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馬蜂繁殖期 市民到醫院看病卻被馬蜂蜇了一口

2021-01-13 廈門網

  -消防人員正在摘除馬蜂窩。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呂嘉捷楊莉莉圖片均為資料圖)本來是到醫院看病,沒想到卻被馬蜂咬了一口。昨日,市民施先生撥打本報市民熱線5589999講述自己在醫院遇到的糟心事。他到中山醫院看病,在走廊等待叫號的時候,突然感覺後頸一陣刺痛,伸手一拍才發現是一隻馬蜂,趕緊到急診室處理傷口,敷藥後有所好轉。

  眼下正是馬蜂繁殖期,消防部門提醒,市民遇到馬蜂時,不能奔跑,要蹲或趴在地上,用衣服遮住裸露部位,靜候馬蜂散去。家裡如有馬蜂窩,可撥打119讓消防官兵處理,不要自己動手招惹。

  【現場】

  後頸突然一陣刺痛

  一拍發現竟是馬蜂

  昨日早上7點多,市民施先生趕到中山醫院門診大樓2樓。最近,他感覺腰間疼痛,跑了好幾家醫院都沒治好,於是預約了中山醫院神經內科準備做一次全面檢查。醫生是上午8點上班,施先生提前到達醫院後,就在走廊上走來走去。

  「突然感覺後頸有什麼東西,一陣刺痛,我就伸手一拍,好像拍到什麼硬硬的蟲子。」施先生回憶,他拍了一下,蟲子沒死,從脖子上飛走了,飛到牆上。他定睛一看,竟然是一隻馬蜂,個頭還不小。施先生說,他以前參加過捕蜂隊摘過馬蜂窩,所以認得馬蜂的樣子。旁邊一名阿伯也看出是馬蜂,趕緊拿起拖鞋,把馬蜂給拍死了。

  跑到急診處理傷口

  看病安排被打亂了

  「當時很明顯感覺到脖子有針刺感,火辣辣的疼,有點腫起來了。」施先生說,他趕緊跟護士說明情況,讓護士快點帶他去處理傷口,但護士告訴他得自己去急診室處理。施先生有些氣憤,他認為他是在醫院被馬蜂蜇到,醫院應該負起責任。

  無奈之下,施先生只能自己從4號樓跑到5號樓急診大樓,掛號排隊,折騰了20多分鐘才開藥。護士用白醋加上藥水塗在他的傷口上,疼痛感慢慢有所緩解,但去神經內科看病的安排被耽誤了。施先生說,他怎麼也沒想到會在醫院被馬蜂蜇了,而且醫院工作人員的處理態度讓他有些氣憤。

  中山醫院回應稱,施先生被馬蜂蜇到後,詢問門診大廳的護士,檢查後發現有腫痛不適,沒有其他副作用,不需要打針。護士告訴施先生到急診室開藥,急診護士進行敷藥治療。中山醫院表示,醫院是開放式場所,加上醫院旁邊有不少樹木,可能有個別馬蜂飛入室內,這樣的情況是沒辦法避免的。從醫院的角度來說,一般情況下沒有包治療的說法。針對施先生反映的問題,醫院會致電施先生跟他解釋清楚。

  【背景】

  三種馬蜂在廈門最常見

  三隻大胡蜂毒過眼鏡蛇

  ▲黃腰胡蜂

  ▲大胡蜂

  黑胸胡蜂

  75歲的吳復興曾任集美區養蜂協會會長,有22年的養蜂經驗。吳復興說,馬蜂學名胡蜂,廈門人一般稱為虎頭蜂,主要以蒼蠅和蜜蜂為食,一般具有毒性。在廈門常見的三種馬蜂分別是:大胡蜂、黑胸胡蜂和黃腰胡蜂。

  三種常見的馬蜂中,毒性最強的是大胡蜂。它們多生活在山林,一般在地面築巢,常將螞蟻洞穴改造成自己的巢穴。「三隻大胡蜂的毒性甚至可以超過一條眼鏡蛇。」吳復興說,由於大胡蜂個頭較大,毒性也最強,市民在野外遇到時,一定要格外小心。

  「最常在市區出現的馬蜂是黑胸胡蜂,它們多選擇在樹上及房簷下築巢。」吳復興說,黑胸胡蜂的毒性也很強且十分團結,在遇到攻擊或不友善幹擾時會群起攻擊。黃腰胡蜂個頭小,毒性最弱,但被蜇後卻是最疼的,一般活躍在山區,市區很難找到它的蹤影。

