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前一天英鎊猛跌?大選前最後一次大型民調裡發生了什麼?

2021-01-08 手機鳳凰網

要聞 大選前一天英鎊猛跌?大選前最後一次大型民調裡發生了什麼? 2019年12月11日 22:06:11 智通財經網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英倫房產圈」,作者為房產君。

眼看著,明天就是全英國矚目的「雙十二大選」的投票日。

就在一個多月前,英國首相鮑裡斯躊躇滿志毅然決定發起提前大選,希望藉此徹底擺脫議會在脫歐問題上的掣肘;而工黨科爾賓迫於壓力不惜孤注一擲,企圖借著大選這把雙刃劍賭一把自己的前程。

而自大選競選以來,由於鮑裡斯一路「高歌猛進」,大家紛紛看好他能贏下最終的戰局,拿著已有的脫歐協議離開歐盟,所以英鎊也扭轉了三年以來的頹勢,一路漲漲漲,近期兌人民幣達到了9.28的高峰。

然而英國時間昨晚,一直處於高位的英鎊卻突然跌了,最低點跌至了9.22。

按理來說,在開啟雙十二大選後,英鎊的漲跌與國內政治局勢息息相關,可大家不是早就認為鮑裡斯已經穩操勝券了嗎?

這次英鎊的下跌又是怎麼一會回事?

原來,那個在上次大選裡預測最準的民調機構YouGov昨晚又發布了大選前最後一次民調預測結果,這次的預測裡,鮑裡斯的領先優勢降低,出現沒有多數政府的懸浮議會的機率加大,這就導致了英鎊的振幅。

一起來看看具體情況~

一、最新MRP預測

本周二,YouGov發布了最新的MRP模型預測結果。

看到這個MRP,大家是不是覺得很眼熟?

是的,這個MRP就是我們說過的那個「史上最準」預測模型,據YouGov宣稱,該模型在2017年的英國大選中準確地預測了93%的席位 。(對模型如何預測以及上次預測結果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戳這裡查看詳情)

在上月底,YouGov剛剛通過MRP模型做過一個類似的預測,房產君也在第一時間為大家進行了報導。在上次的預測中,YouGov認為鮑裡斯將會大獲全勝,在獲得英國議會多數席位的情況下贏下大選。

然而,時間僅僅過了一個多禮拜,在新的預測中,YouGov的說法就變了,雖然模型結果顯示鮑裡斯仍能贏得大選並獲得多數席位,但問題就出在,他的多數優勢縮小了!

那麼,在這次預測力,各黨派能夠在議會中獲得多少席位呢?和上次的預測相比又有哪些變化呢?

1、模型預測結果

YouGov這次的預測取自12月4-10日期間的數據,共對10萬多選民進行了調查。

數據顯示,在未來議會的650個席位中,保守黨將獲得339個席位。雖然高於上2017年選舉裡獲得的317個席位,但比起上次預測的359個席位,少了20席。

而最大在野黨工黨能夠獲得231個席位,比起上次預測的211個多了20席,正在逐漸拉小與保守黨的距離。

此外,自由民主黨(Liberal Democrats)將會擁有15個席位,較上次預測的13個增加了2席。

與此同時,蘇格蘭民族黨(SNP)的總席位數將比上次預測的減少2席,最終為41席。

其他黨派的票數基本和上次的預測保持一致,脫歐黨不會獲得席位數,綠黨(Green)將會獲得1席,威爾斯黨(plaid cymru)獲得4席等。

如下圖所示:YouGov模型下各黨派將在議會獲得的席位數

再從目前的選票份額來看,保守黨有望獲得43%的選票,工黨將獲得33%的選票,自由民主黨將獲得12%的選票。

如下圖所示:YouGov模型下各黨派最終的選票份額

可以說,自從上月的MRP模型結果出來後,各黨派之間的競爭進一步加劇了,而在最新的預測模型下,保守黨在議會的席位數優勢已降為28席(保守黨的席位數339減去所有其他黨派的席位數總和311),比起上個月的68席優勢,足足少了40個。

