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小夥回鄉養狗,年收入十幾萬比在深圳打工強

2021-01-10 網易

2020-10-14 11:05:09 來源: 樂享美味

舉報

  原來我們廠裡,有一個南寧的小夥子,回鄉已經一年多了,返鄉創業的這一年多時間裡,他的生活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原本他只是在廠裡做一個普通的流水線工人,按部就班的上一班,一個月五六千的收入。總感覺這樣下去沒前途,賺的錢不夠將來成家立業,後來在他表哥的指引下,離職回鄉創業。

  所謂的創業,就是養肉狗,他表哥常年在外面販狗賣,覺得養狗能賺錢,成本也比較低。兩個人說幹就幹,在鄉下圍了院子開始養,一年多的時間,在表哥的幫助下已經出欄了400多隻狗,每隻狗的利潤可以達到450塊左右!一年下來賺了十幾萬,去掉當時投入的幾萬塊本錢,現在也算是小有收穫。

  最近還打電話回來,有機會讓我們這些人去他老家玩,請大家吃正宗的白皮狗肉。年輕人,還是比較敢闖敢拼,只要有想法,就努力地去實現它,希望他在這個事業上,越走越遠!

  網友們,你們喜歡吃狗肉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打工仔回鄉創業養殖竹鼠 80後"鼠王"摸清了"鼠道"-廣西新聞網
    打工仔回鄉創業養殖竹鼠80後「鼠王」終於摸清了「鼠道」林繼帥抱著雪鼠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記者 黃靜 文/圖核心提示青山環繞,水渠潺潺流淌。2013年他建立自己的「竹鼠王國「,如今這個竹鼠養殖基地已步入正軌,年收入也在增加。近日,記者來到了秀山村,探訪了林繼帥的「王國」。努力創業創建竹鼠養殖基地1984年出生的林繼帥,曾經在南寧、北京、東莞等城市打拼,他嘗試了許多的工作,做過搬運工,開過小吃店。
  • 廣東茂名一上市公司經理回鄉養烏龜 年收入翻了十倍
    廣東茂名一上市公司經理回鄉養烏龜 年收入翻了十倍2015-08-23 11:5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但是,這位高級白領卻突然回鄉當起了養龜專業戶!他的家鄉在廣東茂名電白區沙瑯鎮,這裡家家都在養龜致富。區龐輝介紹,養龜的收入和白領之前在企業的收入相比,可謂是天壤之別,基本上能高出十倍以上。看完後,你想說____?  廣東茂名:上市公司經理回鄉養龜年入百萬    每天夕陽西下,正是倦鳥歸巢、人們歸息的時候。但在廣東茂名電白區沙瑯鎮卻剛剛進入忙碌的時刻。
  • 三個項目在農村養殖,不僅成本低而且利潤高,年能賺十幾萬沒問題
    近段時間,回農村創業的人有很多,只要原因是今年疫情的影響,還有現在有的人賺到了一定的資金,所以不願意打工。因此選擇了回鄉創業當老闆,種植的、養殖的、糧品加工的等,各式各樣的項目都有人做。不過話又說回來,創業為的也是賺錢,那麼選擇什麼項目成本小,利潤比較豐厚呢?
  • 27歲小夥養3萬條蛇 年收入幾百萬(組圖)
    他從多次的失敗中找到成功之路,現在已是年收入幾百萬元的青年企業家,實現了南蛇北養,蛇窩裡「淘金」的創業夢想。探訪6000間蛇籠內 養殖六七萬條蛇 近日,法制晚報(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專程來到張家口萬全縣孔家莊鎮方宵宵創立的蛇類馴養繁殖示範基地採訪。
  • 辭職回家養牛,養多少頭牛才比打工強,需要多少資金?
