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借巢孵蛋遭遇葦鶯反抗

2020-12-05 科學網

 

杜鵑將蛋下在別的鳥巢裡,借巢孵蛋的行為已為人們熟知,不過英國劍橋大學最近一項研究顯示,在葦鶯的「社會」中已經流傳開了攻擊杜鵑以保護自身後代的技巧,保衛鳥巢家園的「反抗運動」不斷出現。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說,儘管有受傷的危險,一些葦鶯仍然選擇攻擊出現在自己領地內的杜鵑。而更令人驚訝的是,那些原本不會這樣做的葦鶯,在觀察到周圍葦鶯的攻擊行為後,很快便學會了這一保衛家園的技能。

 

杜鵑這樣的寄生者和葦鶯這樣的宿主一直在進化中互相較量,由於外來的杜鵑蛋會影響葦鶯自己後代的生存,葦鶯會發展出識別杜鵑蛋並將其拱出巢的能力,而杜鵑又會相應地進化出與葦鶯蛋更加相似的蛋。韋爾貝根說,以前這方面研究多偏重於基因的突變,而從社會學習角度出發可以提供另一種解釋機制。

 

相關研究報告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科學》雜誌上。(來源:新華社)

相關焦點

  • 杜鵑借巢孵蛋遭遇葦鶯社會化群體反抗
    杜鵑將蛋下在別的鳥巢裡,借巢孵蛋的行為已為人們熟知,不過英國劍橋大學最近一項研究顯示,在葦鶯的「社會」中已經流傳開了攻擊杜鵑以保護自身後代的技巧,保衛鳥巢家園的「反抗運動」不斷出現。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說,儘管有受傷的危險,一些葦鶯仍然選擇攻擊出現在自己領地內的杜鵑。
  • 研究顯示:杜鵑借巢孵蛋遭遇葦鶯「社會化」反抗
    新華網倫敦6月7日電 杜鵑將蛋下在別的鳥巢裡,借巢孵蛋的行為已為人們熟知,不過英國劍橋大學最近一項研究顯示,在葦鶯的「社會」中已經流傳開了攻擊杜鵑以保護自身後代的技巧,保衛鳥巢家園的「反抗運動」不斷出現。 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說,儘管有受傷的危險,一些葦鶯仍然選擇攻擊出現在自己領地內的杜鵑。
  • 杜鵑借巢孵蛋遭「反抗運動」
    據新華社倫敦6月7日電杜鵑將蛋下在別的鳥巢裡,借巢孵蛋的行為已為人們熟知,不過英國劍橋大學最近一項研究顯示,在葦鶯的「社會」中已經流傳開了攻擊杜鵑以保護自身後代的技巧,保衛鳥巢家園的「反抗運動」不斷出現。  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說,儘管有受傷的危險,一些葦鶯仍然選擇攻擊出現在自己領地內的杜鵑。
  • 遭遇葦鶯「社會化」反抗
    杜鵑將蛋下在別的鳥巢裡,借巢孵蛋的行為已為人們熟知。不過英國劍橋大學最近一項研究顯示,在葦鶯的「社會」中已經流傳開了攻擊杜鵑以保護自身後代的技巧,保衛鳥巢家園的「反抗運動」不斷出現。  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說,儘管有受傷的危險,一些葦鶯仍然選擇攻擊出現在自己領地內的杜鵑。
  • 杜鵑借巢孵蛋 "義親"如何養大非親生幼鳥
        說到「懶鳥」杜鵑,它借巢孵蛋的鬼把戲可是盡人皆知,不過,卻沒有多少人親眼見過小杜鵑的「義親」是如何養大非親生幼鳥的。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26日報導,一名業餘攝影師在英國格洛斯特郡一個自然保護區親眼見識了辛勤的杜鵑「義親」是如何餵養小杜鵑寶寶的。
