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地球的頂級生物人類,在食物鏈中位置其實並不是站在最頂端

2020-12-05 三豐探索

在地球上生活的眾多生物中,由於人類有著強大的能力,而且在各方面相對來說都優於其他一些生物,因此長此以往,就讓我們產生了這樣的一個意識,那就是我們人類處於食物鏈的頂端。事實真的如此嗎?人類真的在食物鏈的頂端嗎?其實有關於人類處於食物鏈頂端的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因為人類並非真正位於這個鏈條的頂端,那麼人類到底在食物鏈上有著怎樣的位置呢?

首先需要我們弄明白的一個問題是何為食物鏈,其實這樣的一個鏈條是指各種生物吃與被吃的關係,聯合到一起的一個序列,就像一根鏈條一樣,是環環相扣的。與大自然中存在十分複雜的食物關係相比,這樣的食物鏈呈現出來的關係是非常簡單的。要知道大自然中存在的食物關係是十分複雜的,大多數動物的食物來源都是非常多樣化的,而這些多樣化的食物鏈是互相交錯的,形成一張實物關係網,可以說食物鏈並不僅僅只有一條。因此片面的將人類稱之為處於食物鏈頂端,這樣的說法是非常錯誤的。

不僅如此,存在於生態系統的食物鏈並非是一直固定不變的,在地球生物不斷進化的過程中,各種各樣的動物,在食物鏈中的位置也在不斷地進行著改變。比如我們的國寶熊貓,最初這種動物並不是吃竹子的,而是食肉性動物。但是因為這種動物的食物來源不斷減少,為了生存下去,後來才改吃竹子為生的。也正是這樣的一個轉變,導致了熊貓在食物鏈中的位置下降了許多。而且研究者還發現,存在於食物鏈中的每一個環都是一個營養級的,而且物質和能量都是隨著食物鏈進行不斷的傳播,大多數食物鏈都有四五個營養級別的。

作為在地球上有著強大能力的人類,不管是在面對其他物種,還是人類自身的生活方式,都可以證明我們人類確實在食物鏈中有著很明顯的能力。那麼人類到底處於食物鏈的哪個位置呢?事實上,以往食物鏈的級別裡面,根本就沒有確切的說明,人類到底處於什麼樣的位置。

因此在面對這種問題的時候,有一些科學研究者,他們便試圖來了解人類到底處於食物鏈的一個什麼樣的位置,並且為了這項研究投入了很大的精力。通過這些研究者的大量研究發現,人類並非是出於食物鏈頂端的。如果按照1到5級進行劃分的話,1代表著最初級的生產者,5表示頂級的掠食者只吃肉的生物,研究者發現人類所能得到的等級數為2.21(食肉越多分數越高),也就是說,人類相當於魚或者豬這樣的動物在食物鏈中的位置。

既研究者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是,因為我們人類其實是一種雜食性的動物,食物來源,不僅有動物的,也有植物的,並不是僅僅吃肉的頂級食肉動物。不過研究者認為,這並不等同於我們人類就處於食物鏈的中等位置。要知道在與其他地球生物相比,有一些食肉性的動物,很容易就可以將人類吃掉。而且人類的常用食物是大米蔬菜等,而與頂級的肉食動物明顯不符合。

為了更深一步的研究人類在食物鏈上的位置,有一些研究者還專門利用糧農組織的數據,在不同的國家建立一些飲食模式,並且利用這樣的一種模式,計算出大約170多個國家在四五十年的人類營養級(HTL)。科學研究者計算出的這樣的一個結果是非常直接的,研究者發現,雖然這樣的一個數值是2.21,但是,由於國家與國家的也是模式不同,所以這樣的一個得分也是有所區別的。不過研究者發現,自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我們的物種總體HTL是呈現增加趨勢的,只是這樣的一個平均值,掩蓋了很多重要的趨勢。

不僅如此,研究者通過一些跟蹤調查,並且利用HTL這種現象,正在進食的肉食數量,可以從中找到很多有用的信息,可以讓我們利用這樣的一個數值,說明人類在食物網中的生態位置。不過對這種問題進行研究的過程中,研究者還發現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那就是通過對我們人類在整個食物鏈上所處的位置,能夠引發出一系列科學的飼養問題,來解決一些糧食安全以及肥胖等方面的問題。可以說這樣的研究對於我們人類確實有很大幫助的,能夠讓我們更多的去了解地球生態系統,或許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研究者不斷投入時間精力研究這一事項的原因。

