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鄉的酒,就是不如家鄉的純!
在社會上遊歷許久,咱也算經歷豐富。
可謂:走過南,闖過北,廁所後面喝過水,還跟寡婦親過……喝過酒!
各個地方的啤酒都喝過了,還是咱本溪的「大綠棒子」好喝,如果讓我喝其他的啤酒,我寧願喝汽水!其他地方的酒就是跟咱對不上味兒,為啥呢?
一、甜
家鄉的「綠棒子」喝起來是甜的,尤其是第一口,特別有回味。夏天來瓶冰的,倍兒爽!
有一次,外鄉的友人來到本溪,飯桌之上喝了一頓,大家對「大綠棒子」很是滿意。後來又去了KTV,這回換了「某州」啤酒,愣是把幾個「酒人」給喝吐了。不是因為喝多,是因為難喝,太苦!
老班長來看我,特意就要喝這最老的「大綠棒子」,其他的酒他看不上!
二、醇
家鄉的啤酒度數高,俗稱「悶倒驢」,跟新疆的「紅番薯」有的一比,是爺們兒喝的酒。酒精濃度11,算是啤酒裡面比較高的了。喝著帶勁兒!不像有的酒,人稱「慫人樂」,喝著跟喝水似的,沒意思。
三、足
量足,還不貴,最早640毫升,後來590毫升,最後550毫升。小杯能倒滿5杯,扎啤杯也能一杯半,符合我們東北人的氣質——實惠!
聚餐擼串兒,朋友來訪的必備招待品。
遠方的客人來了,用本溪的「大綠棒子」招待他們吧,讓他們感受本溪人的熱情好客!
不過也是可惜,現在市內已經不供應了,想喝得去郊區或者兩縣買,在市內很少有了。
如果去了別的城市,我會問他們有沒有本溪的「綠棒子」,因為它有家鄉的味兒!
如果沒有,老闆娘!請給我來瓶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