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受傷,哪些情況下需要打破傷風免疫製劑?選擇哪種免疫製劑?

2021-01-08 筱衾小醫生

夏天來了,孩子們常穿裙子、短褲、拖鞋,在外面玩常磕磕碰碰,受傷在所難免,急診也常遇到家長諮詢這些問題。

「醫生,孩子摔了一跤,擦破了皮,還出血了,要打破傷風麼?」

「醫生,孩子被釘子扎到了手,釘子有鏽,要打破傷風嗎?」

「醫生,孩子剛打完百白破疫苗,就被割到了手,需要再打破傷風嗎?」

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詳細了解下破傷風。

破傷風是個診斷,分為新生兒破傷風和非新生兒破傷風。而打破傷風,指的是接種破傷風免疫製劑。

電視劇裡婦女在家生孩子,拿把剪刀蠟燭上烤兩下,直接剪臍帶,一周後孩子出現哭鬧不安、口張不大、吸吮困難、甚至抽搐。這就是最經典的新生兒破傷風。

非新生兒破傷風,是指年齡大於28天的人,比如不小心被生鏽生鏽釘子劃傷,沒正確處理傷口,一段時間之後,出現全身肌肉疼痛、抽搐,緊緊咬住牙,張不開嘴,一見光、一有聲響刺激就抽搐發作,甚至死亡。

如果不治療,死亡率接近100%,即使經過積極的綜合治療,全球範圍病死率也很高,達到30%~50%,是一種極為嚴重的潛在致命性疾病。

為什麼這種菌這麼厲害?

破傷風梭狀芽胞桿菌屬於梭菌屬,在自然界中分布廣泛,可存在於土壤、灰塵、人或哺乳動物糞便等介質中,它生命力頑強,嚴格厭氧。芽孢在乾燥的土壤和塵埃中可存活數年,在 100℃持續 1 小時才可被完全破壞。

其次它產生的毒素毒力很強,容易侵蝕大腦和肌肉。

潛伏期有多久?

多數為 3~21 天,可短至 1 天內,罕見病例可長至半年以上。

得了非新生兒破傷風有哪些表現?

早期可能出現煩煩躁躁,脾氣急躁,一點就爆,總出汗,覺得心跳很快。

隨後出現全身肌肉疼痛,然後因疼痛出現手腳扭曲等異常姿勢。

逐漸發展到張不開嘴巴,因為面部肌肉痙攣出現苦笑面容,最後緊緊咬住牙齒張不開。

進一步加重出現一陣陣的呼吸暫停,喘不過氣,吞不下東西。

發作時候,人是清醒的,上述發作可因輕微的刺激 (如光、聲、接觸等)而誘發。

怎麼診斷呢?

一、 必須有下列兩項表現之一:1.牙關緊閉或苦笑面容;2.疼痛性肌肉痙攣。

二、 取傷口處分泌物標本直接塗片後鏡檢、厭氧菌培養、破傷風梭狀芽孢桿菌 PCR 檢測陽性,可以協助診斷。

三、對診斷有疑問的病例,可採用壓舌板試驗,方法為使用壓舌板輕觸患者咽後部,發生咬肌反射性痙攣,而非正常的反射性噁心為陽性,此檢查方法的敏感性(94%)和特異性(100%)均較高。

聽了上面大概的的描述,有沒有覺得跟狂犬病很像?非新生兒破傷風患者雖有張口困難或吞咽困難,但無恐水等症狀。而狂犬病人一聽到譁啦啦的流水聲就會受不了,然後發作。

那麼外傷後該怎麼處理呢?什麼情況下需要打破傷風免疫製劑?

首先看看破傷風疫苗包括哪些?

