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障礙這類疾病有啥不對勁

2021-01-08 瀟湘名醫

【中原經濟網訊】在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心理醫院,經常會聽到家屬說:「他看著好好的,怎麼就想不開了呢?」「他特別懂事,特別有禮貌,咋會抑鬱了呢?」「他腦子很聰明,反應很快,一點也看不出有啥不對勁。」「一會兒高興一會不開心,不知道心裡咋想的?」

鄭州市九院心理醫院專家介紹有些抑鬱障礙的患者,不太了解抑鬱能夠治療,不相信抑鬱能治好,也或許不知道或者不接受自己生病了,也或許不願意讓別人知道自己有病,總之,TA不願意表達的時候,無論TA內心有多痛苦,從外表是看不出來的,只到TA自己堅持不下去做出極端的表現時,可能才會被發現了。而躁狂障礙的患者,如果對這個病沒有認識,更難以讓人識別出來到底是聰明還是躁狂的表現,也許只有等到出現不良後果時周圍的人才會想到是不是生病了。正所謂知人知面不知「心」,有時表面的平靜和聰明的表現不能代表一個人的真實心理,所以,當你還覺得TA「很好啊」的時候,可能TA的「心」已經「亂」了。

鄭州市九院心理醫院三病區醫師周闖在「病房陽光課堂」系列講座上以「雙相情感障礙的識別與治療」為主題談到雙相情感障礙屬於心境障礙的一種類型,指既有躁狂發作又有抑鬱發作的一類疾病。雙相障礙的臨床表現按照發作特點可以分為抑鬱發作、躁狂發作或混合發作。

一、抑鬱發作的特徵:

與單相抑鬱相比,雙相抑鬱起病較急,病程較短,反覆發作較頻繁;情緒的不穩定性、易激惹、精神運動性激越、睡眠增加、肥胖/體重增加、注意力不集中、更多的自殺觀念和共病焦慮及物質濫用(菸草、酒精、毒品等)。

二、躁狂發作的特徵:

心境高漲:自我感覺良好,具有一定的感染力,但有的患者也會出現情緒不穩,變幻莫測,有時歡樂愉悅,有時激動暴怒。部分患者則以憤怒、易激惹、敵意為特徵,甚至可出現破壞及攻擊行為。

思維奔逸:反應敏捷,言語增多,口若懸河,手舞足蹈,眉飛色舞,目空一切,自命不凡,有很多計劃和目標,內容不切實際。

活動增多:精力旺盛,不知疲倦,興趣廣泛,動作迅速,忙忙碌碌,愛管閒事,隨心所欲,做事不計後果,常揮霍無度,慷慨大方,好為人師,喜歡對別人頤指氣使,社交增多。

軀體症狀:睡眠需要減少,入睡困難,早醒,睡眠節律紊亂;食慾亢進,暴飲暴食,或因過於忙碌而進食不規則,加上過度消耗引起體重下降;對異性的興趣增加,性慾亢進,性生活無節制。

其他症狀:注意力不能集中持久,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而轉移;記憶力增強,紊亂多變;發作極為嚴重時,患者極度的興奮躁動,可有短暫、片段的幻聽,行為紊亂而毫無目的指向,伴有衝動行為;也可出現意識障礙,有錯覺、幻覺及思維不連貫等症狀,稱為譫妄性躁狂。多數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即喪失自知力。

輕躁狂發作:患者可存在持續至少數天的心境高漲、精力充沛、活動增多、有顯著的自我感覺良好,注意力不集中、也不能持久,輕度揮霍,社交活動增多,性慾增強,睡眠需要減少。有時表現為易激惹,自負自傲,行為較莽撞,但不伴有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對患者社會功能有輕度的影響,部分患者有時達不到影響社會功能的程度。一般人常不易覺察。

三、混合發作:

指躁狂症狀和抑鬱症狀在一次發作中同時出現,臨床上較為少見。通常是在躁狂與抑鬱快速轉相時發生。例如,一個躁狂發作的患者突然轉為抑鬱,幾小時後又再復躁狂,使人得到「混合」的印象。但這種混合狀態一般持續時間較短,多數較快轉入躁狂相或抑鬱相。

針對雙相障礙的治療原則,周闖醫生給出了以下建議:

個體化治療原則:需要考慮患者性別、年齡、主要症狀、軀體情況、是否合併使用藥物、首發或復發、既往治療史等多方面因素,選擇合適的藥物,從較低劑量起始,根據患者反應滴定。治療過程中需要密切觀察治療反應、不良反應以及可能出現的藥物相互作用等及時調整,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依從性。

綜合治療原則:應採取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心理治療和危機幹預等措施的綜合運用,提高療效、改善依從性、預防復發和自殺、改善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

長期治療原則:由於雙相障礙幾乎終身以循環方式反覆發作,其發作的頻率遠較抑鬱障礙為高,因此應堅持長期治療原則。急性期治療目的是控制症狀、縮短病程;鞏固期治療目的是防止症狀復燃、促使社會功能的恢復;維持期治療目的在於防止復發、維持良好社會功能,提高生活質量。

