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曝內地工廠徒手拔鵝毛:腳踩頸部 鵝哀嚎不斷

2021-01-13 中國青年網

  參考消息網5月30日報導 港媒稱,善待動物組織(PETA)近日發布一條駭人片段,可見臥底人員在中國的鵝毛工廠,揭發工人對活生生的鵝徒手拔毛,令它們一身鮮紅傷口,不斷哀嚎,叫人心寒。

  據香港《東方日報》網站5月29日報導,全球約八成的羽毛供應產自中國。PETA去年夏季派出數名臥底到中國11個工廠,拍下工人將鵝綁住,甚或用腳踩住其頸部,強行拔去身上羽毛。它們被拔毛後,皮膚一片鮮紅,更有血從傷口流出。這批匿名臥底工人指,他們曾重返工廠數次,證明這現象是持續發生,並非一次性事件。

  供應知名時裝品牌

  不少知名時裝品牌都取得了「人道羽絨標準」認證,即保證不會使用從活生生的鵝或鴨身上拔出的羽毛。但片段就指控美國數個時裝品牌,其羽毛供應是由片段中的涉事工場提供。品牌回應指會採取額外措施,處理供應來源的問題。

曝光影片截圖(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港媒曝內地工廠徒手拔鵝毛:腳踩頸部 鵝哀嚎不斷(圖)
    參考消息網5月30日報導 港媒稱,善待動物組織(PETA)近日發布一條駭人片段,可見臥底人員在中國的鵝毛工廠,揭發工人對活生生的鵝徒手拔毛,令它們一身鮮紅傷口,不斷哀嚎,叫人心寒。據香港《東方日報》網站5月29日報導,全球約八成的羽毛供應產自中國。
  • 人民日報談徵稅:要把鵝毛拔下來又不讓鵝叫喚
    從徵稅角度來說,稅收是一種拔鵝毛的藝術,鵝毛肯定要拔,高水平的表現是:既把鵝毛拔下來,又不讓鵝叫喚,或者少叫喚。  稅收理論中有這樣一個定律:假設宏觀稅負既定,社會成員總體的稅收痛苦程度,與間接稅的比重成正比,與直接稅的比重成反比。  需要指出的是,間接稅由於直接嵌入商品售價,因此往往通過價格渠道轉嫁由消費大眾承擔。
  • 人民日報談徵稅:既把鵝毛拔下來又不讓鵝叫喚
    從徵稅角度來說,稅收是一種拔鵝毛的藝術,鵝毛肯定要拔,高水平的表現是:既把鵝毛拔下來,又不讓鵝叫喚,或者少叫喚。  稅收理論中有這樣一個定律:假設宏觀稅負既定,社會成員總體的稅收痛苦程度,與間接稅的比重成正比,與直接稅的比重成反比。  需要指出的是,間接稅由於直接嵌入商品售價,因此往往通過價格渠道轉嫁由消費大眾承擔。
  • 殺鵝去鵝毛有什麼好方法呢?5步教您輕鬆去鵝毛,不妨一試
    2020-12-01 23:53:35 來源: 我和我的小農莊 舉報   殺鵝去鵝毛的最佳方法就是堅持五步驟殺鵝法
  • 徵稅如拔鵝毛,豈不聞鵝叫聲聲
    英國經濟學家哥爾柏把徵稅比作是個「技術活兒」,形象地稱其是「如何拔最多的鵝毛,聽到最少的鵝叫」。而近年來我國徵稅不時引發「鵝」叫聲,關於「饅頭稅」、「加名稅」、「月餅稅」、「加班稅」等稅收徵管細節問題的爭論接連不斷,《人民日報》曾發文稱2011年是公眾「稅感焦慮年」。
  • 人民日報談徵稅:是一種拔鵝毛的藝術
    從徵稅角度來說,稅收是一種拔鵝毛的藝術,鵝毛肯定要拔,高水平的表現是:既把鵝毛拔下來,又不讓鵝叫喚,或者少叫喚。  稅收理論中有這樣一個定律:假設宏觀稅負既定,社會成員總體的稅收痛苦程度,與間接稅的比重成正比,與直接稅的比重成反比。  需要指出的是,間接稅由於直接嵌入商品售價,因此往往通過價格渠道轉嫁由消費大眾承擔。
  • 加拿大鵝泛濫成災沒人吃,鵝毛卻極其珍貴,俗稱「貴絨」
