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大選前一天英鎊猛跌?大選前最後一次大型民調裡發生了什麼? 2019年12月11日 22:06:11 智通財經網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英倫房產圈」,作者為房產君。
眼看著,明天就是全英國矚目的「雙十二大選」的投票日。
就在一個多月前,英國首相鮑裡斯躊躇滿志毅然決定發起提前大選,希望藉此徹底擺脫議會在脫歐問題上的掣肘;而工黨科爾賓迫於壓力不惜孤注一擲,企圖借著大選這把雙刃劍賭一把自己的前程。
而自大選競選以來,由於鮑裡斯一路「高歌猛進」,大家紛紛看好他能贏下最終的戰局,拿著已有的脫歐協議離開歐盟,所以英鎊也扭轉了三年以來的頹勢,一路漲漲漲,近期兌人民幣達到了9.28的高峰。
然而英國時間昨晚,一直處於高位的英鎊卻突然跌了,最低點跌至了9.22。
按理來說,在開啟雙十二大選後,英鎊的漲跌與國內政治局勢息息相關,可大家不是早就認為鮑裡斯已經穩操勝券了嗎?
這次英鎊的下跌又是怎麼一會回事?
原來,那個在上次大選裡預測最準的民調機構YouGov昨晚又發布了大選前最後一次民調預測結果,這次的預測裡,鮑裡斯的領先優勢降低,出現沒有多數政府的懸浮議會的機率加大,這就導致了英鎊的振幅。
一起來看看具體情況~
一、最新MRP預測
本周二,YouGov發布了最新的MRP模型預測結果。
看到這個MRP,大家是不是覺得很眼熟?
是的,這個MRP就是我們說過的那個「史上最準」預測模型,據YouGov宣稱,該模型在2017年的英國大選中準確地預測了93%的席位 。(對模型如何預測以及上次預測結果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戳這裡查看詳情)
在上月底,YouGov剛剛通過MRP模型做過一個類似的預測,房產君也在第一時間為大家進行了報導。在上次的預測中,YouGov認為鮑裡斯將會大獲全勝,在獲得英國議會多數席位的情況下贏下大選。
然而,時間僅僅過了一個多禮拜,在新的預測中,YouGov的說法就變了,雖然模型結果顯示鮑裡斯仍能贏得大選並獲得多數席位,但問題就出在,他的多數優勢縮小了!
那麼,在這次預測力,各黨派能夠在議會中獲得多少席位呢?和上次的預測相比又有哪些變化呢?
1、模型預測結果
YouGov這次的預測取自12月4-10日期間的數據,共對10萬多選民進行了調查。
數據顯示,在未來議會的650個席位中,保守黨將獲得339個席位。雖然高於上2017年選舉裡獲得的317個席位,但比起上次預測的359個席位,少了20席。
而最大在野黨工黨能夠獲得231個席位,比起上次預測的211個多了20席,正在逐漸拉小與保守黨的距離。
此外,自由民主黨(Liberal Democrats)將會擁有15個席位,較上次預測的13個增加了2席。
與此同時,蘇格蘭民族黨(SNP)的總席位數將比上次預測的減少2席,最終為41席。
其他黨派的票數基本和上次的預測保持一致,脫歐黨不會獲得席位數,綠黨(Green)將會獲得1席,威爾斯黨(plaid cymru)獲得4席等。
如下圖所示:YouGov模型下各黨派將在議會獲得的席位數
再從目前的選票份額來看,保守黨有望獲得43%的選票,工黨將獲得33%的選票,自由民主黨將獲得12%的選票。
如下圖所示:YouGov模型下各黨派最終的選票份額
可以說,自從上月的MRP模型結果出來後,各黨派之間的競爭進一步加劇了,而在最新的預測模型下,保守黨在議會的席位數優勢已降為28席(保守黨的席位數339減去所有其他黨派的席位數總和311),比起上個月的68席優勢,足足少了40個。
如下圖所示:不同時期各黨派議會席位數對比
這也是文章開頭提到的英鎊出現下跌的根本原因。
因為這樣的模型預測,本身就有一定的不準確性。最終席位的數字,可能會有一定的波動。 如果之前判斷領先優勢很大的話,那麼就算出現一定的負向波動,保守黨依舊有可能能拿到議會多數。
但是在當前這個只比320的絕對多數席位多19席的情況下,如果出現一定的負面波動,就有可能跌破320而出現懸浮議會。 要知道,這個模型在上次大選中的準確率為92%。如果這次大選依舊能夠保持這樣的準確率的話,在這議會的600多席位裡,可能會有50多席位預測不準。
於是乎,大家擔心,在這樣微弱的優勢下,英國未來很可能出現「懸浮議會(Hung Parliament)」的情況,這大大增加了鮑裡斯帶領英國脫歐的難度,也帶來了新的政治不確定性。
那麼,YouGov是通過什麼依據判斷出鮑裡斯獲得的席位數會下降的呢?
