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人 看鳥去囉!永修縣吳城候鳥小鎮進入最佳觀鳥季

2021-01-08 九江視聽網

吳城候鳥小鎮每年都吸引數以萬計的候鳥來此越冬。

候鳥遷徙季,觀鳥正當時。日前,記者走進九江市永修縣吳城觀鳥小鎮,在大湖池觀鳥點遠眺冬季候鳥,傾聽「護鳥人」的故事。採訪中,記者了解到,每年冬季,吳城候鳥小鎮都會吸引數以萬計的候鳥來此越冬,候鳥小鎮變成「候鳥天堂」,吸引了遊客和候鳥愛好者紛至沓來,打造了江西觀鳥新名片。

候鳥在湖上歡飛畫面唯美

吳城鎮地處九江永修縣東北部,是江西歷史上的四大名鎮之一,也是世界A類候鳥保護區和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所在地。全鎮有大小湖泊42個,享有「千年古鎮、世界溼地、候鳥王國」等美譽。「飛時遮盡雲和月,落時不見湖邊草」是對當地越冬候鳥的真實寫照。

近日,記者行駛在通向吳城的永吳公路大湖池路段,隨後了解到,該水上公路已成為當地的網紅打卡地。永修吳城還以生態溼地為特色景觀,以珍稀鳥禽為主題吸引了眾多遊客。行走在四季宜遊的生態小鎮,藍天白雲下的鄱陽湖讓人心曠神怡。

據悉,吳城候鳥小鎮,每年吸引數以萬計的候鳥來此越冬。在大湖池觀鳥點,記者和許多遊客一樣,通過望遠鏡體驗了一把遠眺冬季候鳥,看到它們在湖中嬉戲、起飛,十分歡樂。

「候鳥醫生」十餘年來忠誠守護

在採訪中,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吳城保護管理站站長舒國雷向記者介紹了關於候鳥的溫馨故事。

在吳城保護管理站的救助池塘,就有一隻叫「凍凍」的受傷候鳥正在「休養」。據舒國雷說,「凍凍」是一隻東方白鸛,之所以叫它「凍凍」,是因為當地管理人員在找到它時,發現它腳上有一坨冰,導致腳部損傷嚴重,無法「行動」。由於短時間內無法恢復,於是工作人員便把它留在了救助池塘。

據悉,吳城鎮還設立了專業的鳥類醫院——白鶴醫院,對受傷的鳥類進行治療,並成立專業的鳥類醫療科研團隊。其實,舒國雷與同事們一直在保護候鳥、守護候鳥,當地人都稱他們為「候鳥醫生」。

「不知不覺,十多年就過去了,每次發現有受傷的候鳥,就會第一時間將它們帶回救護站,再交給醫療團隊進行治療。」舒國雷表示,每年吳城保護管理站救助的候鳥數量在60至70隻左右,經過治療逐漸康復後,就會讓它們回歸自然。

當地百姓護鳥意識顯著增強

進入10月份以來,候鳥陸續抵達鄱陽湖越冬,吳城也進入了最佳觀鳥季。在湖邊嬉戲、覓食的一群群候鳥,吸引眾多遊客前來觀賞。

記者了解到,吳城鎮於2018年成功入選江西省級生態文明鎮,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授予全國首家「中國候鳥小鎮」稱號。在打造中國候鳥小鎮過程中,吳城鎮始終踐行「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理念,百姓愛鳥護鳥意識已顯著增強。為從小培養學生保護鳥類的意識,吳城鎮中小學課堂還引入了鳥類專業課。

據吳城候鳥小鎮推進辦副主任樊堅介紹,他們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打造特色候鳥小鎮。將吳城候鳥小鎮生態保護區全部劃入禁建區,全面禁止一切影響生態功能與生態環境的開發建設活動。在引入項目上,以不幹預、驚擾候鳥為原則,放棄引入熱氣球、音樂節等娛樂項目,取消環島景觀燈等夜景打造,限制夜間遊玩活動,不發展夜間經濟。

如今,吳城通過一系列的流域治理措施,有效地維護了當地的生物多樣性,推動了長江經濟帶的建設,吳城特色候鳥小鎮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也不斷提升。

