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這個詞語意味著一個新生命即將誕生。第一次當爸媽,開心的同時也是一頭霧水。
準爸媽們和身邊的親朋好友都會為之緊張開心,同時,為了確保小寶寶的健康成長,準媽媽在懷孕期間就需要進行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檢查。但是,面對眾多紛雜的檢查,需要做哪些?不需要做哪些?什麼時間可以做這些檢查?
關於孕期檢查
在確定懷孕之後,孕婦從生育到分娩大概要經歷10個月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為了確保孕婦和肚子裡胎兒的健康成長,儘可能多的排除掉新生兒出生時的隱患,一般準爸媽們都會到醫院進行各種檢查,檢查的項目會比較多。而且根據胎兒的發育情況,每個階段所檢查的項目各不相同,檢查項目還需要根據孕婦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量身定做。
孕期檢查項目有哪些?
從發現懷孕到分娩,孕媽媽在孕期大概要到醫院進行15次檢查,這15次中的其中幾項是每一次產檢都必須要再次檢查的,比如:體重、血壓、腹圍、宮底高度、胎心率、血常規、尿常規等,還有一些項目不經常檢查但是也不能忽略掉的,比如:懷孕第16周的時候,需要進行一次唐氏綜合篩查;懷孕第20周左右,會有一次畸形大篩查,這個項目要做四維彩超;除去這個,還有一些其他特定項目的檢查,只有通過這類特殊檢查,才能及時發現問題並做出解決措施。
孕期檢查項目多少錢?
關於孕期檢查所需的費用,不同的地區是有一定差異的。對比發現,東部沿海地區的定價會高一些,中西部地區的花費就相對較低一些;而且每位孕婦的身體狀況各不相同,孕期的檢查治療費用也會有相應的差別;另外,所選擇的醫院等級高低不同,相關的檢查費用也會不同。所以,費用還是需要根據當地和孕婦本人的實際情況來看。
孕檢項目詳細時間表
一般是把孕期檢查劃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孕早期產檢、孕中期產檢和孕晚期產檢,這三個階段總共包含15次體檢,也就是說孕婦在整個孕期總共需要進行15次體檢。
【孕早期】兩次
第一次檢查時間是在第5-6周。項目是抽血檢查HCG值和孕酮。
第二次是在8-10周。項目是B超檢查,以此排出宮外孕、葡萄胎的可能。
【孕中期】一般是五次
第一次是在12周。注意項目是男女雙方的,女方需要B超、血常規、尿常規、白帶常規、心電圖、肝腎功能等。南方則需要血常規、肝腎功能等。同時需要建檔,建檔所需材料是雙方的身份證、戶口本、結婚證以及社保卡。
第二次是在16周。項目是基礎檢查,包括宮高、腹圍、血常規等,以及唐氏篩查。同樣的這次檢查也需要空腹進行。
第三次是在20-23周。項目除去基礎檢查外,還有大排畸,也就是四維彩超。這個項目是需要提前一個月預約。
第四次是在24周。項目主要包括基礎檢查、妊娠糖尿病篩查。
第五次是在28周。項目是基礎檢查、B肝抗原、妊高監測。需要注意的是:在整個孕期需要進行三次妊高監測。
【孕晚期】每兩周檢查1次,36周後每周1次
第一次是在30周。項目是基礎檢查、子癇前症以及檢查下肢水腫情況。
第二、三次是在32和34周。項目是基礎檢查和胎監。
第四次是在36周。項目是基礎檢查、胎監以及乙型鏈球篩查。
36周之後每周檢查一次,項目也是基礎檢查和胎監。
以上就是孕期檢查的整個時間安排。
孕期檢查的注意事項
如果準媽媽是寵物高度愛好者的話,在懷孕三個月的時候,儘量去做一項叫做弓形蟲的檢查,以免受到感染,給肚子裡的寶寶帶來傷害。
除此之外,檢查前也有一些注意事項,比如:第一次進行孕期檢查,去之前一定要空腹,因為需要採集血樣。可以提前買早餐帶著,採集完血樣之後就可以直接吃早餐。另外,一般體檢時會用到晨尿,所以在前一天晚上不要喝太多的水。
還有,在做大排畸(四維彩超)之前最好保持心情放鬆,適當走動或者吃點東西,這樣寶寶活動會比較利於檢查進行。
在做妊娠糖尿病篩查之前一定要按照平常飲食習慣進食,不要刻意減少進食,使化驗結果診斷產生誤差。
在臨產前做一項確認胎位的檢查,因為確認生產時用順產或者剖腹產主要是看這項檢查的結果,最後,祝各位媽媽好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