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文藝 | 王超斌:福慧慈緣素食記

2020-12-05 長沙新聞網

周日得閒,天氣晴好,友人邀約去遊雍和宮吃素食。一看日曆,真是擇日不如撞日,適逢古歷十月十五,正是民間齋戒燒香的例日。於是早早起床,沐浴更衣,穿戴整齊,在和煦的冬陽照耀下,一路順暢來到雍和宮。

(「福慧慈緣」的素食館)

  雍和宮是北京地區現存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被認為是北京香火最旺的寺廟,也是全國規格最高的藏傳佛教寺院。它始建於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曾是雍正皇帝即位前的府邸。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升為行宮,乾隆就出生在這裡。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雍和宮改為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這裡出過兩位皇帝、面積多達6.6公頃的「龍潛福地」,已在北京市區的東北角安然靜躺了300多年。時過境遷,不斷變幻的是紛繁的世事,而不變的是它那綿延不絕的旺盛香火。1961年雍和宮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1年正式對外開放,1983年被囯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佛教寺院,1995年雍和宮藏傳佛教藝術博物館掛牌成立。如今的雍和宮,融宗教活動場所、博物館和旅遊景點於一體,每天吸引著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信眾。

  時間如白駒過隙。屈指算來,距上次來到這裡一晃過去了30年。時光飛逝,故地重遊,宮殿巍峨壯觀依舊,豪情滿懷的青年變成了今天暮氣臨身的大叔。我暗自嗟嘆,隨著善男信女排成的人海長龍,在精緻的牌坊和宏偉的大殿中穿行。昔日皇家的威赫和帝王的榮耀早已隨香火飄散,眼前所見的是各色人等的摩肩接踵和香菸繚繞,耳畔所聞的是芸芸眾生的祈禱和祝願。兩個小時的走走停停,終於遊完了雍和宮的主要景點。我走向出口,溫暖的陽光灑在身上,道旁的柿子樹上掛滿了鮮紅的柿子,幾羽白鴿正歡快地盤旋在藍天……所見所感沒有絲毫冬日的蕭索蒼涼,有的是一派祥和寧靜的大好氣象。

  (一念心性:泰汁百靈菇

  宮裡宮外的素食館人滿為患,一席難求。有賴同行小弟佛學院師兄的指點,我們來到一家名叫「福慧慈緣」的素食館。素食館位於故宮與王府井之間的錫蠟胡同深處,門面毫不起眼,門廳普普通通。進入館內,我原想呈現在眼前的,會是狹小空間裡的人頭攢動和鬧鬧哄哄,在寸土寸金的王府井周邊,這種場景再司空見慣不過。出乎意料,映入眼帘的卻是一個寬敞豁亮、窗明几淨的廳堂。顧客並不少,散落在偌大的空間裡,不鬧不吵,絲毫無損大廳的潔靜與清雅。沒想到京都最繁華之處,還有這樣一個鬧中取靜兼具雅致和莊重的神秘所在。一位身著淺藍旗袍,儀態端莊的服務員引領我們進入一個雅座,機緣巧合的是雅座名竟然與我們正在籌建的兩所學校同名!在「博雅」包間落座,不等玲瓏精美的素食上桌,那兩廂書櫃中整齊擺放的珍稀的經書寶卷,正牆上掛著的精美絕倫的巨幅尼泊爾唐卡,餐檯上燭火溫著的湯色澄黃的九品蓮花茶,屋角恰到好處立著的禪意巖柏……一切的一切組成豐富的精神食糧不覺已填飽了轆轆飢腸。

  「一花一世界、」「君臨天下」、「紫氣東來」、「滅貪嗔痴 」一念心性」、「具真信願」、「禮敬諸佛」、「八功德水」、「六時吉祥」……一道道精心烹飪、用心取名、色香味俱全的素食擺在面前,就像一件件匠心獨運的藝術品,一時竟不忍心伸簪下筷,生怕破壞它們所蘊含的佛理禪意。進過以各類堅果和果脯充當素食的齋館,吃過以多種植物為食材原料製成雞鴨魚肉形狀的「素席」,它們與眼前的「藝術品」一比,我更不屑於前者的「濫竽充數」和「弄巧成拙」。因為」拿來」的東西顯然不能體現拳拳禪心,而以素仿葷的做法無疑是有悖於精妙佛義的。