2、席位數變動的原因
一直以來,各機構就分析稱,鮑裡斯是否會贏得大選,將取決於其在「紅牆」區域——也就是那些原本支持工黨,但同時也支持脫歐的選區的表現。
這些選區大多是在2017年的大選中易手於工黨,而在這次大選中,鮑裡斯也早就將目標瞄準了這些選區,希望通過競選策略將其納入自己麾下。
鑑於鮑裡斯的積極表現,在上次的MRP模型中,YouGov認為鮑裡斯能夠「擊潰」工黨的「紅牆」,拿下這些原本屬於工黨的選區。
然而,好景不長,在這次的MRP預測中,YouGov卻認為,工黨正在修補「紅牆」的裂縫,能夠保住保守黨的目標席位。
比如,在上次的預測中,YouGov認為Weaver Vale、West Bromwich East和Workington等選區將被保守黨拿下,而在這次預測中,YouGov認為工黨將重新獲得領先。而且,工黨還會從SNP手中奪下三個選區,其中就包括邊緣選區Kirkcaldy and Cowdenbeath。
而且,隨著大選接近尾聲,對於支持留歐的選民來說,自民黨表現平平,轉而支持工黨還有可能能夠換回一線希望,所以工黨在支持留歐的地區表現得更好。
數據顯示,目前支持留歐的選區的選民投票份額平均增加了6%,而那些支持脫歐的選區的選民投票份額只增加了2%,這部分來自留歐選區的選票增量很可能是工黨民調增長的一部分來源。
比如,倫敦南部支持留歐的Chipping Barnet和Putney選區很可能會轉而支持工黨。
如下圖所示:與11月的MRP模型預測結果相比,各黨派席位數的變化;藍色--保守黨;紅色--工黨;黃色--SNP;橘色--自由民主黨
可以說,在MRP的預測下,保守黨的確突破了工黨的「紅牆」區域,拿下了一些原本屬於工黨的選區,但工黨並沒有讓保守黨的「侵略」無限度的進行下去。
3、模型存在誤差
不過,儘管大家認為YouGov的MRP模型準確率很高,但這一模型並非完美無缺。
首先,模型本身就有一定的誤差率。
YouGov指出,各黨派的席位數還存在一些不確定性,在考慮誤差的情況下,保守黨最終獲得的席位數將介於311至367席之間,而工黨的席位數也可能介於206至256席之間。
其次,選民的「喜好」十分多變。
由於這一模型的結果是基於投票日之前的數據,而在12月12日之前,選民很可能改變主意。尤其是在一些邊緣選區,存在著很大的變數。
從YouGov的最新數據來看,目前,仍有85個選區,沒有出現某個政黨大幅領先的情況。其中,有25個選區,保守黨的領先率不足5%,而有31個選區,工黨的領先率同樣很低,這些選區的變動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未來的大選結果。
此外,該模型並不能考慮戰術性投票,也無法將個別候選人的受歡迎程度納入研究中。
不過,對鮑裡斯來說,在預測中失利也並非全是壞事,可以督促選民和活動人士們積極參與競選,而不是對此掉以輕心。
畢竟,在英國,選民在參與選舉時不上心的事並不少見,比如,一些選民看到自己支持的黨派要贏,就懶得出門投票,或者覺得多一票少一票也不影響大局,就不表達自己的意見。
當然,除了選民們提著心等待最後結果,在這個節骨眼,各黨派的黨魁們更是一刻也不能閒,不管是想要一決高下的鮑裡斯和科爾賓,還是想要「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小黨派,就算時間只剩最後一分鐘,也要竭盡所能,為自己的黨派爭取到多一份的選票。
那麼,在最後的時間裡,各黨派還將有哪些動作呢?
二、最後節點各黨派都在忙啥?
