習期間進學生宿舍,翻櫃翻被。該學生怒斥:老師經常翻完抽屜又查房的行為,侵犯了學生隱私,是在以身試法。

對此,學校教務處主任對這件事做出了回應,稱當時是學校組織了一次針對教室地下電線是否裸露,學生是否攜帶管制刀具,手機等,做了一次全面的排查。

他表示,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對孩子的管理難度都比較大。作為老師,不管學生,對不起家長和自己的良心;管的話,個別學生逆反心理很強,確實非常為難。

針對此事,教育局方面以短文形式對該學生的帖子做了回復,會提高老師們的教育水平,作為學生也要專心學習,理解老師的苦心。

筆者認為,於"情"的層面上來說,老師的行為可以被理解。同學之間起矛盾,拿起刀具誤將對方捅傷;學生帶手機進校,每天白天打瞌睡,晚上玩手遊;在宿舍偷偷用電器燒水燒菜點蠟燭,結果著火了。這些現象我們或曾經歷過,或曾有所耳聞。

試想一下,如果老師不採取這種方式排查,學生會把管制刀具、手機等主動上交嗎?一旦出了什麼事,或者學生成績下降了,大家是否又要責怪學校老師管得不夠嚴?希望自己的學生有出息,能夠平安健康地成長,是每一個老師的願望。就從這一點來說,老師的做法可以被理解。

中學階段的學生,心理逐步走向成熟,他們往往具有心理活躍,變化無常、敏感、多疑等心理特徵。加上整個社會越來越重視保護隱私,所以對於這個學生在網上發帖維權的行為也不難理解。

學生不易,老師更不易,互相理解,互相配合就好。

兩種聲音褒貶不同

一些人表示能理解和認同老師的做法,覺得老師這樣做是負責任的一種表現,譴責該學生不懂事。他們認為,未滿18周歲非高校學生,學校具有監護權限,有保護未成年人權益的義務。教師作為學校的教職人員,學生在校期間,出於保護未成年學生的權益為前提進行檢查並沒有錯。

但是也有些家長不認同老師的做法,支持這個學生能夠大膽地站出來維權的行為。

他們認為,手機是屬於學生的私有財產,學生對該財產具有完全的所有權、使用權,且他人不得侵犯。學校雖規定不能帶手機,並沒有賦予老師沒收、扣押學生財物的權利,老師沒收扣押手機的做法,嚴格來說屬於違法。

他們還認為,老師隨意搜查學生抽屜和書包屬於違法。學生雖未成年,但仍有主張基本權的能力。搜書包嚴重侵害學生的隱私權,已逾越教師管教的範圍。

尊重隱私和教育學生要兼顧

筆者認為,如果把學生的隱私權擴大化,學生把一切以"隱私"以蔽之,那麼老師教育的權就不能有效地行使。而作為老師,該怎樣做到尊重學生隱私和教育兼顧呢?

首先,作為老師,要懂得維護好學生的隱私權,在行使自己的工作責任心時,可以通過規範的教育方法來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同時,老師要儘可能的多掌握學生情況,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思想教育。

其次,教師的責任心與教育方式方法是關鍵。中小學生處於生理心理髮育階段,對社會的認知能力、判斷能力極其有限。沒有家長和老師的及時引導,他們將有可能付出沉重的成長代價。正確處理好教育責任和保護學生的隱私權,關鍵取決於教師的責任心與所採取的教育方式方法是否得當。

最後,把握好學生隱私的"度",不得公開或傳播。學生的心智尚未成熟、社會經驗不足,他們對隱私的支配權非常局限。因此老師須把握好學生隱私的"度"。出於教育工作及維護學生自身利益需要,教師可以掌握學生的部分隱私,但不得公開或傳播。

美國著名作家和教育家愛默生曾精闢地指出:"教育成功的秘密在於尊重學生。"尊重是教育的前提,沒有尊重就沒有教育,身為教師,要尊重學生,愛護學生。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既不違反相應法規,也能得到學生的理解和信任。

