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得,罵不得,愛也不行,狠也不行,教師怎麼管學生?

2021-01-21 講臺俠

你不是齊天大聖,你不會七十二般變化,可你卻要面對各色不同的學生,這本就是一道難題!

想當年,剛參加工作時,一腔熱情,我管你是誰呢?到了我的手裡,都得聽我的,給我好好學習,畢竟我讓你好好學習,不是害你的吧?是真的為你好。

可現實很快告訴我太天真了。有人半夜發信息要收拾我,有人給家長告狀,有人採取不合作的態度。

隨著工作的深入,接觸面的擴大,我發現:教學當中會出現一些極端事件,一旦處理不好,往往會產生不好的結果。就更加讓我忌憚。

現在我不得不改變,因為不改變,就可能走不下去。

最主要的就是看人下菜吧!

對於那些學習成績好的,我一向是為其創造一個好的環境,至於他們的學習,我基本不插手,只要不出問題,可能一個星期也不會跟他們說一句話。

對於那些成績差的,如果學生能夠理解老師的管理,一般都會嚴格要求,在後面最好督促工作。

對於那些成績差的學生,如果家長也是明事理的,我也能做到嚴格要求,比如現在我班裡一個學生,我跟他家長合作,把他整個夠嗆,紀律性要好的多。

最頭疼的就是那些學生不學,不理解老師的管理,家長也屬於那种放手不管,甚至護犢子型的,那麼,我儘量在維持大局的情況下,對他們少管,甚至放手不管。

如果能有法律明確保障教師的管理權利,學校能夠維護好教師的,想必沒有哪個老師會畏手畏腳的。

尤其是現在網絡高度發達的今天,那些一件件老師不幸的案例,其實都是在敲擊老師勇往前行的心。

相關焦點

  • 打不得,罵不得,說不得,如此教書育人如何了得?
    在很久很久以前,做老師的是可以動手懲戒學生的,懲戒的底線是——不能對學生造成實質性傷害,男老師不準對女學生動手。所以,那時候,「棍棒之下出成績」也算是一種理念。很多六零後七零後的人,大多記得父母跟老師說過的一句話:「不好好學習,就打,您放心,我們不會因為您打孩子來找您的。」
  • 育兒難,打不得,罵不得,現在講道理也不行了?
    最典型的莫過於電視劇《父母愛情》中間,梅婷飾演的母親安傑,她雖然愛家顧家,但是是位典型「情緒化」的母親——比如她一言不合就會用擀麵杖打孩子;又比如她說話做事往往以自己的情緒為出發點;還有在和孩子的爭端中會拿丈夫江德福作為出氣筒。
  • 海口一老師打學生被處分 教師到底該怎樣執"戒尺"?
    熊孩子犯錯該不該打?老師打孩子能不能原諒?近日,海口市玉沙實驗學校一位老師打學生被家長投訴的事兒引起廣泛關注。 1月15日,記者從海口市龍華區教育局獲悉,該老師已被調離原崗位,並被行政記過處分。該起事件再次掀起社會各界對教師教育懲戒的關注。
  • 從不板著臉說「不行」 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
    從教28年來,所有教書育人中的煩惱都融化在她的笑容中,她從不板著臉說「不行」,也從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文/圖 記者 楊芳從小立志當老師沒法板著臉說「不行」今年48歲的劉喆老師,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溫暖」。她特別愛笑,哪怕是第一次見面,你也會融化在她的溫暖笑容裡。
  • 你是怎麼證明自己不行的?