  吳復興提醒,眼下正是馬蜂繁殖期,進入9月還將迎來活躍期,等11月溫度下降,馬蜂數量將會逐漸減少。

  馬蜂一般築巢群居,市民不要輕易去驅趕,以防馬蜂集體蜇人,最好及時聯繫有關部門進行處理。

  據了解,我市大部分除蟲機構都沒有處理馬蜂的服務。不過,同安有一支民間捕蜂隊,義務提供捕蜂服務。隊長王為民介紹,捕蜂隊已經成立約9年,捕蜂隊成員來自各行各業,常與同安區消防部門聯動,一起為市民解決馬蜂煩惱。

  【提醒】

  馬蜂蜇傷要挑出毒刺

  莫用紅藥水碘酒塗擦

  如果在無防備的情況下,遇到馬蜂襲擊,應該怎麼做呢?消防部門根據多年摘除馬蜂窩的經驗,總結出以下幾點:

  1.不能奔跑,要蹲或趴在地上,用衣服遮住裸露部位,靜候馬蜂散去。

  2.如果不小心被馬蜂蜇傷,不能擠壓傷口,可用針或鑷子挑出毒刺;也不能用紅藥水、碘酒等藥物塗擦患部,可用醋塗抹在傷口處。

  3.如果被蜇傷後發生過敏性休克導致心跳呼吸暫停,必須不間斷採取心肺復甦,並立即送往醫院。

  家中出現馬蜂窩

  請勿擅自動手摘

  此外,消防部門提醒,市民家中如果出現馬蜂窩,千萬不可在無防護措施的情況下,擅自動手摘除,可撥119讓消防官兵到場處置。

  1.摘除馬蜂窩的最佳時間一般是在冬季或者夜間,摘除前要做好全面防護措施,穿著防蜂服或防化服,戴好手套,並用膠帶密封袖口和領口,還要佩戴空氣呼吸器或其他隔絕式面罩。

