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疝氣是什麼,真的是小孩哭出來的病嗎?

2021-01-08 網易

2021-01-04 15:30:21 來源: 南昌市生殖醫院

舉報

  有些小孩一哭鬧,陰囊或大腿根部(腹股部)會鼓起一個小包腫物,平臥睡覺或安靜時小包又消退不見了,家裡有「經驗」的老人說這是疝氣,因為孩子脾氣大,太愛哭的緣故引起的。那麼,真的是這樣嗎?疝氣究竟是什麼?真的是孩子哭出來的病嗎?

什麼是小兒疝氣?
疝氣是寶寶時期常見的一種先天性疾病,多數見於男孩。如果寶寶的陰囊或腹股溝處可以看到或摸到腫塊,痛感明顯,並且疼痛蔓延至腰背、肋骨、肚臍甚至心口,此時撫摸寶寶還會發現寶寶手腳冰涼的話,就是小兒疝氣。而且這些症狀出現的時間無規律可循。
我們通常把疝氣叫做「小腸串氣」,通俗講就是人體內的某些組織、器官「不守規矩」發生了位移,如果恰巧「把關不嚴」的話,那些「出走」的組織就會在一個不屬於它的地方逗留。

  

  
小兒疝氣是怎麼形成的?
這主要是因為胎兒時期,男孩的睪丸是在腹腔裡,隨著發育,睪丸才會從腹腔轉移到陰囊,途中可帶動部分腹膜下移,隨之下移的腹膜稱為鞘狀突。
由於部分小孩出生以後,鞘狀突沒有閉合或閉合不全,形成了一個通道,腹腔的腸子或者網膜,甚至女孩子的子宮、卵巢,都可以通過這個通道向下移動,局部形成的包塊就是疝氣,臨床上以腹股溝疝最多見。
小兒疝氣是孩子哭出來的病嗎?
很顯然不是的!小兒疝氣和成人的疝氣是不同的,小孩疝氣主要是先天性的原因引起,而成人主要是後天性的原因引起。
從定義上可見小兒疝氣,首先存在一個沒有關閉的通道,才形成的一個疝氣,與哭鬧並沒有直接關係,但為什麼有時候確確實實愛哭的孩子容易起包塊呢?
這主要是孩子哭鬧的時候,腹腔的壓力增大,把腹腔裡面的腸子向下擠導致的,不過前提條件是有一個通道才能擠下來,如果沒有這個通道的話,是擠不下來的,所以哭鬧不是致病原因。

  

  
哪些孩子容易得小兒疝氣?

第一種早產兒,有9%~11%的早產兒可能會得疝氣;另外一種是低體重兒,500g~750g低體重兒疝氣發病率60%。
小兒疝氣怎麼辦,該怎麼治?
由於嬰兒腹肌可隨身體的生長逐漸強壯,疝氣也有自行消失的可能,因此6個月以下的嬰兒可暫不治療,隨時觀察病情變化,疝塊突出發生墜下時,可用手輕輕將其推回腹腔,防止再次突出,發育中的腹肌還有加強腹壁的機會,使疝氣病有自愈的可能。
如果嬰兒在6個月以上疝塊的情況還未消失,而且逐漸增大,甚至有嵌頓的情況。說明疝氣沒有好轉,而且嚴重了,需要在2~3歲時,採取手術治療,可以達到根治效果。
小兒疝氣平時護理是關鍵!家長要儘量避免和減少疝氣孩子哭鬧、咳嗽、便秘和劇烈運動,並讓孩子注意休息。孩子平時儘量減少奔跑、久立、久蹲,並且要增加營養,多吃一些具有補氣功效的食物,年齡稍大後,應適當進行鍛鍊,以增強體質。
手術治療小兒疝氣的方式有哪些?
針對小兒疝氣,醫生基本都是建議以手術治療,可以選擇開刀手術和微創手術,兩種方法損傷都是比較小的。開刀手術一般是開一公分左右的小口,而腹腔鏡是在肚臍位置打一個0.5mm的洞,然後在腹股溝的地方做一個0.2~0.3cm的穿刺孔,所以總的來說,兩種方法的創傷都不大。