  • 南湖:葦鶯哺育杜鵑鳥寶寶(組圖)
    大葦鶯(右)叼著食物飛到杜鵑寶寶身邊.  7月22日早晨,在市南湖城市中央生態公園裡,一隻杜鵑幼鳥站在湖畔木棧道的護欄上,不時扇動著翅膀,發出呼喚媽媽來餵食的叫聲。在空中,兩隻成年杜鵑舒展著長長的翅膀,飛行中悠閒地發出「布穀、布穀」的叫聲,絲毫沒有理會小杜鵑的叫聲。
  • 騙別人養自己的孩子,揭秘大杜鵑的「巢寄生」
    大杜鵑(簡稱杜鵑)是一種具有「寄生」習性的鳥類。它並非像寄生蟲或寄生植物一樣依附在宿主的身上討吃喝,它的寄生方法叫做「巢寄生」,就是把自己的蛋產在其他鳥類的巢穴裡,讓別人替它養孩子。杜鵑本身不會營巢,也不會孵蛋。但是,它能夠「巢寄生」超過一百種不同的鳥類,孵化後的雛鳥將在「養父母」的撫養下順利成長。一種溼地鳥類——「東方大葦鶯」(簡稱葦鶯)常會成為杜鵑「巢寄生」的受害者。
  • 鳩佔鵲巢識杜鵑--中國數字科技館
    當它們把自己的蛋悄悄地產在宿主鳥的巢穴中後,就把哺雛的後繼工作,全交給了小杜鵑的「養父母」來代勞了。那麼杜鵑怎樣才能將蛋寄生在宿主鳥的巢穴而陰謀不會被揭穿呢?  春夏之交,各種不同種類的雌杜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通過進化過程所形成的生存本能,開始用心地去尋找,繼而蹲守在那些符合自身要求的鉤嘴鶥、葦鶯之類小鳥的巢穴旁,「伺機作案」。  例如鷹鵑,它的飛翔姿勢有點兒像猛禽雀鷹。
  • 杜鵑遇到喜鵲,想欺負欺負,佔巢下蛋玩寄生,談何容易啊
    每年的初夏,北京的公園裡都會上演杜鵑鳥窺視葦鶯,而後佔巢寄生自己小寶寶的鬧劇;而葦鶯們都是在不停的奮力反抗。再努力、再勇猛也抵不住杜鵑鳥的「無賴」行為,這就是所謂的「鳩佔鵲巢」典故的現實展現。因此每年都有一大部分葦鶯成為了受害者,致使牠們的鳥卵被杜鵑禍害殆盡。這是杜鵑鳥及其容易得逞的寄生現象;而那些被杜鵑算計了的宿主大葦鶯也是十分的無奈,乖乖的成為了杜鵑鳥的養父養母。
  • 山東壽光,大葦鶯餵養杜鵑鳥開拍
    這不,2020年7月10日,山東壽光田柳鎮,鳥導老劉又傳來消息,家鄉的大葦鶯餵養杜鵑鳥正式開拍了。下面上載幾幅攝友拍攝的幾幅作品,供朋友們欣賞交流。拍攝地點:山東壽光田柳鎮拍攝時間:2020年7月11日大葦鶯餵杜鵑
  • 杜鵑鳥想偷偷借巢下蛋,沒想被知更鳥發現,遭到一頓「暴打」!
    眾所周知,杜鵑鳥自己是不築巢的,它的孩子都是別的鳥類幫忙養大。據《每日郵報》6月4日報導,一野生動物攝影師拍到一組知更鳥大戰杜鵑鳥的精彩畫面,雖兩者體型相差巨大,但戰鬥之激烈讓攝影師驚嘆不已。艾倫表示:「我在英國已經拍攝過杜鵑鳥已有六年多了,但我從來沒有目睹過這樣的事情。能夠捕捉到這一組精彩的圖像,對我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成就。我夢見過我有機會拍到精彩的鏡頭,但這一幕來得讓我感到有些震撼。」從拍到的圖片看,知更鳥一直在空中像杜鵑發起攻擊,並用它的小爪抓向杜鵑,杜鵑則呆在木頭呈防禦姿勢。
  • 杜鵑體內孵蛋只為幼鳥提早破殼
    杜鵑有一個臭名昭著的行為,就是把蛋下在別的鳥的巢裡,幼鳥孵出後還會擠掉巢中原有的鳥蛋。
  • 久聞終撞見,大葦鶯餵杜鵑雛鳥
    也就是在那一天,我還看到了、並且錄到了「養母」東方大葦鶯飼餵大杜鵑「寶寶」的場面。這可謂雙喜臨門。,這隻棕色的、渾身帶有棕色虎斑花紋的杜鵑,還在不斷哆嗦著翅膀,並發出雛鳥乞食的鳴叫,而急來疾走的小鳥——一隻淺褐色的大葦鶯,竟是頻頻來餵食的媽媽角色。