    辭職回家養牛,養多少頭牛才比打工強,需要多少資金? 就在前些天,我表弟從北京某工廠辭職回來了,打算回家養牛。 而我問其原因,表弟說:「現在在外面打工的壓力太大了,雖然加上一些兼職,一月還能賺1萬塊錢左右,但是來說我只能混個年吃年用,雖然攢下了十幾萬,卻永遠是成不了富翁的,距離「財富自由」也得猴年馬月。」 而表弟在打工的時候,就聽說這幾年的肉牛、生豬行情很好。
  • 80後小夥回農村創業養蝦 年收入500萬
    80後小夥回農村創業養蝦 年收入500萬2016-04-07 13:4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訊騰訊大豫網目前在重慶市,用這類技術養蝦的,只有兩家。張正全恰是看中了這一產業的市場前景。&nbsp&nbsp&nbsp&nbsp張正全說,是3年部隊人生扭轉了他:「我不能一生啃老,自我的未來得靠自我雙手努力。」
  • 重慶小夥返鄉養雁鵝,年收入高達15萬
    王邦傑,重慶市璧山區農村人,早些年的時候,他一直在新疆打工,是一名貨車司機。但是幾年之後,他決定回家自己創業。據王邦傑介紹說,這些年,自己每逢春節回家,看到家鄉變化一年比一年大,好多鄉親都在搞山羊、孔雀、土豬養殖,他也動了心。
  • 都說種地不掙錢,他卻靠種植紅薯年收入十幾萬,方法很特別
    然而,也還是有很多的農民朋友是不願意放棄自己辛辛苦苦種出的果實的,他們認為,只要自己有一顆勤勞的心,加上多動腦筋,一年下來不會比在外面打工差的。在我國的陝西省,就有一個抱有著這一種想法的農民朋友。陝西的王先生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但是,他卻靠著自身的不斷努力,憑藉著30畝的紅薯地而使自己的年收入達到了十幾萬,他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
  • 在農村養50頭牛,能不能比外出打工強?農村小夥,一語道破
    在農村養牛能比打工更好,但是更累,更操心,就是時間自由,自己說了算,一個農民沒技術在外打工,也就能掙3萬左右,這些牛怎麼也能比三萬多,大家別以為打工容易,受人氣的滋味不好受,尤其是上了50歲以後的農民。
  • 廣西一小夥從擺地攤轉型賣柿餅,半年就賣出5700多萬元
    曾因嫌種柿子太苦,80後桂林小夥陳鴻霖外出打工擺地攤,然而接觸到電商行業後,他又選擇回到家鄉創業,通過電商平臺,將柿餅銷往全國各地。一個小小的柿餅,在他手中變身價值上千萬元的寶貝,並帶動許多村民返鄉就業、脫貧致富。擺地攤小夥首次「觸電」驅車沿著桂林平樂縣橋亭鄉大塘口村蜿蜒的村道前行,路兩旁映入眼帘的都是黃澄澄的柿子。
  • 探索豬鴨魚生態共養模式,他巧妙養殖年收入二十萬
    黃海強在上世紀90年代初曾就讀於華南師範大學無線電專業,畢業後打過工,開過模具加工廠,有了一點點積蓄後,於2006年回家鄉搞養殖,十多年來,他探索出了「豬鴨魚生態共養模式」,年收入二十萬元。1990年,黃海強從華南師範大學畢業後,先後輾轉深圳、東莞打工,後開模具小工廠,經商小有成就後,有生意頭腦的他,覺得常年在外漂泊也不是長久之計。於是,他開始關注現代養殖的知識信息,結合在外地看到的成功經驗,設計了一套豬鴨魚生態共養模式。「豬鴨魚生態共養」,就是豬、鴨子和魚在同一片水域共同飼養。
  • 全國第一個禁食貓狗的城市 那些養寵物的深圳年輕人怎麼說?
    這一期,《我在》邀請了三位朋友,談一談深圳的年輕人怎麼看待「禁食貓狗」。小泉自家養了一條西藏梗,從它兩歲一直養到十一歲,感情深厚。第一次聽說深圳要禁食貓狗肉,作為一個狗主人來講他是開心的。除了開心,作為深圳人,他也為深圳敢為人先的探索精神而感到自豪。
  • 廣西天等縣委領導會見回鄉探親的臺灣藝人趙傳
