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10/20 17:34:39
來源:華東理工大學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秦嘉瑩
為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關於學校黨建和思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進一步推動「四史」學習教育,10月16日,以「學好『四史』明責任,守牢初心勇擔當——感悟化工強國之路」為主題的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系統「偉大工程」示範黨課在華東理工大學開講。
教育部高校黨建聯絡員陳招應,華東理工大學黨委書記杜慧芳、中國工程院院士袁渭康、校黨委副書記陳麒和校黨委常委、副校長辛忠等出席了黨課,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黨建服務中心和兄弟高校的黨務工作者來校交流觀摩。華理黨群部門負責人、二級黨組織書記、第24期青幹班學員、師生黨支部書記代表在主會場商學院406報告廳聆聽黨課。各二級黨組織還設置了分會場,黨委委員、師生黨支部書記、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代表等通過直播在線聽課。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杜慧芳在作黨課導讀時表示,新時代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四史」學習教育,既是思想建黨、理論強黨的重要戰略舉措,也是廣大黨員的一門必修課。華東理工大學黨委高度重視「四史」學習教育,成立領導小組,制定學習方案,落實責任部門,部署學習任務,以多種形式紮實推進「四史」學習教育。
杜慧芳指出,廣大黨員要加強理論學習,堅定理想信念,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要發揚優良傳統,堅守奮鬥精神,發揚學校的優良傳統,傳承先賢前輩的奮進精神,紮根中國大地,為建設社會主義一流大學努力奮鬥;要緊跟時代步伐,勇擔歷史使命,加強基礎研究,推動成果轉化,提升創新能力,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杜慧芳強調,心有所信,方能行遠。廣大黨員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記初心使命,加強思想淬鍊,提高工作本領,勇於擔當作為,自覺擔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時代重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以優異成績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此次黨課以時間為序,分為「紅色星火點亮東方」「立國興邦實業報國」「改革開放銳意進取」「復興偉業築夢前行」4個篇章。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盧楊,副院長徐國民、汪斌鋒,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邱衛東分別擔任4個篇章的主講人。
課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袁渭康,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應用化學研究所黃永民,生物採油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劉金峰,校黨委常委、副校長辛忠作為嘉賓,參與了訪談。
袁渭康分享了在華理成長的點滴故事,以及我國化工事業發展過程中的曲折和突破。他的經歷,反映了在面臨物資匱乏、人才短缺的背景下,黨和國家對高等教育的期待、對科學技術的呼喚,以及老一輩華理人化工報國的初心和使命,更詮釋了個人夢、華理夢和中國夢的有機統一。這是華理人的精神之所在,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之所在,更是中華民族和無數中華兒女的期盼之所在。
黃永民負責研製的HAN分解催化劑,為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首次飛行試驗圓滿成功提供了重要的硬體保障,標誌著我國在HAN液體推進技術的應用領域居於世界領先地位。劉金峰所在團隊參與研發的採油菌種搭載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進行了太空育種實驗。採油微生物菌種是目前國際上該領域的研究熱點,利用太空極端環境對原始野生菌株進行誘變,有望大大提升或強化微生物採油應用效果,在促進微生物採油技術的工業化推廣方面意義重大。通過黃永民、劉金峰分享這兩個項目的研發過程,黨課講述了建校68年來,一代代華理人錨定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不斷開拓創新、銳意進取、科技報國的故事。
辛忠就新時代教育承擔的歷史使命,華理在立德樹人方面的實踐探索、在「雙一流」建設中的規劃布局等方面,作了介紹交流。辛忠表示,多年來,華理堅持傳承和發揚「勤奮求實,勵志明德」的校訓精神,響應國家號召,不怕艱難困苦,在立德樹人的實踐中不斷進取。未來,華理也會「立足新時代、紮根中國大地,努力建設社會主義一流大學」,為實現國家「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貢獻力量。
此次黨課還在形式上進行了創新,既有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會學生帶來的朗誦《共產黨宣言》,也有校大學生合唱團的精彩表演《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讓參加黨課的師生有了課程視聽的全新體驗。
課後,師生黨員們表示,黨課讓大家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以及華理人矢志不渝追求真理、勇攀科技高峰的精神,體會到「學好『四史』明責任,守牢初心勇擔當」的時代意義,今後將在學習和工作中繼續深化「四史」學習教育,不斷踐行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