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獼猴猖狂搶奪遊客食物:女子欲上前拍照,「猴哥」伸手就是一巴掌

2021-01-08 北晚新視覺網

近日,遊客在貴州貴陽黔靈山公園拍下獼猴猖狂「打劫」的一幕:一隻獼猴見遊客手裡提著食物,直接上手就搶,當著眾人的面大搖大擺吃起東西來。

女子欲上前拍照,「猴哥」伸手就是一巴掌,幸好她閃躲及時,才沒有中招。

網友評論

延伸閱讀

野生猴頻頻傷人,要明確和堅守人與野生動物的邊界

近段時間,野生猴傷人的事件屢屢發生。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貴州黔靈山公園共計發生獼猴傷人事件5811起。今年1月至今,共接到遊客被獼猴咬傷的投訴2147起,剛剛結束的9月份,就有194名遊客被獼猴咬傷。與此同時,湖南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今年以來被獼猴傷到的遊客接近4000人,工作人員稱,景區內幾乎每天都會發生遊客被野生獼猴傷到的情況,為保障遊客安全,工作人員會對獼猴進行驅趕。

追溯原因,野生猴子傷人既有遊客的責任,也有景區管理的責任。與野生動物零距離接觸,其實傷害到的是人和動物雙方,是一個雙輸結果。野生猴傷人的問題,說到底還是人與野生動物的界線在哪的問題。

世界著名的動物行為學家珍妮古道爾博士,曾提出過人與野生動物的一些界線:一是不要打擾野生動物,讓動物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遊戲規則去生存;二是即便為了保護野生動物,也要按動物的天性、各種動物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保護動物,在任何時候都不要違反這樣的原則。這些原則也是國際動物學界一直提倡和認可的。多年的實踐和動物學研究的理論證明,這些原則會對野生動物和人類形成最好的保護,也體現出人對於野生動物的最大尊重。但是,儘管動物學界一直在討論和明確兩者間最適宜的界線,還是有很多人不願意遵守這條界線。

野生動物的種群是根據它們內部的關係,以及與生存地和環境(生境)的相互適應來建立的。當野生動物能適應環境時,它們就會在這個環境中適者生存,並且根據環境的供給關係保持自己種群的數量。研究人員根據環境載量調查和評估認為,黔靈山公園內的野生獼猴數量最好控制在400-500隻,但是實地調查發現,公園內實際存在的野生獼猴數量約1200隻,遠遠超出可容納的最佳值。而黔靈山公園野生獼猴超出環境負載量的根本原因,在於遊客投餵已成為一種習慣和方式。猴子不愁吃喝,就可以無限制繁育。

野生動物應當適應自然環境自身的規律。自然界中可以提供鮮明對比的例子,是生活在北極圈附近的旅鼠。旅鼠從不冬眠,冬天它們刨開雪地,依靠草根或預先儲備的食物度過。旅鼠出生後不到一個月就會性成熟,繁殖非常快。當食物豐富時,它們的種群會爆發式地增長。為解決種群爆發時的缺食問題,大量的弱小旅鼠被迫流離出生地。它們在慌亂中四處尋找新棲息地,這個過程中會有大量旅鼠死亡。身強力壯和適應性強的旅鼠個體生存下來,旅鼠種群因此達到了與生境載量的匹配。

同理,如果遊客不投餵野生獼猴,它們的生存就會適應自然環境,並遵循種群內部的競爭機制——優勝劣汰,強壯的個體才有繁殖機會,種群也會適中,以匹配環境所能供給的食物和棲息資源。

野生獼猴的繁衍受到的限制小了,就必然擴張猴群,這些後代又更依賴於人,養成了向遊客索取食物的習慣,不給就傷人。人與野生猴接觸,除了有患狂犬病的可能外,還可能患其他疾病。結核病、炭疽、布魯氏菌病、鼠疫、狂牛症、愛滋病、禽流感、伊波拉出血熱等,都是人與野生動物接觸後,在人與人間傳播和發展的。人也會把疾病傳染給動物,如流感。非洲的一些國家公園就屢屢出現遊客把流感傳染給猩猩的事件。因此,避免人與野生動物親密接觸有利於雙方。

關於野生獼猴傷人事件,需要科學管理和有效的避免措施。從長遠角度看,對旅客進行廣泛的科學知識普及極為重要,要讓人們明白,與野生動物的最好相處方式就是可以觀察、觀看和欣賞,不要零距離接觸,更不要投餵食物。人們需要抑制自身的好奇心和新鮮感,對待野生動物,不能像擼貓撫狗那樣尋求開心。對於遊客不聽勸阻投餵的,可以納入警示名單或者罰款。可以在野生動物專家,如靈長類專家的指導下,尋找既不傷害猴群,又能驅趕猴群的方式,以保護遊客和獼猴族群。(張田勘)

(原標題:實拍獼猴猖狂打劫遊客:女子欲上前拍照 「猴哥」伸手就是一巴掌)