文章轉載自於 :江西晨報,文章不代表本媒體觀點,如文章或文中圖片等涉及版權,請及時聯繫本媒體刪除。

技術編輯:吳晨

責任編輯:熊煥唐

相關焦點

  • 九江吳城:候鳥的天堂 受傷候鳥的「家」
    人民網羅娜攝 人民網永修11月17日電(羅娜) 11月17日,由中央網信辦主辦的「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採訪團來到「中國候鳥小鎮」永修縣吳城鎮,「飛時遮盡雲和月,落實時不見湖邊草」是對當地越冬候鳥的真實寫照,在這裡,不僅有觀鳥的樂趣,還有護鳥的溫暖故事。
  • 永修縣委書記許斌調研吳城候鳥小鎮復工情況
    3月2日,永修縣委書記許斌深入吳城鎮,調研吳城候鳥小鎮復工情況。他強調:要堅持防疫復工兩手抓、兩手硬,按照5A級景區標準,加強工作調度,保證工程質量,全力推進吳城候鳥小鎮復工,努力建設精品工程、打造一流景區。  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吳昶,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胡劍,縣政府副縣長柯園龍參加調研。
  •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江西永修吳城鎮:候鳥的天堂 受傷候鳥的「家」
    羅娜 攝11月17日,由中央網信辦主辦的「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採訪團來到「中國候鳥小鎮」永修縣吳城鎮,「飛時遮盡雲和月,落實時不見湖邊草」是對當地越冬候鳥的真實寫照,在這裡,不僅有觀鳥的樂趣,還有護鳥的溫暖故事。
  • 西湖夏候鳥和冬候鳥"交接班" 杭州最佳觀鳥季節來了
    換句話說,這段時間是觀西湖候鳥的最佳時機。  想去西湖邊觀鳥,來來來,看看本報這份西湖觀鳥地圖。有些你常見卻叫不上名字的鳥兒,這回也好好認一認吧。  夏鳥未南歸,冬鳥已先至  近30種鳥開啟長途模式  西湖水域管理處監察大隊中隊長朱碧穎是一位水鳥愛好者。
  • 候鳥遷徙時 石獅拍鳥季
    秋末冬初,候鳥遷徙又迎來了高峰。10月14日,本報刊登《第五季!西伯利亞候鳥再赴「石獅之約」》,用鏡頭記錄了從西伯利亞來石獅過冬的環頸鴴、黑腹濱鷸、黑尾塍鷸等候鳥展翅高飛的壯景,再次引來社會的無數關注。其實,除上述幾種鳥類,「約會」石獅的候鳥還有很多。候鳥遷徙時,正是石獅拍鳥季。在石獅,能拍到哪些候鳥?哪個時段是拍鳥的最佳時間?拍鳥又該注意些什麼?
  • 候鳥遷徙 廈門將迎最佳觀鳥季
    當然,也有一些往北遷徙的候鳥會「經停」廈門,做短暫調整。廈門多位觀鳥人士介紹,每年3月、4月都是觀鳥的黃金時候,能看到平常難得一見的鳥類。在觀察、拍攝時,應儘量保持安靜,避免驚嚇、打擾到它們。大概半個月前,每天來覓食的鸕鷀有三百來只,這兩天數量降到了每天只有十幾隻,「大概是候鳥北歸了。」  洪先生說,雖然篔簹湖是廈門市鳥白鷺的地盤,但鸕鷀的到來並不會引起衝突,因為白鷺主要捕捉水面上的魚類,鸕鷀喜歡捕捉水底的魚。所以,這段時間「主客」和平共處,相安無事。  廈門觀鳥人士凌飛鶴介紹,鸕鷀也喜歡在五緣灣溼地公園、園博苑等地覓食。
  • 南方觀鳥季 追尋靈動的風景
    在這個季節,喜愛觀鳥的人們可以去哪裡追尋那靈動的風景呢?這些熱門去處不可錯過!出遊攻略:鄱陽湖觀鳥遊怎麼玩?如今,許多遊客到鄱陽湖觀鳥,都會主要去九江。其中,鄱陽湖都昌候鳥自然保護區、馬影湖、達子咀、磯山湖都是比較主要的觀測地,每年10月份到來年3月,都是最佳觀鳥季節。磯山湖水域屬於都昌候鳥省級自然保護區範圍,原來是鄱陽湖的一個湖汊,由上壩、中壩、下壩三座大壩圍成。秋冬季節在這裡可以近距離看到候鳥低飛的美麗景象。
  • 去府河看候鳥,這樣走!請文明觀鳥、拍鳥!
    府河候鳥的數量每年冬天穩定在上萬隻 現已成為武漢郊區觀鳥天堂 和公眾環境科普教育基地近幾年都有遷徙的鳥類會到這邊來中途棲息,所以到這個時間點,就帶小朋友來看大量遷徙的鳥。小朋友會有很多機會和自然接觸,(對)他們的成長啊心態啊都會更好一些。
  • 萬羽競飛 泉州迎來最佳觀鳥季
    珍稀白鶴首次入閩,出現在石獅溼地公園,來泉越冬、過境的候鳥種群和數量越來越多,不少候鳥從「遊客」變成「居民」——萬羽競飛 泉州迎來最佳觀鳥季白鶴首次入閩,圖片攝於石獅溼地公園。(茅羅平 攝)小天鵝,攝於泉州灣水頭外線。(吳東塔 攝)雉雞,攝於安溪。
  • 雲南劍湖溼地迎來最佳觀鳥季 多種珍稀候鳥現身