  2.摘除前劃出隔離區,疏散附近人員,並關好門窗。

  3.摘除過程要關掉手電筒,因為馬蜂對光線十分敏感;同時要準備裝馬蜂窩的口袋,最好是厚實、不透氣的蛇皮袋,用蛇皮袋套住馬蜂窩,連根拔起。

  4.如果馬蜂窩個頭大,要用火攻,朝馬蜂窩噴射殺蟲劑同時點火;也可用水攻,用水槍將其射下,再用殺蟲劑處理。摘除一個馬蜂窩,一般需要3至5分鐘。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馬蜂蜇人有多可怕?老王被蜂蜇一口ICU裡救一周
    這篇文章講的是兩個患者被蜂蜇傷後,一個第一時間到醫院就診結果撿回了一條命,另一個沒引起注意結果沒能生存下來。  看了這篇文章,很多人都有疑問,被蜂蜇一口,真的就這麼危險?是真的。昨天,記者從北侖區人民醫院了解到,該院最近一個月接連接診了四五例被蜂蜇傷後引起過敏性休克的患者。
  • 養蜂大爺被馬蜂蜇107下 48小時血液淨化治療脫險
    通訊員 王瓊 肖菲 攝  唐大爺是一名經驗豐富的養蜂人,沒想到的是,卻被馬蜂蜇了107下,經48小時血液淨化治療才脫險。  陸軍軍醫大學大坪醫院(陸軍特色醫學中心)腎內科提醒廣大市民,秋天是馬蜂繁殖期,不要靠近蜂巢,遇上馬蜂不要扑打;被蜂蜇後,可「拔、衝、敷」,重症蜂蜇傷應馬上去醫院。
  • 一家人摘板慄遭馬蜂襲擊 一旦被蜇該怎麼辦?
    這裡甜食類生活垃圾多,馬蜂不愁吃喝,所以到了夏秋繁殖期馬蜂便會急劇增加;二是居民住宅的陽臺、屋簷裝有雨篷,內側通風透氣,遮光擋雨,十分適宜馬蜂居住和繁殖,所以樓房的陽臺、屋簷就成了它們築巢的首選目標。馬蜂為何會襲擊附近居民?
  • 昨天寧波一男子被馬蜂蜇傷後死亡 馬蜂愛蜇什麼樣的人?
    ,送到醫院後,經搶救無效死亡。為何秋季是馬蜂傷人高發期?秋季是馬蜂回巢的季節,因此在8月、9月、10月馬蜂窩增多就不足為奇。在這個時期裡,馬蜂生長、發育、繁殖、築巢的速度較以往加快,在尋食的過程中,馬蜂對人有心無心的驚擾異常敏感,對人的攻擊性變強,加上這一時期,蜂無花可採,無蜜可釀,正是「尋釁滋事」期,所以易發襲人事件。
  • 夏季馬蜂活躍警惕被蜇傷-新華網
    周先生下意識地用手往後背一抓,竟抓出一隻馬蜂,他趕緊將其摔在地上迅速踩死。3分鐘過後,周先生就感到頭疼,噁心,呼吸困難,倒在地上。同事發現後,趕緊撥打120急救電話。  周先生被送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急診科。此時,周先生出現過敏性休克。急診科對傷口進行消毒處理後,迅速將他轉運至重症醫學科。經重症醫學科醫生及時進行抗過敏和抗休克治療後,第二天,周先生脫離了危險。
  • 被馬蜂蜇進了ICU!銅梁已有多人被蜇傷,遇到馬蜂,其實我們應該這樣...
    秋季天氣逐漸轉涼 馬蜂開始頻繁「出沒」 人們到田間幹活或者秋遊時 一旦不小心驚擾了馬蜂 有可能會意外受到馬蜂的傷害 嚴重的甚至會失去生命
  • 馬蜂夏日也「瘋狂」 被蜇後該怎麼辦?
    7月29日中午,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急診科收治十多位被馬蜂蜇傷的患者,經過中大醫院急診醫護的全力搶救,患者們已脫離危險,現已康復出院。  十幾位工人被馬蜂追著跑  7月29日中午時分,熱浪滾滾。南京郊區一工廠剛下班,十幾位工人準備去食堂吃飯。此時,一群馬蜂卻突然撲面而來,工人們頓時驚慌失措。
  • 一年內十餘人被馬蜂蜇死 四川遂寧發生罕見蜂災
    目前,該醫院還躺著6名被馬蜂蜇後尚未脫離生命危險的村民……   此後,記者立即與當地新聞媒體取得聯繫。在獲悉確有此事後,當晚,本報記者立即趕赴遂寧市進行採訪。   市民報料去遂寧遊玩突遇毒馬蜂   本月22日,家住成都體育學院的鄧先生帶著家人到遂寧市某景區玩耍,車不小心碰了一下路邊的一棵樹。
  • 男子遭馬蜂蜇肚子 眼前突然變黑暈倒
    >   28日下午2點左右,泰醫附院急診室,被馬蜂蜇傷的36歲尹先生正在接受救治。28日下午1點左右,36歲的尹先生在天平湖附近被馬蜂蜇到肚子後暈倒,送醫救治。  7日下午6點左右,堰北立交橋西側院內,一建築二樓窗戶邊有一個足球般大小的馬蜂窩,不時有馬蜂飛來飛去,影響周邊市民的出行安全。消防隊員在一建築二樓窗戶邊發現一個足球般大小的馬蜂窩。由於天色已晚,很多馬蜂已經歸巢,蜂窩外密密麻麻爬滿馬蜂。
  • 上山採茶籽 男子遭馬蜂蜇傷兩小時後不治身亡
    消防隊員:在野外發現馬蜂,應趴下不動,千萬別狂跑,以免引起蜂群追擊  醫生:被馬蜂蜇後,要將毒刺拔出,可用食醋、肥皂水衝洗傷口,傷重者立即送醫  10月15日,醴陵市均楚鎮黃谷村46歲的吳安文上山摘茶籽時,被馬蜂蜇到,兩小時後不治身亡。
  • 馬蜂蜇人致2人喪命!野外活動謹防「蜂」出沒