來源:綜合自@海客新聞、光明網

流程編輯:TF016

相關焦點

  • 獼猴爬上了樹,搶了松鼠食物還打人,一巴掌扇得「啪啪響」!
    獼猴爬上了樹,搶了松鼠食物還打人,一巴掌扇得「啪啪響」!猴子在大自然中是非常調皮的,有時還會搶奪其它動物的食物,讓對方甚是無奈,巨松鼠屬於松鼠的一種,在尋找食物方面絕對是高手,在樹上的果實,它們總能一眼就能看見。
  • 貴陽:女子在公園裡直播餵猴子,怎麼就被送進派出所呢?
    3月24日,記者從黔靈山公園管理處了解到,一女子在黔靈山公園直播餵食獼猴,被公園工作人員抓個正著,隨之被送交公園治安派出所。據介紹,在貴陽市發布關於調整部分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6號)裡規定,在室外開放區域,人與動物間應保持3米以上距離。
  • 不要在黔靈山公園餵猴了!這名女子已被送進派出所!因為有這項規定……
    3月24日,記者從黔靈山公園管理處了解到,一女子在黔靈山公園直播餵食獼猴,被公園工作人員抓個正著,隨之被送交公園治安派出所。在旅遊景區景點和公園內,遊客不得向野生動物投餵食物。為此,黔靈山公園自恢復開園來,每天都派專人在獼猴聚集區進行值守和勸解。
  • 黔靈山公園:聽說過「獼猴勸導員」嗎?
    日前,有網友微博發帖稱,貴陽市黔靈山公園內,一名疑似工作人員的男子持彈弓擊打野生獼猴,引來遊客質疑。說起黔靈山的野生獼猴,如今幾乎成了公園的另外一張名片。作為工作人員,應該是保護獼猴不受遊客傷害的,為什麼卻要反其道而行之,主動去擊打獼猴呢?
  • 「鼠輩」屢作亂「猴哥」真惱了
    ,猴子還沒湊到跟前,猖狂的老鼠就飛奔過去——搶為己有,而且還在猴子面前來回「跳舞」炫耀「戰果」。  老鼠忒猖狂猴哥太「善良」  據了解,猴山上出現老鼠已經有幾年了,猴子對老鼠還是比較憎恨的,只要見到老鼠在面前來回跑動,猴子就會猛追猛抓。但時間長了,猴哥們都習慣了,而猴哥的「善良」也讓老鼠養成了「旁若無人,目無猴哥」的習慣,它們在猴子面前大搖大擺地走過,甚至來回跳動。
  • 貴陽黔靈山獼猴產下雙胞胎 「一家四口」公園秀恩愛
    一家四口媽媽緊緊摟抱著一對寶寶核心提示睜著圓溜溜的大眼,兩隻新生獼猴正在母猴懷裡吃奶,公猴守在一旁,「一家四口」格外和諧……近日,黔靈山一對獼猴產下雙胞胎,經網友拍攝視頻上傳網絡後引起關注,這對雙胞胎被愛猴人士親切地稱作「大雙小雙」,這是黔靈山第二大獼猴群中,第一對被大家發現的雙胞胎。
  • 免費的黔南第一山,滿山獼猴稱大王,少帥張學良曾關押於此
    黔靈山公園黔靈山,黔南第一山,4A級景區,地處貴陽市內,素有「貴在城中,美在自然」之稱。現階段免門票,需要網上預約,正常票價5元。下棋打牌當個男人好難,必須學會為女友拍照。許願捉蝨子遊客逗弄獼猴,並把隨身攜帶的食物飲料,飼餵獼猴。獼猴們,喝起了瓶裝水與可樂,撿起香蕉皮也不放過。獼猴可愛但頑劣,可能會搶奪遊人,甚至暴起傷人。遇見一隻獼猴,搶奪一位女士的小包,未能得逞。
  • 疫情還沒結束,泰國猴災又爆發,猴子佔地為王,瘋狂搶奪人類食物
    在全球所有國家中,東南亞的幾個國家是最受我國民眾喜愛的旅遊地區,不僅因為這些國家距離我國比較近,還因為它們的物價相對比較便宜,所以我國民眾一般都會優先選擇這些國家出遊,而泰國就是其中一個。據了解,泰國每年接待的遊客中,起碼有三分之一是來自我國的民眾,再加上我國民眾出手闊綽,為當地帶來了極大的經濟效應。
  • 貓咪朝著猴子就是一巴掌,猴哥可不是吃虧的主,下一秒貓咪慘了
    貓咪朝著猴子就是一巴掌,猴哥可不是吃虧的主,下一秒貓咪慘了貓咪和猴子看似是兩種沒有任何交集的動物,可一旦讓它倆相遇,那可就有好戲看了,貓咪的性格是傲嬌又高冷,但猴子卻是調皮搗蛋樣樣精通,這兩種動物在一起後,衝突是在所難免的,就有一些家庭會將貓咪和猴子養在一起,它們倆可都不是讓人省心的主
  • 獼猴變「潑猴」!泉山森林公園野生獼猴攻擊9歲男孩,遇見它千萬別做這些動作!
    野生獼猴一度是泉山森林公園的亮點很多市民都聞訊來一睹「孫大聖」的真容
  • 遵義大板水森林公園 猴群安全問題凸顯
