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極企鵝為搶地盤偷襲象海豹猛啄屁股(圖)
原標題:南極企鵝為搶地盤偷襲象海豹猛啄屁股 南極南設得蘭群島,著名職業野生動物攝影師羅伊·門傑爾斯尼斯(Roy Mangersnes)日前在南極的南設得蘭群島(South Shetland Islands)抓拍到搞笑一幕:一隻被象海豹(elephant seal)侵佔了領地的南極企鵝對海豹臀部發動偷襲,導致後者疼得張開大嘴慘嚎,樣子極為滑稽。
-
象海豹遺骸表明南極千年前更溫暖
新華網華盛頓7月1日電美國研究人員在南極大陸新發現了數千年前死亡的象海豹遺骸,這一發現表明千年前的南極氣候可能比現在更溫暖。 美國緬因大學的霍爾等人在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報告說,這些象海豹遺骸是在南極大陸靠近羅斯海的海岸地區發現的。這一地區如今非常荒涼,見不到大型動物。
-
第四屆海洋知識競賽題庫361:南極的海豹有幾種
贏取南極旅遊大獎 點擊進入答題頁面>>http://edu.china.com.cn/2011hyzsjs/node_7127310.htm654.南極的海豹有幾種?全球共有34種海豹,約3500萬頭,南極地區有6種,它們是象海豹、豹形海豹、威德爾海豹、鋸齒海豹、羅斯海豹、南極海狗,總共約3200萬頭,佔全球海豹總量的90%。鋸齒海豹、豹型海豹、威德爾海豹和羅斯海豹是南極地區特有的。鋸齒海豹是世界上數量最多的海豹。逆戢鯨是南極海豹的天敵。655.威德爾海豹有哪些特點?
-
南極企鵝和海豹那臭臭的屎,讓無數南極生命迎來了春天!
企鵝是南極大陸最典型的動物,呆頭呆腦的,非常可愛。人們最初以為到了南極會看到的會是白茫茫的一片,但實際上,南極大地上不僅白茫茫,還有紅色、粉紅色與綠色等色彩。這些色彩大部分都是企鵝排洩的糞便造成。有不同顏色與它們吃的食物有關,吃了磷蝦會呈現紅橙色、吃了銀魚會呈現藍色等。
-
不明生物骨架現身南極內陸80km,是海豹殘骸,還是恐龍化石
科學家計算出來的當時南極海域海水的溫度為22℃,而南極大陸的最高溫度可以達到17℃。科學家們曾經在南極發現過恐龍蛋的化石,也發現過青蛙的化石。在谷歌地圖上發現不明生物骸骨的網友認為,這很可能是一具古生物的骨骼,並把發現上傳到社交媒體上。》但是實際上,這就是一個海豹的骨骼。而且90%的可能性是一隻食蟹海豹的骨骼。在南極洲一共有6種海豹。
-
探秘南極海底世界:海星蠶食海豹屍體(組圖)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著名攝影師諾伯特-吳在過去12年時間裡,多次潛入南極冰冷的海底進行了總共長達400個小時的水下攝影,拍下了一組精彩而神奇的南極海底世界圖片。 1.海星蠶食海豹屍體海星 一群海星正在蠶食一隻威德爾海豹幼仔的屍體。 3. 海星惡戰海星 在某海豹洞穴之下的一個冰窟中,一隻海星正在遭受另一群不同種類海星的攻擊。很明顯,它寡不敵眾,最終被蠶食。在這種寒冷的冰窟中,諾伯特-吳每次都能夠有所收穫,雖然他要忍受刺骨的冰水。
-
企鵝、海豹影響南極上空的「臭氧洞」
記者從中國科大獲悉,該校極地環境與全球變化安徽省重點實驗室朱仁斌課題組與合作者合作,在南極苔原滷甲烷產生與消耗過程和機制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