  (一花一世界:蘑竽餅)

  「我原來在一個弘揚佛教文化的公益平臺做新聞部負責人,夢想著一輩子以文為友,以夢為馬,做夢也沒想到後半生的職業會和素食相關……」素食館女老總打開了話匣子。老總美名鳳英,與陪同我的童川先生是本家。她人如其名,端莊而知性,言談舉止很是得體。她祖籍湖北,早年畢業於華中師大,當過十年中學教師,與衡陽才俊鄧先生結成連理後,比翼雙飛創業京城,因為工作關係與佛結緣。兩湖本相連,又是湖南的媳婦,他鄉初識童總,卻似多年故知久別重逢,自然增添了許多親切。童總一邊如數家珍地介紹每道素食的由來,一邊述說著自己的經歷和素食館的故事。在這個充滿機緣的日子裡,在這片福慧充盈的空間內,我們不匆不忙,寧靜地用耳用心聆聽佛教文明所獨具的智者之音,從容地用舌尖用味蕾去感受素食裡裡外外所包含的多種況味……

  印象最深的是那道匯聚了八種鮮美食材、取名「八功德水「的湯鍋。服務小妹輕手輕腳將一朵含苞待放的「九品蓮花」放入鍋面,在氤氳的蒸汽中,一瓣一瓣蓮花漸次開放,漂浮在黃燦燦的膏湯之上,隨著湯汁的翻滾而上下跳動,湯黃、菌白、枸杞紅、蓮花橙………真是美不勝收,嘆為觀止。聞之清香馥鬱,昏寐盡去,嘗之生津活液醒腦安神「,其色其香其味讓我真正領受到「澄淨、清冷、甘美、輕軟、潤澤、安和、除饑渴、長養諸根」的八種祝福。

  (八功德水:蓮花松茸蘑菇菌湯。圖片均由作者提供)

  不同尋常的素食午餐過後,熱情周到的童總領著我們參觀了她的「地下深宮」———一個一千多平米的「禪宮」。一尊尊栩栩如生的佛像,一間間簡約而不簡單的茶室,一件件用心而走心的文創精品……直覺告訴我,這一定是個有歷史有故事的地方。它的每一個角落,甚至每一方寸之間,似乎都貯存著一種能量、一種凝重、一種加持………「福慧慈緣的前身是故宮的冰窖……它的前任老闆在這裡經營海鮮批發,沒多久身患絕症無法再繼。他感覺自己殺業太重才導致惡疾上身,希望有做善業的人接手。於是,計劃開素食館的我們,就成了不二人選……」果不其然,童總寥寥數語就道出了「禪宮」的由來。也許是往事只能回味,童總沒有提及素食館創業之初的艱辛,她所表露的只有眼前的彩虹和前路的光明。她不講我也知道,由一家生意興隆的海鮮市場轉型為小眾受用的素食館,她和她的團隊十多年走過的,一定是一條鋪滿荊棘的風雨之路。我堅信是她的善念加執念,才使風險化作了機遇,讓堅守戰勝了艱難,用創新贏得了發展,使今天的福慧慈緣得以成為首都為數不多、品位高雅的素食生活館。

  當我握別鳳英女士,走出生活館時,萬家燈火不知何時已將街市點亮。陣陣寒風撲面,我恍若從蓬萊仙境重新回到人間。在回寓所的車上,我閉目沉思:無論你是否接受「殺業」「善業」的說法,無論你是否相信因果輪迴,無論你是否持有不同的宗教信仰,恐怕都不能否定這樣一個結論:福慧慈緣素食源啟於佛緣善願,宗旨則是以人類最基本的生活方式傳遞善。我想,當善被傳遞發散給每一個人,善對人們的實質性影響就是遇見更好的自己和世界。那麼,常懷善心多行善舉,應該就是一切美好的開始吧。(庚子十月十六日晚於香山別院)

