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成都市成華區建區30周年。這是披荊斬棘的30年,詮釋著成華人民團結拼搏、執著追求的信念;這是波瀾壯闊的30年,見證著成華廣大幹部群眾攻堅克難、凝心聚力的決心;這是歲月如歌的30年,吟誦著成華大地蒸蒸日上、繁花似錦的樂章……
攝影:周裕君
華仔將和大家一起回顧與梳理成華30年的巨變,描繪與展望成華這座時尚、發展、宜居城區的宏偉藍圖。今天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到成華交通30年之變……
多措並舉實施「交通暢行」工程
為城市發展打通「經脈」
老牛龍路
老牛龍路
改擴建後的成華大道(原牛龍路)
1991年成華剛建區時,一環外好多地方還是農田,路上看不到幾輛車;1997年,全區實現村村通水泥路、瀝青路;2000年前後幾年,城北大件路(雙荊路)、駟榭路(二仙橋東、西路)、成洛路等骨幹道路、支路相繼竣工通車……
2016年後,成華開始大力實施「交通暢行」工程,以構建「7環13射」路網、完善片區幹道、逐步打通斷頭路、改造老舊道路為發展方向,奮力打好交通建設攻堅戰。
致力路建設前
致力路建設前
曾經,青龍片區和八裡莊二仙橋片區因成都東環線、成渝線、成昆線等近40條鐵路的橫向切割,使轄區居民進城出城只能通過青龍場立交橋或成華大道繞行,極為不便,片區發展受到極大制約。
致力路下穿隧道
2015年6月,總投資約7.8億元的致力路鐵路下穿工程動工,下穿隧道北起致興二路,順接致力路,南止於規劃道路八裡莊環線,順接仙韻二路,工程全長1015米,其中隧道框架長585米,兩端船槽及道路長430米,寬30—41米,採用雙向6車道。歷經3年施工建設,橫穿成都動車基地等多條鐵路線的成華區致力路下穿隧道工程竣工通車,一舉破解了鐵路對兩個區域的分割,兩片區不再「隔軌相望」。
人民塘路建設前
人民塘路建設前
人民塘路
東西城市軸線(在建)
杉板橋路改造工程(在建)
目前,在「7環13射」骨幹路網建設中,已有6條環線道路、11條射線道路全線貫通,沿線群眾出行環境得以改善。
民德路
與此同時,為快速疏解骨幹道路車流,充分發揮其路網基礎性支撐作用,成華大力推進次幹道、支路及街巷建設,力爭儘快加密成網。四年來,共計124條次幹道、支路及街巷先後開工建設,其中民興四路、致力四路、致興二路等95條道路竣工通車,新增裡程36.6公裡,區域道路進一步網化,全區道路小微循環進一步暢通。
荊翠東路
東林路
高車一路
據了解,近年來,成華還將打通斷頭路納入民生任務重點考核督辦,取得明顯實效。2017年至今,全區已先後打通人民塘路、蜀龍路、萬科路、楓丹路等30條斷頭路,進一步解決區域路網斷點問題。
現代城市路網體系
三環路夜景
如今,破除了交通制約的成華,逐步構建起內暢外聯的現代城市路網體系,更多地區邁上了高速發展的道路。數據顯示,建區之初,成華各級公路裡程數為213.6公裡,如今已增長到653.8公裡,增長超2倍。
全力推進主要交通節點改造
化解交通擁堵難點
道路交通節點是城市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道路交通中的瓶頸部位,為化解交通擁堵難點,提升骨幹道路通行轉換能力,成華區大力實施緩堵保暢工程,著力推進主要交通節點改造。
說起交通節點改造,就不得不提十裡店五路口,這個位於成都理工大學正門的路口曾被稱作「最糾結的路口」,連接了成南高速、二仙橋東路、十裡店路、新成華大道等多條道路,而且每條路的交通流量都相當大。
如今,經過改造,這個路口實現了大變樣,修建的上跨立交可以迅速幫助駕駛員從崔家店路直達中環的二仙橋東路,下穿隧道又可以讓進出成南高速的車輛快速進城,直接走上新成華大道杉板橋路,真正意義上實現立體式交錯互通的交通模式。——區住建交局相關負責人
川陝立交
成綿立交
龍潭立交
近年來,成華先後完成了十裡店五路口、十陵立交、川陝立交、成渝立交、金鳳凰高架等18個節點改造,道路車流疏解能力明顯增強,片區交通「腸梗阻」問題迎刃而解。
完善「軌道+公交+慢行」多維複合交通系統
提升群眾出行品質
近年來,成華深入推進「交通暢行」工程的同時,也全力保障區內軌道建設,大力優化公交配套服務,逐步完善「軌道+公交+慢行」多維複合交通系統,提升出行品質。
6號線通了,現在上班好方便哦,以前出門就是公交車,從新鴻路到市中心要30多分鐘,現在坐地鐵只需要20分鐘不到。——家住新鴻路附近的劉女士
微觀成華,三十年風雨變遷,城市日新月異,從2010年地鐵1號線開通,到2020年地鐵6號線、8號線運營,成華從未缺席。截至目前,成華已開通地鐵線路7條,車站35座,運營裡程約44.5公裡,由此將逐步實現軌道交通連點成線,連線成網。
攝影:周裕君
攝影:曹省利
地鐵讓群眾能夠暢行成都,高鐵讓大家暢行全國。作為中西部最大的鐵路客運集散中心,成都東站集高鐵、地鐵、公路客運為一體,彰顯城市外聯輻射能力。目前成都東站已全面開行了至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州、深圳等國內主要城市的動車組,基本形成了成都至全國的8小時交通圈。
2020年新開行G180路公交
此外,聚焦成華公共運輸網絡建設,大容量快速公交已全部在區域內主要交通走廊布線,普通公交、社區巴士、自主創新線路在區域內具備條件的道路上實現了全覆蓋。目前,成華區全區現已開通公交線路168條,主要道路300米範圍公交站點和線網設置覆蓋率已達到85%,500米全覆蓋,解決了廣大群眾最後一公裡出行問題。
在推進軌道、公交建設的同時,成華還充分考慮慢行交通需求,通過增加慢行資源、優化慢行系統、提升慢行品質,構建自行車交通網、步行交通網和城市特色慢行線,整體形成「兩網多線」慢行體系。
回望三十年,時光拔起了一座座高樓,也聯通了一條條道路,成華交通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成華交通之變折射出城市之變,也體現出市民出行方式、生活質量之變,多元的交通貫穿成華,便捷的出行讓成華更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