如下圖所示:不同時期各黨派議會席位數對比

這也是文章開頭提到的英鎊出現下跌的根本原因。

因為這樣的模型預測,本身就有一定的不準確性。最終席位的數字,可能會有一定的波動。 如果之前判斷領先優勢很大的話,那麼就算出現一定的負向波動,保守黨依舊有可能能拿到議會多數。

但是在當前這個只比320的絕對多數席位多19席的情況下,如果出現一定的負面波動,就有可能跌破320而出現懸浮議會。 要知道,這個模型在上次大選中的準確率為92%。如果這次大選依舊能夠保持這樣的準確率的話,在這議會的600多席位裡,可能會有50多席位預測不準。

於是乎,大家擔心,在這樣微弱的優勢下,英國未來很可能出現「懸浮議會(Hung Parliament)」的情況,這大大增加了鮑裡斯帶領英國脫歐的難度,也帶來了新的政治不確定性。

那麼,YouGov是通過什麼依據判斷出鮑裡斯獲得的席位數會下降的呢?

2、席位數變動的原因

一直以來,各機構就分析稱,鮑裡斯是否會贏得大選,將取決於其在「紅牆」區域——也就是那些原本支持工黨,但同時也支持脫歐的選區的表現。

這些選區大多是在2017年的大選中易手於工黨,而在這次大選中,鮑裡斯也早就將目標瞄準了這些選區,希望通過競選策略將其納入自己麾下。

鑑於鮑裡斯的積極表現,在上次的MRP模型中,YouGov認為鮑裡斯能夠「擊潰」工黨的「紅牆」,拿下這些原本屬於工黨的選區。

然而,好景不長,在這次的MRP預測中,YouGov卻認為,工黨正在修補「紅牆」的裂縫,能夠保住保守黨的目標席位。

比如,在上次的預測中,YouGov認為Weaver Vale、West Bromwich East和Workington等選區將被保守黨拿下,而在這次預測中,YouGov認為工黨將重新獲得領先。而且,工黨還會從SNP手中奪下三個選區,其中就包括邊緣選區Kirkcaldy and Cowdenbeath。

而且,隨著大選接近尾聲,對於支持留歐的選民來說,自民黨表現平平,轉而支持工黨還有可能能夠換回一線希望,所以工黨在支持留歐的地區表現得更好。

數據顯示,目前支持留歐的選區的選民投票份額平均增加了6%,而那些支持脫歐的選區的選民投票份額只增加了2%,這部分來自留歐選區的選票增量很可能是工黨民調增長的一部分來源。

比如,倫敦南部支持留歐的Chipping Barnet和Putney選區很可能會轉而支持工黨。

如下圖所示:與11月的MRP模型預測結果相比,各黨派席位數的變化;藍色--保守黨;紅色--工黨;黃色--SNP;橘色--自由民主黨

可以說,在MRP的預測下,保守黨的確突破了工黨的「紅牆」區域,拿下了一些原本屬於工黨的選區,但工黨並沒有讓保守黨的「侵略」無限度的進行下去。

3、模型存在誤差

不過,儘管大家認為YouGov的MRP模型準確率很高,但這一模型並非完美無缺。

首先,模型本身就有一定的誤差率。

YouGov指出,各黨派的席位數還存在一些不確定性,在考慮誤差的情況下,保守黨最終獲得的席位數將介於311至367席之間,而工黨的席位數也可能介於206至256席之間。

其次,選民的「喜好」十分多變。

由於這一模型的結果是基於投票日之前的數據,而在12月12日之前,選民很可能改變主意。尤其是在一些邊緣選區,存在著很大的變數。

從YouGov的最新數據來看,目前,仍有85個選區,沒有出現某個政黨大幅領先的情況。其中,有25個選區,保守黨的領先率不足5%,而有31個選區,工黨的領先率同樣很低,這些選區的變動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未來的大選結果。