  【作者簡介】

  王超斌,湖南寧鄉人。曾用名王超文,筆名學海一舟、槐蔭堂少主、隱才、開博等。現任中國傳統文化與傳統工藝發展工程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喜作文習字、收藏文玩,時常品茶論道、遊歷錦繡河山。不求聞達於世,但得動靜相宜,頤養天年,無悔人生。

相關焦點

  • 星辰文藝 | 王超斌:醉美江東銀杏黃
    【作者簡介】  王超斌,湖南寧鄉人。曾用名王超文,筆名學海一舟、槐蔭堂少主、隱才、開博等。
  • 星辰文藝 | 蕭逸帆:我愛著那些分明的事物
    星辰文藝 | 蕭逸帆:我愛著那些分明的事物 綠色新聞 | 2020-07-09 17:12:56 星辰在線 | 編輯:樂先文
  • 星辰文藝丨劉羊:鄉裡人的講話方式(組詩)
    星辰文藝丨劉羊:鄉裡人的講話方式(組詩) 綠色新聞 | 2019-11-04 13:21:03 星辰在線 | 編輯:陳詩雨   (星辰拍客 一葉劍鋒/攝)老家的名字  我不想說我的老家是邵陽,只說是洞口  有一次,一個城裡人突然對我兩眼放光  原來,他把「洞口」聽成了
  • 星辰文藝丨汪破窯:返鄉(組詩)
    星辰文藝丨汪破窯:返鄉(組詩) 綠色新聞 | 2019-04-12 08:13:55 星辰在線 | 編輯:陳詩雨 (星辰拍客 望黃鶴/攝)有一個冢裡住著我的母親  村子的東頭  成片成片的麥地  還有剛剛起薹的油菜籽  綠色的河流在寒風中流淌
  • 《古街新顏》助你讀懂長沙 星辰在線這組報導要在朋友圈刷屏了
    星辰全媒體記者 黃超 胡偉男 張奇濤/攝製)  星辰在線7月25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黃超 胡偉男 張奇濤)  7月19日,星辰在線推出《古街新顏》策劃報導,星辰全媒體記者通過現場感強烈的圖文、視頻報導,引領長沙網友暢遊老街。在新聞報導持續推出的這一周,反響熱烈。
  • 清冷文藝的女孩名字推薦:好聽好記(帶解釋)
    清冷文藝的女孩名字推薦清冷文藝的女孩名字推薦(一)星晢:明亮的樣子,既有滿天星辰的意境,又可以形容人光彩奪目的樣子。清冷文藝的女孩名字推薦茉華:希望女孩如同茉莉花般自然清新,擁有清秀脫俗的氣質。清冷文藝的女孩名字推薦(二)婭昀 昕瑞 冉芬 汐奕 欣姿婭妍 穎智 鑾泓 伊薇 冉鑰馨嘉 晴智 瞳曼 楠泰 軒雅秀晴 丹怡 茜昀 琪惠 智敏賢諾 怡銘 如惠 碧雁
  • 星辰文藝 | 閆進堂:大雪妖嬈心飛揚
    (星辰拍客 辰龍文心/攝)  大雪妖嬈心飛揚  文/閆進堂  北風呼嘯了一夜,盼望已久的一場大雪終於在人們的熟睡中下了起來(星辰拍客 辰龍文心/攝)  仰望婀娜多姿的寰宇,讓晶瑩的雪花飄落臉上,這是一次酣暢淋漓的暢享。我忽然心潮澎湃,童心蕩漾,忍不住對天大喊:「雪花雪花漫天飄!」妻衝我莞爾一笑接著道:「飄來飄去落樹梢。」
  • 昨夜星辰 大理潘正偉
    昨夜星辰依舊在,人生青春時不待。滄海桑田巨變時,無盡淚水夜闌珊。附註: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所有中國人原來的生活軌跡,醫生不放假,警察不休息,各級政府部門人員全都戰鬥在一線,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要戰勝新冠病毒,確保神州大地上十四億人民的健康與安全。