明天,英國大選的投票通道將正式開啟,而各黨派的領導人也是馬不停蹄的繼續著最後工作,四處宣傳他們對英國未來的承諾。
1、保守黨
本周三,鮑裡斯將開始進行最後的巡迴宣傳,他的主要宣傳點仍在英國脫歐上。
鮑裡斯認為,英國脫歐是開啟一切行動的關鍵,只有英國完成脫歐,才能擺脫政治不確定性的約束,政府也才能專注於為人民服務。
除此之外,鮑裡斯還將繼續宣傳保守黨投資NHS、增加警察人數和引入新移民體系等的多項關鍵承諾。
對於這些承諾,鮑裡斯強調稱,保守黨是唯一一個對未來執政有規劃,而且規劃能夠落地的政黨。
有人認為,這也是在暗諷工黨政策的「假大空」,雙方較量的火藥味十分明顯。
2、工黨
科爾賓競選的最後一天也將會在演講宣傳中結束。他表示,選自己就是選出一個面向多數人、而非少數人的政府。
據悉,這位工黨黨魁將先在蘇格蘭開始演講,然後前往英格蘭東北部,以期吸引那些尚未做出決定的選民,在這一地區,保守黨也將與工黨展開最後的競爭。
科爾賓在演講中也會重申自己當選後的政策,比如為NHS提供資金、擴大免費託兒服務、降低交通費用等。
在脫歐方面,科爾賓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工黨會解決英國脫歐問題,重新提出一份新的脫歐協議,並通過舉行二次公投,讓民眾自己決定是否脫歐。
3、自民黨
自民黨領袖喬·斯溫森(Jo Swinson)也將與黨派成員一起舉行集會,以再次強調她的留歐立場。
喬·斯溫森表示,為自由民主黨投票可以阻止鮑裡斯的保守黨獲得多數席位,進而阻止英國脫離歐盟。
這位領導人呼籲她的活動人士「繼續努力爭取每一張選票」,並向那些可能轉投工黨的留歐派選民表示,支持他們不過是在浪費選票。
喬·斯溫森表示:希望那些原本就支持自民黨的人繼續自己,以阻止鮑裡斯獲得多數席位,進而阻止英國脫歐。」
由此看見,在當前這個敏感時期,各個黨派都採取了相對穩健保守的策略,以突出自己的優勢。
保守黨希望通過重申脫歐立場和民眾關注的政策,來守住當前民調第一的寶座,然後在「挖工黨牆角」上再努最後一把力;工黨希望通過宣揚福利大法穩固這兩天在民調中的喜人漲勢,並試圖再縮短與保守黨的差距;自民黨則明顯希望能把水攪渾,爭取讓自己的黨派在議會中多佔一些席位,只要出現「懸浮議會」,留歐大業就仍有希望。
那麼,除了各黨派的最終行動外,大選前還有什麼有趣的事情呢?
三、大選前還有什麼看頭?
儘管,目前保守黨仍舊處於領先的地位,但民調機構也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工黨似乎是一個後起之秀。
在2017年的競選中,工黨與保守黨最初還保持著較大的差距,但在離大選還有幾周的時候,他們之間的差距開始縮小,並在最後一周趨於穩定,最終,科爾賓的確帶來了驚人的表現。讓前任首相德蕾莎·梅伊率領的保守黨失去了絕對多數的位置,而被迫與DUP組閣。
而這一次,民調趨勢似乎也與歷史驚人的相似,從YouGov的MRP預測數據來看,在競選後期,保守黨對工黨的領先優勢已經從11%下降到了9%。
看到這一結果,就連保守黨的高層們也坐不住了,開始紛紛下場警告支持自己的選民,勸他們不要出現自滿情緒,好好參與投票,以免英國出現「懸浮議會」。
鮑裡斯也坦言道:「競選活動走到現在再緊張不過了,而且很有可能再次出現無多數議會的危險。」
一邊是鮑裡斯小心翼翼的維持著現有的優勢,另一邊工黨則在想盡一切辦法,想繼續維持民調差距縮小的趨勢,再次重現2017年大選中的「黑馬奇蹟」。
工黨影子內閣大臣約翰·麥克唐奈(John McDonnell )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對於工黨而言,目前的民意調查顯示,我們距離組建工黨政府已經很近了。」
然而,工黨還不能高興太早,畢竟,不只是要直面對手的進攻,有時候還要預防「後院起火」。
據英媒報導,就在大選前夕,有15名前工黨議員聯合發起了一場宣傳活動,活動的內容居然是敦促選民們不要投票支持科爾賓。
他們反對科爾賓的理由是,鑑於科爾賓以往的表現,他會帶來一個更加不安全、不公平的社會。
可見,對科爾賓來說,打敗一個鮑裡斯還是遠遠不夠的,而不管是誰上任,也只有那些真正為民眾謀福利的人,才會受到大家的尊重和支持。(編輯:唐夢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