南極巨蟲現身冰層下長約3米 瘋狂搶食海豹
巨蟲搶食海豹 在南極麥克默多海峽冰冷的海水裡,這麼多食物也許十年才能遇到一次。這些圖像是潛水員為自然歷史系列節目《生命(Life)》拍攝的。在南極,這種海蟲經常以蚌和甲殼動物為食。它們也跟海星聚集在一起,食用海豹的排洩物。 在為《生命》系列節目拍攝的這個海底場景中,大量無脊椎動物蜂擁聚集到一隻沉入海底的死海豹身上,開始瘋狂享用美餐。海豹屍體沉到海底的情況,也許每十年才能遇到一次。紐形蟲可以利用鼻狀物在海豹的皮膚上鑽洞,這樣它們和樹蝨(woodlice)等其他海生等足目動物就能鑽到海豹體內進食。
-
南極夢尋(11)有一隻小海豹就特別頑皮
南極夢尋(11)有一隻小海豹就特別頑皮——寫在「國際海豹日」到來之際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徐亞平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的雪,將南喬治亞島南部的山山嶺嶺,塗鴉得銀裝素裹。「國際海豹日」到來之際,記者接連登陸南喬治亞島的金灣、聖安德魯斯灣、福納灣和索爾滋伯裡平原,細心考察了皮毛海豹、象海豹的棲息地,目睹了它們家族的燦然圖景,滿心歡喜,忍不住給關注海豹命運的嶽陽市江豚給保護協會副會長、海江豚和斑海豹保護組組長任增穎和碧桂園環保志願者向佳明,發出了「加急電報」:豹丁興旺。 1.
-
企鵝、海豹還影響著南極上空的「臭氧洞」
記者從中國科大獲悉,該校極地環境與全球變化安徽省重點實驗室朱仁斌課題組與合作者合作,在南極苔原滷甲烷產生與消耗過程和機制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成果在線發表在環境科學著名刊物《環境科學與技術》上。 氯甲烷和溴甲烷是重要的痕量溫室氣體,也是大氣中氯和溴的主要攜帶者,可通過對流層進入平流層催化破壞臭氧。
-
南極小企鵝慘遭海豹吞食畫面曝光 虎鯨是唯一天敵
儘管豹形海豹看起來很可愛,但是在近日一組照片中,一隻豹形海豹追捕併吞食小企鵝的畫面則顯示,這些海豹其實是南冰洋最兇殘的肉食動物之一。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18日報導,這組在南極洲庫佛維爾島海岸線地帶拍攝的系列圖片中,一隻豹形海豹在水中裝作一塊石頭,靜靜等待巴布亞企鵝。當企鵝出現時,該海豹立即躍出水面,追趕獵物。豹形海豹是海豹中最兇殘的一類,它們靠捕食其它熱血動物為生,例如其它海豹。它們每天最多可以吞食12隻企鵝,而且也會在海鳥停靠在水面時追捕、玩弄這些鳥類。
-
【南極夢尋】有一隻小海豹特別頑皮
有一隻小海豹特別頑皮 ——寫在「國際海豹日」到來之際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徐亞平 3月1日,「國際海豹日」這天,記者接連登陸南喬治亞島的金灣、聖安德魯斯灣、福納灣和索爾滋伯裡平原,細心考察了皮毛海豹、象海豹的棲息地,目睹了它們家族的燦然圖景
-
堪稱全球最大屠宰場:英國人找到「南極大陸」,奪走百萬海豹性命
18世紀後半期,英國航海家詹姆斯·庫克尋找著傳說中的南極大陸,當時的世界對他來說依然是神秘的存在,他以為自己找到的距離南極1300千米的南喬治亞島就是南極大陸,於是激動地將其命名為「大不列顛喬治亞島」。
-
海豹幫助解開南極巨型冰間湖之謎