鄭州市九院心理醫院心理工作者提醒患者和家屬:經藥物治療已康復的患者在停藥後的1年內復發率較高,且雙相障礙的復發率明顯高於單相抑鬱障礙,服用鋰鹽預防性治療,可有效防止躁狂或抑鬱的復發。另外不可忽視心理治療和社會支持系統對預防本病復發的重要作用,應儘可能幫助患者減輕過重的心理負擔和壓力,幫助患者解決生活和工作中的實際困難及問題,提高患者應對能力,積極為患者創造良好的環境,以防復發。(李麗)

【來源:河南經濟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衛計委:心境障礙和焦慮障礙患病率呈上升趨勢
    中新網4月7日電 國家衛生計生委疾控局副局長王斌今日指出,近幾年,以抑鬱障礙為主的心境障礙和焦慮障礙患病率總體上呈上升趨勢。
  • 邊緣人格障礙:比抑鬱症糟糕可怕的心境障礙就是我
    對於心境障礙相信很多人多少是知道一些的,比如抑鬱、焦慮、強迫,其實這些心境並不難解決,有些人說神經症的康復率不是在75%嗎?只要積極去解決不是可以好起來嗎?為什麼我卻沒有?其實我們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有些神經症會伴有人格障礙,就比如今天給大家要講述的邊緣性人格。
  • 筆記|《變態》C5 心境障礙與自殺(上)
    C5 心境障礙與自殺一、基本概念抑鬱症經歷了一次或多次的抑鬱發作,期間沒有躁狂發作,被稱為抑鬱症,它也被稱之為單相障礙。雙相型障礙是一種既有躁狂發作又可能有抑鬱發作的疾病。心境障礙是以情感或心境改變為主要特徵的一組精神障礙。
  • 每10人有1人患精神障礙疾病!焦慮障礙最常見
    「調查顯示,不含老年期痴呆,我國精神障礙疾病患病率為9.32%,焦慮障礙患病率最高」,近日,中國首次精神病患者流行病調查數據在《中國精神衛生調查成果高峰論壇》上發布。會上,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社會精神病學與行為醫學研究室主任黃悅勤發布調查數據,並對此調查報告做了詳細介紹和解讀。
  • 中國精神衛生調查顯示:精神障礙中焦慮障礙患病率最高
    調查結果顯示,在精神障礙中,焦慮障礙患病率最高,為4.98%。作為國家支持的重點科研項目,「中國精神障礙疾病負擔及衛生服務利用的研究」(簡稱「中國精神衛生調查」)歷時3年,重點研究我國精神障礙的患病率和疾病負擔,描述精神障礙患者衛生服務利用現況,探討影響精神障礙患病率、疾病負擔、服務利用等相關因素。
  • 心理障礙的常見類型
    心理障礙的診斷分類多種多樣,且隨著經濟文化的變遷而不斷修改。常見的心理障礙根據其心理活動的表現、可能引發的因素及對個體本身和社會活動的影響一般分為以下幾類,1.焦慮障礙:既往又稱神經痛。這類心理障礙的發生多與生活事件或心理應激,特定的人格傾向和社會支持等因素相關,患者多有焦慮煩惱、恐懼不安、軀體不適等症狀,造成不同程度的精神痛苦和社會功能損害,一般沒有精神病性症狀,自知力存在。常見的焦慮障礙有廣泛性焦慮障礙、驚恐障礙、強迫症、疑病症、恐懼症、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自主神經官能症)等。2.
  • 婆婆帶娃累出心境障礙
    近來她的情緒不穩,愛發脾氣,到醫院一檢查,發現患上了精神障礙。李婆婆家住湖北武昌,退休後她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充實而輕鬆。4年前,外孫女出生,她開始和親家母輪流帶孩子。去年,外孫女上幼兒園了,李婆婆以為可以稍微喘口氣,抽空還能和朋友出去旅遊散心,結果女兒又懷上了二胎。小外孫出生後,女兒建議由婆婆專門照顧大寶寶,李婆婆專門照顧小寶寶。
  • 身體有這5個「不對勁」,可能是抑鬱信號
    抑鬱症屬於心境障礙的一種,發病之後患者消極負面的情緒會影響著身體健康,表現出顯著且持久的心境低落。如果沒有積極採取治療措施讓患者走出困境,抑鬱症越發嚴重,帶來的影響也會更加明顯。因此,要提前了解抑鬱症的誘發原因,又有哪些不良症狀,才能合理應對疾病,讓抑鬱症帶來的影響減輕。
  • 心理障礙大全解析
    同一當事人,一個醫院診斷為抑鬱症重度,一個醫院診斷為精神分裂症,另一個醫院又診斷為雙相I型,過段時間,再去一個醫院,被診斷為持續性抑鬱障礙(惡劣心境)。很多人對心理疾病非常陌生,也非常糾結,看到五花八門的診斷,還沒治療前,自己先把自己嚇得半死。抑鬱症是不是很嚴重啊?抑鬱症能治好嗎?我已經反覆9年了。雙相障礙終身服藥,我該怎麼辦?
  • 7個人裡就有1人會有精神障礙!身邊人出現這種情況要留心!
    圖片來源:柳葉刀 TheLancet這項「中國精神衛生調查」開始於2012年,涉及了心境障礙除去老年期痴呆,6類精神障礙的加權終生患病率為16.6%,也就是說,在我國近14億人口中,有2.3億人(七分之一人)在他們的一生中會得這六類精神障礙疾病中的一種或幾種,相較前兩次數據增長較大。其實,精神障礙就像高血壓、胃腸炎一樣普通。