    秋高氣爽,又到了市民朋友戶外賞景好時節。但眼下也正是蜂類動物的活躍期,記者從江蘇省中醫院了解到,近期有多人被馬蜂嚴重蜇傷,其中有兩人由於傷勢過重不幸離世。
  • 麗水衢州一天四人被馬蜂蜇重傷 被蜇後不可抹碘酒
    馬蜂兇猛!哪些行為容易招致馬蜂攻擊?遭遇襲擊,到底能不能逃?如何逃?被蜂蜇後,傷口如何處理?什麼情況下應該馬上就醫?錢江晚報記者整理了一份防馬蜂指南,大家可以看看,有備無患。這下,被驚擾而炸窩的馬蜂呼嘯而出,徑直衝兩人襲來。從未見過這麼多馬蜂的兩人一下子就慌了,他們拔腿就逃,一邊跑一邊呼救。  只是,跑得再快,又怎能快過翅膀?兩人頭上、臉上,身體裸露的地方,被馬蜂蜇了幾十口。同時,戶主的女兒也被尾隨而來的馬蜂蜇傷。三人一度都陷入昏迷,所幸送醫及時,目前已脫離生命危險。  接到報警後,縉雲消防大隊帶齊裝備趕到村裡。
  • 23人被馬蜂蜇,遇見馬蜂怎麼辦?重要的四點要牢記,保命用
    70多人團建,23人被馬蜂蜇近日,上海的一家公司組織團建,70多人一起來到了寧波奉化山區,原本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豈料在山區的一條小山路上遇到了馬蜂群,這個蜂群團直徑差不多有1米,裡邊馬蜂數量多不可數,於是一場人蜂大戰就上演了,最終70多人中有23人被蜇,經過醫院緊急救治,受傷者各項指標都趨於正常,沒有性命之憂,陸續出院。馬蜂蜇人危害大嗎?
  • 瀘州8歲男孩被馬蜂蜇傷致多器官功能損傷 醫生提醒:被蜂蜇傷需及時...
    (資料配圖)8月22日,8歲的小刁從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兒科重症病房(PICU)轉回普通病房。被馬蜂蜇傷20多處,出現了肝、腎等多器官損傷,小刁被送到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兒科時情況一度非常危險。緊急轉入PICU後,經過兒童血液淨化治療,小刁的病情逐漸好轉。
  • 男孩上山玩耍被馬蜂蜇傷生命垂危
    本報長沙訊 5歲男孩翔翔(化名)在山上玩耍時不慎被馬蜂蜇傷面部,僅十多分鐘便出現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等情況。目前,男童已轉入湖南省兒童醫院ICU一科觀察治療。    翔翔家住邵陽縣,父母外出打工,兄弟二人與奶奶共同生活。15日早晨,翔翔同哥哥一起到家附近的山上玩耍。
  • 兇殘馬蜂蜇傷人 馬蜂窩比籃球大 養蜂人2小時摘除
    泉州網10月18日訊 (記者廖培煌 林勁峰 文/圖)成百上千隻的馬蜂,時不時從蜂窩裡飛出來,看著都嚇人。昨日,經驗豐富的蜂農黃元農,耗費了2個多小時,終於在市區寶珊花園摘除了這個比籃球還大的馬蜂窩。最近幾天,有人自告奮勇來摘除該馬蜂窩,可卻被馬蜂蜇傷送醫救治。黃元農來自莆田市仙遊,養蜂有幾十年時間,摘蜂窩經驗豐富,但他也不敢大意。他戴上封閉式的頭套、手套,衣物把身體遮蓋得嚴嚴實實,沒有留下外露的皮膚。「這個季節天氣開始轉涼,馬蜂比平時更加兇殘。」黃元農說,馬蜂在此築窩應該有一兩年時間,這個馬蜂窩中估計有六七千隻的馬蜂,一旦有人靠近捅摘,都會惹到它們。
  • 冷暖交替馬蜂很煩躁 國慶至今21人被蟄傷求助西南醫院(圖)
    國慶至今,西南醫院接收了21名被馬蜂蟄傷的患者。 西南醫院供圖 華龍網發  華龍網10月14日21時47分訊(記者 黃宇)近期天氣冷暖起伏較大,正是馬蜂最煩燥的季節。
  • 同樣被蟄 蜜蜂馬蜂蜇傷處理方法不同
    &nbsp&nbsp&nbsp&nbsp8月20日8時許,威海市立醫院接診了一名被馬蜂蟄傷的劉姓患者,他是一名木工,因無意中碰到了馬蜂而被蜇,此時,劇痛難忍。&nbsp&nbsp&nbsp&nbsp劉先生告訴醫生,當天早上,他在搬運木材時不小心撥弄了身旁的灌木叢,頓時,一群馬蜂「呼嘯」而出。「我一看不好,扔下木頭趕緊往前跑。」劉先生說,儘管他跑得不慢,但還是被馬蜂追上,蜇了十幾下。
  • 大爺掃地被馬蜂圍攻險丟命 為啥到了11月馬蜂襲人仍頻發?
    馬蜂圍攻 被蜇十餘處多器官衰竭馬大爺家住渝北兩路,遠離農村,但不知怎麼了,竟然會不小心「招惹」到蜂群。馬大爺說,說起這件事,他就覺得鬱悶。當天,他正在院子裡掃地,不知道是不是掃地時揮動的掃帚刺激到蜂群,十多隻馬蜂突然對他發起了進攻!
  • 保潔員被蜇後暈厥 近期市中醫院每天接診馬蜂蜇人10多例
    浙江在線08月03日訊前天上午11點左右,讀者周先生來電說,有個大姐在朝暉某學校打掃衛生時不小心被馬蜂蜇到,臉上、手上好幾個包,腫脹得厲害,口吐白沫,直接暈倒了。  大姐姓張,53歲,餘杭人。送到醫院後初步檢查為過敏性休克,一度有生命危險,從普通病房轉入了重症監護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