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頭教師石素敏:因為與學生一起成長而幸福

2021-01-10 長城原創

  長城網滄州12月24日電(趙寶明 李全德 通訊員 陳濤 楊金成 單輝)1986年,她懷揣著夢想,踏入了教師這個行業。時光如梭,28年的教書生涯如白駒過隙,沒有震撼人心的舉動,也沒有催人淚下的故事,她早已習慣了這平凡的工作。老師、班主任、教導主任、副校長,一個個稱呼的變動非但沒有改變她的初衷,反而更加激發了她的工作熱情,她依然是那個同事眼中的好教師,依然是學生離不開的好老師。

  她就是長城網滄州站本期「尋找身邊好人」的主人公石素敏。當有人問她,當了這麼多年的老師,你有什麼體會,她停頓了一會兒說:「幸福!看到學生們進步幸福,和學生心靈溝通幸福,與孩子們一起成長幸福。」

  每當有同事走過石素敏老師的班,不管是老師在上課,還是上自習,學生們不是在專注聽講,就是在安靜自習。他們問石素敏,「你是怎麼管的,學生怎麼這麼聽話」。石素敏總是說:「我沒有管,我只是教會學生自主管理。」

  作為班主任,石素敏時刻都在關注著學生的成長,不但要讓學生在學校學習知識,還要讓學生學會自我管理、自主成長。石素敏班上的學生,留作業從來不讓家長籤字,因為她讓學生們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他們已經不是離不開家長嗷嗷待哺的嬰兒,他們需要自主地安排學習。石素敏是這麼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學生剛入學那會兒,連家長都找到石素敏問家長籤字這件事。家長說:「我們家孩子從上學開始到現在,留作業都要家長籤字,現在怎麼不籤字了,是孩子欺騙了我們嗎?」石素敏給家長解釋:「孩子沒有說謊,是我說的不需要家長籤字,我就是要讓孩子們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不需要家長監督,讓他們學會自我管理,知道以後要自己對自己負責了。」

  學校各班的自行車的整齊排放是各班各自負責的工作,其他班都是分成幾個組,一大幫子人給排車子,而石素敏他們班就兩個人。有同事問她:「你這樣安排學生得多累啊?」石素敏說:「不累啊,我只讓他們監督,來了車子直接讓他們放整齊,有亂放的讓他們提醒一下,就這麼簡單。」

  別的班打掃衛生清除的垃圾一大堆,石素敏的班有時都清不出垃圾。原來石素敏將班上的衛生交給了每個學生,自己的桌子上和桌子下邊自己打理,只有過道才是公共衛生區,交由值日生清掃。這樣別的班十幾個人幹的活,到了她的班有兩個人就幹了,既提高了效率,還培養了孩子自主管理的能力。

  石素敏對學生家長說:「你們要當好學生的後盾,多鼓勵孩子,給予孩子生活和精神上的支持,學習的事就交給我們老師。」

  這麼多年,她已經記不清自己教了多少學生,但是學習上的事從來沒有麻煩過家長,她認為人家把孩子送到學校就是來學習知識的,而教書育人就是老師的責任,不能因為學生調皮,或者學習成績不好就要找家長,這樣對學生也會產生負面影響。

  石素敏不麻煩家長並不是不與家長溝通,她知道家長時刻都關注著自己的孩子的情況。為了使家長能夠了解學生在學校的情況,她開通了班級郵箱,每周都將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放到郵箱裡。她將郵箱密碼告訴學生家長,讓家長直接去郵箱裡看。她還把打掃衛生的時間調到每天上午上課前,這樣下午放學時,學生就不會出現回家晚的情況,減少了家長的擔心,也為孩子提供了一定的安全保障。

  她時刻關心著自己的學生。一次上她的課,她看到一個叫小梁的學生趴在桌子上,石素敏就批評了他。下課後,一個學生找到她辦公室跟她說:「小梁的父母離婚了,他跟著爸爸生活,這個事對他的打擊很大。」聽到這個情況,石素敏為在課堂上批評小梁特別地後悔,怕傷了他的自尊。為此,在以後的工作中她特別注意小梁的生活和學習,對他多了一份關心。過節時送他一些小禮物,中秋節還為他準備了月餅。小梁感受到老師給於自己的關心和愛護,找到石素敏表示感謝。石素敏跟他說:「我不用感謝我,你如果真想感謝,就努力學習,用好成績來感謝我。」在石素敏的激勵和關心下,小梁畢業時考取了我市第一中的精英班。