  • 每13人中就有2個精神疾病,為什麼精神障礙的人這麼多?
    然而目前,中國至少有2億人受到精神類疾病的困擾,它雖然不是致命性疾病,但卻給患者和家人帶來無限的痛苦和負擔。13人中,2人患精神疾病!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局2018年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精神障礙患者達2億4326萬4千人,總患病率高達17.5%;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超過1600萬人,發病率超過1%,這一數字還在逐年增長。
  • 怎麼辯證看待他汀類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
    相信通過前面幾篇文章的敘述,大家對他汀類藥物在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的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應該有所認識。橫紋肌溶解導致的肌病,可能算是他汀類藥物最嚴重的副作用,發生率約5%,肌病得發生率和嚴重程度均與他汀的劑量呈正相關性,主要表現為肌痛或肌無力,伴有「肌酸激酶」(CK)的升高,可至正常上限10倍以上,也可有發熱和全身不適症狀。如果沒有引起注意,繼續用藥,可能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高齡、女性、體形瘦小、亞裔這4類患者發生肌肉不良反應的風險較高,可能遺傳因素有關,我國人群對於他汀的耐受性較差。
  • 母豬生殖器官疾病引起的繁殖障礙
    根據所具有性腺的不同分為兩類:真半雌雄體由於染色體異常引起,同時具有睪丸和卵巢,生殖道的特徵介於雌雄兩性之間。假半雌雄體只具有一種性腺,外生殖器卻像另一種性別。主要是由於雌性胎兒分泌雄激素過度或雄性胎兒睪丸不能產生足夠雄激素。
  • 深圳教師招聘情緒類:心境、激情和應激
    深圳教師招聘情緒類:心境、激情和應激 http://shenzhen.hteacher.net 2019-03-20 14:53 深圳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
  • 卡姆口中的雙向情感障礙到底是什麼意思?
    近日,因吸毒獲刑8個月的著名脫口秀演員卡姆聲稱自己患有雙向情感障礙。那麼到底什麼才是雙向求槓桿障礙呢?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一起來聊一下這個雙向情感障礙1.什麼是雙向情感障?雙相障礙屬於心境障礙的一種類型,英文名稱為Bipolar Disorder(BD),英文別名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指既有躁狂發作又有抑鬱發作的一類疾病。 ---- 摘自百度百科這裡我們注意兩個關鍵詞「躁狂」跟「抑鬱」。患有雙向情感障礙的人一般情緒波動極大。
  • 進食障礙:一種心理疾病的「性別色彩」
    ▲ 進食障礙的發病在國內還處於增長期,患病人群普遍呈現年輕化、低齡化,患病高峰年齡為13~18歲。▲ 進食障礙還是一種具有「性別色彩」的心理疾病:患者90%~95%都是女性。當下社會對女性的畸形審美標準,是誘發女性患上進食障礙的主要因素。▲ 教育部門不應把健康和體重完全畫等號,建議儘快對學校心理老師開展進食障礙方面的培訓。
  • 關注看不見的「傷口」——精神疾病
    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約10億人正在遭受精神障礙困擾,每40秒就有一人因自殺而失去生命。有研究結果顯示,排除痴呆,中國六大類精神障礙(心境障礙、焦慮障礙、酒精/藥物使用障礙、精神分裂症及相關精神病性障礙、進食障礙、衝動控制障礙)的患病率達9.3%。
  • 皮下出血,凝血功能障礙疾病的臨床表現,如果出現,要格外注意
    瘀斑瘀點等症狀,但是根據出血部位及出血程度不同,可以將其進行細分為七類。1、瘀點又被叫做出血點是指在皮膚下不超過兩毫米的出血斑塊,大多形同針頭大小,可見於身體四周,在四肢和軀幹下部尤為常見,出血點通常都不會引發疾病,並且按壓並不會引發
  • 進食障礙
    進食障礙   進食障礙(Eating Disorder,ED)是以進食行為異常為顯著特徵的一組症候群。這組疾病主要包括神經性厭食症(Anorexia Nervosa,AN)和神經性貪食症(Bulimia Nervosa,BN),屬於精神類障礙。
  • 《我們有點不對勁》:有點美,又有點不對勁
    《我們有點不對勁》:有點美,又有點不對勁 收銀員小秋 2020-08-22 09:00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