此外,該模型並不能考慮戰術性投票,也無法將個別候選人的受歡迎程度納入研究中。

不過,對鮑裡斯來說,在預測中失利也並非全是壞事,可以督促選民和活動人士們積極參與競選,而不是對此掉以輕心。

畢竟,在英國,選民在參與選舉時不上心的事並不少見,比如,一些選民看到自己支持的黨派要贏,就懶得出門投票,或者覺得多一票少一票也不影響大局,就不表達自己的意見。

當然,除了選民們提著心等待最後結果,在這個節骨眼,各黨派的黨魁們更是一刻也不能閒,不管是想要一決高下的鮑裡斯和科爾賓,還是想要「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小黨派,就算時間只剩最後一分鐘,也要竭盡所能,為自己的黨派爭取到多一份的選票。

那麼,在最後的時間裡,各黨派還將有哪些動作呢?

二、最後節點各黨派都在忙啥?

明天,英國大選的投票通道將正式開啟,而各黨派的領導人也是馬不停蹄的繼續著最後工作,四處宣傳他們對英國未來的承諾。

1、保守黨

本周三,鮑裡斯將開始進行最後的巡迴宣傳,他的主要宣傳點仍在英國脫歐上。

鮑裡斯認為,英國脫歐是開啟一切行動的關鍵,只有英國完成脫歐,才能擺脫政治不確定性的約束,政府也才能專注於為人民服務。

除此之外,鮑裡斯還將繼續宣傳保守黨投資NHS、增加警察人數和引入新移民體系等的多項關鍵承諾。

對於這些承諾,鮑裡斯強調稱,保守黨是唯一一個對未來執政有規劃,而且規劃能夠落地的政黨。

有人認為,這也是在暗諷工黨政策的「假大空」,雙方較量的火藥味十分明顯。

2、工黨

科爾賓競選的最後一天也將會在演講宣傳中結束。他表示,選自己就是選出一個面向多數人、而非少數人的政府。

據悉,這位工黨黨魁將先在蘇格蘭開始演講,然後前往英格蘭東北部,以期吸引那些尚未做出決定的選民,在這一地區,保守黨也將與工黨展開最後的競爭。

科爾賓在演講中也會重申自己當選後的政策,比如為NHS提供資金、擴大免費託兒服務、降低交通費用等。

在脫歐方面,科爾賓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工黨會解決英國脫歐問題,重新提出一份新的脫歐協議,並通過舉行二次公投,讓民眾自己決定是否脫歐。

3、自民黨

自民黨領袖喬·斯溫森(Jo Swinson)也將與黨派成員一起舉行集會,以再次強調她的留歐立場。

喬·斯溫森表示,為自由民主黨投票可以阻止鮑裡斯的保守黨獲得多數席位,進而阻止英國脫離歐盟。

這位領導人呼籲她的活動人士「繼續努力爭取每一張選票」,並向那些可能轉投工黨的留歐派選民表示,支持他們不過是在浪費選票。

喬·斯溫森表示:希望那些原本就支持自民黨的人繼續自己,以阻止鮑裡斯獲得多數席位,進而阻止英國脫歐。」

由此看見,在當前這個敏感時期,各個黨派都採取了相對穩健保守的策略,以突出自己的優勢。

保守黨希望通過重申脫歐立場和民眾關注的政策,來守住當前民調第一的寶座,然後在「挖工黨牆角」上再努最後一把力;工黨希望通過宣揚福利大法穩固這兩天在民調中的喜人漲勢,並試圖再縮短與保守黨的差距;自民黨則明顯希望能把水攪渾,爭取讓自己的黨派在議會中多佔一些席位,只要出現「懸浮議會」,留歐大業就仍有希望。

那麼,除了各黨派的最終行動外,大選前還有什麼有趣的事情呢?

三、大選前還有什麼看頭?