  在班級教學中,她扮演了多重角色,傳授知識時是老師——循循善誘,關心疾苦時是慈母——無微不至,生活交往中是朋友——心心相印,違犯紀律時是醫生——對症下藥。她抽時間和學生談心、交流,和學生共同跑步、練拳、打桌球,縮短了師生距離。她所帶班級班風正,學風濃,學習成績優異,多次被評為優秀班集體。

  談到在教學上與別人有什麼不同時,石素敏坦承:「我只是比別人更勤於歸納總結一些。」她正是通過勤於歸納體會感悟,勇於進行改革創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的語文能力,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效。

  在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中,她從「讀與聽、摘與議、思與論、寫與評」等環節抓起,營造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良好寫作氛圍,達到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目的。同時,對一些有寫作特長的同學加以個別點撥,學生有多篇習作被報刊採用,在作文競賽中獲獎。於佳淼的習作《漢字的風採》被《滄州日報》採用,褚帥的習作《借錢記》被《語文教學與研究》採用,並獲得全國中學生作文競賽一等獎。劉璐、李春曉等同學在河北省保護環境愛我家園徵文比賽中獲獎,習作被收入《小荷清香》一書。

  她積極進行教學研討總結,撰寫的《撥動學生思維的琴弦》《語文課堂,學生心靈的詩意棲居地》《處處對比,層層出奇》等教學體會被《中學語文教學》《語文教學通訊》《語文教學之友》等報刊採用。她撰寫的題為《美麗的聲音》的課堂教學實錄在《語文教學與研究》刊登,撰寫的作文升格示例《牽動我內心的聲音》在《作文與考試》上發表。

  她閱讀了大量教育理論書籍,撰寫了大量讀書筆記。她嘗試將學習所得創造性地運用到教學改革實踐中,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突出抓好學生寫作訓練,促進了教學水平和學生成績的提高,所教班學生中考語文成績多次在全市遙遙領先,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

  石素敏作為副校長,要管理一個年級組。石素敏說得最多的就是「我有一幫好同事,在年級組管理上,我的同事比我付出的要多,有同事們給予我的支持,我在多個崗位轉換中才可以應付自如。」

  作為學校的副校長,主管年級組教育教學工作。她常年在年級組內開展業務培訓,崗位練兵,教學技能及教師基本功競賽等活動,形成了創建學習型年級組的良好氛圍,推出了一批年輕有為的名師。

  她非常注重對青年教師培養,全力為教師的成長搭建平臺,實施了「教科研實驗工程」,促進教師專業化;採取「創設條件搭臺子、師徒結對教方子、樹立典型引路子、推向前沿壓擔子」的方法,形成名師效應。她號召老師們利用「遠程培訓平臺」等網絡資源進行自我研修,提升業務能力。新教師的「公開課」「優質課」,年輕教師的「隨堂課」,老教師的「經典課」,每種課型都在教研組內進行詳細的評課議課,使每位教師都能得到發展和提高。

  經過幾年的努力,一批教學有方,能為人師表,善於鑽研,勇於創新的骨幹教師在工作磨練中脫穎而出,形成了骨幹教師輩出的優秀教師群體。她率領的年級組開發校本教材2本,在國家級核心期刊上發表教育教學論文8篇,2人被評為河北省優秀教師,2人被評為河北省骨幹教師,13人次被評為滄州市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她所帶領的年級組被授予「河北省工人先鋒號」稱號。

  雖然石素敏先後獲得泊頭市模範教師、優秀共產黨員、感動泊頭教育十大人物,滄州市教書育人楷模、校園文明建設先進人物,河北省優秀教師,全國優秀語文教師等榮譽稱號,但她深深懂得,身為教師,就得做出犧牲,就要為人師表,無私奉獻,就要把滿腔的赤誠和熱忱,把畢生的心血和汗水奉獻給自己熱愛的教育事業,奉獻給自己深愛的學生。

