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滄州12月24日電(趙寶明 李全德 通訊員 陳濤 楊金成 單輝)1986年,她懷揣著夢想,踏入了教師這個行業。時光如梭,28年的教書生涯如白駒過隙,沒有震撼人心的舉動,也沒有催人淚下的故事,她早已習慣了這平凡的工作。老師、班主任、教導主任、副校長,一個個稱呼的變動非但沒有改變她的初衷,反而更加激發了她的工作熱情,她依然是那個同事眼中的好教師,依然是學生離不開的好老師。
她就是長城網滄州站本期「尋找身邊好人」的主人公石素敏。當有人問她,當了這麼多年的老師,你有什麼體會,她停頓了一會兒說:「幸福!看到學生們進步幸福,和學生心靈溝通幸福,與孩子們一起成長幸福。」
每當有同事走過石素敏老師的班,不管是老師在上課,還是上自習,學生們不是在專注聽講,就是在安靜自習。他們問石素敏,「你是怎麼管的,學生怎麼這麼聽話」。石素敏總是說:「我沒有管,我只是教會學生自主管理。」
作為班主任,石素敏時刻都在關注著學生的成長,不但要讓學生在學校學習知識,還要讓學生學會自我管理、自主成長。石素敏班上的學生,留作業從來不讓家長籤字,因為她讓學生們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他們已經不是離不開家長嗷嗷待哺的嬰兒,他們需要自主地安排學習。石素敏是這麼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學生剛入學那會兒,連家長都找到石素敏問家長籤字這件事。家長說:「我們家孩子從上學開始到現在,留作業都要家長籤字,現在怎麼不籤字了,是孩子欺騙了我們嗎?」石素敏給家長解釋:「孩子沒有說謊,是我說的不需要家長籤字,我就是要讓孩子們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不需要家長監督,讓他們學會自我管理,知道以後要自己對自己負責了。」
學校各班的自行車的整齊排放是各班各自負責的工作,其他班都是分成幾個組,一大幫子人給排車子,而石素敏他們班就兩個人。有同事問她:「你這樣安排學生得多累啊?」石素敏說:「不累啊,我只讓他們監督,來了車子直接讓他們放整齊,有亂放的讓他們提醒一下,就這麼簡單。」
別的班打掃衛生清除的垃圾一大堆,石素敏的班有時都清不出垃圾。原來石素敏將班上的衛生交給了每個學生,自己的桌子上和桌子下邊自己打理,只有過道才是公共衛生區,交由值日生清掃。這樣別的班十幾個人幹的活,到了她的班有兩個人就幹了,既提高了效率,還培養了孩子自主管理的能力。
石素敏對學生家長說:「你們要當好學生的後盾,多鼓勵孩子,給予孩子生活和精神上的支持,學習的事就交給我們老師。」
這麼多年,她已經記不清自己教了多少學生,但是學習上的事從來沒有麻煩過家長,她認為人家把孩子送到學校就是來學習知識的,而教書育人就是老師的責任,不能因為學生調皮,或者學習成績不好就要找家長,這樣對學生也會產生負面影響。
石素敏不麻煩家長並不是不與家長溝通,她知道家長時刻都關注著自己的孩子的情況。為了使家長能夠了解學生在學校的情況,她開通了班級郵箱,每周都將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放到郵箱裡。她將郵箱密碼告訴學生家長,讓家長直接去郵箱裡看。她還把打掃衛生的時間調到每天上午上課前,這樣下午放學時,學生就不會出現回家晚的情況,減少了家長的擔心,也為孩子提供了一定的安全保障。
她時刻關心著自己的學生。一次上她的課,她看到一個叫小梁的學生趴在桌子上,石素敏就批評了他。下課後,一個學生找到她辦公室跟她說:「小梁的父母離婚了,他跟著爸爸生活,這個事對他的打擊很大。」聽到這個情況,石素敏為在課堂上批評小梁特別地後悔,怕傷了他的自尊。為此,在以後的工作中她特別注意小梁的生活和學習,對他多了一份關心。過節時送他一些小禮物,中秋節還為他準備了月餅。小梁感受到老師給於自己的關心和愛護,找到石素敏表示感謝。石素敏跟他說:「我不用感謝我,你如果真想感謝,就努力學習,用好成績來感謝我。」在石素敏的激勵和關心下,小梁畢業時考取了我市第一中的精英班。