儘管,目前保守黨仍舊處於領先的地位,但民調機構也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工黨似乎是一個後起之秀。

在2017年的競選中,工黨與保守黨最初還保持著較大的差距,但在離大選還有幾周的時候,他們之間的差距開始縮小,並在最後一周趨於穩定,最終,科爾賓的確帶來了驚人的表現。讓前任首相德蕾莎·梅伊率領的保守黨失去了絕對多數的位置,而被迫與DUP組閣。

而這一次,民調趨勢似乎也與歷史驚人的相似,從YouGov的MRP預測數據來看,在競選後期,保守黨對工黨的領先優勢已經從11%下降到了9%。

看到這一結果,就連保守黨的高層們也坐不住了,開始紛紛下場警告支持自己的選民,勸他們不要出現自滿情緒,好好參與投票,以免英國出現「懸浮議會」。

鮑裡斯也坦言道:「競選活動走到現在再緊張不過了,而且很有可能再次出現無多數議會的危險。」

一邊是鮑裡斯小心翼翼的維持著現有的優勢,另一邊工黨則在想盡一切辦法,想繼續維持民調差距縮小的趨勢,再次重現2017年大選中的「黑馬奇蹟」。

工黨影子內閣大臣約翰·麥克唐奈(John McDonnell )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對於工黨而言,目前的民意調查顯示,我們距離組建工黨政府已經很近了。」

然而,工黨還不能高興太早,畢竟,不只是要直面對手的進攻,有時候還要預防「後院起火」。

據英媒報導,就在大選前夕,有15名前工黨議員聯合發起了一場宣傳活動,活動的內容居然是敦促選民們不要投票支持科爾賓。

他們反對科爾賓的理由是,鑑於科爾賓以往的表現,他會帶來一個更加不安全、不公平的社會。

可見,對科爾賓來說,打敗一個鮑裡斯還是遠遠不夠的,而不管是誰上任,也只有那些真正為民眾謀福利的人,才會受到大家的尊重和支持。(編輯:唐夢婕)