  • 龍湖金沙天街邀你體驗一天清淨的寺院生活,祈福、素食、御守,佛系...
    不僅能和高僧面對面探討還能吃到潮音禪院美味的素食哦~參與成功即可獲得周邊四件套1份平安健康和福慧雙收這2款適合結緣給老人和小孩祝老人身體健康,祝小孩聰敏有福氣配上Q萌逗笑的小人像真的超可愛!好吃又豐富的素食拍攝時正想著下班吃火鍋結果4點多鐘就聞到廚房飄來的飯菜香!香的當場表演了一個「胃部3重唱」...什麼火鍋不火鍋的,下次再說吧!
  • 星辰專訪 | 看長沙老街訴不盡的古今芳華,湯蕾:這裡是長沙,我在等你
    (長沙老街漫遊記之芙蓉區韭菜園米粉街)>(長沙老街漫遊記之天心區太平老街)(長沙老街漫遊記之望城區銅官老街)  星辰在線11月24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趙佳慧)  「時光不復,我們長大,離開了曾經的家長沙妹子湯蕾身著漢服,用獨特的鏡頭語言,文藝清新的旁白,帶領著觀眾體驗長沙老街的磚瓦草木、古今芳華。  都正街的麻石路、雕花門窗、黛頂白壁封火牆,楚風漢韻三千年。太平街那魚骨狀的街巷於湘江一側,一待就是兩千多年,這座城最繁華的地方,一眼千年,而今人煙不斷,依舊如此。
  • 素食動物恐怖吃肉記:牛吃兔、馬殺雞、松鼠吃小鳥……
    一反素食常態,炸雞比胡蘿蔔誘人的肉食法則難道在兔子中也通用?其實除了兔子之外,一些其他素食動物也常常出現吃肉的傳聞。在印度,一頭名叫拉爾的奶牛偏愛吃小雞。一隻出生沒多久的小雞在晃悠,轉眼就被拉爾逮住。但人們發現,即使是人工養殖且沒有明顯疾病的素食動物,也表現出了吃肉的習性。鹿吃兔子這些現象罕見,卻也是自然本身的真實寫照。「素食動物」這個稱號只是人類賦予它們的一種區分方式。
  • 深圳的素食餐飲是一種什麼狀況?老牌素食館的隱退與素食的新興
    原標題:深圳素食 生態調查一面是年輕人把素食當時尚,一面是老牌素食館遭遇困境,深圳的素食餐飲是一種什麼狀況?但在豆瓣小組裡搜索「深圳」和「素食」的字眼時,卻發現早已有成百上千的網友抱團組成了素食圈子;而江映儀所在的深圳環保人士微信群裡,也有越來越多人加入吃素的行列。「素食已經發展成一種年輕人的時尚了。」江映儀說。老字號素食餐廳的隱退「啊?新梅園倒了?」吃著飯的江映儀突然抬起頭,兩眼瞪大,露出詫異的神情。
  • 唐嫣婚後為保持身材吃素食 用手比愛心笑容很幸福
    帶著眼睛的唐嫣文藝不少,45度角自拍無死角,身穿粉色外套真是滿滿的「少女心」。唐嫣配文道:「Thanksgiving + Vegetarian Day + Entering the month of Sagittarius(感恩節+素食一天+進入射手座的月份)」,看來為了保持身材唐嫣開始了自己的素食之旅
  • 學佛必須素食嗎,古今僧人的素食有何區別?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僧人必須素食的話題開始在坊間流傳。對於素食與學佛的關係,你肯定也有很多疑問,這篇文章就來談談「吃素」這個話題。學佛必須吃素嗎?儘管素食文化由來已久,但直到清朝末年,才出現了一本系統記載素食食譜,兼具論述素食觀念的書籍。此書是由宣統時期的翰林院侍讀薛寶辰所撰寫,書名《素食說略》。嚴格來說,此書的出現,為我們吃素食找到了理論基礎。
  • 星辰文藝丨蔣楠:甜甜的懷化