    加拿大鵝泛濫成災沒人吃,鵝毛卻極其珍貴,俗稱「貴絨」家裡有生活在農村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每家每戶都會養上一些家禽之類的動物,可以看家,也有很多人,養這些家禽都是為了把它們養大之後,吃它們的肉。俗稱農村三霸之一的大鵝就是我們今天所要來講的,從小我們就知道鵝這種動物是很可怕的,因為它的脖子很長,還有一個尖尖的嘴,特別是像公鵝的話,有的時候還會去啄人。小的時候,家裡面就養了4隻鵝,每次去餵它們吃飯的時候,我都會躲得特別的遠,就害怕它們跑出來叨上一口,就說,如果鵝咬到人的話,它們就會死死地咬住不鬆口,是那種特別疼的,聽起來還是挺可怕的。
  • 常見的鵝毛都有什麼作用,鵝毛的用途都有哪些
    鵝毛有什麼作用?當然是製作鵝毛扇了,你看為什麼諸葛亮那麼厲害,那就是因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鵝毛扇不離手的緣故,如果是雞毛扇那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只有鵝毛扇才能發揮提神醒腦的作用,開玩笑,其實鵝毛的作用確實還是挺多的,製作鵝毛扇只不過是選取最長的鵝毛使用方法一種,鵝毛還有很多的用途,被廣泛的使用。
  • 加薪100元,被拔走71.5元「鵝毛」
    事實上,究竟怎樣的稅負是合適而恰到好處的,儘管並不容易拿捏,但英國經濟學家科爾貝說卻給出了形象的比喻:「稅收這種技術,就是拔最多的鵝毛,聽最少的鵝叫」。具體到企業稅負而言,同樣應當體現「拔鵝毛」的技術,假如因為過重的整體稅負,而遏制了企業的競爭力,壓抑了經濟的發展,「鵝毛」顯然是拔多了,減輕稅負也就勢在必行。
  • 南京小鎮鹽水鵝,土灶臺燒柴火燉鵝,一鍋煮8隻,來吃的都是街坊
    南京的鹽水鵝,雖然不及揚州老鵝那麼有名氣,但是味道也非常不錯,是南京人平時餐桌上不可缺的美食之一。南京的冶山鎮上有一家鹽水鵝店,在自己家裡煮鵝,用小推車推到街上賣,這家老鵝店名叫彭家昌老鵝,是一家40多年的老鵝店,傳承了兩代。
  • 老漢用3萬斤水稻餵800隻大白鵝,宰殺用鵝毛抵工錢,鵝宴令人垂涎
    2018年11月18日,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分路口鎮武陟山村,陳義好和他養豬的皖西大白鵝。進入冬季,他飼養的800多隻鵝達到出欄標準,開始分批宰殺,每隻大白鵝重達十幾斤,鮮肉可賣20元一斤,鵝肝、鵝肫、膀爪價值更高,除去成本,一隻利潤7、80元,純收入約6萬元。
  • 鵝真的全身是寶,養殖前景好,飼養成本也很低
    【導語】:鵝真的是非常有市場前景,不但肉可以吃,鵝絨可以用來做被子,另外的話,鵝肝也是大受歡迎。發現小何相對來說成本比較低,可以自己種植一些草來餵鵝,利潤的話,相對還是很高的。鵝的市場一直以來都是比較穩定的,而且現在需求量在慢慢增大,因此也有很多人看準了這個行業,想要進入到養鵝當中。那麼養鵝前景到底怎麼樣,怎樣才可以養好鵝,今天就來和大家聊到這個話題。一,成本低養殖成本裡面有一個很大的佔比,那就是飼料成本。相對來說,養鵝的話在飼料這方面的成本確實是比較低的,因為鵝主要是吃草的。
  • 養殖鵝的種類有多少