破傷風主動免疫製劑為含破傷風類毒素疫苗(tetanustoxoid-containing vaccine, TTCV),可以理解為我們打的百白破疫苗。

破 傷 風 被 動 免 疫 制 劑 包 含 破 傷 風 抗 毒 素 ( Tetanus antitoxin, TAT)、馬破傷風免疫球蛋白[equine anti-tetanus F(ab') 2 , F(ab') 2 ]和破傷風人免疫球蛋白(Human tetanus immunoglobulin, HTIG)。

(一) 根據傷口的情況進行分類

1. 清潔傷口:位於身體細菌定植較少的區域(比如手、膝蓋之類我們常磕碰的部位)傷口;或者傷口出無鐵鏽、木屑、無化膿等,在傷後立即得到處理的簡單傷口(如刀片割傷)。

2. 不潔傷口:位於身體細菌定植較多的區域(如腋窩、腹股溝及會陰等)的傷口;超過 6 小時未處理的簡單傷口。

3. 汙染傷口:被汙物、有機泥土(如沼澤或叢林的土壤)、糞便或唾液(如動物或人咬傷)汙染的傷口;已經感染的傷口;含有壞死組織的傷口(如發生壞疽、火器傷、凍傷、燒傷等)。

(二)、外傷後破傷風疫苗和被動免疫製劑的使用

1、 如果四針百白破疫苗都打過了,而且最後一針百白破(一般1歲半接種)打針時間距離現在不到5年(如果1歲半接種最後一針,那麼就是6歲半以內)。

不管什麼類型的傷口都不需要接種破傷風免疫製劑。

2、 如果四針百白破疫苗都打過了,而且最後一針百白破(一般1歲半接種)打針時間距離現在超過5年,但是不滿10年(如果1歲半接種最後一針,那麼就是6歲半到11歲半之間)。

清潔傷口不需要使用破傷風免疫製劑。但是不潔傷口跟汙染傷口需要加強接種1劑TTCV。

3、 如果四針百白破疫苗(見表2)都打過了,而且最後一針百白破(一般1歲半接種)打針時間距離現在超過10年,(如果1歲半接種最後一針,那麼就是11歲半之後)。

所有類型傷口均應接種1劑TTCV。

4、免疫接種史不詳,或者不足3次接種(小於5個月)。

清潔傷口僅僅需要全部接種TTCV,不潔傷口和汙染傷口在全程接種TTCV(見表1)的同時,應注射HTIG 或 F(ab') 2 /TAT。

詳細可見表3.

成人一般接種疫苗時間比較久,如果被生鏽釘子扎傷,被割傷,被動物或者人咬傷,被糞便汙染傷口,燒傷、凍傷、壞疽等等,都需要打破傷風免疫製劑,常用破傷風人免疫球蛋白。

但是兒童,如果受外傷了,且接觸土壤、灰塵、人或哺乳動物糞便等可能含有破傷風梭狀芽胞桿菌的介質,則需要根據傷口類型,對照疫苗接種情況,對照表3,就可以查詢是否需要接種疫苗,和哪一種疫苗。

