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禁錮了人類,卻讓鳥類重拾昔日的輝煌

2020-09-29 生物世界

白冠帶Zonotrichia leucophrys,是一種小型鳴禽,它們能夠在北美喧囂的大城市中生存。


但是,城市中越來越多的噪音汙染迫使雄性白冠帶鵐不得不發出聲音更大、但是效果更差鳴叫,以便讓同伴聽到。

今年新冠病毒的大流行導致了許多地區封鎖,在這期間,原本喧囂的城市安靜了下來。

近日,Science 雜誌發表了一項題為:Singing in a silent spring: Birds respond to a half-century soundscape reversion during the COVID-19 shutdown 的研究論文。

該論文發現,在新冠疫情封鎖期,城市裡的鳥兒的歌聲恢復了數十年前它們在城市噪音較小時代的質量。歌聲比封鎖期之前小了30%,更重要的歌聲恢復了1970年代的頻率寬度。

封鎖期背景噪音較小和歌聲頻率跨度更寬,這意味著它們的聲音傳播給同類聽到距離是封鎖期之前的兩倍。這將幫助互相敵視的雄鳥互相躲避,從而避免爭鬥。


田納西大學的行為生態學家 Elizabeth Derryberry 和她的同事們對美國舊金山及其周邊地區的白冠帶鵐進行了超過20年的研究,並將它們的歌聲與1970年代做的錄音進行了比較。

研究人員發現,隨著交通量增加導致的噪音增加,這些鳥兒的歌聲的最低頻率隨之上升,以免被汽車的背景噪音淹沒,但是它們歌聲的最高頻率保持不變,這樣就導致它們之間的交流總帶寬減少。


對於許多鳥類而言,這種降級的歌聲在威懾對手和吸引雌性方面效果較差。

此外,鳥類在嘈雜的環境中不得不大聲鳴叫,由此產生的壓力會加速衰老並破壞其新陳代謝。

而且,噪音還會使它們聽不到自己的雛鳥的呼喚或同類的警告,這可能導致許多城市鳥類多樣性降低。

今年3月中旬開始,美國新冠疫情升級,許多地區開始封鎖,Elizabeth Derryberry 看到了一張空蕩蕩的金門大橋的照片,這在平時顯然不可思議。這使她想探究白冠帶鵐會如何應對這種突然安靜下來的情形。

研究結果表明,在新冠疫情封鎖期,白冠帶的歌聲恢復了數十年前它們在城市噪音較小時代的質量。歌聲比封鎖期之前小了30%,更重要的歌聲恢復了1970年代的頻率寬度。


這表明鳥類可以根據環境變化調整自己的歌聲/叫聲,這也意味著行為更靈活的物種能夠快速應對環境變化的影響。

但是,城市的交通終將恢復,噪音也會回來,新冠大流行帶來給這些鳥兒帶來的喘息機會是短暫的。不知道明年此時,它們的歌聲是否會再次改變,研究表示他們將繼續跟蹤。

論文連結: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20/09/23/science.abd5777