願每一位老師能用智慧去教學,願每一位學生能積極配合老師,師生之間都能互相理解,彼此尊重,每天能在融洽和諧的教學氛圍中愉快相處。

相關焦點

  • 廁所安裝攝像頭侵犯隱私?學校回應:沒開,嚇唬抽菸打架學生的
    6月12日,山西晉中,太谷二中起航中學有學生反映,學校在男廁所裡安裝了攝像頭,攝像頭拍攝範圍正對便池,覺得學生隱私權受到侵犯。對此,學校回應稱,攝像頭早就安裝了,但是並沒有開,只是為了避免學生在廁所內抽菸打架,嚇唬嚇唬他們。
  • 該不該把戒尺還給老師?以後還怎麼讓老師管「熊孩子」?
    打手心都要停課,以後還怎麼讓老師管「熊孩子」?1月12日,網上這段視頻上了熱搜:「武漢一小學教師懲戒學生,用戒尺擊打10多名學生手心」,今天看到江漢區教育局發出公告:「已對涉事老師停課反省處理,並向學生和家長致歉。並在全區進行通報,舉一反三,引以為戒!」
  • 顏色也要管?日本57所學校公開檢查學生內衣,有意見就用成績威脅
    最近,日本80%的中學有一奇葩新規定,明確要求學生上學必須穿白色內衣。為了保證這一校規能夠順利執行,學校不惜對學生進行人身檢查,要求學生排成一排,站在走廊,解開上衣胸口部位,逐一查看,甚至男老師也不避嫌。對於違反此項校規的學生,要求必須在校內把內衣脫掉。如果學生敢有意見,老師會以成績相威脅,逼迫學生 "就範"。學生對此苦不堪言,家長也不買帳,怒稱此項校規為"黑心校規"。
  • 老師制止學生上課耍手機遭家長暴打 學生不聽話老師還要不要管?
    不知從何時開始,老師管教學生成了個「事兒」,有老師直言「不敢管」。九龍坡一中學英語教師說了學生幾句,他偷溜到操場繞圈如今,在很多老師眼中,管教學生愈加成為一項「艱難的選擇」。九龍坡區一所重點中學的英語老師,跟重慶晨報記者分享了這樣一件事。
  • 現在教育很可悲的是:家長捨不得管,老師不敢管,外人不方便管!
    要是孩子在學校受了委屈,家長第一個不答應。 所以今天99%的老師是不敢打學生的。老師打了學生,哪怕很輕微,家長就會找到學校、教育局,要求老師賠禮、賠償,老師輕則顏面無存,身敗名裂,重則開除教職,丟掉飯碗。 更有甚者,連說也不能說。
  • 「看得見、管不了」怎麼破?
    聞訊而來的家長怒斥文具店,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從重進行處罰。系列視頻發布到網上後,引發廣泛關注。出於暴利誘惑,菸草產品始終對校園虎視眈眈。不少地方通過規定「學校周邊100米內禁售菸草」,讓銷售香菸的攤點逐漸遠離了大中小學的校門。但有些無良商家不敢賣香菸,就盯上了電子菸。比起傳統香菸,20塊一根的電子菸價格低廉、能吸很久,對於財力有限的青少年「性價比」很高。
  • 溫州一中學宿舍門被安觀察孔 律師稱涉侵犯隱私
    網絡截圖 攝   中新網溫州9月24日電(記者 趙小燕 實習生 郭麗麗)浙江溫州第六十一中學為方便管理學生在宿舍門上打了個「孔」,部分學生認為學校侵犯其隱私權。24日,溫州市第六十一中學一姜姓校長回應,打孔是為了方便管理學生,督促學生晚上儘早休息。對此,浙江京衡律師事務所律師鍾國林表示,此舉確實涉嫌侵犯學生的隱私權。
  • 老師都聽寫完了,他才找到聽寫本!杭州這所學校為什麼這麼關心學生...
    2020年年底,風帆中學發起了一項特別有意思的倡議,是關於學生抽屜的。  學生的課桌抽屜整理,確實是門學問。學生的抽屜到底是什麼樣子的?上周,我們來了一次「突擊檢查」。  上午9:30,我來到了風帆中學,再過10分鐘就是學校的大課間。
  • 誰在監控學生的屏幕?網課大潮背後的隱私問題
    現在的小孩子我不知道還有沒有電腦課,但當時我們是有這麼一門課的當時電腦不多見,我們上課甚至要穿鞋套而當時的學生機,就是有桌面監控的。老師在教師機上可以清楚看見所有同學的屏幕。甚至不止監控,老師還能遠程操作你的電腦。
  • 管中三附小學生參加「實踐研學」活動
    「沙燕風箏具有獨特的擬人化特色,例如肥燕風箏比喻男子,瘦燕風箏比喻女子,雛燕風箏比喻幼兒;傳統風箏圖案通常帶有吉祥寓意,即壽桃為壽、蝙蝠為福、牡丹喻富貴、金魚為年年有餘……」11月26日,第什裡風箏非遺傳承人趙玉紅正在為管中三附小學生們講解風箏文化。
  • 「防狼噴霧」可能為「狼」所用 違禁品「網購」誰來管?