    新華網發(劍湖溼地管護局 供) 近日,雲南劍湖溼地管護局巡護人員在日常巡護中,監測並拍攝到了黑鸛、鴛鴦、黑鳶、普通鵟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鳥類,還有骨頂雞、普通鸕鷀、赤麻鴨、灰雁等大量候鳥到來,劍湖溼地進入冬季最佳觀鳥時間。
  • 萬羽競飛 泉州迎來最佳觀鳥季「圖」
    來源:泉州網珍稀白鶴首次入閩,出現在石獅溼地公園,來泉越冬、過境的候鳥種群和數量越來越多,不少候鳥從「遊客」變成「居民」——萬羽競飛 泉州迎來最佳觀鳥季除了白鶴,入冬以來,數以萬計的候鳥因為泉州宜人的氣候、優美的生態環境和充足多樣的食物,選擇來泉越冬、過境。候鳥是生態環境移動的「晴雨表」,隨著泉州城市生態及溼地環境的持續改善,泉州候鳥的種類、數量越來越多,目前泉州市林業局公布的,已記錄的鳥類有303種。當前,泉州迎來最佳觀鳥季,記者請泉州市觀鳥學會的愛鳥人士們,為大家製作一份觀鳥攻略。
  • 吳城保護站新老護鳥人:寒冬有他們 鄱陽湖越冬候鳥過得安心
    作為中國最大的淡水湖,世界七個重要溼地之一的鄱陽湖,被人們譽為「珍禽王國、候鳥天堂」「白色長城」,每逢候鳥遷徙季,鄱陽湖畔的鳥群或展翅起舞,或嬉戲追逐,姿態萬千,成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最美風景線。12月21日10時,吳城保護站站長舒國雷駕駛著一輛單位剛購置的國產四驅越野車進入保護站院內,還沒來得及掛上車牌,就帶著副站長王小龍和記者一行人上車,開啟一天的巡湖之旅。當日,暖陽當空,鄱陽湖區的微風吹得特別舒適。「天公作美!」王小龍笑道,「天氣不錯,說不定能看到萬鳥齊飛。」冬日落水,鄱陽湖溼地大面積乾涸,動力十足的越野車在湖區沙地上涉水、過溝,雖有顛簸,但顯得輕鬆自如。
  • 吳城保護站新老護鳥人:寒冬有他們 鄱陽湖越冬候鳥過得安心
    作為中國最大的淡水湖,世界七個重要溼地之一的鄱陽湖,被人們譽為「珍禽王國、候鳥天堂」「白色長城」,每逢候鳥遷徙季,鄱陽湖畔的鳥群或展翅起舞,或嬉戲追逐,姿態萬千,成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最美風景線。2020年11月起,大江網、信息日報推出《候鳥回家》系列策劃之對話護鳥人,聚焦鄱陽湖畔的候鳥守護者,向世界詮釋4600萬贛鄱兒女「追清逐綠」的不懈努力。
  • 候鳥南歸長江畔
    重慶漢豐湖國家溼地公園管理局副局長黃亞洲說,「近幾年,許多候鳥選擇留下過冬。」僅在漢豐湖,每年越冬候鳥數量就達3萬隻。長江中段,冬日陽光裡的洞庭湖,成群候鳥嬉戲著,俯身划過湖面,又昂起頭,往藍天飛去。在湖南西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群羅紋鴨在飛翔(2020年11月11日攝)。
  • 又到一年最佳觀鳥期,海珠湖南沙溼地喊你去觀鳥
    大洋網訊 又到一年最佳觀鳥期。繼海珠湖觀鳥棧道10月1日正式開放後,南沙溼地觀鳥平臺將於11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天氣漸涼,來自北方的候鳥開始陸續遷徙,對於廣州的市民來說,眼下正是觀鳥的最佳時節。喜歡觀鳥的你抓緊時間去海珠湖、南沙溼地觀鳥吧。
  • 遼寧迎最佳觀鳥季!上千隻天鵝飛來,還有珍稀鳥類聚集!
    3月的遼寧乍暖還寒,遼寧也迎來了「最佳觀鳥季」。在遼寧北票北飛的天鵝陸續聚集在白石溼地棲息覓食,岸邊的遊人和攝影愛好者在這裡駐足欣賞、拍攝。據野保部門統計,目前,溼地天鵝數量達1000多隻,本周末將進入觀鳥高峰期。
  • 觀鳥季到了 周邊賞「萬鳥齊飛」
    每年的10月開始,候鳥就陸陸續續向南遷徙。
  • 冬候鳥「先鋒軍」抵廈 廈門正式進入冬候鳥觀賞季
    赤紅山椒鳥(雄)  近日,廈門市觀鳥協會會員在廈門市園林植物園發現了「老朋友」北紅尾鴝的身影。作為冬候鳥中的標杆性鳥種,北紅尾鴝的出現也意味著今年林鳥中冬候鳥遷徙「主力部隊」將大規模挺進廈門,廈門正式迎來了冬候鳥觀賞季。  由於今年天氣溫暖,冬候鳥與往年相比,來得比較晚。有意思的是,不久前在翔安張埭橋水庫繁殖成功的紫水雞幼崽,將迎接「新客人」,陪它們一起「過年」。
  • 玩法‖全民觀鳥季!在崇明與鳥兒的近距離邂逅……
    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案例展 候鳥與您相約東灘 ——東灘溼地公園實踐案例展 地點:東灘溼地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