    獼猴在路上向遊客討要食物中國園林網7月23日消息:7月21日,記者在遵義市大板水國家森林公園採訪了解到,這裡引進的野生獼猴,經過6年後,如今進入繁殖高峰期,今年新增猴崽40多隻,猴群總數接近200隻。2006年,遵義市大板水森林公園引入獼猴進行野外放養,數量為12隻。此後,為解決近親繁殖問題,於2008年再次引進13隻野生獼猴。去年,這個猴群的數量達到120餘只。昨天中午,記者再次進入大板水國家森林公園,在一段道路遭遇漫步的猴群,能看到的猴子數量有20多隻,多為雌猴及個體很小的幼崽,有的還吊在雌猴身下吃奶。這些猴子並不怕人和車輛,它們悠閒地在路中向遊客討要食物。
  • 女子逛公園被黑熊纏上,淡定拿出手機:遇事不要慌,先拍照發個圈
    看得出被「熊抱」的女子並不害怕,甚至還挺開心地和黑熊合了個影。話說你和人家拍照,也不給人家付點食物做拍照費啊!事後該女子大膽放出了一張和黑熊的自拍照……看來被黑熊騷擾並未給她造成什麼心理陰影。另外從照片後面隱約能看到兩個騎自行車的人,從角度分析,應該就是拍攝前面那段視頻的人了。
  • 南太行山獼猴:遊客投餵水果,它努力去接,結果實在太出乎意料
    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的雲臺山風景區,是國家的5A級風景區,不僅有綺麗的山水風光,更有太行獼猴所在的獼猴谷、獼猴樂園,吸引了眾多的遊客,尤其是帶著孩子來的家長。圖為雲臺山景區獼猴谷的太行獼猴正在伸手接住遊客投餵的水果。(王子瑞 攝)八百裡太行的南部,俗稱「南太行」。
  • 彈弓、手杖嚇不退 臺灣柴山獼猴緊盯遊客乾糧
    臺灣野生獼猴不斷繁殖,林業部門正嘗試以結紮方式,控制猴群數量。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11月20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最近一名身材壯碩的男子登上臺灣高雄市的柴山(也稱壽山),在休息時吃起包子,遭獼猴搶食,男子被獼猴抓傷,血流如注。  高雄市柴山會會員曾松清目睹那名壯碩男子被抓傷的過程,協助包紮之後拍下男子受傷的手,將照片上傳網絡,提醒上柴山的人千萬不要輕忽獼猴「盯食」能力,也不要以為帶了彈弓、登山杖就可嚇退獼猴。
  • 萬分之一的概率!貴陽黔靈山獼猴產下雙胞胎,「一家四口」引關注
    記者發現,母猴摟抱著小猴時,一隻爪子會時不時地在小猴身上抓撓,另一隻爪子會在地上找食物殘渣,塞進嘴裡咀嚼。當記者湊近一點拍攝時,母猴聽見相機發出的聲音,便謹慎地往後退了一下,姿態防備,守在一旁的公猴見狀,竄上來伸手想抓相機。在記者拍攝圖片期間,有些遊客也圍過來觀看這難得一見的雙胞胎,見到四周的人比較多,母猴將小猴摟得更緊了。"
  • 海獅與女遊客合照,有樣學樣伸出舌頭,看到回應女子的做法絕了
    ,她非常膽大,作為遊客在海邊遇到海獅這樣的情況,很想跟動物近距離接觸,並且上前去拍照了。海獅剛開始是非常配合,拍照的動作也是很標準的,能夠感受到是經過專業的訓練,才會做出這樣一系列的舉動,可是這位女遊客完全不在意,在跟海獅親密接觸的時候也感受到了動物的溫柔,雖然它的體積比較龐大,可在拍照的時候還是陪笑臉,這個舉動讓人驚呆了。
  • 偷吃桑椹怕中毒遊客報警公園道歉!公園「食客」誰來管?
    不過,這段時間,一些讀者發現,公園裡一些供人欣賞的果樹,竟成了不少遊客的採摘目標。「現在不挖野菜,改摘果子了。」不少遊客在遊玩時,發現了令人氣憤的一幕。攀爬樹上偷摘半青的杏兒朝陽區常營公園是一個開放式的公園,遊客們可以騎著自行車在公園裡轉。在公園裡,有一處小土坡,坡上栽種了數棵杏樹。三四米高的杏樹枝繁葉茂,上面還掛著泛青的果實。
  • 定格警察江邊救人瞬間:這一伸手,就是生與死的距離
    月2日,一張被稱為「這一伸手,就是生與死的距離」的圖片刷爆朋友圈。▲8月2日下午6時左右,女孩跳江被拉的一瞬間,這張照片被譽為「這一伸手,就是生與死的距離」。攝影/王明芝「這一伸手,就是生與死的距離」徐帥軍和姜波救人的情景,正巧被江山市攝影愛好者王明芝記錄了下來,並被大量網友轉發點讚。王明芝告訴上遊新聞記者,他今年72歲,經常到須江邊上去拍照。當天他拍照的位置距離救援現場約60米,全景記錄下了徐帥軍和姜波救人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