  • 灰喜鵲哺育杜鵑雛鳥記
    接下來的幾天,我幾乎是每天上班前或下班後都來「杜鵑雛喚灰喜鵲養母」的麋鹿科學發現紀念碑一帶,尋找拍攝,在密樹叢中尋找一隻鳥,如同大海撈針,但杜鵑雛鳥總在嗷嗷鳴叫著乞食。這樣,它便暴露了蹤跡。是啊,一方面杜鵑雛是在要吃的,但更需要讓養母知道它在哪,因為它已經能飛來飛去,並敏銳地躲避包括人在內的危險因素。它飛離原地,灰喜鵲「媽媽」則尋聲而至追著它喂!可憐天下父母心。
  • 臭名昭著的杜鵑,從一出生就開始殘殺其他鳥類的幼鳥
    專注寄生葦鶯的大杜鵑會在鳥巢中產下綠色的卵,而寄生草地鷚的杜鵑則產下棕色的卵,它們完全模仿了寄主鳥卵的形狀和顏色。他們觀察到:當葦鶯發現這隻「不速之客」後會立刻開始攻擊杜鵑模型。不僅如此,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葦鶯會直接放棄整個鳥巢的鳥卵。 當葦鶯在巢中看到「杜鵑」後,不但會進行自我防禦,還會大聲地發出「嘶克斯克」的警戒性叫聲,而周圍的葦鶯「鄰居們」也會被這些警戒聲吸引過來,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 圓明園割蘆葦 大葦鶯鳥巢受擾
    17日,有愛鳥志願者反映圓明園對獅子林景區附近水域的蘆葦叢進行割伐,正在此育雛的數隻大葦鶯的鳥巢遭到破壞,志願者上前阻攔後對方才停止割伐。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工作人員表示,對大葦鶯鳥巢的破壞會直接影響其育雛成功率。對此,圓明園管理處回應清理蘆葦為日常工作,之後如發現鳥巢將加強保護。
  • 大自然裡的養母養子:大杜鵑幼鳥讓其他鳥類養
    8月8日中午,鄭東新區溼地公園,一隻身材嬌小的東方大葦鶯給一隻體型碩大的大杜鵑餵食。這兩隻鳥是如何成為「母子」的?  原來,大杜鵑不會營巢,是寄生性鳥類。大杜鵑特別喜歡東方大葦鶯的巢,在東方大葦鶯產卵的季節,大杜鵑隨時找尋機會吃掉東方大葦鶯的卵,再產一枚一模一樣的卵在東方大葦鶯的巢穴中,東方大葦鶯飛回巢內,繼續孵化自己即將出生的寶寶,卻不知道已經被人偷梁換柱。
  • 在別人家產卵的大杜鵑在意卵殼顏色嗎?
    這些「投機取巧」的鳥約佔全球鳥類種數的1%,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杜鵑(Cuculuscanorus)。大杜鵑俗稱布穀鳥,廣泛分布於中國西部和南部,國外分布在印度、尼泊爾、緬甸和泰國。它是一種自己不築巢、不養育後代的寄生性鳥。代大杜鵑哺育後代的鳥一般是大葦鶯、灰喜鵲、棕背伯勞、棕頭鴉雀、北紅尾鴝和棕扇尾鶯等雀形目鳥類,統稱為寄主。
  • 大葦鶯、黃葦鳽回巢發現家被拆了,奧森公園:割蘆葦已暫停
    「聽,這是東方大葦鶯!」尋著聲音,觀鳥愛好者王冰玲迅速拿起望遠鏡,很快就捕捉到一對兒大葦鶯掠水飛過,扎進遠處的蘆葦叢中。「但願他們在那兒又搭了一個家。」王冰玲輕輕地說。另一隻東方大葦鶯在散花的窩裡反覆翻找著什麼當天,攝影師劉建忠也在場。「砍倒的葦子上,大葦鶯和黃葦鳽一遍遍飛回來,場面太心酸了。」他看到,原本搭在幾條蘆葦中間的鳥窩,隨著倒下的蘆葦全都散了,鳥蛋落水後也隨波逐流,窩邊留下兩隻幼鳥不停地鳴叫。一隻黃葦鳽從破碎的窩中翻出一根樹枝銜著飛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