所有內容參照非新生兒破傷風診療規範(2019 年版)。

相關焦點

  • 受傷了,哪種情況下要打破傷風針?
    不小心手被割了個口子、腳被鐵片刮傷了,這種狀況在日常生活中時有發生,在去醫院處理傷口的時候,醫生可能會要求你打一針破傷風。那破傷風究竟是怎麼回事?哪些情況下才需要打破傷風呢?破傷風有多可怕?破傷風疫苗你打了嗎?相信對於各位家長,提到「百白破「這個詞都不會陌生,其中的破就是指破傷風。除了寶寶要打的百白破,六歲以上的孩子和成人也可以接種破傷風疫苗。
  • 孩子受傷了,要不要打破傷風針?太燒腦了
    三、自然患病的破傷風得過之後,人體不會產生對它的抵抗力。我們已經知道,人得過破傷風後,也還是有可能再得破傷風的。因為自然感染的破傷風好像一下子把免疫系統打暈了,免疫系統醒了之後連打它的壞蛋長什麼樣都不太記得。
  • 王傳林:十年堅守破傷風主動免疫之路
    在我國,由於種種原因,臨床上對於外傷後破傷風的預防往往是給患者注射「破傷風針」(指的是在受傷以後,通過注射外源的破傷風抗毒素,或者免疫球蛋白來獲得一過性保護性抗體來預防破傷風),這種低效且副作用大,幾乎被淘汰的落後的預防辦法。「破傷風針」一般只注射一針,對於過敏人群也會在長達兩個半小時內分次注射完成。
  • 受傷後需要打破傷風針嗎?大多數人都做錯了
    ◆每5名被貓狗咬傷中,約2人打了破傷風針9月2日,41歲的劉先生被小區內的狗咬傷了,他立即去接種了狂犬病疫苗,但是,當醫生建議他可以接種下破傷風疫苗時,他直接拒絕了。「很常見,被貓狗咬傷後,大家基本上都知道要打狂犬病疫苗,一部分人會選擇打破傷風針,但是很少有人會打破傷風疫苗。」
  • 破傷風疫苗的作用是什麼?打完疫苗還需要再打破傷風麼?
    對於比較深、汙染較重的傷口,在消毒、止血、包紮後,往往還要打破傷風針。 關於破傷風針有這樣一種說法:受傷超過24小時,再打就無效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揭秘前,我們先來認識下破傷風。
  • 腳劃了一小口,就要打破傷風?
    夏天孩子赤腳玩耍很常見,路上如果有尖銳物,如碎玻璃,就很容易造成劃傷。家長尤其擔心破傷風的發生,但是也有很多家長覺得傷口很小或者傷口不深,沒有必要打破傷風。
  • 受傷後打破傷風疫苗還是抗毒素?很多醫生都做錯了
    大家都知道,受傷了需要處理傷口,還要去醫院打破傷風。但是,很多患者,甚至是醫生,都不知道應該是應該接種破傷風疫苗還是破傷風抗毒素。今日,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到底什麼才是破傷風疫苗的準確接種姿勢。什麼是破傷風破傷風是一種由專性厭氧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特異性感染,目前仍是一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
  • 受傷打不打破傷風?女子被小刺扎手ICU住半個月!這種情況注意
    如果傷口創面很大或者很深,傷口邊緣剝開的話,需要到醫院清創縫合才行。此時,還需要注射破傷風針。預防破傷風的話,分為主動免疫和被動免疫兩種。主動免疫是新生兒接種百日破疫苗,幼兒在一周歲到二周歲時再次接種百日破疫苗。被動免疫,是在出現傷口後,接種破傷風針。由於破傷風發作時沒有特效藥物,所以平時一定要注重預防。日常生活中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小心,以避免出現外傷。
  • 「破傷風」是什麼?受傷怎麼打破傷風針?費用如何呢?今天告訴您
    破傷風其實就是破傷風梭狀芽胞桿菌引起來的,它是一種厭氧菌,也就是傷口越深,越是無氧環境,它越是繁殖快。它的潛伏期一般是3-21天,短的可以1天內發病,半年以後發病的非常罕見。受傷的部位與潛伏期也有一定關係,感染部位越是離中樞神經系統近,例如頭、脖子,潛伏期相對縮短,越是離得遠,例如四肢,潛伏期越長。在生活中,外傷以後,尤其是生鏽鐵器刺傷以後,患病風險增加,提醒您,需要及時注射破傷風。
  •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王傳林教授——我國破傷風主動免疫之路的推廣者
    健康時報記者 李桂蘭「受傷見血了,趕緊打破傷風針呀!」這是絕大部分老百姓及很多醫生的觀念,可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創傷救治中心副主任王傳林教授卻說,從醫學的角度,這句話並不完全正確。健康時報記者 牛宏超/攝防治方法偏差:朋友回京後無處注射第二針破傷風疫苗「關注破傷風疫苗這件事,源於朋友的尷尬,」王傳林介紹,2009年,一位朋友從香港回北京後找到自己,說是需要打破傷風第二針,但找了很多社區醫院和醫院都不給接種,也不知道他接種的是什麼類型的破傷風針,不得已這位朋友找到了他。