    你既可以看到好的,行的那一面,也可以看到不好,不行的那一面。他們都是對的。這句話還解釋了一個心理學概念——「自證預言」,也叫「自我實現的預言」,即一個人怎麼看待自己和事情,會導致人和事向他認為的方向發展,最終證明他的認為是對的。那一個人是如何證明自己是不行的呢?我用一個來訪者的案例來回答這個問題。
  • 學生變成「獅子」,教師變成「羊」,角色的轉變使教育很尷尬
    學生變成「獅子」,教師變成「羊」,角色的轉變使教育很尷尬80後和90後的朋友大概還記得小學課本有一幅漫畫,沒有文字是讓小朋友根據圖片講故事。這是一個獅子頭領和羊頭領的故事。故事一:這是一隻羊帶著一群獅子和一隻獅子帶著一群羊進行的戰鬥。
  • 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著的學生!教育部門出手了,老師懲戒學生合法
    一位老師因為孩子不聽課,用格尺打了他。孩子回家之後告訴家長,家長大火,衝到學校鬧事。隨後學校承諾一定妥善處理,要給家長和孩子最好的交代。最後,這個老師連連道歉,給家長賠償了5000元,才算了事。學校說,對這個結果十分滿意,事情完滿解決。之後和教師朋友分享了此事想聽一聽她怎麼說,她說:「現在的老師是絕不能帶有情緒的,哪怕你是對的,也因為你是老師,責任也在你。
  • 教師打學生手心被通報停課,網友反應不一:「熊孩子」該不該打?
    1月12日,網上一段"武漢一小學教師懲戒學生,用戒尺擊打10多名學生手心"的視頻上了熱搜後,立即引起廣大網友的熱議。網友們都紛紛曬出上學時期因不好好學被老師揍的經歷。「你被老師打過嗎?」「上學時,沒寫完作業被老師打手心了。」「上課做小動作被老師訓過。」
  • 用戒尺打學生致臉紅腫 涉事教師被記過調崗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月15日訊(記者 黃婷)熊孩子犯錯該不該打?近日,海口一位小學老師打學生被家長投訴,引起廣泛關注。1月15日,記者從海口市龍華區教育局獲悉,該老師已被調離原崗位,並被行政記過處分。事件再次掀起社會各界對教師教育懲戒的熱議。
  • 面對屢教不改的學生,教師應該如何是好?
    對於多次不改正的學生,怎麼辦才好呢?「天上下雨,母親出嫁」這句諺語,不能管理的事情,不能管理的人就由他來做吧。所謂「屢教不改」,就是說老師已經熱心了,已經把合適的老師應該做的事情都做了,對犯了錯誤的學生不關心,也不想問,也不可能一碰釘子就灰心喪氣,忍耐性格,抑制怒氣,多次直面,在感化之前糾正出現認知和行為偏差的學生,體現了不達目的就不罷休的誓言,死亦無悔的決心和態度。再要苛責這樣的教師,恐怕真的要人神共憤了。
  • 老師制止學生上課耍手機遭家長暴打 學生不聽話老師還要不要管?
    ,在高考結束當晚被學生家長(均為教師)帶來的人暴打。不知從何時開始,老師管教學生成了個「事兒」,有老師直言「不敢管」。九龍坡一中學英語教師說了學生幾句,他偷溜到操場繞圈如今,在很多老師眼中,管教學生愈加成為一項「艱難的選擇」。九龍坡區一所重點中學的英語老師,跟重慶晨報記者分享了這樣一件事。
  • 打不得,講不聽,如何管教愛發脾氣的寶寶
    ……同事這麼形容她家的小祖宗:「一言不合就發飆,我都奇了怪了,這孩子怎麼變成這樣了。」娃雖小,脾氣卻大,這可怎麼搞?講道理?——娃能聽進去算我輸。面對愛發脾氣的孩子,說也說不得,打也打不得,老母親真是窩著一肚子氣就差內出血了。到底該如何管教愛發脾氣的孩子呢?說起來,米粒媽這方面的經驗可真不少。畢竟我們家米粒兩三歲的時候,那脾氣暴得啊,簡直讓我懷疑是不是親生的。
  • 老師翻抽屜查違禁品,學生怒斥侵犯隱私,學校:不這麼管怎麼管?