    廣西天等縣委領導會見回鄉探親的臺灣藝人趙傳 2017年03月30日 08:5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3月30日天等縣訊 3月28日
  • 老人養了12年的狗去世後,發現它給自己留了十幾萬遺產!
    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知道現在有不少人都非常喜歡養寵物吧,尤其是一些老人,因為兒女們不在身邊,所以他們身邊就只有自己養的寵物了,而曾經有一位老人養了12年的狗去世後,他發現這隻狗給他留了十幾萬的遺產,這是怎麼回事呢?
  • 回鄉創業成功的人,往往是以下四種人
    能在家門口創業,年收入幾十萬......你是不是也曾經夢想過,有朝一日,不再到處漂泊,可以在家門口乾活,並且收入也不低。當然,你肯定想過,我也想過。出門在外的日子,真的不是滋味。不管收入多少,都覺得異鄉沒有故鄉好。《流浪歌》裡有這樣幾句歌詞:「流浪的腳步,走遍天涯,沒有一個家,冬天的風啊,夾著雪花,把我的淚吹下......」
  • 養狗花費十幾萬,老公不辭而別
    據了解,從20多年前開始,大媽就已經養成這個習慣,我們的大媽到現在不算養流浪狗神人,也算半個行家。可是正因為這樣的做法,使得她的老伴離開了她, 不辭而別。看來家中也並不是很支持她這樣做,可是現在看來,我們的大媽依舊是堅持自己的初心,克服重重困難,自己和兒子圈養了近200隻流浪狗。
  • 山東小夥養錦鯉年收入過千萬,一條魚曾賣出58萬
    山東小夥蔣世波專業養殖錦鯉10餘年,曾賣出一條58萬 「天價」的「昭和三色」錦鯉魚在當地名聲大噪,被很多人稱為「錦鯉王子」。錦鯉是一種名貴的大型觀賞魚,素有「水中活寶石」美稱。「現在我們漁場養了大概13個種類,基本上我們都有,品種是非常全的,我們現在目前比較好的魚大概有一萬多條。」蔣世波介紹,「有一些比賽的魚,我們是專門給它提供一些比賽的環境。有一些魚太胖了,沒有這種力量感,我們可能會給它減肥。」
  • 不想打工,農民自繁自養20頭母豬,一年可實現城裡買房
    經常看到網上流傳的視頻,廣西偷電摩託的男子說的話: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是不可能打工的。這句話聽起來很多人都會發出拖拉機般的笑聲,也說出了廣大打工者的心聲,不想打工,打工太累。對於農村外出打工的農民來說不想打工,其實還可以回家創業養殖,其中 ,有些農民選擇了生豬養殖這個行業。
  • 金華90後小夥辭工回鄉養老鼠 年入20多萬
    東陽市佐村鎮趙樓村的90後小夥任曉平靠養殖竹鼠,走上了創業致富路。「竹鼠生存能力強,對養殖設備要求不高,吃的基本都是竹子,飼料成本也很低。」說起竹鼠,東陽市東壹養殖有限公司負責人任曉平滔滔不絕。幾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任曉平品嘗到了竹鼠的美味,聯想到家鄉的地理環境優勢,他萌生了回家養殖竹鼠的念頭。
  • 農村出來的打工仔,是如何變成一個養鴿子能手,並且致富
    農村出來的打工仔,是如何變成一個養鴿子能手,並且致富勤勞不一定能夠致富,但是懶惰是一定不能夠取得財富的。也許你會覺得,農民們勤勞了一輩子,過得還是貧困的日子。李涵是農村出生的孩子,高中畢業之後,他就到城市裡去打工。通過他勤勞的雙手,這幾年在外打工的收入還不錯。五年下來,他攢十幾萬塊錢,在同齡人當中,已經算是很不錯的收入了。其實有了這十幾萬塊錢,但是李涵覺得城市裡生活,那麼工資是遠遠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