相關焦點

  • 新冠疫情下的動物世界:有的被撲殺,有的在歌唱
    新冠病毒已經流行了快1年的時間,對人類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全世界人民的工作、學習、生活都籠罩在疫情的陰霾之下。經濟停擺、社會動蕩,新冠疫情給人類社會帶來的損失是無法估量的。但是我們也應該注意到,受到新冠病毒影響的可不止人類。這個被認為起源於蝙蝠的病毒,從誕生之初就和動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之後,更是對動物世界也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 目前尚未發現新冠病毒可感染鳥類:做好防護 市民觀鷗餵鷗沒問題
    同時,也有一些市民開始擔憂:秋冬季節是很多傳染病的高發季,遠道遷徙回昆的紅嘴鷗是否也會帶來一些病毒,特別是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結束,紅嘴鷗身上是否也會攜帶新冠病毒?今年還能不能觀鷗餵鷗?對於市民關心的問題,日前,記者採訪了西南林業大學國家高原溼地研究中心劉強博士。目前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僅在哺乳動物間傳播「紅嘴鷗的確會攜帶一些細菌和病毒。
  • 一天8熱搜,越冷它越爆|疫情|新冠病毒解碼|新冠病毒|新冠
    中國疾控首席專家吳尊友,也在《新聞1+1》上被白巖松問道:冬季是不是新冠病毒最喜歡的季節,它是不是會更加危險?吳尊友給予了肯定回答:應該是這樣,我們在夏季的時候認為新冠病毒不分冬夏,實際上呢,它在夏天流行,在冬季會更嚴重。
  • 新冠疫情之下,水貂為什麼會「中招」?
    但是水貂為什麼會成為自然界中新冠病毒主要攻擊和寄宿的目標?同樣引起了我們廣泛興趣。水貂有著人類最像的呼吸系統這是因為水貂和人類的呼吸系統有相同的功能,即氧氣和二氧化碳之間的氣體交換。在新冠疫情中,哈爾濱獸醫研究所p4實驗室(中國有兩個p4實驗室,一個在武漢病毒所。哈爾濱這個是2018年通過驗收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動物傳染的研究)就用雪貂和其他家畜動物做病毒感染傳播能力的研究。並得出雪貂和貓與人類間的病毒傳播模式相類似的結論。
  • 《科學》評出2020年十大突破:新冠疫苗研發居榜首,還有一項關於鳥類
    《科學》雜誌在文章中表示,儘管2020年全球多國飽受新冠肺炎疫情重創,但科學家們仍竭盡所能開展研究,而這些研究成果,正是疫情中綻放出的希望之光,將指引著他們未來作出更大貢獻。   新冠疫苗點亮希望之光   2019年末發現的新冠病毒以驚人的速度席捲全球。
  • 人類該如何打敗新冠病毒?張文宏:全球將迎來新冠疫苗上市高潮
    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不斷肆虐之下,越來越多的國家都捲入了這場大浩劫。為此中國,美國,俄羅斯等一些國家正加緊研製新冠疫苗,為的就是全球能夠早一天戰勝疫情。據《澎湃新聞》11月28日的報導,11月28日上海市舉行了一場2020年科普大講,此次科普大講主要圍繞「人類該怎樣打敗新冠病毒『為主題。
  • 俄生物學家稱在歐洲水貂養殖場之間傳播新冠的可能是鳥類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消息 俄羅斯生物學家、聯合國保護動物和生物多樣性領域公約會議的參與者瑪麗亞沃龍佐娃認為,將新冠病毒在歐洲水貂養殖場之間傳播的可能是鳥類。沃龍佐娃說:「不是很清楚病毒是如何在水貂養殖場之間傳播的,有觀點認為是鳥類的腳傳播的。有研究證實,鷗類會降落到汙泥和糞便上,沾上髒東西,成為機械性攜帶病毒的傳播者。」她指出,水貂感染新冠病毒的情況最先是在荷蘭發現的。沃龍佐娃指出:「這件事開始於有100多萬水貂的荷蘭,然後是丹麥。
  • 人類能對新冠病毒終身免疫嗎?
    近日,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研究發現,新冠病毒(COVID-19)基因序列已發生改變,並於6月在日本境內擴散。疫情之初,西方國家打出「全民免疫」的口號,旨在誘導人體對新冠病毒產生免疫功能。如今,群體免疫策略已被證實徹底失敗,而新冠疫苗研發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有些疾病,人類一經感染治癒或注射疫苗後就能終身免疫。
  • 美國多地水貂養殖場暴發新冠疫情
    新華社洛杉磯10月10日電(記者黃恆)美國猶他州、威斯康星州和密西根州的農業部門日前相繼證實,當地水貂養殖場暴發新冠疫情,已有超過1萬隻水貂因此死亡。據美國媒體報導,猶他州3個縣的9家水貂養殖場近來暴發新冠疫情,僅過去半個月就有8000多隻水貂因此死亡。威斯康星州和密西根州農業部門也先後證實,實驗室檢測結果顯示,當地養殖場出現水貂感染新冠病毒的情況。
  • 美國水貂飼養場暴發新冠疫情!由人類傳播,已導致1萬隻水貂死亡
