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良性癲癇也稱良性部分發作性癲癇,屬兒童期特有的一種類型,特點是只發生在小兒某一特定的發育時期(成人無此病),不是由於局限性疾病所致,有明顯遺傳因素,發作時意識不喪失,沒有智力缺損,能自然緩解,一般愈後良好。
臨床上常見的小兒良性癲癇有哪些?
臨床上,小兒良性癲癇包括兒童良性局灶性癲癇伴中央顳區棘波灶、轉側發作性癲癇、兒童枕部放電灶癲癇、良性家族性新生兒癲癇、良性少年肌陣攣癲癇、小兒良性感情性癲癇、不典型部分性癲癇等類型。這些類型中發病多是優化遺傳或有家族病史的原因所引發的,但這其中並不是所有的類型都是良性的。
在兒童中最常見的類型,叫兒童良性局灶性癲癇伴中央顳區棘波灶,英文簡稱叫BECT,佔整個兒童期癲癇總數的差不多20%。這部分患者可能差不多三四歲以後發病,一般在十一二歲就好了,十五六歲可能腦電圖也正常了,自愈性的這麼一類患者。表現也非常有特點,在晚間睡眠期發作,白天完全是好的,整個反應也挺好,智力也沒什麼問題,各方面都挺好的。所以像這一類患者要在早期診斷出來,這樣的話就可以避免過度用藥,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過度治療所帶來的一些副作用。
可能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疑問:
良性癲癇有可能在晚間發作,是不是家長很容易忽視了?
對於有一部分患者可能看不到,不知道,反過來講如果看不到的話,也可以理解為發作比較輕,有一部分患者可能發作的重一點,甚至很長,良性癲癇不一定發作的少,也不一定都是很輕微的,如果發作很重的話,父母親是可以看到,能夠感覺到的。有一部分患兒因為發作期的時候動作很大,比方說會帶有一些響動,甚至床搖晃,把父母親吵醒才看到的,這種情況也是有的。
發作時需要怎麼護理?
該病一般發作時間短,表現為局灶性運動障礙,發作時家屬不要慌張,讓寶寶放鬆,一般5分鐘之內即可緩解。如發作時間過長或表現為全面性發作,家屬也不要強行按壓肢體,不要強行掰開寶寶嘴巴,不要把筷子、木棍或手指等塞到牙齒間,需把寶寶放平,移開寶寶周圍的障礙物,頭偏向一側,防止誤吸,如全面發作超過5分鐘或局灶性發作超過15分鐘,需呼叫救護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