  

  
兩種手術的目的都是為了結紮鞘狀突,但也有一些小區別,開刀手術是直接在局部的地方來找鞘狀突結紮,而微創方法能夠做到高位結紮,所以相對來說復發率較低,另外腹腔鏡可以看到兩邊,即另一邊存在有鼓包風險的情況下可以同時兩邊都做。
能不能等孩子大一點再做手術?
手術指南裡面專門有一條涉及到年齡的問題,建議孩子長到半歲以後就可以做手術,有的醫院建議到1歲以後做,但如果是一旦發生了嵌頓,一般情況下一部分推不回去,要馬上就做手術,即使能推回去也建議不要再等,因為下一次可能會再次卡住。
當然有的時候根據具體情況,有的孩子營養比較差,發育比較差,可以適當往後推一點,但也不建議拖太久。

  

  
疝氣帶、外用貼,這些方法是否有效?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小,無法承受手術的疼痛,通常會問可不可以保守治療。其實如果是疝氣的話,一般不建議保守治療,不建議用疝氣帶或者外用貼,那也不是說疝氣帶沒有用,其實它的存在有它的道理,如果孩子還有其他疾病,如心臟病、腦積水,就暫時無法手術,可以暫時使用疝氣帶。
但是在用疝氣帶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如果孩子哭鬧不安、四肢亂動,孩子太小表達不了的情況下,要看看包塊是不是比原來大了,是不是存在嵌頓的情況,一定要警惕特殊情況的發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疝氣、尿失禁…這些小病登上了頂級醫學期刊
    何謂小病?其實是相對於大病、絕症而言的。一場大病(絕症),短時間內幾乎將整個人、整個家都給摧毀了去。但小病,也會損害健康,卻似溫水煮青蛙般;還會讓你時常陷入痛苦之中,就像衣服上面的頑漬,看著難受,卻不容易洗掉。其實,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病,也是國際頂級醫療期刊追捧的研究對象。
  • 小兒手術高峰將至,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專家提醒:這些健康問題可在...
    隨著年齡增長,陰莖和包皮逐漸發育,一般5歲左右,絕大部分小丁丁都能自己翻出來。5歲以後包皮口仍舊狹窄,不能上翻露出的,經醫生查體確診後,可考慮手術。小兒包皮手術屬於常見的門診小手術,學齡期孩子都可以做,手術過程最快2分鐘就可完成。一般不出血、不縫針,術後無需打針,切口整齊、美觀、痛苦小,術後第二天即可淋浴洗澡,護理起來比較方便。「需要手術時,家長們請記得一定要去正規醫院。
  • 哈爾濱冰江男科口碑好嗎?小兒隱睪症的症狀是什麼?
    核心提示:為慶祝建院14周年,冰江「院慶月」期間,原小兒疝氣、鞘膜積液手術費8800元、小兒隱睪9800元,可申請1000元減免補助(10名/日)!並由省級龍江名醫兒科專家李懷寧親自坐診主刀!(微信號:ouya2007,諮詢電話:0451-8604 2199)   為慶祝建院14周年,冰江「院慶月」期間,原小兒疝氣、鞘膜積液手術費8800元、小兒隱睪9800元,可申請1000元減免補助(10名/日)!並由省級龍江名醫兒科專家李懷寧親自坐診主刀!
  • 隔壁小孩都饞哭了什麼梗 隔壁小孩都饞哭了段子大全
    隔壁小孩都饞哭了什麼梗隔壁小孩都饞哭了,這個梗來源於美食主播的口頭禪,意思是不要浪費,不管什麼東西裹上雞蛋液撒上麵包糠都是絕味!然後被美食圈的各種文章和標題使用,用來吸引人的注意。各種用剩下的食材不要扔,裹上雞蛋撒上麵包糖就是美味,而且為了表現好吃,用隔壁小孩饞哭了來形容。
  • 貓咪身上長了大包,這有可能是疝氣