    據猶他州獸醫迪恩·泰勒說,新冠病毒首次出現在動物身上是在8月份,就在7月份農場工人患病後不久。  泰勒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絡採訪時表示:「我們在猶他州所觀察到的一切都表明,這種疾病已經從人類身上轉移到了動物身上。這似乎是一條單向的傳播途徑。」他補充說具體的實驗測試仍在進行中,猶他州是美國水貂中第一次暴發疫情的地方。  周五,威斯康辛州農業、貿易和消費者保護部門的發言人凱文·霍夫曼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絡,威斯康辛州一家農場也有2000隻水貂死於新冠病毒。
  • 專家猜測將新冠病毒在歐洲水貂養殖場之間傳播的可能是鳥類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俄羅斯生物學家、聯合國保護動物和生物多樣性領域公約會議的參與者瑪麗亞∙沃龍佐娃認為,將新冠病毒在歐洲水貂養殖場之間傳播的可能是鳥類。沃龍佐娃說:「不是很清楚病毒是如何在水貂養殖場之間傳播的,有觀點認為是鳥類的腳傳播的。
  • 最後一洲被新冠疫情「攻陷」,專家:企鵝也要做病毒檢測
    撰文:零隨著天氣逐漸變冷,全世界的疫情形勢可謂是越來越嚴重。據世衛組織公布的數據,全球累計感染新冠肺炎的人數高達8384萬人以上。此外,英國衛生大臣漢考克還於日前表示,英國已出現傳染性高於原新冠病毒70%的變異毒株,且已處於失控狀態。
  • 今日疫情匯總:特斯拉CEO馬斯克確診新冠、香港疫情恐現大反彈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鍾書毓 全球疫情持續蔓延,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國累計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目前已超過25萬例,這一數字超過了美國一年因車禍、自殺和中風死亡人數的總和。
  • 新冠疫情:新冠病毒可在水貂與人之間傳播,丹麥上千萬養殖水貂遭撲殺
    由於在水貂養殖場發現了一種可傳染給人類的變異新冠病毒,北歐國家丹麥決定撲殺多達1700萬隻水貂。丹麥首相梅特·弗雷德裡克森(Mette Frederiksen)在周三(11月4日)的一場記者會上宣布了這一消息。她表示,此決定是基於這種變異病毒對未來的新冠肺炎疫苗的「有效性構成風險」。
  • 美國動物園貓科動物群體感染新冠病毒,動物園飼養員是傳播源!
    動物園貓科動物群體感染根據動物園的新聞來看,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的四歲雌虎可能被患新冠肺炎的飼養員傳染,而更令人擔心的是,除了這隻被檢測的四歲雌虎外,她的妹妹和另外兩隻東北虎,3隻非洲獅也出現了乾咳、食慾下降的症狀,這些貓科動物的症狀和人類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狀相同,因此動物園也懷疑動物園的貓科動物間發生了群體感染,由於目前美國新冠疫情還很嚴重,檢測試劑還是比較緊缺,因此這些表現出症狀的貓科動物還沒有做新冠病毒的檢測
  • 新冠病毒都有哪些潛在宿主:魚類鳥類最不易感染
    撰文 | 丁強(清華大學醫學院)、唐金藝(清華大學醫學院) 6月14日,北京市第155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通報,北京市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6例。 那麼,三文魚能感染新冠病毒嗎? 目前認為,新冠病毒主要通過宿主的ACE2受體進入宿主細胞[1],新冠病毒的S蛋白能否與宿主ACE2受體有效結合,是評估該物種能否被新冠病毒感染的前提條件。
  • 新冠疫情嚴峻 韓國今日高考
    疾控部門警告說,如果無法控制疫情,一兩周後單日新增病例可能飆升至1000例。 韓國疾控部門1日表示,將設立一個熱線電話,用於追蹤高考考生是否有疑似症狀、與新冠病人接觸史等情況,以便妥善安排每名考生的高考地點。一些疾控官員呼籲考生在高考前夕儘量留在家中,不要外出接觸人群。
  • 美國暴發動物新冠疫情:1萬隻水貂被人傳染後死亡
    美國暴發動物新冠疫情:1萬隻水貂被人傳染後死亡 2020-10-10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被新冠疫情改變?日本奈良鹿拒吃鹿餅,回歸吃草
    中新網10月14日電 據日本朝日電視臺報導,受新冠疫情影響,人類的生活發生了許多改變,然而,被改變的不僅只有人類。近日,有日本民眾發現,生活在奈良的鹿們也出現了變化,它們不再吃遊客餵食的鹿餅,而是回歸吃草。
  • 《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信息與合作是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的...
    《人類簡史》作者、以色列希伯來大學尤瓦爾·赫拉利教授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孫伶俐):截止當地時間3月21日,以色列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已超過800例,而全球確診病例累計超過28萬,已造成1萬多人喪生。在人類歷史上曾發生過多次席捲全球的瘟疫,那麼,人類戰勝疫情的關鍵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