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最小的孩子,往往受到的寵愛也最多。
她出生的那年,大哥哥剛好畢業出來工作了。經濟獨立的哥哥總喜歡給弟弟妹妹買好吃的好玩的,下班回來總要過來抱抱她最小的十妹。
小番薯一歲多,剛學會了走路。大哥哥買了兩個「雙胞胎」的毛娃娃給她和大她四歲的小姐姐。
娃娃的臉粉白粉白的,眼睫毛又長又翹,眼睛又圓又大,還會一眨一眨的,像個漂亮的小寶寶。小番薯喜愛極了,給它取名叫朵兒,每天都要抱著它,學著媽媽照顧她的樣子,耐心溫柔地照顧著她人生的第一個玩偶,餵它吃飯喝水,給它講故事,摟著它睡覺。
後來,長輩們陸陸續續送了她好多玩偶,她都當成了寶貝珍愛著,但她最愛的還是朵兒。
小番薯一天天長大,朵兒一直陪著她,聽她講天馬行空的故事,聽到哭訴姐姐們怎麼不跟她玩,聽她唱兒歌,朵兒眨著大眼睛,似乎懂她的一切喜與愁。
到了6歲那年,有一天村裡的嬸嬸帶著小妹妹來家裡做客,小番薯大方地與小妹妹分享著她的玩偶,她們開心地玩著過家家的遊戲。
小妹妹對朵兒也是愛不惜手,回家的時候說想拿回去玩。小番薯當然是不願意的,但媽媽說,要懂得分享和謙讓。心裡雖萬般不舍,還是聽了媽媽的話,把朵兒借給小妹妹玩了。
這是她第一次與朵兒分開,竟也沒想到再也不能團聚了。小妹妹並沒有好好愛惜朵兒,出去玩耍的時候竟把它弄丟了。
她哭了好幾天,委屈,難過,內疚,生氣,各種情緒交織在一起。
小妹妹的媽媽買了一個新的娃娃賠給小番薯,小姐姐也把另一個的雙胞胎娃娃讓給了她,但依然沒能安撫她的傷心情緒。
一直懂事乖巧的小番薯,那是她第一次嘗到了失去的痛苦,也是第一次對她的媽媽生氣。
原來媽媽不總是對的。
自己珍愛的東西是應該加倍守護的,對不願意做的事情是可以說「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