    疝氣需要治療嗎?會危及生命嗎?疝氣都是如何形成的?該怎麼避免?疝氣和腫瘤有哪些區別呢?患此病的貓咪可能表現出疼痛,嘔吐,尿頻,排尿困難或者尿血,輕度症狀容易和下泌尿道綜合症混淆,出現漏診。,將組織和器官退回原位,並用周圍肌肉組織修復疝孔;➤ 很小的疝氣,或者沒有臨床症狀的特殊疝氣,可諮詢醫生後維持治療。
  • 疝氣不是「岔氣兒」,這些認識誤區容易耽誤病情
    來源:湖北之聲說起疝氣的時候,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這不是小孩子容易得的病嗎?可事實上,疝氣不僅僅在幼兒人群高發,老年人也是其高發人群。許多人認為,疝氣不痛不癢不需要治療,甚至認為疝氣就是「岔氣兒」,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 疝氣手術後注意事項 疝氣手術後應該吃這些
    人的器官每天都在工作,長此以往,就會出現很多問題,對於疝氣,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大多數始發於幼年,但是有很多人都不大注意,所以都拖延到了成年,那麼對於疝氣手術後有哪些注意事項呢?疝氣手術後應該吃哪些呢?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吧。疝氣手術後注意事項1、病人出手術室後,應保持平躺的姿勢。6小時內不要墊枕頭。
  • 濟南市人民醫院小兒外科成功開展闌尾切除改良手術一例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子慧 通訊員 常永亮 濟南報導  近日,濟南市人民醫院小兒外科一種新術式的開展——只需在臍窩裡開一個1釐米、左下腹0.5釐米的小口,右下腹一個小針眼就能完成急性闌尾炎手術治療
  • 寶寶的疝氣什麼時候做手術合適?
    嬰兒疝氣,在嬰兒期是很常見的一種疾病,多發生於男寶寶,主要原因是由腸管進入沒有完全閉塞的腹膜鞘狀突而出現的症狀。有的寶寶出生後幾天就會出現症狀,有的寶寶幾個月才出現,常常是在寶寶哭鬧、大便乾燥時出現。那應該怎樣及時發現寶寶疝氣呢?如果寶寶在咳嗽、排便、哭鬧、劇烈的活動、排尿等情況下,寶寶腹股溝出現突出塊狀腫物,用手按壓腫物,或者是寶寶平躺睡覺時,腫物會自然消失等等,就說明寶寶有腹股溝疝氣的。疝氣一般在一周歲以內大多數都可以自愈的。腹股溝疝對寶寶會有哪些危害?
  • 小兒肝炎的七大早期症狀
    肝炎也是小兒常見的一類疾病,嚴重威脅著小兒的健康,如果不能及時治療會出現嚴重的後果,那麼作為家長,我們就要及時的發現寶寶的疾病,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肝炎的早期症狀。1、體倦健康小兒平素愛玩好動,比較活潑。若其突然無精打採,精神萎靡,總愛睡覺,身體日漸消瘦,應考慮小兒肝炎。
  • 備受推崇的小兒推拿,5天「持證」就能包治百病?騙誰
    原深圳市兒童醫院小兒外科醫生裴洪崗認為,在沒有進一步的調查結果出來之前,孩子的死因不好判斷。小兒推拿,真的能治那麼多種病嗎?》一文中指出:「都表現為便秘,有的是功能性問題;有的是病理性,比如甲狀腺功能低下、先天性巨結腸。」 據此而言,不糾正病因,只做推拿,很可能耽誤治療,甚至要了孩子的命。 光推拿不吃藥,行嗎?
  • 4個月大女嬰做推拿後身亡,小兒推拿的真相你了解嗎?
    原深圳市兒童醫院小兒外科醫生裴洪崗認為,在沒有進一步的調查結果出來之前,孩子的死因不好判斷。「但從推斷來看,接診醫生沒有準確評估病情,沒有識別出危重情況;或者在推拿過程中出現吐奶誤吸窒息;或者推拿使用的精油引發嚴重的過敏反應,這幾個可能性會更大。」 這件事也引發了關於小兒推拿的新一波熱議。