  • 科普|孩子被同學咬了需要打疫苗嗎?遇到被人咬傷這種情況該怎麼處理?
    要判斷是否需要打破傷風疫苗,就需要先了解什麼是破傷風。 對於「什麼是破傷風」很多人都是似懂非懂,總認為有外傷就可能得破傷風,這是對破傷風最大的誤解。破傷風是指破傷風梭菌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 什麼樣的傷口需要打破傷風針
    對於比較深、汙染較重的傷口,在消毒、止血、包紮後,往往還要打破傷風針。那麼,什麼樣的傷口需要打破傷風針?解放軍第967醫院急診醫學科醫生詹慧博說,受傷後要根據既往接種史和傷口類型,決定是否需要注射破傷風疫苗或其他製劑。
  • 受傷後打破傷風疫苗還是抗毒素?不僅是患者,很多醫生都做錯了!
    大家都知道,受傷了需要處理傷口,還要去醫院打破傷風。但是,很多患者,甚至是醫生,都不知道應該是應該接種破傷風疫苗還是破傷風抗毒素。今日,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到底什麼才是破傷風疫苗的準確接種姿勢。什麼是破傷風破傷風是一種由專性厭氧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特異性感染,目前仍是一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
  • 外傷後,一定要打破傷風針嗎?如果你有破傷風的困惑,請看此文
    那些發病的,多見於極端情況下、有經常接觸土壤和糞便並受傷的人群。乾淨清潔的城市環境中,一些輕微的皮外傷導致破傷風的案例是比較少見的。 破傷風是一種嚴重的、有潛在致命性的疾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階段。如果在沒有醫療措施幹預的情況下,特別是一些老年人和嬰幼兒,病死率會很高,接近百分之百。
  • 一針疫苗讓孩子鬼門關前走一回,破傷風針真有必要打麼?
    圖片來源:淼哥故事會很多家長看過之後紛紛表示擔憂:「打破傷風太可怕了,竟然有這麼大的風險麼?」「孩子摔破了皮到底需要不需要打破傷風?」對此,疫苗接種的專家陶黎納老師表明了觀點——這個孩子,不需要打破傷風,這次鬼門關,根本就不該走。我們來聽陶黎納老師是怎麼分析的。
  • 外傷就要打破傷風?必須24h內注射?大多數醫生護士都錯了
    來源:醫學界臨床藥學頻道(轉載已獲授權)  9月齡嬰兒手指刀傷,一周以前接種過麻疹疫苗,規範破傷風計劃免疫,諮詢醫師「該選用何種破傷風免疫製劑的? 麻疹疫苗免疫是否受影響?」  在我們生活中,外傷很常見,外傷後打破傷風針也很常見,但是破傷風針究竟是什麼製劑?
  • 較真丨小傷口也有可能「要人命」,一文讀懂破傷風
    較真鑑定:打「破傷風針」,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不同注射 破傷風被動免疫就是通常所說的打「破傷風針」,包括破傷風抗毒素(TAT)、破傷風免疫球蛋白(TIG)和馬破傷風免疫球蛋白(F(ab′)2)。
  • 受傷了,要不要去打破傷風?
    所以如果切傷手的刀具不乾淨,比如剛剛切了帶泥土的蔬菜,切得傷口比較深,出血較多,肯定是需要到醫院處理傷口的,醫生還會根據傷者的具體情況考慮是否需要打破傷風針。受了外傷,第一時間應該如何處理?受了外傷,第一時間應該怎麼辦?先消毒?先清洗?先包起來?面對疼痛、流血和驚嚇,不要慌張,正確的步驟應該是先止血,再清洗、消毒,然後包紮。止血。
  • 開放傷口超過24小時還能打破傷風嗎?關於破傷風你了解多少?
    目前我國主要採取了針對兒童的主動免疫,但缺乏針對成人的主動免疫。為實現我國破傷風預防的規範操作,本共識的建議意見如下。一、傷口管理良好的傷口處理和接種疫苗對預防破傷風感染至關重要。1.根據傷口的暴露情況進行分類:獲取患者完整病史,包括受傷的確切過程和受傷的環境狀況。
  • 不治之症重在預防、傷口處理和免疫治療是關鍵
    15歲以下兒童屬高發人群(佔40%),提醒家長要看好自己的孩子,避免被犬、貓等動物咬傷或抓傷,孩子中發生的傷害有些是隱性的,家長應該尤為關注。需要進行傷口處置、疫苗接種及根據情況使用被動免疫製劑。暴露三個等級的分辨方法:分辨Ⅰ級或Ⅱ級傷口可採用酒精擦拭,無疼痛屬於Ⅰ級暴露,有疼痛屬於Ⅱ級暴露。分辨Ⅱ級或Ⅲ級暴露可通過當時是否有明顯出血,傷口無出血、少量滲血及擠壓後滲血屬於Ⅱ級暴露,明顯出血或皮膚全層破裂屬於Ⅲ級暴露。