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仰天而嘆,垂淚嘆息!

2021-01-16 花開花落一生緣

現在,趙高徑直找到李斯,有恃無恐地對他坦言:「皇上駕崩一事,外人無從知道。皇上賜遺詔給長子,詔書及符璽在我那裡,還沒送出。現在定誰為太子,全在丞相一句話,丞相認為該怎麼辦呢?」李斯不是吃乾飯的,經驗十分豐富,知道皇帝的遺詔扣留在趙高手中,李斯也聽出了趙高話裡有話,裝作十分吃驚,義正詞嚴地說:「怎麼可以說這種話呢?這不是身為人臣該說的話啊!皇上的遺詔不是早就發出了嗎?」趙高不急不忙地說:「先生,你自己估量一下,你比蒙恬更有才能嗎?你比蒙恬對國家的功勞更高嗎?你比蒙恬更能深謀遠慮嗎?你比蒙恬更受天下人歡迎嗎?你比蒙恬更能贏得長子扶蘇的信任嗎?」

李斯很瞧不起趙高處處與別人相比,唯恐自己落後,李斯說:「這五樣我都比不上大將軍蒙恬,可是,你為何對我如此苛求責備呢?」趙高並不生氣,很有耐心地解釋說:「我趙高只是內官的一名廝役也,幸得以刀筆之文進入秦宮,管事20餘年了,從來沒有看到被秦王所罷免的丞相或功臣是曾經連封兩代相繼為官的,這些大臣最後都是被誅戮而死的。皇帝近20個兒子,你都是很了解他們的。尤其是長子扶蘇,剛毅而武勇,信人而奮士,他如果繼位,必定任用蒙恬為丞相。到那個時候,你還能衣錦還鄉嗎?這是多麼明白的事情啊。我奉秦王的詔令指導胡亥學習,他學習法令諸事好多年了,從沒有出現差錯。胡亥慈仁篤厚,輕財重士,盡禮敬士,秦國的王子公子都不上他,我認為胡亥可以立為太子。先生最好想個辦法,把這件事情定下來!」

李斯立刻否定說:「君主的繼位怎麼可以混亂其序呢。我奉主之聽天之命,堅決執行就是了,還有什麼可以考慮定下來的事情呢?」李斯非常明白,相比於胡亥而言,長子扶蘇即位,既符合第一皇帝遺詔,又能保全自己丞相的地位。假如,胡亥即位,只會感激他的老師趙高。所以,李斯必須全力、積極、巧妙地反對胡亥即位。趙高說:「安可危也,危可安也。安危不定,何以貴聖?」李斯說:「我李斯啊,原來不過是上蔡民間的一個普通百姓,皇上提拔我做丞相,還分封侯位,子孫都可以繼承,原本是要把國家存亡安危的重擔託付給我。我豈能辜負皇帝對我的期望呢?」其實,趙高更瞧不起李斯的迂腐,瞧不起李斯的不明事理。趙高說「我聽說聖人處世,會順應時代,凡事靈活變化,見末而知本,觀指而睹歸,不會固執不通。事物的發展本來就是千變萬化,先生怎麼能固執永恆不變的準則呢?現在,天下的命運都掌握在胡亥手中,先生依附外面的扶蘇來制約掌握皇權的胡亥,應該叫做糊塗,先生是臣子,挾制胡亥,不是亂臣賊子嗎?所以,故秋霜降者草花落,水搖動者萬物作,這是客觀規律啊。先生怎麼就不明白道理呢?」

李斯固執地說:「我聽說晉國廢了一次太子,結果三代政局混亂;齊國也是如此,齊桓公和弟弟爭奪王位,他的弟弟被殺身死;商紂王殺了叔父比幹,不聽勸諫,因此戰亂使都城變成一片廢墟,連國家也滅亡了。這三件事情都是違背天理的典型,弄得宗廟沒人祭祀。我李斯如果和他們一樣,還用得著你和我商議此事嗎?」李斯的觀點已經非常明白了,因為同意了就會動搖自己的地位。但是,趙高開始以「禍及子孫」的口吻威脅李斯。相比於死亡,地位的動搖已經成為了唯一的選擇。李斯終於沉默下來,不再言語。就在李斯獨自一人「仰天而嘆,垂淚太息」的時候,趙高已經向胡亥報告了:「臣請奉太子之命以報丞相,丞相(李)斯敢不奉令!」在這個風高月黑的夜晚,趙高和胡亥篡改了皇帝的遺詔,不僅立胡亥為太子,而且令長子扶蘇自盡。

