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科學:十一種海豹物種瀕臨滅絕!

2020-12-07 百家號

生態科學:十一種海豹物種瀕臨滅絕!

比勒費爾德大學和英國南極調查局的人口遺傳學家發現,11種海豹種類只能勉強逃脫滅絕。他們的研究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他們的皮毛被用作外套的原料;他們的脂肪用於油燈和化妝品:直到十九世紀末,全世界每年都有數百萬隻海豹被獵殺。今天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的主題是今天商業狩獵對今天海豹種群的影響。比勒費爾德大學和英國南極調查局的人口遺傳學家發現,11種海豹種類只能勉強逃脫滅絕。科學家們在他們的研究中成功地將幾乎所有物種包括在內。然而,該研究表明,大多數物種在海豹狩獵的鼎盛時期中存活的數量足以保留其大部分遺傳多樣性。

「狩獵,流行病和氣候變化都有可能將人口中的個體數量減少到遺傳多樣性喪失的程度,」比勒費爾德大學分子行為生態學研究小組負責人Joseph Hoffman教授說。 Transregio協作研究中心NC的子項目經理正在研究動物及其個體利基。「這些極端人口減少被稱為瓶頸,可能影響物種生存的潛力。」

「當一個物種缺乏遺傳多樣性時,它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條件或保護自身抵抗寄生蟲或病原體的機會較低。你可以將基因庫與工具箱進行比較:你擁有的工具越少,你裝備的設備就越少。對於不同的情況,「霍夫曼說。

研究人員分析了由於過度捕撈而導致哪些海豹物種通過瓶頸。他們與十個不同國家的同事合作開展了這項研究。「這使我們能夠收集來自30個不同物種的數千種海豹的遺傳數據,」該研究的主要作者,約瑟夫霍夫曼研究小組的博士生Martin Stoffel說。由於今天有33種不同的海豹物種存活,這使得該研究成為海豹遺傳多樣性最全面的研究。例如,它甚至使用了生活在南極洲伯德島(南喬治亞州)的南極海豹的研究數據。這項關於海豹的研究是Transregio Collaborative ResearchCenterNC工作的一部分。

在他們的分析中,研究人員使用計算機來模擬每種海豹物種的遺傳多樣性,如果該物種在大約一百年前被捕到瀕臨滅絕的邊緣。他們將這些計算與今天生活的動物的遺傳數據進行了比較。

結果:大約一個世紀前的海豹捕獵導致近三分之一的物種瀕臨滅絕。「大多數物種已經恢復,儘管種群數量下降,但遺傳仍然非常多樣化」,Martin Stoffel說。

「然而,有四個例外:北象海豹,地中海僧海豹,夏威夷僧海豹和塞馬環斑海豹,」斯託弗爾說。「這些物種中的個體動物的遺傳物質非常相似。這四種物種只佔那些幾乎沒有或根本沒有被獵殺的物種的遺傳多樣性的20%。例如,在北象海豹中,只有幾十個人在狩獵中倖存下來,重建了現有的20多萬隻動物。「Stoffel是北象海豹的專家。為了研究他們的論文,他繼續前往墨西哥太平洋沿岸無人居住的群島Islas San Benito。

哪些因素可以解釋為什麼某些物種比其他物種更多地遭受獵殺?該研究證實,「由於過度捕獵而導致他們在陸地上生幼的物種比在冰上生育的物種下降得更厲害」,Stoffel說。「這可能是因為那些在冰上分娩的人往往生活在偏遠的北極和南極地區,而獵人無法接觸到這些地區。」人口瓶頸也可以在那些在繁殖季節中單身雄性為數十名雌性的後宮進行保護的物種中找到。「就像北極象海豹和南象海豹的情況一樣,這與南極海豹的情況一樣,」斯託弗爾說。「它們的交配系統導致繁殖動物密集聚集,使獵人更容易殺死它們。」

德國動物保護協會(Tierschutzbund)報告說,在19世紀末,仍有數百萬海豹被獵人殺死,而現在,每年有750,000海豹被用於商業目的。這些海豹大部分現在都在加拿大,格陵蘭島和納米比亞被捕。