    網售違禁物品屢禁不止,多頭監管存在盲區  為什麼網售違禁品屢禁不止?監管網售違禁品存在哪些難點?  「網絡具有開放性、虛擬性和便利性,客觀上給違禁物品提供了生存空間。」中國社科院中國社會科學評價中心主任荊林波說。  「網絡禁售違禁品沒有統一目錄,給監管增加了難度。」荊林波說。違禁品總共有哪些?
  • 幼兒園老師翻孩子兜,翻出的東西令老師難過,園長:讓家長辦退學
    畢竟現在頻繁有新聞爆出老師虐待學生等行為,這些事情都讓家長們心驚膽戰。這就導致有的家長成為了驚弓之鳥,恨不得24小時都跟著孩子。甚至有的家長等孩子回家會讓孩子脫光衣服看看是否有被打過的痕跡,這些行為都代表著家長對老師極度的不信任。但是站在老師的角度又感到非常不舒服,有時候家長的言行舉止都讓他們不舒服。尤其是一些家長做出的行為讓老師心寒,這些行為甚至侵犯了老師的隱私。
  • 打不得,罵不得,愛也不行,狠也不行,教師怎麼管學生?
    你不是齊天大聖,你不會七十二般變化,可你卻要面對各色不同的學生,這本就是一道難題!想當年,剛參加工作時,一腔熱情,我管你是誰呢?到了我的手裡,都得聽我的,給我好好學習,畢竟我讓你好好學習,不是害你的吧?是真的為你好。可現實很快告訴我太天真了。
  • "反裝貓眼門":學生隱私也需被尊重
    簡介:  「反裝貓眼門」: 學生隱私也需被尊重  這幾天,溫州龍灣區實驗中學的學生寢室門上被反裝了貓眼,這樣在寢室外通過貓眼能把裡面看得一清二楚,裡面卻看不到外面。學校稱此舉是為了更好地管理學生,方便老師觀察學生就寢後的動態,學生則認為隱私受侵犯,日常生活不方便、不安全。
  • 婆婆愛翻抽屜,昨天翻出一東西我一怒之下打了她耳光
    極品婆婆從來不知道什麼叫隱私,只要趁我們去上班,就會在家裡到處翻翻,尤其喜歡去我們臥室裡翻抽屜。1剛結婚時,結婚證放在抽屜裡,她就瞄準了拿走了一本,也不知道安得什麼心。當時剛嫁過來也沒膽量和她當面提問,也就和老公說了聲。
  • 包頭市昆區藝科培訓學校招聘學管老師、教育諮詢師、儲備教師……
    包頭市昆區藝科培訓學校學管老師(10人)崗位要求:1、做好學生全程管理,建立校區與學生、家長、教師之間的良好關係起到核心組帶、橋梁的作用;2、 負責學員學習過程中的課時、任課老師及上課時間的協調分配和管理工作
  • 班主任「突擊」查手機,學霸只會藏「抽屜」,學渣堪稱「神操作」
    班主任「突擊」查手機,學霸只會藏「抽屜」,學渣堪稱「神操作」學霸上學的時候,總有一些學生會把手機帶到學校裡,上課時偷偷玩手機,但這樣很容易遇到,老師突然檢查。一般有這種情況時,學霸的反應是很靈敏的,他們會直接把手機,扔到課桌抽屜裡。
  • 學生床的護欄變空心管 他因受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民心工程緣何變為糟心工程  護欄從實心管變成了空心管,床板厚度變薄4毫米,配套的蚊帳也沒了蹤影……近日,江西省尋烏縣紀委監委查處了一起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典型案件,縣教育局電教室原負責人凌錢賢在當地農村學校設備改造中收受賄賂、監管缺位,讓好好的民心工程成了「糟心」工程。
  • 在家學習,線上教育,家長老師學生的感受不完全記錄
    第二、在家吃得多睡得好,都長胖了在家不像在學校,吃得好,睡得又舒服,還運動得少,一個假期長胖不少,我可不想成為大胖子啊!第三、有問題問老師,可是有時候時間不適合或者不方便。老師歡迎同學們問問題,可是在學校時,有問題,老師會當面即時回復,而通過手機軟體,老師可能當時沒看見,或者正上課,有時候有的問題可能正在思考過程中,只需要一點撥就通了,可是現在這樣的延後性,明顯影響學習。
  • 家長:管太多了!
    之所以現在家長很反感幼兒園的調查,是因為有些問題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前段時間一位家長在網上發布視頻,吐槽學校的「調查問卷」,問題數量多不說,而且涉及到很多隱私問題。其中關於孩子出生方式讓人哭笑不得,表格上給出三個選項,自然分娩、剖腹產、和「生了半天沒出得來最後還是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