  「生命不息,奮鬥不止」是石素敏對事業、對人生態度的最好詮釋,她用無私奉獻的精神書寫了人生中最寶貴的甜美和幸福。

相關焦點

  • 龍灣區狀元第二小學老師翁素敏:一位幸福感「爆棚」的鄉村教師
    翁素敏老師和學生們在一起。翁素敏老師在上課。  溫州網訊 翁素敏,龍灣區狀元第二小學教務處主任。曾先後獲得「區學科骨幹」「區優秀教育工作者」「街道優秀教師」「片區優秀教師」等稱號。  對於許多城區學校的教師而言,職業上的幸福感莫過於班上的學生考取了重點高中、名牌大學,自身的教科研水平穩步提升,成為了名教師或者學科帶頭人。然而,對於一大批默默堅守在鄉村教育一線的老師們來說,他們的幸福感卻要簡單許多,或許是學生的一聲問候、家長一個信任的眼神。
  • 名師風採|濰坊四中郭兆坤:和學生在一起,和幸福在一起
    郭兆坤,畢業於徐州師範大學,英語專業八級,中學高級教師,濰坊市立德樹人標兵,坊子區優秀教師。從教21年來,他在三尺講臺,為坊子人民教育事業貢獻出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他是稱職的備課組長。他不但自己在高考備考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探索出了踏實有效的教學策略,找到了一條適合本校學生實際的成績提升道路,而且帶動了一大批優秀高三老師的成長,從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個學校的英語教學水平。他是經驗豐富的班主任。自從教之初的四中第一屆音美班開始,到第一屆國際視野班,再到現在的第一屆先鋒訓練營,先後擔任了12年班主任。
  • 姬素敏:沒活幹時會心虛
    姬素敏將過腰長發打了個飽滿的髮髻,鬆鬆地垂在腦後,一件黑白相間的復古連衣裙長過膝蓋,整個人顯得清爽利落。她不停地撥打著電話,語速飛快地進行著交談:「我要確認你們都接到了通知,做好了相關準備……」    姬素敏是新鄉市人民檢察院反瀆職侵權局的內勤。一天,她接到緊急任務,負責籌備兩天後召開的全市反瀆職侵權工作推進會。
  • 2020年最美教師王菲:帶著鄉村孩子一起成長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兆濱 通訊員 楊琥 淄博報導由中宣部、教育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舉辦的「閃亮的名字2020尋找最美教師」發布儀式日前在京舉行。在發布儀式上,公布了10位最美教師、1個最美教師團隊的先進事跡。桓臺縣荊家鎮中心中學的王菲老師光榮上榜,成為10位最美教師之一。
  • 劉建凱:把學生成長放在心坎上
    因為這個教育的「門外漢」讀懂了家長和學生。在他看來,凡事堅守學生立場,決策從學生的健康成長出發,即使走些彎路但方向卻不會錯。劉建凱相信,學生優秀的習慣品質比分數更重要,學生快樂成長就是最大的成績。在唐山英才國際學校,全校師生不比成績比成長,結果,劉建凱欣喜地發現學生成長得更快更好。
  • 瀘州國家高新區初級中學校舉辦教師專業化成長專題講座
    為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2020年12月28日,瀘州國家高新區初級中學校舉辦了2020年秋期「樹人講壇」教師專業化成長專題講座。江陽區教研培訓中心副主任李芝倫為全體教師做了題為《教師職業幸福與職業素養》的講座,講座由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彭華主持。
  • 【泊頭直播】實驗幼兒園安順分園慶元旦文藝演出
    定期推送泊頭文化,活動,資訊,信息等諸多優質內容,泊頭接地氣、重服務的新媒體!  新鐘聲,新一年,新祝福,新期待。元旦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舉國上下,喜氣洋洋。當小樹又增加一個年輪,當春天又擁抱著大地,當冬天又露出燦爛微笑,時間老人又領著我們敲響了時間的大門,新一年即將來臨,特此大家相聚在一起,共同迎接2021的到來。
  • 河間教育:抓實聽評課教研活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骨幹示範,引領成長。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示範作用,促進學校青年教師不斷成長。魏鐵軍帶頭聽取示範課。授課教師深挖教材、巧妙設計,以嫻熟的教學技藝,豐富的教學經驗,紮實有效的課堂訓練,奉獻出一堂堂高水平示範課。聽課教師積極參與,對照自己的課堂教學找差距,求落實。
  • 新成長漫筆785|陳紀忠:教育優質均衡 學生快樂成長
    還有可讓集團或聯盟體內的學生能夠共享好的教育拓展資源或主題活動。一旦聯盟體的盟主學校開展的相關的拓展或主題教育活動對於學生的成長有著很好地幫助作用,且成效明顯。這時,盟主學校就可把相關活動的資源可讓集團或聯盟體內的學校共享,每個學校再針對本校學生的特點作適當地改動,確保一個好的資源聯盟體內學生共享。
  • 寶雞市陳倉區虢鎮小學吳維杏:《做個書生教師》給我的成長啟示丨...