新華社北京6月15日電 美國華盛頓大學日前發布的新聞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與同行利用衛星、海洋浮標和海豹收集的數據,找到了2016年和2017年南極海冰中出現巨大冰間湖的原因。在極地的冬季,冰封的海洋中有時會出現無冰區域,稱為冰間湖,是海洋動物換氣和覓食的「綠洲」。
-
南極——未被觸碰的美麗
長城站是中國加入南極條約後在南極建設的第一個科考站,中國在南極先後建有長城站、中山站、崑崙站和泰山站,而泰山站更是建在海拔4093米的南極「冰蓋之巔」,是目前南極所有科學考察站中海拔最高的一個。南極旅遊實際上集中在那些被稱為南極「綠洲」的很小區域,主要是在南極半島以及附近地區,如南極大陸與海洋相連的邊緣地帶、周邊眾多的小島,因為這一帶海水溫度、鹹度比較適合南極浮遊生物和磷蝦的生長,為其他野生動物提供了豐富的食物鏈。因此,這一帶成為動物主要棲息地,陸地上、浮冰上、空中和海裡可以看到數量眾多、不同種類的南極標誌性動物,如企鵝、信天翁等鳥類以及海豹、鯨魚等海洋哺乳動物。
-
竇老師極地之旅(12)【南極】:鯨魚、海豹(下)
海豹篇一隻海豹突然出現在我們橡皮舟前方兩米的海面,但無人察覺,我是在電腦中整理照片時才在左下角發現它的!如果它咬破橡皮舟,或者跳進來,將會是啥情形?這種我叫不上名字的黃色海豹,體型碩大!豹海豹在水下極其兇猛,躺在冰上倒也挺可愛!
-
南極出現的可怕「巨蟲」,身長3米能吞食海豹,到底是什麼東西?
南極出現的可怕「巨蟲」,身長3米能吞食海豹,到底是什麼東西?南極出現的可怕「巨蟲」,身長3米能吞食海豹,到底是什麼東西?是不是大家也很感興趣呢,下面就隨小編來了解一下吧!說起昆蟲,很多人的印象都很糟糕,畢竟蟲子大多長得都很可怕,行動還很敏捷,尤其是體型大的昆蟲,簡直讓人繞道三分,今天來給大家介紹一種生活在南極海域的蟲子,它身形巨大,甚至還能吞下海豹,著的有這樣的蟲子嗎?
-
冰山,企鵝,海豹,陽光,世界的盡頭是最後的天堂,南極不止這些
南極這個地方對於我們說也許就像課本裡一樣,只存在想像中,但是現在我們,只要想去就可以選擇參加極地之旅。最近幾年去過一次南極,南極在我們人類沒有來到的時候,它就已經在這兒了,靜靜的在這裡壯闊著,神奇著,美妙著。
-
七夕南極海豹亦浪漫 心形冰塊上享受甜蜜
南極半島,一群海豹躺在一塊心形的冰塊上。這些海豹捕獵之後,靠在一起適應漂浮的冰面,一些海豹身上還可以看到捕獵留下的傷痕。海豹生活在冰面下的海水中,不用懼怕上面肆虐的暴風雪。但它們整年的時間都必須接觸到空氣,因為要呼吸。它們靠牙齒的力量始終保持著呼吸孔的暢通。只有不停地刮擦冰面才能接觸到外面的空氣,但那也意味著牙齒會磨損得很厲害,以至於不能捕獵或很好地吃東西。韋德爾海豹都會很年輕就離開這個世界。在自然條件下,海豹有時在海裡遊蕩,有時上岸休息。上岸時多選擇海水漲潮能淹沒的內灣沙洲和岸邊的巖礁。
-
南極正值企鵝海豹交配季,巨大冰山或撞進繁殖地,災難不敢想像!
這不是災難片虛構的故事,而是南喬治亞島兩周後可能出現的可怕現實,當然,這裡的你們不是人類,而是南喬治亞島上的企鵝、海豹及其它種群。2017年9月從南極拉森C冰架上脫落的巨大冰山A68,經過數年的掙扎後,已經離開南極,可能很快就會到達南喬治亞島,撞擊並擱淺到它的淺灘上,讓這裡的生命陷入滅頂之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