    這一期大家一起來探討一下養鵝的一系列的話題吧!鵝可一說是種類繁多,各地都鵝更是個個地區都有,可能誰都知道一些,我們就深入的來說一說:鵝的種類,養殖索取要的條件,鵝容易得的病和預防!「鵝」:第一種:獅頭鵝:是國內最大的鵝,具有成長快,不挑食,肉多產肉量高,個頭大,等等優勢條件獅頭鵝:特徵,身上包括翅膀都是棕褐色。羽毛邊緣顏色漸漸變淡。胸前絨毛白或灰白色。鵝頭兩側有肉浦,名字就是這樣而來。第二種,狼頭鵝又稱(優良雜交鵝)野生灰天鵝為種鵝與,找當地優質母鵝所雜交出的,肉用。杆,絨,一體的鵝類品種。肉及其美味。
  • 南京60多歲阿姨街頭賣老鵝,天不亮起來忙活,出攤前有人排隊等
    說起老鵝,人們不由自主地會想到揚州的老鵝,畢竟揚州老鵝全國有名,實際上跟揚州有一江之隔的南京,也藏有味道好吃的老鵝,在南京,一年四季,街上有攤子賣老鵝,這些老鵝攤子看起來很爛甚至給人感覺不太乾淨,味道卻好得很。
  • 經常有小販到農村收鴨毛鵝毛,為啥不收雞毛,這些毛都去哪兒了?
    導讀:在農村,經常能聽到小販在街上喊「收鵝毛,收鴨毛,收毛口袋」,但是當你問他收不收雞毛的時候,他們都說不收,為什麼不收雞毛呢?這些毛都去哪了?每年入秋的時候,都會有小販站在農村的街道上喊:「收鵝毛,收鴨毛,收毛口袋」,這時候,村民就會將原來保存的鴨毛鵝毛找出來賣給他們,而且價格還不低,如果你問小販收不收雞毛,他們都會說不收,不過我們一直都有一個疑問,為啥小販不收雞毛呢?而且都會趕在入秋的時候收,這裡面有什麼門道?這些毛都去哪兒了?這就要從鴨子和鵝的羽毛說起了。
  • 港媒:《瘋狂動物城》引內地買狐狸熱 官員稱或違法
    港媒:《瘋狂動物城》引內地買狐狸熱 官員稱或違法 2016-03-17 02:24:55  《瘋狂動物城》中的尼克(圖片來源:網絡)  參考消息網3月17日報導港媒稱
  • 張栢芝三胎樣貌終極曝光,港媒再曝寶寶生父嫌疑人
    剛剛,港媒再次詳細分析了Marcus生父的種種可能性,標題十分喜感:「誰是經手人?」港媒稱嫌疑人大概有四位。其一就是盛傳許久的新加坡富豪。張栢芝早年經常出入新加坡,一度傳出來小王子生父與一名新加坡富豪有關。此前,內地也有過相關報導。稱孩子的爸爸是65歲的新加坡連鎖飲食集團股東,有一間上市企業,是身家雄厚的富豪。
  • 鵝的全身都是寶,有關鵝的養殖方向都有哪些,我們來看一下
    【導讀】:養鵝具有十分廣闊的前景,而鵝的使用方向都有哪些呢?鵝是一種不僅外觀長得漂亮優雅,而且它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適用的範圍也比較的廣泛。可以說鵝的身上都是寶,所以大家在養鵝的時候,可以根據它的使用方向,採取相對應的方法的方法,對鵝進行飼養,我們來看一下鵝的使用方向都有哪些吧。
  • 已婚的謝天華內地約炮?網友曝細節內容露骨
    網友曬謝天華物品  搜狐娛樂訊 據「關八」消息,有網友爆料已婚的謝天華在內地演出的期間約女生,並曝出許多細節,內容十分露骨。> report 983 網友爆料細節網友曬謝天華物品搜狐娛樂訊據「關八」消息,有網友爆料已婚的謝天華在內地演出的期間約女生
  • 文革荒唐事:因說殺鵝拔毛被打為反革命
    [導讀]「大躍進」時某人抓了一隻鵝,皺眉說:「這怎麼弄呀?」另一個說:「先殺鵝,後拔毛嘛。」這句話在文革中被曲解為「先殺鵝(俄),後拔毛(毛主席)」。因而此人被扣上「反革命」帽子而入獄。「先殺鵝,後拔毛」「大躍進」辦食堂時期,某人抓了一隻大肥鵝,皺眉說:「這怎麼弄呀?」另一個說:「這還不容易,先殺鵝,後拔毛嘛。」就這樣一句普通的話,在「文革」中被檢舉出來,曲解為「先殺鵝(俄),後拔毛(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