    對此,學校教務處主任對這件事做出了回應,稱當時是學校組織了一次針對教室地下電線是否裸露,學生是否攜帶管制刀具,手機等,做了一次全面的排查。他表示,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對孩子的管理難度都比較大。作為老師,不管學生,對不起家長和自己的良心;管的話,個別學生逆反心理很強,確實非常為難。
  • 「宅男」打遊戲必備的零食清單,賭五毛錢,少一樣都不行
    零食,可能在大家眼中是女生的最愛,熟知的也是女生才愛吃零食,大多數的吃貨都是出自女生,可能在大家的認知裡男生都是不怎麼吃零食的,這麼想可就錯了,有些男生不僅喜歡宅在家,而且還喜歡吃,男生喜歡打遊戲這是最普遍的現象,而男生在打遊戲時也喜歡邊吃零食邊打遊戲,就像女生喜歡邊追劇邊吃東西是一樣的道理
  • 用尺子打10名學生手心的教師被停課反省,家長贏了,卻「苦」了孩子
    01 教育局的通報 小學教師用尺子打10名學生手心事件被傳到網上,江漢區教育局立刻進行了核實並對教師懲戒學生的情況進行了通報
  • 還敢懲罰學生?鄉村老師連對學生嚴格一點都要提心弔膽
    以前,學生不聽話被老師打,被老師罵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學生自己也會嫌丟人,不敢告訴家人,怕被父母再打一頓。但是現在不一樣,學生不聽話不僅不會被老師打,還有可能反過來打老師,即使自己不還手,回到家裡也要著急告訴家人,好讓自己父母為自己出頭。在這種情況下,老師怎麼敢打?「教不嚴」是誰之過?
  • 陝西教師左右開弓打學生20多個耳光?這次網友評論一邊倒
    陝西教師左右開弓打學生耳光?處理結果第二天就出來了,撤銷教師資格、調理教學崗位、降低薪資等級等等,這處理不可謂不嚴格。 近日,又有網傳陝西一名初二的女教師,左右開弓掌摑學生20多下,導致學生鼻子、口腔出血,臉部腫脹。 老師的解釋是學生不聽課,在凳子上睡覺,叫他出去他不聽還回嘴;學生的解釋是自己當時是彎下腰繫鞋帶,被老師誤以為在睡覺。
  • 教師熱議懲戒教育 稱其是一種不可少的教育手段
    現在的孩子都是家長的寶貝,輕輕地打兩下,或許還可以理解。要對孩子有訓誡,孩子沒有壓力也不行,一個孩子送到學校,老師不敢說不敢動,這樣老師也就無法開展工作。  申臻:如果說體罰學生是為他好,那這個「為他好」的尺度是什麼呢?讓他聽話就是為他好嗎?他不寫作業你揍他就是為他好嗎?學生不會做題不會背課文,我希望這些不要再成為體罰的理由。如果孩子學習成績再好,心理與人格被扭曲,這無疑是更糟糕的。
  • 「賤人、瓷慫、狗X的……」汙言穢語竟是老師「愛學生的表現」?
    錄音裡充斥著各種各樣的髒話、詛咒和辱罵,惡毒至極,實在是很難想像這會是一個人民教師說出口的。這些話,大人聽了都難以接受,一個13歲的孩子又怎麼能扛得住?然而,更過分的是,這位班主任還發動全班同學一起孤立婷婷,不讓他們跟婷婷有所接觸。
  • 泊頭教師石素敏:因為與學生一起成長而幸福
    每當有同事走過石素敏老師的班,不管是老師在上課,還是上自習,學生們不是在專注聽講,就是在安靜自習。他們問石素敏,「你是怎麼管的,學生怎麼這麼聽話」。石素敏總是說:「我沒有管,我只是教會學生自主管理。」  作為班主任,石素敏時刻都在關注著學生的成長,不但要讓學生在學校學習知識,還要讓學生學會自我管理、自主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