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將蛋下在別的鳥巢裡,借巢孵蛋的行為已為人們熟知,不過英國劍橋大學最近一項研究顯示,在葦鶯的「社會」中已經流傳開了攻擊杜鵑以保護自身後代的技巧,保衛鳥巢家園的「反抗運動」不斷出現。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說,儘管有受傷的危險,一些葦鶯仍然選擇攻擊出現在自己領地內的杜鵑。而更令人驚訝的是,那些原本不會這樣做的葦鶯,在觀察到周圍葦鶯的攻擊行為後,很快便學會了這一保衛家園的技能。
杜鵑這樣的寄生者和葦鶯這樣的宿主一直在進化中互相較量,由於外來的杜鵑蛋會影響葦鶯自己後代的生存,葦鶯會發展出識別杜鵑蛋並將其拱出巢的能力,而杜鵑又會相應地進化出與葦鶯蛋更加相似的蛋。韋爾貝根說,以前這方面研究多偏重於基因的突變,而從社會學習角度出發可以提供另一種解釋機制。
相關研究報告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科學》雜誌上。(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