扶蘇接到老爹的「遺詔」後,如晴天霹靂,肝膽俱裂,失聲痛哭。扶蘇不敢違背遺詔,進入內室就要拔劍自殺。儘管「遺詔」之中同樣命令大將蒙恬自殺,但是,蒙恬不是吃乾飯的。蒙恬的直覺告訴自己:其中有詐。蒙恬勸說扶蘇:「皇上一直在外地巡視,沒有立太子。當時,皇帝命令我和30萬將士戍守邊疆,還派遣公子您擔任監軍,是天下的重任啊。今天使者剛送來詔書,您就自殺,怎麼能知道其中是否有詐?我認為,您應該向皇上申訴,說明這裡的實情,說明我們的功績,如果皇帝堅持,再自殺也不遲啊。」看到蒙恬勸說扶蘇,使者幾次要將蒙恬驅趕出去。扶蘇說:「父皇賜兒子死亡,兒子還有什麼好申訴的呢?」扶蘇拔劍自殺了。蒙恬不肯自殺,使者也不能違背「遺詔」而殺死蒙恬,只好將蒙恬囚禁在陽周,按照「遺詔」,兵權移交給副將王離。

這時,胡亥、趙高、李斯一行人護送皇帝的遺體還在路上。由於天氣炎熱,屍體發出惡臭。為了掩人耳目,趙高命令隨行的所有車車攜帶「一石鮑魚,以亂其臭」。大隊人馬回到了鹹陽,胡亥坐在了王宮之中,這時,趙高才開始公天下,皇帝已經駕崩,舉國舉行葬禮,「九月,葬始皇酈山」。胡亥順利登上了皇帝的寶座,稱為秦二世,時年21歲。