    曾榮獲湖南省青年歌手大賽懷化賽區一等獎、省賽區二等獎;曾代表湖南省團省委參加由團中央舉辦的全國鄉村青年才藝風採大賽,獲全國二等獎第一名;2009年在由中共懷化市委宣傳部、懷化電視臺舉辦的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大型文藝活動《放歌懷化六十載》競賽中,獲全市一等獎;2015年參加湖南省第七屆教師基本功比賽,獲全省聲樂單項第一名,綜合成績一等獎。
  • 素食文化:12年素食心路歷程 慶幸 感恩 建議
    (圖片來源:nipic)   是的,我是一個素食者。但是在人群中,我和你沒什麼不同。如果我不告訴你,你不會知道我是一個素食者。在學校,我是稱職的老師;在家,我是愛家的人;在朋友中,我是可信賴的人。。。12年前,偶然的一個機會,我看了一篇「為什麼素食」的文章就再也不想吃魚、肉、蛋和奶了。為什麼?因為合乎邏輯。比如,人的生理構造適合素食,吃動物不安全(譬如前不久席捲全球的「狂牛症」和「非典」);比如素食可以解決全球饑荒問題,可以保護生態環境(資料顯示,進入21世紀的今天,每天卻有十六萬四千人餓死。真是糧食不夠嗎?
  • 素食餐廳的各種可能 2016美國5大素食友好城市榜
    你可以在許多大城市找到可口的素食,這也就是2016年被稱為素食年的原因。Peta善待動物組織,最近推出了美國5大素食友好城市,我們一起感受一下美國的素食友好是怎樣的吧!☆ 當地人也愛Mohawk Bend,這裡所有菜單項都是素食,除非標記有非素「NV」;☆ 和 Veggie Fixation一樣,日本素食餐廳Shojin,Spork Foods,既是素食食品公司,又是烹飪學校,可以進行烹飪示範和家庭教學,它還提供了素食烹飪服務,。☆ 找素食有罪的樂趣嗎?
  • 星辰文藝丨雲蓋山人:退休後的苦與樂都在於自己!
    尤其我愛上了網絡,熱衷於上網學習和發揮自己的寫作愛好,成了湖南紅網特約評論員、長沙星辰在線《星辰圈圈》專版「愛長沙話長沙」圈主,每天都忙於「工作」,人生的鬥志未減,哪會有孤獨寂寞之苦啊!  總之,退休後的苦與樂都在於自己。退休後是新的生活新的開始,要熱愛生活,熱愛生命,要懷著感恩之心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善待周邊的人和事物,並懷著陽光的心態期盼未來。
  • 百歲老僧開示:何事最積福慧?這四件事你需知曉!
    其並非,那麼何事才最積福慧呢?百歲老僧說,這四件事最積福慧,你需知曉。一、以「善」為根本之事!俗話講「多行不仁,禍及子孫;多積陰德,廣利後世。」當下,想要積攢福慧,種植善因,培植福報。那麼無論大小事物,皆需以「善」為根本而行。常行善舉,能改當下困境,常行善舉,能利後世。你能行善,那麼你就能夠培福,能夠積攢福德果報。在佛教中講「種善因,得善果。」
  • 素食的概念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
    那裡有相當一部分印度人口, 多數奉印度教而持素, 很多印度人喜歡華人的素食. 馬來人大多信奉伊斯蘭教, 有的華人素食攤註明"ha'lal", 意思acceptable, 所以偶爾也見馬來伊斯蘭信徒光顧. 素食鋪裡還有背著大背包漫遊世界的歐美年輕人. 旅行時走哪裡問一聲, 總能在不遠處找到素食. 在旅遊景點常碰上大陸遊客,心想國內素友要是能來這裡玩肯定會吃得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