在班級教學中,她扮演了多重角色,傳授知識時是老師——循循善誘,關心疾苦時是慈母——無微不至,生活交往中是朋友——心心相印,違犯紀律時是醫生——對症下藥。她抽時間和學生談心、交流,和學生共同跑步、練拳、打桌球,縮短了師生距離。她所帶班級班風正,學風濃,學習成績優異,多次被評為優秀班集體。
談到在教學上與別人有什麼不同時,石素敏坦承:「我只是比別人更勤於歸納總結一些。」她正是通過勤於歸納體會感悟,勇於進行改革創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的語文能力,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效。
在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中,她從「讀與聽、摘與議、思與論、寫與評」等環節抓起,營造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良好寫作氛圍,達到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目的。同時,對一些有寫作特長的同學加以個別點撥,學生有多篇習作被報刊採用,在作文競賽中獲獎。於佳淼的習作《漢字的風採》被《滄州日報》採用,褚帥的習作《借錢記》被《語文教學與研究》採用,並獲得全國中學生作文競賽一等獎。劉璐、李春曉等同學在河北省保護環境愛我家園徵文比賽中獲獎,習作被收入《小荷清香》一書。
她積極進行教學研討總結,撰寫的《撥動學生思維的琴弦》《語文課堂,學生心靈的詩意棲居地》《處處對比,層層出奇》等教學體會被《中學語文教學》《語文教學通訊》《語文教學之友》等報刊採用。她撰寫的題為《美麗的聲音》的課堂教學實錄在《語文教學與研究》刊登,撰寫的作文升格示例《牽動我內心的聲音》在《作文與考試》上發表。
她閱讀了大量教育理論書籍,撰寫了大量讀書筆記。她嘗試將學習所得創造性地運用到教學改革實踐中,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突出抓好學生寫作訓練,促進了教學水平和學生成績的提高,所教班學生中考語文成績多次在全市遙遙領先,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
石素敏作為副校長,要管理一個年級組。石素敏說得最多的就是「我有一幫好同事,在年級組管理上,我的同事比我付出的要多,有同事們給予我的支持,我在多個崗位轉換中才可以應付自如。」
作為學校的副校長,主管年級組教育教學工作。她常年在年級組內開展業務培訓,崗位練兵,教學技能及教師基本功競賽等活動,形成了創建學習型年級組的良好氛圍,推出了一批年輕有為的名師。
她非常注重對青年教師培養,全力為教師的成長搭建平臺,實施了「教科研實驗工程」,促進教師專業化;採取「創設條件搭臺子、師徒結對教方子、樹立典型引路子、推向前沿壓擔子」的方法,形成名師效應。她號召老師們利用「遠程培訓平臺」等網絡資源進行自我研修,提升業務能力。新教師的「公開課」「優質課」,年輕教師的「隨堂課」,老教師的「經典課」,每種課型都在教研組內進行詳細的評課議課,使每位教師都能得到發展和提高。
經過幾年的努力,一批教學有方,能為人師表,善於鑽研,勇於創新的骨幹教師在工作磨練中脫穎而出,形成了骨幹教師輩出的優秀教師群體。她率領的年級組開發校本教材2本,在國家級核心期刊上發表教育教學論文8篇,2人被評為河北省優秀教師,2人被評為河北省骨幹教師,13人次被評為滄州市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她所帶領的年級組被授予「河北省工人先鋒號」稱號。
雖然石素敏先後獲得泊頭市模範教師、優秀共產黨員、感動泊頭教育十大人物,滄州市教書育人楷模、校園文明建設先進人物,河北省優秀教師,全國優秀語文教師等榮譽稱號,但她深深懂得,身為教師,就得做出犧牲,就要為人師表,無私奉獻,就要把滿腔的赤誠和熱忱,把畢生的心血和汗水奉獻給自己熱愛的教育事業,奉獻給自己深愛的學生。
「生命不息,奮鬥不止」是石素敏對事業、對人生態度的最好詮釋,她用無私奉獻的精神書寫了人生中最寶貴的甜美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