相關焦點

  • 聚焦海洋:10種瀕臨滅絕的海洋生物
    從未知生物到魅力巨型動物,生態系統中的這些消失經常發生。在陸地上,猩猩,黑犀牛,阿穆爾豹和大熊貓等動物是世界上最嚴重瀕危物種之一。同樣,包括海洋哺乳動物,海龜和鮭科魚在內的許多海洋物種也處於滅絕的邊緣,因為氣候變化和過度捕撈成為其存在的主要威脅。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數百種海洋物種世界各地都屬於瀕危和極度瀕危物種。
  • 人類開啟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每年50種動物瀕臨滅絕
    《侏羅紀公園》正在熱映,電影中那些橫衝直撞的恐龍,在第五次物種大滅絕時期就消失了。如今,在人類佔主導的這個世界上,雖然沒有行星撞地球這樣的突發自然災難,但科學家們已經提出警告。近日,《科學進展》發布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地球正在迎來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 澳洲的外來物種,兔子還沒消滅,本地原生態物種倒瀕臨滅絕!
    眾所周知,外來入侵物種是非常恐怖的存在,不僅嚴重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心疼,而且還可能導致當地的原生態物種滅絕。很多國家都有一些入侵物種,並且,那些受入侵物種侵害的國家每年都還要拿出一大筆的費用來處理這些入侵物種,控制它們增長的速度,不過這並不是治本之策。
  • 【遊俠導讀】除了大熊貓、北極熊是全球瀕臨滅絕的物種,還有許多...
    眾所周知,大熊貓、北極熊等動物都是全球瀕臨滅絕的物種,但它們是瀕臨滅絕物種中具有代表性的種類,還有許多外形奇特的瀕臨滅絕物種都鮮為人知。比如:牙齒中釋放毒液的溝齒鼠、像大黃蜂般大小的蝙蝠、臉部可以「充氣」的海豹、常年生活在地下的紫色青蛙等。
  • 看看那些全族瀕臨滅絕卻無法阻止的物種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貪婪過度消耗,使我們永久消滅了一些比我們還要古老的生命物種。那麼人類到底有多可怕呢?看看那些全族瀕臨滅絕,卻無法阻止的物種就知道了。
  • 綜述:全球百萬物種瀕臨滅絕 生物多樣性保護亟待變革
    新華社巴黎5月6日電綜述:全球百萬物種瀕臨滅絕 生物多樣性保護亟待變革新華社記者陳晨聯合國6日在巴黎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全球約百萬物種面臨滅絕威脅,人類活動是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不過,只要從地方到全球各個層面開始「革命性改變」,拯救全球生物多樣性仍為時未晚。
  • 夏威夷已新生18隻瀕危物種僧海豹 | 滅絕與希望:綠會瀕危物種觀察
    夏威夷已新生18隻瀕危物種僧海豹 | 滅絕與希望:綠會瀕危物種觀察 2020-07-07 12: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洋小可愛——瀕臨滅絕的僧海豹:「請不要讓悲劇重演。」
    它們就是僧海豹,是一種古老的海豹種群,而且人如其名,它們長著一張十分佛系的臉,同時它們也是一種瀕臨滅絕的海洋生物。世界上原本共有三個僧海豹種群,分別是地中海僧海豹、夏威夷僧海豹和加勒比僧海豹,它們同屬於僧海豹亞科。僧海豹一般在春季發情交配,4~5個月後分娩,在哺乳期間,僧海豹的警惕性很高,一旦發現危險,會立即將小海豹推下水去,然後自己潛水而逃。
  • 滅絕與希望:夏威夷已新生18隻瀕危物種僧海豹
    在這段時間裡,當個體亞群增加或減少時,西北海豹的總數減少。雖然這種下降意味著該物種的全面恢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最近出現了一些令人鼓舞的發展,包括:夏威夷主要島嶼僧侶海豹的明顯重新定居和顯著增長,在過去的20多年裡,僧侶海豹的數量從低到大約300。2014年至2016年間,物種總數每年增長3%。幼年海豹生存增強研究的新進展。
  • 夏威夷已新生18隻瀕危物種僧海豹 | 滅絕與希望
    :加勒比僧海豹綠會小編注意到,夏威夷僧海豹被列為了瀕危物種。夏威夷僧海豹是夏威夷群島特有的一種瀕危物種。夏威夷僧海豹是現存的兩種僧海豹之一;另一種是地中海僧海豹。而曾經存在的另一種僧海豹——加勒比海僧海豹,已經滅絕。加勒比海僧海豹,是第一種由於人為因素而絕跡的海豹。加勒比僧海豹個頭比較大,成年後的身長可達到2.4米。最早被發現,是在1494年哥倫布第二次航海期間,數量最多時曾超過25萬隻。
  • 百萬物種瀕臨滅絕,你我都是「兇手」