相關焦點

  • 美國大選直播文(一):拜登在密西根州逆轉獲勝,離贏得大選只差6票
    上一次美國大選時,在結果出爐的6周後,金價大跌超13%。不過這一次,這種情況不太可能發生,因為無論誰當選,一個大規模刺激項目都不可避免,也就會提振金價走高21:13:33美國大選選情膠著,兩方難分勝負的情況下,市場不確定性繼續,黃金持續波動;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分析師Carsten Fritsch表示,儘管之前的民調顯示民主黨候選人拜登領先,但從4年前的經驗來看,這或許什麼也說明不了。
  • 【天下】大選辯論能改變什麼?
    在10月3日第一次電視辯論前,羅姆尼多次失言,負面消息迭出,支持率一降再降,歐巴馬領先多達8個百分點。在幾乎所有的搖擺州,歐巴馬都呈領先之勢。羅姆尼幾乎輸定。但是,一場辯論下來,局面大變。10月21日蓋洛普的最新民調顯示,羅姆尼領先歐巴馬6個百分點。從落後8個百分點到領先6個百分點,14個百分點的提高不可謂不凌厲,這顯然都要拜辯論特別是第一場辯論所賜。
  • 2020臺灣大選最新民調:柯文哲第一 韓國瑜第三
    原標題:2020臺灣大選最新民調:柯文哲支持度第一韓國瑜第三最新民調結果顯示,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支持度現任臺北市長柯文哲最高,其次是新北市長朱立倫,高雄市長當選人韓國瑜緊隨其後排於第三。臺灣「東森新聞雲」於2018年11月27日至11月29日通過結合網絡與電話訪問調查,進行「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調查」,最後共計完成2,196份有效樣本。
  • 日本參議院大選 海報:每人一小步
    民調顯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領導的執政聯盟有望贏得半數議席,但安倍希望在參議院擁有三分之二議席,以推動修改日本戰後和平憲法程序。網上有海報呼籲「每個人的一小步,卻是民主的一大步」,希望選民積極參與投票。日本參議院大選今天公開投票(美聯社)今天日本全國各地約4萬7千個票站上午7時起正式開放,並於下午8時結束投票。
  • 日本大選民調顯示安倍佔優,專家稱其可能不直接修憲而增條款
    然而隨著眾議院22日的選舉投票在即,日本各政黨在大選中的力量已經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曾經讓安倍及其執政黨擔心不已的變局最終可能只是「虛驚一場」。從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成立新黨「希望之黨」,支持率一路飆升,到最大在野黨民進黨解散後成立了「立憲民主黨」並後來居上,安倍及其執政黨一度擔憂自己會在提前大選的豪賭中敗北。
  • 民調:川普已是2024年總統大選黨內領跑者 支持率為89%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自大選以來,符合標準的現場採訪民調顯示,川普在共和黨人中的支持率為89%。 從理論上講,川普2020年的失利應該會導致共和黨內部出現權力真空。上一個在總統選舉失利後贏得主要政黨提名的人是1968年的理察·尼克森,上一位這樣做的總統是1892年的格羅弗·克利夫蘭。
  • Facebook在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出爐前悄然暫停政治群組推薦
    「在前6個月,我們幫助更多的人加入了50%的有意義的社區。而且這裡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據錯誤信息研究非營利組織First Draft的聯合創始人Claire Wardle說,群組推薦對於狗狗愛好者來說可能是無害的,但對於其他流傳陰謀論或科學錯誤信息的人來說,它們可能會成為問題。她說,根據她所看到的軼事證據,Facebook的自動群組建議可以將人們推向激進的「推薦之旅」。
  • 【匯市早知道】美元高臺跳水 歐元英鎊強勢反轉 大選最後一天交易...
    交易員們只對美國大選的情況和可能出現的有爭議的結果感興趣,因為有數千名律師在隨時待命。  由於許多交易員在場外等待結果,外匯價格走勢被誇大,導致流動性減少。  歐元/美元:歐元/美元從1.1639反彈至1.1720,部分原因是交易員預計拜登將獲勝,民主黨有可能控制參議院和眾議院。
  • 綠營名嘴:美國大選揭曉前 臺灣千萬不能表態
    美國大選開票陷膠著,綠營名嘴、臺灣警察大學公共安全學系教授董立文5日下午出席「美國總統大選與兩岸關係」座談會提到,川普和拜登陣營應該「會打持久戰」,在結果揭曉前臺灣千萬不能表態,蔡當局對各種變數都有沙盤推演。
  • 美國大選前瞻:拜登勝率較大,參議院焦灼