相關焦點

  • 李斯看到倉鼠後的醒悟 呂不韋是如何選擇和經營奇貨的?
    戰國末期的李斯是楚國上蔡人。李斯年輕時,在郡裡當吏,生活得很不如意。李斯去糧倉,看到糧倉中的老鼠一個個肥頭大耳,見到了人和狗,也不害怕,輕鬆地往裡面一鑽,就安全了。李斯去廁所,看到廁所的老鼠在吃髒東西,瘦骨嶙峋,見到了人和狗,驚慌得四散奔逃。
  • 富貴榮華一瞬間,倉鼠丞相李斯的黃粱一夢,詳細解讀李斯的人生
    李斯的一生明暗兩面,他是一個抓住時代為了夢想奮力拼搏之人,但也是一個被貪念與私慾所耽誤的人。李斯自身的水平與才能誰都不會去懷疑,但是他在面臨抉擇之時的一念之差,最終使得自己沒有擺脫身死族滅的下場。「老鼠哲學」的奉行者李斯原本是魏國一小吏,據說是個看糧庫的。一天他走進廁所,裡面的老鼠又瘦又小還嚇得四散奔逃,李斯雖然很可憐這些老鼠,還是毫不猶豫的瞄準他們尿了一泡尿。
  • 李斯同學,滾出去!
    李斯職業:早期無業游民、後期秦帝國丞相愛好:讀書、寫字特長:作詞、作曲、拍馬屁(拍皇帝)老師:荀子同學:韓非子李斯同學年輕時候當了個掌管文書的芝麻小吏,隨著自己的文筆見長,而且自己的篆書也越來越好看。李斯心想我一風流才子,才華橫溢,豈能整天拿支毛筆,幾片竹簡在這「小廟」裡浪費生命?
  • 李斯:被老鼠帶入正途
    見李斯進去,不慌不忙,等待著李斯離開,然後對著一大坨的翔,嗅來嗅去,開始擇優入食,李斯在門口看著,也不去打擾,只覺得有趣。當時的李斯是一個看管糧倉小官吏,平日裡特別悠閒,過著一人吃飽全家不愁的生活,小日子過得也還算滋潤,也沒有其他什麼大的想法,只覺得日復一日過得去就好。
  • 大秦名相李斯的處世之道——老鼠哲學
    於李斯而言,不管對權力之巔仰望多少次, 都是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的感覺,更清楚為官者,看似富貴顯赫,實則亦如宮室之鼠也。李斯便明白,呂不韋雖然權傾秦國,但遲早會凋零死去,反而是弱冠之年的秦王政,將如旭日東升……於是李斯早早便開始撇清自己與呂不韋的關係,待秦王親政後迅速改換門庭。
  • 從倉庫管理員到秦帝國總經理的李斯,是如何完成屌絲逆襲的?
    李斯能取得這麼大的成功,主要有以下幾點:成功,學習很重要李斯,出生在楚國,家境貧寒,由於學習刻苦,成年後被舉薦為文書小吏。可見,任何一個時代,學習是改變人生的不二法寶。相當於現在的圖書管理員,不管怎樣,也算是國家公務員了,吃穿不愁的。但李斯不是個安於現狀的的人,他要的生活不僅僅是這樣。
  • 《大秦賦》統一大業將成 李乃文另類解讀「小人」李斯
    作為不可或缺的重要歷史人物,李乃文扮演的李斯機智沉穩、狡黠隱忍,與昔日同門韓非子因為政治立場不同而被迫對立,李斯為保好友全屍帶著毒酒,送了好友最後一程。李乃文本人也對李斯這個人物做出了另類解讀,同時他也用自己的專業度完美展現了李斯作為政治家的風採。
  • 想了很多詞,仍然不知道怎麼形容這個人:李斯!
    這就是挾私報復了,因為李斯本人是法家的人物。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李斯把經給念歪了。秦王:焚書坑儒的鍋,我不能背啊!秦始皇:這個鍋我不背李斯建議殺盡天下儒生,但你認為李斯是門派利益的捍衛者,那就錯了!因為他對同門師弟也一樣兇殘。韓非是荀子的得意門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李斯的同門師弟兼好友。
  • 李斯身為秦始皇的寵臣,才高八鬥,為何還鬥不過身為宦官的趙高?
    只是在秦始皇死了之後,一向被其信任的李斯卻失去了輔佐幼主的權力,並且被趙高腰斬。在秦始皇時代如此有才華,而且權力如此高的李斯,為何最後卻栽在了趙高手中呢?圖片:始皇帝的得力助手李斯劇照一、李斯在秦始皇時期極盡榮華,同時也得罪了很多人李斯早年只是一個小吏,後來幸得呂不韋推薦,成為一名郎官。秦始皇就是在他的勸說下有了野心,並且想要一統六國。
  • 名相李斯:要改變格局的前提,不是離開廁所,而是不做老鼠
    李斯再次選擇了站隊。李斯為嬴政制定了「先滅韓,以恐他國」的吞併計劃,並且教秦王派人用金玉收買六國的君臣,離間君臣的關係。李斯因此得重用。秦國是李斯在列國中為自己挑選的最好的環境,為此他不惜離開了生養他的楚國,他怎麼甘心離開。於是他上書秦王,為自己的命運做努力。最終,李斯留下,最後成了秦始皇的丞相,也實現他「擇優而居」的願望。李斯之功李斯政治之功。李斯在政治上最大的功勞就是廢分封。秦王掃六合,一統天下,李斯建議廢除分封制,將天下分為郡縣。