    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科學政策平臺(IPBES)主席羅伯特·沃特森表示。報告顯示,目前全球約100萬個物種面臨滅絕,其中許多物種可能在幾十年內滅絕,比人類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多。具體來看,超過40%的兩棲動物、約33%的珊瑚礁、超過1/3的海洋哺乳動物面臨滅絕。
  • 僧侶海豹是一種瀕臨滅絕的動物 一起來看看
    僧侶海豹是一種瀕臨滅絕的動物 一起來看看時間:2020-09-15 06:30   來源:格雷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僧侶海豹是一種瀕臨滅絕的動物 一起來看看 僧侶海豹是一種瀕臨滅絕的動物,他們主要生活在?
  • 聯合國:全球百萬物種正瀕臨滅絕
    ◆記者鄧玥聯合國近日發布的《全球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評估報告》顯示,當前,在全世界800萬個物種中,逾100萬個正瀕臨滅絕。滅絕速度至少比過去1000萬年的平均值高出數十到數百倍。科學家認為,事態緊迫,但只要從現在開始、從全球到地方各層面進行「革命性改變」,依然有機會保護、恢復和可持續利用大自然。
  • 巴西一年有3299種動植物瀕臨滅絕
    華輿訊據南美僑報網報導 巴西國家地理與統計研究所(IBGE)5日公布的「2014年巴西瀕危物種」調查報告顯示,2014年全國共有3299種動植物瀕臨滅絕,約相當於所評估物種總數的20%。 巴西國家通訊社報導,報告稱,目前巴西共識別出49168種植物和117096種動物。
  • 多少生命可重來 全球794物種瀕臨滅絕
    ,而素有「生態晴雨表」之稱的兩棲動物佔了其中的1/3。所謂「熱點」的選擇遵循三個原則:首先,這些地點一定要包含至少一個「瀕臨滅絕」或是「嚴重瀕臨滅絕」的物種。第二,這些地點在「瀕臨滅絕」或是「嚴重瀕臨滅絕」的動物生存中佔有不可替代的位置,比如有一定數量的物種生活於此地,或者在這裡度過哺乳期或是冬眠期。  最後,這些地帶都是相對於周邊地區具有獨立性的地方,必須與周邊的地帶有可定義的界限。
  • 百萬物種瀕臨滅絕
    據每日科學網7日消息,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IPBES)日前發布一份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報告警告稱:全球物種正在以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衰退,物種加速滅絕可能對世界各地的人們造成嚴重影響。這也是迄今為止最全面的一份全球自然損失評估報告。
  • 科學家:地球百萬物種瀕臨滅絕,食物鏈頂端的人類面臨生存威脅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生態系統,生態系統中各種動物、植物、微生物處於動態平衡,如果生態系統中任何一種成分發生哪怕微小的變化都會造成巨大的威脅。不久前,聯合國發布了一份報告顯示,截至目前地球上有100萬種動植物瀕臨滅絕,而處於食物鏈頂層的人類面臨著巨大的生存挑戰。這份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報告由來自全球知名大學的七位科學家聯合完成,研究內容則由來自50多個國家的150名研究人員共同完成,比以往研究更具有參考價值。報告顯示,在南極洲,第二大帝企鵝群已經連續三年沒有繁殖後代,這導致帝企鵝數量崩塌式的下跌。
  • 北極熊瀕危,企鵝數量銳減...百萬物種瀕臨滅絕,這個星球何去何從?
    北極熊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海冰上漂浮,只有在繁殖期才會登上陸地,而且海冰還為它們提供穩定的食物來源——海豹。當海豹爬上海冰上休息的時候,北極熊就會瞄準機會捕獵自己的食物,除了海豹,它們還會食用一些鯨魚的屍體。
  • 馬達加斯加最著名的物種瀕臨滅絕
    環尾狐猴可能是熱帶馬達加斯加島上最具代表性的物種,由於棲息地喪失、狩獵和非法捕獲,其數量正在大幅下降。世界上大約有100種不同的狐猴,其中大約60種生活在馬達加斯加島,但是環尾狐猴可能是最容易辨認的。它也是瀕臨滅絕的狐猴。科學家發現,馬達加斯加島的環尾狐猴數量已經下降到不到2500隻。
  • 100萬種物種瀕臨滅絕?保護自然刻不容緩
    該報告研究了全世界各生境中由保護科學家監測的數千種不同野生物種的情況。自1970年以來,哺乳動物、鳥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和魚類種群的平均數量下降了68%。倫敦動物學會(ZSL)保護主任安德魯特裡說,這種下降明顯地證明了人類活動對自然世界造成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