相關焦點

  • 人類並非位於食物鏈頂端 而是中等位置
    簡單的食物網絡北京時間12月13日消息,國外媒體報導,與流行的觀點相反,人類其實並非位於「食物鏈頂端」,事實上,我們是位於食物鏈中央某處,一項對全球196個國家中176個國家的人類食物消耗49年的分析這樣表明。
  • 人類可以站在「食物鏈」頂端,全憑自己的科學理論嗎?
    首先,自然界這個名詞就包含了特別大的範圍,涵蓋了客觀物質世界中存在的一切,包括我們人類所構建的整個社會。很多時候,大家都會將自然俠義的理解為大自然中的自然環境,並將人類社會刨除這個範疇。然而,從以研究人類社會為主的社會科學,到以研究有機界和無機界為主的自然科學,都說明了人類(數百萬年的演化歷程)和所謂的意識(比如,我們認為人類站在食物鏈的頂端),其實都只不過是自然在經歷了漫長時間演化之後所得出的最高產物。因為,人類的所有生產活動其實都在自然界中進行,包括所有科學理論的形成。
  • 處在食物鏈越頂端,種群數量越少?為什麼人類卻有70億人口呢?
    然而,處在食物鏈頂端的獅子、老虎,以及各種猛禽不用擔心被吃掉,但是它們的數量往往少得可憐,經常成為瀕危物種。一種簡單的解釋是,這些猛禽和猛獸的繁殖能力太弱了。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這些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大型動物,沒有競爭對手,繁殖能力反而更弱呢?
  • 假設突然把人類按1:100縮小,人類還可登上食物鏈頂端嗎?
    人類作為高級動物,自誕生以來,就一直站在自然界食物鏈的頂端。雖然說人類的肉體其實很脆弱,自保能力也極差,沒有像蛇一樣的毒液,沒有像老虎一樣的獠牙,也沒有像鳥類一樣的翅膀,這也是為什麼人類一旦陷入荒郊野外就會面臨生命危險的原因。
  • 10個冷知識:嚴格意義上講,人類並不是食物鏈頂端生物
    10個冷知識:嚴格意義上講,人類並不是食物鏈頂端生物火星01.火星上的甲烷蹤跡火星表層大氣有將近95%是二氧化碳,並且有火山期遺留下來的甲烷蹤跡,理論上來講,這和地球海洋底部的甲烷氣裂縫是一樣的,可以為生物提供生存環境。
  • 站在食物鏈頂端的東北虎,也會有害怕的時候!
    站在食物鏈頂端的東北虎,也會有害怕的時候!從遠古到現在,地球上進化出最傑出的獵食者,就要屬貓科動物了,貓科動物是到目前為止,地球上出現過的最傑出的食肉動物,他們天生就是為了獵殺其他動物而生的,就算是我們家裡養的小貓咪,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殺神」,然而萬物相生相剋,很多動物都會有一個天生的剋星,我們稱之為天敵,那老虎的天敵是什麼呢?
  • 站在食物鏈頂端的東北虎,也會有害怕的時候
    被人們譽為百獸之王的老虎,作為貓科動物中最強的存在,同時也是食物鏈最頂端的頂級掠食者。然而世間萬物相生相剋,即便強悍如老虎命數中也會存在宿敵,如此不禁讓人好奇的是,老虎的天敵究竟是誰呢?除非是陸生掠食者中最具力量感的棕熊方能與老虎比個高下。根據生物學家的研究證明,同作為頂級掠食者的棕熊和老虎之間,可謂是相愛相殺的關係,尤其是在食物匱乏的季節裡,老虎每每與棕熊相遇時,都會選擇相互獵殺,雖說老虎的勝率比棕熊稍高些,但老虎全身而退的情況卻是少之又少。
  • 智慧生物僅為人類?曾經食物鏈最頂層的恐龍,為何「打不過」人類
    在地球上生存在過的生物數不勝數,一些已知的還有一些未知的,多的讓人無法想像。但唯獨只有人類形成了文明,並且創造了現在這個時代。既然人類進化的那麼好,那又為什麼當所有的動物都適應了春夏秋冬,而人類卻需要增減衣物才能適應環境呢?
  • 其實這位來自新生代食物鏈頂端霸主並不是獅子
    Matthew Borths教授與額骨化石」獅子王「的發現:頂級霸主不是獅子在大家的認知中,獅子和老虎一直都是食物鏈頂端的百獸之王(前者偏向於草原,後者偏向於森林)。於是,Borths和俄亥俄州的古生物學家Nancy Stevens一起開始對這個食物鏈頂端」獅子王「下頜骨進行了深度研究,從此,這塊在特製架子上呆了30多年的化石終於」搬家了「。
  • 人類穩坐食物鏈金字塔的頂端,在地球有天敵嗎,它們是誰?
    人類在地球上已經稱王稱霸數萬年了,隨著現代科技越來越發達,人類的能量越來越大,地球都快放不下了。那麼人類還有什麼天敵嗎?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些這個問題。任何動物都有天敵,人類是動物,當然也不例外。在生物界,人類似乎早就處於食物鏈的頂端。
  • 人類是如何爬到食物鏈頂端的?其中最大的轉折點是什麼?
