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了解更多好看的電影,獨到的解說,可以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的百家號:小雷探片
----
上周《千與千尋》重映後,非常強勢的拿下了票房周冠軍,數據比第二名多了近一倍。
借著千尋的動畫東風,咱們今天來聊聊一部來自Netflix的定格動畫作品——
《輕鬆熊和小薰》
這部動畫與Netflix以往的血腥暴力風格完全相反,主打輕鬆治癒。
主角小薰是東京中很平凡的一個上班族。
長相不出眾,工作很普通,感情狀態上還是單身。
不太懂和人相處,大家除了認可她的工作能力以外,剩下的印象就是刻板且嚴肅。
可下班路上總是孤單的小薰,卻有一群小可愛在等著她回家!
輕鬆小熊,貪吃嗜睡,賣萌主力軍!衣服背後有拉鏈,似乎不是一隻單純的熊!
小白熊,賣萌二號選手,有點饞嘴、天真擔當!
小黃雞,家務小能手,每天最愛做的就是打掃家裡衛生。
每當小薰滿身疲憊回到家,總有它們三個送上溫暖。
繼騙我們養貓養狗之後,又有人想騙我們養熊啦!
每一集只有短短的十幾分鐘,但是製作時間卻花費了整整兩年,畫面美好到隨手一截就是一張壁紙。
故事圍繞著小薰的生活,以一年12個月的順序進行敘述,展現了年輕人的生活狀態——
簡單又很「喪」。
周圍的人事業成功,愛情順利,自己卻為銀行卡帳單和生活壓力煩惱。
曾經約好的每年一見賞櫻花,朋友們卻被各自的生活牽絆。
只剩下小薰形單影隻坐在櫻花樹下,默默的喝著悶酒,提著準備好的便當回家。
幸而熊熊們很可愛,拉著她一起賞了一次夜間的櫻花。
在櫻花飄落和品嘗便當的「啊嗚」聲中,第一集落下帷幕。
我們可以發現,在敘事上《輕鬆熊和小薰》就非常「日本」。
每一集的內容核心,都是一些生活中的小事情、小心情。
呈現一些很「喪」的情境,再為我們帶來持續的、淡淡的感動:
每當想要做出一點改變時,就會四處碰壁。
水逆當頭急切想要轉運,折騰半天,依舊喝涼水都塞牙。
決心減肥,想瘦下來之後和自己暗戀的人表白。
器材買了=運動了,最後減掉的只是信用卡上的額度。
信用卡超支後,只能過著緊巴巴的生活,大家連零食都吃不上了。
一個又一個「喪」的瞬間,串聯出我們大部分人的影子,忍不住在看的過程中輕嘆一口氣。
但小薰比我們幸運,因為她在這糟糕的生活裡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小確幸」。
三隻萌物的到來,將她身邊的「喪氣」全都趕走,低落過後仍然有面對生活的勇氣。
全劇不存在一波三折的懸疑轉折,你甚至一眼就能看穿接下來要發生什麼。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輕鬆熊的設定很能體現出日本文化中關於「禪」的一部分內涵。
比如在動畫每集尾聲中,都會出現一句小謁語。
第一集的「每朵花都有不同的花期」,與日本寺廟門口常出現的「本月佛言」都直接對應。
也許正因為這絲禪意,輕鬆熊漫不經心和懶懶散散的特質,才化為獨特的治癒感,悠然浮現。
那麼力壓前輩們的高人氣也就不難理解了,據調查,在新世紀才誕生的輕鬆熊,在很短的時間內就一躍成為日本排名前五的人氣角色。
前面提到,每集十幾分鐘的劇情,整體拍攝下來卻花了將近兩年的時間。
為什麼會消耗這麼多的時間呢?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定格動畫的定義:通過逐格地拍攝對象,然後使之連續放映,從而產生仿佛活了一般的人物。
翻譯一下就是:拍攝過程中,需要工作者一點一點地擺動人偶,機器跟隨拍攝。
一般的定格動畫基本只有特定的片段會使用實景拍攝,但在《輕鬆熊和小薰》這部作品中,實景拍攝的鏡頭達到了幾乎90%。
算上小薰的房間,通常使用的布景在 10 套左右。
10套場景10個班同時進行攝影,每班40人左右,在日本的定格動畫中,算得上較大的規模。
全部將近400人的製作班底,也是日本定格動畫界的首次挑戰。
除此之外,製作組對於劇中的「照明」也頗有講究。
大多數定格動畫都會使用特殊的人工照明,這次為了表現輕鬆熊們的真實感,都是採用真實的太陽光。
根據現場的狀況,按照劇中的季節判斷太陽所處的位置,不再另外設計光源,有時只為了拍一個場景就要多花上好幾天的時間。
更不用說包括小薰在內,小薰的同事、鄰居、各個路人,登場的人偶一共在 70 個以上,其中涉及的人力物力令人驚嘆。
這樣誠意滿滿的製作,給我們帶來的就是一部光線質感溫柔,氛圍鋪設讓人瞬間入戲,下班回家看到這些畫面,疲倦可以馬上消散的好動畫。
豆瓣和IMBD的一致高分也是作品優秀的最好證明——
說回現實,我們普通人的生活中,似乎沒可能有兩隻熊來治癒自己。
社會極速發展,世界日新月異,在時間的追趕下,手上的馬鞭一刻都不敢停。
緊張與焦慮圍繞著我們,每天的忙碌過後只剩下滿身的疲憊。
這就是生活,平凡又有些鬱悶,兜兜繞繞之後回到原點,真讓人沮喪。
但其實,感受快樂遠比我們想像的容易。
早晨晴朗的天空,穿在腳上新買的鞋,吃到了一直想吃的那家麵包店。
這些細微的快樂時刻圍繞在我們身邊,等待我們發現。
認真體會當下,用小小的快樂去面對生活的沮喪,讓自己變成一隻懶散又治癒的「輕鬆小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