  • 李斯受老鼠啟發當了大秦宰相,這麼高難度的事,他是怎麼做到的?
    這件事引起了李斯的思考。 最終李斯的得出的結論就是,生存環境可以決定一個老鼠的命運。若是把廁鼠放入到倉庫當中,他們同樣也是會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的。 可見環境對一個老鼠的影響是多麼的大。 從這裡李斯就有老鼠聯想到了自己,自己何嘗不是老鼠呢?
  • 聰明的李斯,為什麼不支持扶蘇,反而要對於胡亥「情有獨鍾」呢?
    《史記》丞相李斯進諫曰:放棄詩書,極意聲色經過這一番說辭,李斯被趙高給說動了,於是他決定與趙高一起扶持胡亥登位。李斯今人復原圖過度貪權,而害了自己趙高清楚的明白,李斯貪戀權位這一要害,於是向他說明,一旦扶蘇登基後,自己的地位可能會大不如前,甚至還會丟官罷職、遣回鄉裡,這使得李斯在決定皇位繼承人的問題上站在了趙高這邊。
  • 李斯的倉鼠劫:垢莫大於卑賤,而悲莫大於窮困!
    借著這個機會,我們來了解一個重要的人物——李斯。李斯是楚國上蔡人,生於戰國末年,一開始只是郡內的小吏,負責糧倉內糧食的出入登記。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平淡的差事不足以激起他心頭的刺激感,美好的年華都將要被祭奠,這樣的人生對於李斯來說根本就沒有一丁點的意義。
  • 大秦賦:外表正直的李斯被笑稱「兵馬俑」,死前說自己有七宗罪
    熱播電視劇《大秦賦》持續更新,李斯終於登場,他身穿鎧甲,頭髮梳成向上的錐髫,小嘴叭叭醉斥六國,加上一張方臉,被網友調侃:李斯怎麼這麼像兵馬俑?
  • 一介布衣李斯,30歲一文不名,直到33歲,終於開啟了逆襲之路
    趙高僅為宦官,而胡亥更是個無能之人,在這種情況下,李斯竟然答應了和他們一起違背秦始皇的本意,究竟是為了什麼? 對於李斯來說,權利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樣東西,所以這也成了他致命的弱點。而趙高就是利用了李斯這樣的心理。
  • 秦始皇除掉呂不韋後下逐客令,李斯是楚國人,為何留下來了?
    李斯是楚國人,頗有學問,在這件事情上也受到了牽連,被逐出了秦,因為李斯是荀子的弟子,是呂不韋提拔的,現在呂不韋不在了,李斯就沒有了靠山,加上自己不是秦國人,這一下就成了野外鼠,而不是倉中鼠。 李斯不甘心,離開之前給秦始皇寫了一封信,大致意思就是這樣的:
  • 《大秦賦》中,李斯的長史,蒙恬的郎中,都是什麼官職呢?
    該劇作為大秦帝國系列的收官之作,講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王翦等的輔佐下平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秦朝的故事。 對於本文所要說的李斯、蒙恬,自然是圍繞著秦王嬴政身邊的重要人物。在《大秦賦》中,李斯被秦王嬴政封為「長史」,而就蒙恬來說,則在樊於期之後接替了「郎中」一職。在不少觀眾看來,李斯和蒙恬一文一武,可謂秦王嬴政的左右膀右臂了。那麼,問題來了,《大秦賦》中,李斯的長史,蒙恬的郎中,都是什麼官職呢?
  • 從上蔡小吏到帝國宰相:李斯是如何突破內捲化實現逆襲的?
    唯獨一人,從上蔡小吏逆襲成了帝國宰相,他就是李斯。 青年時期的李斯,是不折不扣的小鎮青年,是楚國上蔡的一個小公務員。主要工作是糧倉管理員,大概相當於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糧食儲備庫庫管員,也是社畜一枚。 此時的李斯工作穩定,衣食無憂,有老婆孩子熱炕頭。
  • 商鞅,白起,王翦,李斯,誰對秦朝做出的貢獻最大
    在網友熱議中,呼聲最高的有商鞅、白起、王翦、李斯;另有魏冉、範雎、呂不韋也被廣泛提起。1、商鞅商鞅之於秦國,如同秦王政之於秦國,少這麼一個人,就不可能實現統一大業。商鞅給秦國制定法令,移風易俗;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制定統一度量標準;調節賦稅,鼓勵耕種,鼓勵軍功,使秦國無敵於東方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