    但是,早在250萬年前就存在在地球上的非常類似人類的生物,卻是一種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生物,這些遠古時期的人類和我們一樣懂得愛和玩樂,能夠建立起親密的友誼,也會爭權力、爭地位,但是他們當時對整個地球來說無足掛齒,對環境的影響並不比螢火蟲和水母大。那人類是如何在漫長的歷史中爬到食物鏈的頂端的呢?其中最大的轉折點是什麼?
  • 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動物:全球排名前9的頂級捕食者
    風靡全球的野外生存節目《荒野求生》讓貝爺成了家喻戶曉的「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男人」。人類憑藉著超高的智慧和藉助、發明和使用各種先進的工具已經成為了地球的主宰,但是當我們不藉助這些工具的時候,在野外的生存能力是非常弱的,因為有許多大型、巨型動物能夠輕易將我們殺死。而在自然界卻有著這一樣群動物,它們沒有天敵,它們過著幾乎沒有恐懼、「和平」的生活。
  • 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動物:全球排名前9的頂級捕食者
    風靡全球的野外生存節目《荒野求生》讓貝爺成了家喻戶曉的「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男人」。人類憑藉著超高的智慧和藉助、發明和使用各種先進的工具已經成為了地球的主宰,但是當我們不藉助這些工具的時候,在野外的生存能力是非常弱的,因為有許多大型、巨型動物能夠輕易將我們殺死。而在自然界卻有著這一樣群動物,它們沒有天敵,它們過著幾乎沒有恐懼、「和平」的生活。
  • 站在食物鏈頂端的人類還會進化嗎?未來人類會變成什麼樣子?
    人類的生長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從一開始人類猿猴進化成現在的樣子,就像之前人類其實有尾巴,但是隨著自然環境的發展,尾巴的用處微乎其微,所以變得沒有尾巴,這就說明人類還會進行進化,並且是進化對身體有益的東西,也有人提出,這些進化都是由人類自己選擇的,而且現在科學這麼發達很多事情是我們意想不到的。
  • 鯊魚家族中唯一佔據海洋頂端地位的生物——巨齒鯊
    巨齒鯊,生活在1500萬年前的晚中新世到260萬年前的早更新世,是其生存年代的最頂級海洋掠食者。巨齒鯊的最大咬合力為20噸,可以說是目前地球歷史上已發現的咬合力最強的生物。強大的巨齒鯊可以捕食海洋中的任何生物,但是最喜歡的鯨類,只有與巨齒鯊同為海洋頂級掠食者的
  • 海洋食物鏈頂端的生物
    巴哈半島,這個處於加利福尼亞灣與太平洋之間美麗的地方,去過的人都知道,這個地方以眾多美麗及特色的水下生物著稱,蔚藍的天空下,我們開著快船在大海裡準備潛水,不知什麼時候在船的後面出現了不明物體,我們決定開船到跟前一探究竟,前方風平浪靜,隨即船尾有大事發生了。
  • 人類不是大自然唯一的主人,並非站在食物鏈頂端而什麼都能吃
    一、我們並非大自然唯一的主人人類真的是很奇怪的動物,有探索的勇氣,太多人因為探索未知而失去生命,但絕對不包括吃非法銷售的野生動物而喪命的人。人心難測,有好有壞。火車上,你絕對不敢輕易喝陌生人給的飲料。走在大街上,你絕對不敢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因為周圍全是陌生人。
  • 史上最大的熊,身高五米,站在食物鏈的頂端!
    而排在榜首的不是我們所說的人熊棕熊,而是在北極不與人接觸的北極熊,但是今天我們要說是世界上最大的熊,身高五米,坐穩了頂級掠食者的寶座。我們想說的這隻熊是史前巨熊短面熊,距今2千萬年前,美洲大陸上住著可怕的頭號捕食者,它們主要狩獵各種哺乳動物,例如野牛和大角野牛。這種生物是短面熊,這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地球上最大的熊,也是最可怕的熊。
  • 人類真是食物鏈頂端沒天敵?專家指出一動物,差點吃光人類祖先
    是地球上食物鏈的頂端。當然,後來因為食物資源不足,恐貓被迫進行遷居。直到後來,恐貓定居在南非大路上,和人類的始祖南方古猿一同生活。今天,人類在地球上已經屬於毫無疑問的食物鏈頂端,我們可以隨意享用大型猛獸的鮮嫩肉質之美,也可以隨意捕食那些猙獰的毒蛇。
  • 食物鏈頂端的人類為什麼只吃食草動物,食肉動物卻很少吃?
    朋友們,你有沒有發現似乎我們人類只吃食草類型的動物,很少吃食肉動物,為什麼會如此呢?讓我們簡單地看下食物鏈就知道了。 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在自然過程中,一個孤立系統的總混亂度(即「熵」)不會減小,而這個定律也被稱為熵增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