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只要腸胃健康了,人也就健康了,這話是有道理的。你的腸胃健康了,吃什麼都香,幹什麼都有勁,你的身體也不會差那兒去。腸道不僅是消化器官,更是人體最大的免疫排毒器官,影響到機體免疫力、健康及精神狀態等諸多方面,被稱為「身體健康的第一道防線」。因此腸道的健康,對於我們每個人而言都很重要,畢竟腸道它也是我們人體的「第二大腦」,一旦腸道健康出現了問題,那將會對身體各個部位造成危害。
腸內有癌,一般有哪些異常表現?多吃4物,好腸「不請自來」!
說起癌症,那是「談癌色變」。雖說社會的發展和醫療技術的進步,讓癌症不再是「絕症」,有些是可防可治的,但也有一些癌症讓人「嘆息」。腸癌,屬於消化道腫瘤,多生在結直腸黏膜等部位,在早期的時候,通過糞便或身體的異常表現,就能發現一二,趁早預防調治。
1.排便不規律
每天上廁所時,多回頭看看大便。若發現大便顏色,形狀,次數,氣味甚至「便便」的多少出現異常,變得不同於一般健康人的排便,那麼就要重視了。醫生提醒大家,腸癌的發展會讓糞便出現改變,特別是出現便血,黑便, 粘液便時,馬上去做一個腸鏡,趁早了解病情。
2.貧血消瘦
或許你認為貧血消瘦只是一個小病,只是吃的不好,或吸收不好,沒有其他症狀可以直接忽略掉。但其實,貧血消瘦並不那麼簡單,有些腫瘤正是伴隨著貧血消瘦發生的。癌症屬於消耗性疾病,得了腸癌後,癌細胞會大量消耗人體能量,致使患者出現貧血、乏力以及大幅度消瘦。
3.經常莫名腹痛腹瀉便秘
癌症腫瘤發展的過程中,對腸道黏膜會產生一定的刺激,進而誘發腹痛,常常表現為隱痛、鈍痛、刀絞樣疼痛,且持續時間並不長,只是會反覆間歇性發作。排便是人體自然的生理現象,排便的次數多了和少了,其實都是不健康的表現,排便次數太多很可能是腹瀉,而排便次數太少則往往是便秘。腸癌往往是腹瀉便秘交替出現。
4.放屁多還臭
放屁也是人的一種自然生理現象。除開飲食影響外,日常放屁太多太少或帶有惡臭味,說明腸道異常。特別是腸道中出現癌細胞時,大量癌細胞堆積會使得腸道堵塞,從而讓人們頻繁的放臭屁。
近些年來,腸癌的出現概率越來越高了,除了不好的生活習慣,比如不愛喝水,不愛運動,貪吃高油高鹽高脂肪食物,加上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都會增加腸癌的出現概率,預防腸癌就需要改變這個不良的生活習慣,多重視飲食健康。吃出來的病和癌,道理就在這裡。
多吃蘑菇
微量元素的攝入也是很重要的抗癌物質,如硒、碘、鋅等的礦物質。蘑菇當中含有人體必需的胺基酸、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等,有些成分還起到藥物的作用,如蘑菇中的多糖類物質可以起到防癌抗癌的作用,菇類中有一種蘑菇多糖,對提高免疫力很有幫助。
多吃胡蘿蔔
胡蘿蔔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果膠,澱粉,無機鹽和多種胺基酸等人體所必須的營養物質,特別是胡蘿蔔素,在人體內可以轉變成維生素A,維生素A在預防上皮細胞癌變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營養師建議,胡蘿蔔需要跟肉食或者是油脂類食物同吃,可以促進維生素A的吸收。
多吃魚肉
大量研究表明,豬肉和牛羊肉等紅肉的大量攝入與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某些癌症和過早死亡等多種風險升高有關,貪吃紅肉會增加結腸癌和直腸癌的發生危險率,因此日常不妨多吃魚肉。經常吃魚,除了滿足口饞的同時,還能保護血管和心臟,降低患病患癌的風險。與不吃魚或者很少吃魚的人相比,經常吃魚的人患腸癌的風險,在15年以後會降低12%。
多吃豆芽
豆芽具有清熱明目的功效,還有減肥瘦身,促進排便的好處。腸癌專家發現,豆芽中的葉綠素成分可分解體內的亞硝酸胺,從而起到預防直腸癌及其他消化道腫瘤的作用,可防治腸癌,尤其是直腸癌,特別是其中含大量豐富的天門冬氨酸能使機體減少乳酸的堆積,有利於身體健康。吃豆芽,最好是黃豆芽,清炒燒湯都是很不錯的。
寫在最後
一般來說,腸癌的發病率隨著年齡增加而上升,以50歲-60歲為高發階段,但由於我們的生活習慣和飲食不健康,腸癌也越來越年輕化。腸癌早期症狀隱蔽,很容易與痔瘡、腸胃炎等混淆,如果你發現自己身體異常,一定不要拖,趁早去檢查一下,早知早預防。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