    讀書貫穿了他的整個生命歷程和教書生涯,是童年孕育了現在書生味濃鬱的特級教師。他鍾情於過一種兒童的文學生活。他愛讀兒童讀物,並且給男孩子推薦鶴、金曾豪、沈石溪的動物小說,任溶溶的幽默故事,林漢達的歷史故事;向女孩子推薦金波、王一梅的書籍。因為他認為「兒童文學不僅僅是針對兒童而言,而是指一切葆有赤子之心的人群。作為兒童的重要他人的老師和家長,理應義無反顧地主動體驗。」
  • 登封市嵩陽高級中學:專業測試提質量 助力青年教師成長
    映象網記者 劉少利 實習生 趙萌萌 通訊員 郭志飛 文/圖為了進一步提升青年教師業務能力和教學水平,努力建設一支「師德高尚、作風優良、業務精湛、嚴謹善教」的教師隊伍,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1月5至6日,登封市嵩陽高級中學(以下簡稱嵩陽高中)組織35周歲以下的青年教師與學生一起參加了鄭州市第一次質量預測考試
  • 教師的「三本書」
    浙江省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題為「人生要讀的三本書」,我想,教師階梯式成長也要讀好三本書。「有字之書」——直接知識。學習書本知識,學習教育理論、學科知識等,能為教師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當教師,初入行時是怎麼想的?現在回想,我還是有點稀裡糊塗。從教30年後才慢慢體會到,當教師是一場真正的修行。教師的工作待遇決定了你無法與其他行業隨意去比較,而且教師工作更多的是良心工作,許多方面依賴你的工作激情、態度、能力、投入。我們的教育對象是學生,學生需要的不僅僅是知識,更多的是關愛、引導,這就需要我們給予榜樣示範。
  • 教師與學生合拍抖音視頻,所為何來
    這是校長率先垂範進而促進每一位教師嚴謹治學、團結拼搏的結果。同樣地,教師的一言一行,學生都可能會去模仿和學習,教師的喜惡愛憎,也可能會成為學生價值取向的風向標。對可塑性極強的未成年學生來說,教師的影響將會是終生的,深遠的,有的可能還是決定性的。
  • 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網紅教師」隊伍的成長之路
    輕工「網紅教師」隊伍的成長之路記我院召開2019-2020學年第二學期教學教研總結會7月14日上午,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在南院區嶺南廳召開2019-2020學年第二學期教學教研總結會。結合疫情防控要求,本次大會採取主會場和分會場的形式召開。
  • 北京評出108位正高級教師!他們總結出九條成長「秘籍」
    這兩個問題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大家每天都在談,「陌生」是因為需要說出自己的獨到見解,而不是人云亦云。此外,深厚的學科素養是基礎,清晰的思維、良好的表達,也是不可或缺的。 在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的背景下,教師要緊密圍繞國家教育的方針政策,要不忘從教初心,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
  • 《中國教師報》褚清源走進南陽博雅教師培訓心得篇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首先要會打開自己的思想,樂於交流,善於總結,讓我們的教育教學生命中有作品感,從而有做老師的成就感,達到我們真正意義上體會到教師職業生涯的幸福。做一個幸福的教師,在痛點思維這一塊,要學會並堅持寫作。褚主編給了我們一些思想和思路,每天都要寫出你自己的東西,寫什麼呢?
  • 結業192名「種子教師」,「寧波鄉村教師專業發展支持計劃」四年成績單來了
    「以『省內+省外』的跨區訪名校活動以及『帶徒結對+蹲點指導+基地訪學+聯片活動』的方式穿針引線,將我們這些『素線』擰在一起,穿起那一枚枚『名針』,為我們勾勒出一幅培養鄉村教師的繡花藍圖……」已經成長為寧波名師的寧海茶院鄉初級中學英語教師張潔有感而發,這段培訓學習的旅程,擴充知識、提高教學理念,許多片段至今難忘
  • 環城初中英語教師 羅淑芳,一步一個腳印地履行著一個教師的職責
    羅淑芳1陌上花開羅淑芳,1983年2月出生,甘肅環縣天池鄉人,環城初中英語教師。該同志任教以來始終堅守在教學一線,勤奮踏實,愛崗敬業,嚴謹治教,責任心強。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更是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和風格,極具親和力和責任心,深受學生喜愛。
  • 湖北巴東縣誌願支教教師袁輝——幫山村孩子快樂成長
    &nbsp&nbsp&nbsp&nbsp湖北巴東縣誌願支教教師袁輝——&nbsp&nbsp&nbsp&nbsp幫山村孩子快樂成長(五四獎章獲得者)&nbsp
  • 泊頭今天上墳燒紙的注意!
    2020-11-16 16:20:18 來源: 掌上泊頭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