  • 引起小兒嘔吐的原因是什麼 小兒嘔吐吃這些
    小兒嘔吐是經常見到的情況,在各年齡段的寶寶中都有發生。嘔吐是因為胃部不適引起的,嚴重嘔吐甚至使小兒呈呼吸暫停的窒息狀態。那麼引起小兒嘔吐的原因是什麼呢?吃什麼可以緩解呢?今天小編就帶你了解一下。(4) 腸道閉鎖在出生以後有些嬰兒會出現腸道閉塞的情況,這種情況出現以後會使腸道不順,髒東西無法通過下體排出,會以嘔吐的形式把髒東西吐出來。嘔吐物可以帶有膽汁,並且伴有上腹部脹滿,出現胃、腸型,見不到正常的胎便。(5) 肛門或直腸閉鎖出生後無胎便,24~36小時後出現嘔吐和腹脹,嘔吐物可以混有胎便,腹脹嚴重不能緩解,應仔細檢查肛門和直腸。
  • 小孩受到驚嚇會導致癲癇發作嗎?
    小孩受到驚嚇會不會導致癲癇發作?癲癇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說起癲癇病,我們首先的反應可能就是該病患者發作的時候很嚇人,並且患者在發作的時候是沒有意識的,嚴重的還會出現口吐白沫等症狀。
  • 汽車疝氣大燈安定器起熱正常嗎
    導讀:汽車疝氣大燈安定器起熱正常嗎現在汽車已進入尋常百姓家,汽車已經成了現在很多人的代步工具,對於出行的工具夜間用於照明的燈你了解多少呢?車的行駛時間長了,總會有大大小小的毛病,還有汽車有大大小小的零件,最近小編看見這樣的問題,汽車疝氣大燈安定器起熱正常嗎,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有關這疝氣燈吧。
  • 什麼是小兒良性癲癇?和非良性癲癇有什麼不同嗎?
    小兒良性癲癇也稱良性部分發作性癲癇,屬兒童期特有的一種類型,特點是只發生在小兒某一特定的發育時期(成人無此病),不是由於局限性疾病所致,有明顯遺傳因素,發作時意識不喪失,沒有智力缺損,能自然緩解,一般愈後良好。臨床上常見的小兒良性癲癇有哪些?
  • 「雞內金」到底可以袪小兒積食嗎?醫生告訴你答案
    很多老一輩的都會直接將雞內金當成健脾、消食藥物給小孩吃,結果卻事與願違,把孩子給吃壞了。這些情況往往是因為家長們缺乏對中藥知識的認識。之前接觸到一家,小孩叫曉哲。聽大人說這孩子之前體質挺好的,沒怎麼生過病,體重身高都達標,吃飯也很好,沒想起他人家小孩那麼挑食。但自從去幼兒園上學後就開始積食,變得不愛吃飯,體質就開始變差。
  • 常見小兒佝僂病有哪些症狀?佝僂病是缺什麼?
    原標題:常見小兒佝僂病有哪些症狀?佝僂病是缺什麼?   對廣大的家長朋友們來說,了解和認識小兒佝僂病的症狀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幫助家長及時發現小兒佝僂病,對小孩子的治療十分有益。
  • 小兒推拿楊曉:寶寶「分離焦慮」哭不停,我們應該怎麼辦?
    小兒推拿楊曉:寶寶「分離焦慮」哭不停,我們應該怎麼辦? 獨自在家帶娃的寶媽們,應該都有這樣的經歷:那就是抱著孩子上廁所,或者是上廁所的時候開著門,孩子呢,就像是一個監督者一樣站在衛生間的門口...
  • 黑心診所買小孩當推拿練習的活教材?這段令人心碎的視頻終於真相...
    近日,一則令人揪心的小兒推拿視頻在網上傳播,傳言稱「一個推拿私人診所,從人販子手裡買了一個小孩子當活教材,希望大家轉發儘快找到孩子的父母,不轉發也許下一個就是你的孩子」。這段視頻中,一名才幾個月大的嬰兒被一男子反覆扭轉頭頸,孩子哭到快要喘不過氣,中間該男子甚至使用了類似「擒拿手」的動作,反手夾住嬰兒的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