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近期國際國內貴金屬價格出現較大幅度波動影響,昨日,包括工行、農行、建行、交行、招行、平安、中行在內的7家銀行接連發布公告,宣布暫停相關貴金屬業務新客戶開立交易帳戶,同時提示客戶合理控制持倉規模,做好交易安排,提高風險防範意識。
市場人士紛紛表示,由於近期貴金屬市場波動較大,各大銀行對貴金屬產品格外慎重屬情理之中,也是事前風控的手段。
28日凌晨,上期所原油期貨2101合約夜盤收漲0.97%,報292.00元人民幣/桶。滬金夜盤收跌1.37%,滬銀收跌2.73%。
7家銀行相繼暫停相關貴金屬新開戶業務
昨日下午至晚間,多家銀行的官網上都出現了關於暫停個人客戶貴金屬業務交易的相關通知。
其中,工行公告稱,自北京時間2020年11月28日24時起,暫停該行各渠道(包括櫃面、手機銀行、網上銀行、工銀e投資)個人帳戶黃金、帳戶白銀業務新客戶開立交易帳戶,已開戶客戶的正常交易不受影響。11月28日9時起,暫停受理該行各渠道(包括櫃面、手機銀行、網上銀行、「工銀金行家」小程序和外部合作機構等渠道)新開代理個人客戶貴金屬競價交易業務申請,已開戶客戶的正常交易不受影響。
農行表示,定於11月28日起,暫停該行帳戶貴金屬交易業務及代理上海黃金交易所個人貴金屬交易業務客戶籤約開戶,已開戶客戶的正常交易不受影響。
交行表示,自北京時間2020年11月28日12時起,暫停記帳式貴金屬、個人貴金屬代理延期交易和滿金寶業務新客戶開立帳戶。
招商銀行公告稱,自11月28日起,暫停各渠道雙向紙黃金白銀、實盤紙黃金白銀、招財金業務的新客戶開立交易帳戶申請,已開戶客戶的正常交易不受影響。
中國銀行表示,受國際假日影響,中行帳戶貴金屬、雙向帳戶貴金屬業務將於北京時間2020年11月28日凌晨2時起暫停報價,北京時間2020年11月30日早上7時起恢復報價。
建行表示,自11月30日起,帳戶貴金屬(含雙向交易)及代理個人上金所貴金屬交易業務暫停辦理籤約開戶。
平安銀行則稱,擬對代理貴金屬業務系統進行優化升級,系統將於2020年12月1日收市後暫停該業務的新開戶功能,存量客戶業務處理暫不受影響。
「在我們看來,11月26日上午10點37分在上海黃金交易所AU9999中出現了烏龍指,在10秒內累計出現了近萬手整整低於市價100元/克的成交單,AU9999的合約規模是10克/手,按照1萬手來算,大約造成了1000萬元的損失,這一情況可能是導致銀行對貴金屬交易進行暫停和風險提示的直接原因。」方正中期貴金屬研究員黃巖在接受期貨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使得今年因負油價而備受爭議的「紙商品」業務雪上加霜,銀行在商品市場中的風險識別能力得質疑,外部壓力較大。
此外,黃巖還表示,從最近來看,黃金行情熱度迅速降低,包括在期貨、股市和紙帳戶的成交量較8月中旬均有較大幅度的下滑,市場觀點急速扭轉,甚至認為黃金已正式邁向熊市,白銀方面,則由於其波動極大,因而對風險防控的要求極高。綜合來看,貴金屬業務在目前顯得利潤低風險大,這也是銀行方面暫停相關業務的另一原因。
「原油寶」事件成前車之鑑,銀行風險意識增強
有市場人士表示,多家銀行同時宣布暫停新客戶開立貴金屬交易帳戶,可見經歷今年4月份「原油寶」事件後,銀行風險意識增強。
今年4月20日左右,中國銀行陷入「原油寶事件」風波。美國WTI原油5月合約跌入史無前例的負40美元/桶附近,令國內的一些「紙原油」產品陷入風波,中國銀行的「原油寶」就出現多頭投資人爆倉「倒貼」的情況。僅一周之內,中國銀行市值也蒸發逾440億元人民幣。隨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紛紛暫停「紙原油」產品的新開倉交易。
「原油寶」事件也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銀保監會、國務院金融委會議重磅發聲,其中國務院金融委會議就曾指出要高度重視當前國際商品市場價格波動所帶來的部分金融產品風險問題,提高風險意識,強化風險控制。要控制外溢性,把握適度性,提高專業度,尊重契約,理清責任,保護投資者利益。
事實證明,讓普通人投資專業市場,在風險警示不充分的情況下,必然會引起極大的社會負面影響。
「國際上,原油貴金屬等衍生品交易都是24小時交易,本身衍生品交易就對專業性有很大要求,外加衍生品的槓桿特性,使得風險來臨的時候會極速放大,而銀行設立的原油貴金屬等櫃檯產品,針對的是對衍生品並不了解的普通客戶,這對普通投資者來說風險非常大。」厚石天成投資創始人投資總監侯延軍對期貨日報記者說。
在侯延軍看來,在24小時交易背景下,尤其在近期疫情影響下,市場行情風雲變變,屬於風險高發期,再加上銀行屬於傳統金融存貸機構,在衍生品交易上並不具備很強的優勢,產品的設計和國際市場掛鈎不足,風險極速來臨時無法第一時間把控,「原油寶」事件就是前車之鑑。
黃金短期偏弱勢?行情或在今年12月至明年1月到來
黃巖表示,從近期黃金市場表現來看,貴金屬市場尤其是黃金表現欠佳,從8月的峰值2080美元/盎司已經回落到1800美元/盎司,內盤因為匯率升值原因從440元/克落到了375元/克附近,尤其是11月以來,黃金在期貨市場已上市的有色貴金屬品種中表現最差。
不過,在展大鵬看來,近期風險資產推漲也是對未來通脹預期的體現,加息概率未有抬升下實際利率仍處負利率和下降通道,因此中長期來看,黃金並非完全失去支撐。
他認為,進入12月份,年關流動性進一步收緊預期下,樂觀情緒會有所收斂,資金可能重新布局避險資產,屆時會是貴金屬重拾上漲的機會。且從近3年走勢來看,12月和1月的上漲概率最大。此外,當前時間節點臨近美國11月非農就業數據的公布,這一階段可能是對黃金市場的最後一次考驗。
「比較有意思的是,隨著金價的回落,中國大媽們又開始採購了,我們看好今年12月至明年2月由中國春節帶來的消費旺季,在這個階段,黃金往往也有季節性的向上行情,可逢低買入,耐心等待行情的來臨。」黃巖說。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