    美國時間11月3日是其大選投票日,對美國總統、及國會兩院控制權的爭奪將迎來決勝時刻。最新民調顯示,拜登勝率較大,但參議院控制權依然焦灼;綜合看,市場預期民主黨「橫掃」依然是概率最大的情形。背景知識:大選不僅選總統,還選國會議員美國總統任期4年,眾議院議員任期2年,參議院議員任期6年。每四年一次的大選中,選民不僅選舉總統,也選舉所有的眾議員(共435席,當前民主黨掌握232席多數),以及三分之一參議員(共100席,當前共和黨掌握53席多數,今年33名參議員換屆)。兩次大選之間,還有一次中期選舉影響國會控制權;上次中期選舉在2018年,當時共和黨丟失眾議院多數控制權。
  • 狗屎預測驢象之爭 美國民眾解構大選花樣百出
    隨著最終選舉日的臨近,候選人民調支持率難分軒輊,秉性幽默的美國人或沿襲傳統、或搞笑逗趣的解構也進入白熱化,勢均力敵的預測結果更為堪稱美國選舉史上最膠著的2012年大選增添了「火藥味」。  被美國人戲稱為「非人類政治家」的預測最奪人眼球,它們不約而同選擇了羅姆尼。
  • 百利好官網:歷次大選美元走強 今年或許不一樣
    9月初美元在觸及91.70的低點之後,終於迎來了市場期盼的反彈,最高至94.72的位置,那麼臨近美國大選,美元會有如何表現呢? 回顧歷史 歷次大選美元走強從過去的走勢來看,自1971年至2019年的美元走勢對比可以發現:年度走勢上,美元指數在大選年的走勢要明顯強於非大選年。
  • 2020年美國大選開票實時直播 美國大選票數統計結果如何
    美國東部時間11月4日凌晨2:30,美國大選的計票已進入最後階段。根據福克斯電視臺、美聯社和NBC等多家媒體給出的出口民調顯示,目前拜登拿下238張選舉人票,川普收穫213張。
  •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仍然希望,在周二結束前能「明確」大選前的...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仍然希望,在周二結束前能「明確」大選前的刺激法案是否可能達成。文/爾東琛2020-10-20 04:22:47來源:FX168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仍然希望,在周二結束前能
  • 一波三折:郭臺銘退出臺灣2020大選
    李雯心9月12日,中秋節前一天,在國民黨31位大佬,包括榮譽主席連戰、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現任主席吳敦義等人,以親筆籤名的方式共同連署,呼籲郭臺銘與「總統」候選人、高雄市長韓國瑜進行合作的情況下,前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透過發言人表示國民黨將政黨利益置於臺灣地區利益之前,與其返回國民黨初衷背道而馳,即日退出國民黨,在月圓夜前與國民黨正式「分手」,為臺灣政壇重重投下了早有預料的震撼彈
  • 詹森預計贏得大選 英國脫歐或「板上釘釘」
    據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12日晚上10點,英國大選投票結束。根據英國廣播公司等英國媒體委託進行的投票站出口民調顯示,在議會下院650個席位中,保守黨有望獲得368席,反對黨工黨有望獲得191席,首相詹森預計贏得大選。
  • 日本自民黨在大選中勝算大
    原標題:日本自民黨在大選中勝算大  新華網東京12月2日電(記者馮武勇 劉秀玲)日本2日公示國會眾議院選舉候選人,超過1180名候選人將角逐475個議席。這標誌著日本大選正式拉開帷幕。   日本共同社11月29日公布的民調結果顯示,安倍內閣支持率下滑到44%,不支持率為47%,但這種民意變化卻未能充分反映到投票傾向中。同一份民調中,28%民眾選擇投票給自民黨,選擇民主黨的只有10%,其他政黨只有個位數,另有四成多選民則聲稱尚未決定投票意向。   主要反對黨不能拿出嶄新的經濟對策,也使日本民眾對「安倍經濟學」的不滿無法完全轉化成反對票。
  • 臺灣2020「大選」出現重大變數!
    與郭臺銘的關係撲朔迷離巧合的是,柯文哲1日正式宣布組黨的前一天,郭臺銘從歐洲回臺,關於兩人是否搭檔的猜測不斷。據《中國時報》1日報導,有幕僚透露,柯文哲手握兩套劇本:一是自己選「總統」;二是挺郭參選,但無論哪一出,他志在力拼「立委」席位,擴大自身政治影響力。
  • 俄羅斯棕熊和老虎進行美國大選結果預測
    俄羅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市,美國大選將於11月3日進行投票, Royev Ruchei動物園中的棕熊和老虎進行大選結果預測,有兩個動物選擇了印有拜登頭像的西瓜,有一個動物選擇印有川普頭像的西瓜。 回到2016年,相比多家美國民調機構,俄羅斯西伯利亞一隻北極熊的預測能力可謂更勝一籌。
  • 日本自民黨獲眾議院席位過半 贏得大選已成定局
    根據選前最新的民調,現任首相小泉純一郎所在的自民黨勝算很大。一旦小泉獲勝,不僅他力推的郵政私營化法案可能終將獲得通過,在靖國神社、自衛隊地位、修改和平憲法等問題上,他也可能推行更為強硬的政策。  小泉勝算頗大  法新社報導說,根據日本主要報紙《朝日新聞》9日的最新民調,小泉所在自民黨在比例選區中的支持率又上升了3個百分點,達到了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