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中國首套發行的熊貓金幣在國際上一炮打響。中國熊貓金幣選題獨特,圖案奇美,鑄工至精,成色標準,規格齊全,自成系列。該系列金幣的收藏價值極高,在世界造幣界獨樹一幟,深受各國收藏者的青睞,屢獲國內外獎項,被認為是世界罕見的優異幣種。
1982年,中國首套發行的熊貓金幣在國際上一炮打響。中國熊貓金幣選題獨特,圖案奇美,鑄工至精,成色標準,規格齊全,自成系列。該系列金幣的收藏價值極高,在世界造幣界獨樹一幟,深受各國收藏者的青睞,屢獲國內外獎項,被認為是世界罕見的優異幣種。
2010年12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行2011年1盎司熊貓銀幣,該銀幣以「熊貓」作為題材。藏品《11年壹盎銀貓》的正面圖案為北京天壇祈年殿,並刊國名、年號;背面圖案為母子熊貓圖,並刊面額、重量及成色。該銀幣為普制幣,含純銀1盎司,直徑40毫米,成色99.9%。接下來,和小編一起通過南方錢郵中心盤面上《11年壹盎銀貓》,來了解它背後的故事吧!
南方錢郵藏品之《11年壹盎銀貓》基本信息
[藏品名稱]2011年版熊貓1盎司本色銀幣
[藏品簡稱]11年壹盎銀貓
[藏品分類]熊貓銀幣
[藏品規格]1盎司
[藏品直徑]40毫米
[藏品面額]10元
[藏品材質]純銀,成色99.9%
[發行單位]中國人民銀行
[發行年份]2010年12月10日
[發行數量]3000000枚
[發行概況]中國人民銀行於2010年12月10日發行熊貓金幣1盎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交易代碼]106011
[藏品描述]
正面圖案:該圓形銀質紀念幣正面圖案為北京天壇祈年殿,並刊國名、年號。
背面圖案:該圓形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為母子熊貓圖,並刊面額、重量及成色。
熊貓幣,包括普制幣和精製幣兩種,材質包括金幣、銀幣、鉑幣、鈀幣等。熊貓金銀幣的鑄造工藝十分複雜,為了在錢幣也表現大熊貓的黑白兩色,我國的設計師和雕刻師經過不懈努力,創造出一種「凹刻法」,利用貴金屬鏡面遮光反射的原理,將幣面拋光與浮雕工藝緊密結合起來,生動地表現了大熊貓毛色質感和黑白雙色對比關係和效果,突顯了其真實感和立體感。近年來,熊貓金銀幣在生產中採取了的特殊工藝有斜絲齒、無邊、鏡面、噴砂、反噴砂等,各工藝的運用已日臻成熟。
大熊貓是中國獨有的珍稀野生動物,被我國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喻為「國寶」,是全世界公認的自然遺產和活化石。在唐朝武則天、唐玄宗時期,它就作為禮物隨著日本的使者跨越重洋。據日本《皇家年鑑》記載,早在武后垂拱元年(685年),臨朝稱制的太后武則天就曾送給日本天武天皇兩隻「白熊」和70張「白熊」毛皮。據大熊貓專家胡錦矗考證,此「白熊」即今之大熊貓。
20世紀50年代,中國開始推行「熊貓外交」,以政府和人民的名義將大熊貓作為國禮贈與那些與中國保持良好關係和中國希望與之建立關係的國家或地區,先後有蘇聯、朝鮮、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西班牙及墨西哥9個國家接受過來自中國的23隻熊貓。其中,以1972年尼克森總統訪華獲贈熊貓,使「熊貓外交」達到高峰。
近年來,中國政府將大熊貓作為珍貴禮物贈送到世界各國,大熊貓以其憨態可掬的形象受到了各國人民的廣泛歡迎,享有「友好使者」的美譽。中國從一開始的贈送大熊貓,到後來的租借合作研究,看到大熊貓作為使者去出訪,其實也剛好是中國外交逐步的走向自信和成熟的一個過程的一個縮影,「熊貓外交」是中國行使軟實力的一種方式,[38] 熊貓其實已經逐漸成為西方媒體比喻中國的動物。而中國人自己,也把熊貓和這種隱喻當成了文化、價值觀的重要輸出。 大熊貓作為親善大使,它走遍全世界,起到了人類的外交使節起不到的作用。極大的改善了中國和世界各國之間的關係。
這些大熊貓吸引了許多人的關注。它們是動物保護事業的象徵,並且可以提升動物園的品牌。同時使得與其他國家共同照顧這種珍貴動物的舉動鞏固了中國與友邦之間的關係。
此外,珍稀動物特種紀念幣既是我國唯一保護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的題材,又是唯一的環境保護題材。在提倡綠色經濟,綠色環保的社會發展趨勢下,《11年壹盎銀貓》具有獨特的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